登陆注册
13121400000004

第4章 人生礼仪(1)

人是社会的人,人生的过程就是在社会存在的过程。从生命的诞生到生命的终结,礼仪在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接连和沟通作用,而个人以不同的身份、角色进入社会,也都是通过各种礼仪来实现的。人生礼仪表示着对生命的敬重与怀念,具有浓郁的祈福色彩,体现着中国传统的生命哲学。除了生日礼仪可以周而复始、每年一次外,其他的人生礼仪都是不可重复的。正因为此,人生礼仪对每个人来说就显得格外珍重。

第一节诞生礼仪

诞生礼仪作为人生开端的第一个礼仪活动,集中表现了人们对人口再生产的重视。诞生礼就是一个具有连续的人生礼仪,是对婴儿降世的尊重、认可、欣喜和祝福。

一、报喜

在传统社会,妇女怀孕生子,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体家族群体来说都是可喜可贺之事,时到今日,中国民间仍把妇女怀孕称之为“有喜”、“得喜”。甲骨文的“喜”像“鼓”置于台座之形,表示有喜庆事,所以奏乐庆贺;四川方言则把“有好儿”做为妇女怀孕的代称,甲骨文的“好”字像携抱幼儿的妇女形,意为“多育为好”,多多益善。可见,中国人多育的观念多么悠久。

婴儿降生,谓之“添喜”,父亲和家人就会以不同的方式到婴儿的外公外婆家、亲朋邻里家去报告这一喜讯。“报生”或“报喜”,就成为婴儿出生时的一项积淀着文化内涵的礼仪活动。

新生儿出生后,生男为“弄璋之喜”;生女为“弄瓦之喜”。《诗经·小雅·斯干》言:“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璋是上好的玉石,表示富贵、尊贵,要大庆贺;瓦是纺缍,表示女工,庆贺从简,体现了重男轻女意识。唐代宰相李林甫,不学无术,援文用典,常闹笑话。有一天,李林甫的一家亲戚前来报喜,说是生一男孩,李提笔写“弄獐之喜”四个大字差人送到亲戚家。璋为玉,獐为兽,二者风马牛不相及,獐状如鹿又比鹿小,且头小而尖,如有人长得头尖眼小而又狡猾的话,就会被骂为“獐头鼠目”。李位至宰相,出此错误,《旧唐书》特记下这一小段,以示后人。

重男轻女的意识体现在整个诞生礼仪中。当全家人焦急地等待婴儿出生时,生男子,接生婆就会对筋疲力尽的产妇喊到“大喜”,生女孩子则不说话。旧时的天津,生女谨小慎微的人就不进产房,以免带来晦气,生男产房则成了喜房,不吉利的因素就烟消云散。安徽霍丘生男为喜,生女就不声张;粤东、闽南生男谓之“添丁”,生女谓之“添口”。至今在一些地方仍有女娃不算娃的思想,生女的贺礼也要明显地少于男孩。

女婿须前往岳父母家通报,称为“报喜”。报喜方式因地域不同而略有差异。浙江地区报喜时,生男用红纸包毛笔一支,生女孩则附花手帕一条。陕西渭南地区是带酒一壶,上拴红绳为生男,红绸为生女。有的地方带伞到岳父家,伞放在中堂桌上为生男,放在门后为生女。这种“报喜”时通过报喜物的象征意义让人一看便知生男还是生女,最典型的莫过于鄂西土家族的“提鸡报喜”。女人生头胎的当天,夫家备上两斤酒、两斤肉、两斤糖,一只鸡,一般由女婿到岳母家去报喜。娘家只要看报喜带来的是公鸡还是母鸡,即可知道新生儿的性别。公鸡表示生男孩,母鸡表示生女孩,双鸡则表示生了双胞胎,土家人一看便知,约定成俗。报喜所带礼物以庄重、喜庆、健康、节俭为宜,大多数地区所持喜物主要是煮熟并染上红色的鸡蛋,生男为单数,生女为双数。岳父母收下“喜蛋”后要加倍送还,女婿再将这些返回的“喜蛋”以男单女双的方式分送亲友。

二、洗三朝

洗三是婴儿出生3日后重要的洗浴仪式,叫做“洗三”或“洗三朝”、“洗儿”,意在洗净秽污,令其洁白入世,同时增长小儿胆量,使其健康成长。此俗出现于唐流行于宋代。各地做法不尽相同,但基本程序大同小异:洗三的当天,把接生婆接到家,酒食款待,然后由家人在产房的外厅供上碧霞元君、催生娘娘、痘疹娘娘、眼光娘娘等13位神祗。产妇床头供“床公床母”像,以点心或油糕为供品。上香叩头后,用艾熬过的水,给小孩洗澡。前来祝贺的亲友拿银钱、喜果之类的东西,搁往澡盆,叫作“添盆”。洗婆(接生婆)根据亲友所投物品,口念不同的吉语。搁枣儿、栗子,就说“早立子儿”;搁莲子,说“连生贵子”;搁桂元,说“连中三元”等等。洗时,若小儿哭,则称为“响盆”。洗时边洗边念祝词:“先洗头,做王候;后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蛋(男孩)作知县;洗洗沟(女孩),长大嫁人是知州。”然后,给婴儿梳理胎毛,再念:“三梳子,两篦子,长大戴个红帽子;左描眉,右打鬓,寻个媳妇(女婿)准回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最后,用鸡蛋往婴儿脸上轻轻一滚,念道:“鸡蛋滚脸,一生无险。”洗好后,用单被包好,用葱在孩子身上拍3下,取聪(葱)明伶俐之意,拿秤和锁比划几下,谓“秤权虽小压千斤”,长大后“头紧、脚紧、手紧”。还要把婴儿放在茶盘上,以备好的金银锞子、首饰等往婴儿身上掖,谓“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最后焚化神祗牌位,洗三仪式才告结束。洗三时,亲朋好友以红包贺礼,主人则以糕点款待,并留亲友吃“洗三面”。洗后,还有一项重要仪式,称为:落脐炙囟。即点着艾叶球,用生姜片做托,象征性地在婴儿脑门熏炙一下,去掉新生儿脐带残余,并敷以明矾,表示就此脱离了孕期,正式进入婴儿阶段。总之,洗三虽有封建迷信之意,但基本上是预祝婴儿长大后有所作为。

三、满月礼

又叫弥月礼,小孩出生满1个月,要为其举行庆贺,称为“做满月”。此礼的主要仪式有三:一是满月酒。此日,亲朋好友纷纷携礼前来道贺,主人设盛宴以待,称为满月酒。二是移窠,又叫移巢、满月游走等。民间风俗,婴儿初生后不能随便走动,满月后才可以。此时,母亲抱着婴儿到别人房间中去,四处游走,称为移窠。三是剃胎发。满月时,为小孩首次理发,谓剃胎发。一般是请理发匠上门,理完后给赏钱,小孩则着新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其仪式隆重严肃。浙江绍兴是请剃头师傅剪发,剪前先将嚼碎的茶叶抹到小儿的头上,说是日后不生疮,且长出的头发如茶树般浓密。剃头时,小儿由祖父或父亲亲友中有福分的抱在怀中,抱小儿者脚下须踩用红布或红纸包着的葱、芸豆、斧子,待剃发毕由小儿父亲将葱、芸种入土中,取聪、运、福之意,另葱芸生命力旺盛,寓意小儿今后健康成长。满月头发型,一般是在头顶留一小圆圈头发,其余剃光;也有的在脑手留一铜钱大小的发毛不剃,称为“孝顺毛。”落下的胎发不能随意处置,杭州习惯挂在堂屋高处,有的挂在床檐正中。落发后还要设案祭神,给孩子穿戴一新,抱其走街串户,叫做“兜喜神”。《东京梦华录》中叫“移窠”,其用意在于让小儿长世面。

四、百日礼

孩子健康地长到百日,可喜可贺。此礼主要的习俗一是穿“百家衣”。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认为这需要托大家的福,所以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从各家取一块布片,将其拼合起来做成五颜六色的百家衣。二戴长命锁。长命锁是挂在儿童脖颈子上的一种饰物,民间认为,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辟灾去邪,“锁”住生命。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佩长命缕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荆楚岁时记》、《风俗通》等书记载,在汉代,每当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魏晋南北朝时,丝绳移到了妇女臂上,渐成为妇女儿童的一种臂饰。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加之瘟疫、灾荒不断,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缠绕于妇女和儿童手臂,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这种彩色丝绳,被称为“长命缕”,或“长生缕”、“续命缕”、“延年缕”、“五色缕”、“辟兵缯”、“朱索”、“百索”等。宋代这一风俗继续存在,不仅在民间流行,还传入了宫廷,除妇幼外,男子也可佩戴。每到端午节前,皇帝还亲自将续命缕赏赐给近臣百宫,让他们佩戴。宋代称这种五彩丝绳编结物为珠儿结、彩线结,其形制已较复杂。除丝绳、彩线外,还穿有珍珠等物,在当时汴京等地的街市上还有专门销售这种饰物店铺和商贩。明代,风俗变迁,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儿童使用者多,并成为一种儿童颈饰。

五、命名礼

在古代,命名的礼仪是件十分郑重而讲究的事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史书记述命名礼仪,《礼记》就对春秋战国时期命名的礼仪进行了详尽总结,据《礼记·内则》记载,命名在孩子出生3个月底,择吉日举行。命名当天,母亲为婴儿沐浴并给其穿上新衣,携子拜见父亲。父亲进门后须向西而立,母亲抱子出,应站立东面;乳娘先上前宣告:“母亲某某取在今天敬请见孺子”。父亲对曰:“须教育他成长识礼循规之人!”边说边牵起孩子的右手,为孩子命名。母亲作答“您所说的话我记住了,一定办到。”贵族之家在这时便正式为孩子聘任一位教傅,教傅向家人通报孩子正式的名字,并由宰将孩子的出生年月及名字记录下来归入文书,并将其逐级告于官府。命名仪式表示家庭及社会增加了一位新成员。由于时代、各地风俗及个人身份不同,命名的时间也不仅是在“三月之末”,还有的在洗三时命名,《金瓶梅词话》和《醒世姻缘传》中都有清楚描述。如西门庆的儿子官哥儿,就是洗三这天取的名。唐代还有满月命名的习俗。诗人白居易的谈氏外孙女名叫“引珠”,出生在农历11月24,小年日满月,作为外公的白居易,应俗受请为外孙女命名。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云:“今旦夫妻喜,他人启得知。自嗟生女晚,敢讶见孙迟。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新年逢吉日,满月乞名时。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清人沈钦韩《春秋左传补注》云:命名在孩子生日当天进行,父亲听清孩子哭声后,以律定其名。“抓周”命名的礼俗,也可上溯到南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就有记载,江南和北方都有此风。钱钟书周岁,其父按无锡当地习俗,置杂物让其抓取,钱抓一本书,故命名“钟书”。

数千年的文化使中国人的命名艺术绚丽多彩,派生出纷繁的取名方式、命名准则以及内涵丰富的名字。命名慎重而讲究,最初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如天寿、天威、天泽等,后来多在名中含有长辈的祝福,如祥子、福子、如意等。通常,男子多用福、禄、寿、喜、贵、财、康、德、才、仁、文、仁、杰、世、光等,女子命名《女子起名歌》很有代表性:“凤莲巧女俊、嫒娟娇妹瑾、玉兰桂花香、玲珊瑞珠珍、芙蓉莉芝萍、双姬娥妍娣、英芳芬翠芹、素梅慧淑敏、秀华惠月芹、彩霞云景红、美丽昭君贞。”另外,男子命名还要排辈份,即同辈堂兄弟的名字都要嵌一个相同的字,这样就可以长幼次序一目了然了。

六、抓周

孩子周岁,父母为了预测其未来的志向及爱好,则行“抓周”礼。据《颜氏家训》记载,孩子满周岁时,为其沐浴、打扮,换上新衣,然后在幼儿边放置弓箭、毛笔、食品、珍宝、玩具等,若是女孩还要加上刀子、针线。大人在不加任何诱导的情况下,看小孩先抓那样,以此卜定其日后的前途、爱好,称为“试儿”。《东京梦华录》称“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筭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红楼梦》中贾宝玉抓周,“将世上所有的东西,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其父贾政气愤地斥其将来必是酒肉之徒。抓周试儿没有科学道理,是一种迷信礼俗,但却极为普遍,至今仍在民间流行。

第二节成年礼仪

远古氏族社会时代,曾流行过一种“成丁礼”。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参加生产、狩猎活动,也不必参加战争,氏族对他们有哺育和保护责任。但在他们到达成人的年龄后,氏族则要用各种方式测验其体质与生产、战争技能,以确定其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这种成丁礼,就演变为后来的冠礼和笄礼。

一、冠礼

(一)冠礼意义

男子行冠礼之年在20岁,也就是进入成年的年龄。儒家认为,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礼记·内则》说,6岁,教以数目与四方之名;8岁,教以礼让,示以廉耻;9岁,教以朔望和六十甲子;10岁,离开家庭,住宿在外,向老师学习“书计”(文字)、“幼仪”(奉侍长者的礼仪)以及有关礼的篇章和日常应对辞令;13岁,学习音乐、诵读《诗经》,练习称为《勺》的舞蹈(文舞);15岁之后称为“成童”,练习《象》的舞蹈(以干戈为道具的武舞)以及射箭和御车。学到20岁,知识结构大体完备,身体发育成熟,能够独立地面对社会,故适时举行成年礼。

同类推荐
  • 政治学

    政治学

    书在系统总结已有政治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和评述了现当代许多国内外学者在政治学方面的一些重要学术观点,对国家形态、政治权力、政党政治、政治参与、政治发展、政治民主、政治文化等政治学核心范畴作了较为深入并富有新意的分析和阐述,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政治学科发展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和规律,使抽象的理论更贴近中外政治发展的现实。本书作为复旦版MPA(公共管理硕士)系列教材之一,既可作为MPA课程的基本教材,又可作为大专院校政治学专业和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本科和专科的专业教材。
  • 居里夫人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居里夫人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居里夫人传》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 青少年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青少年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青少年趣味知识竞赛题库》将带你领略一种“新、奇、趣、集”的风格,让你感受全新的阅读体验。《青少年趣味知识竞赛题库》共分为七章,分别从饮食、艺术、体育、交通等多个方面,选取了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些题目涵盖了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在选题方面,既有一般常识,也有逸闻趣事和鲜为人知的典故,既突出了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能够较好地扩展读者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一本流淌着知识甘露的开心辞典。衷心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中增长知识,提高素养。
  • 小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小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故事从打劫开始

    故事从打劫开始

    “打劫!”“没钱,劫色行不行?”“呸,你想的美!”“那你还想要什么?”
  • 攻爱不备,总裁大人来势汹汹

    攻爱不备,总裁大人来势汹汹

    交往了半个月的男友成了有妇之夫,被人揪着在大街上大骂“小三”的木棉棉气昏之下,随手拉住一个“路人”求婚,得到的回答居然是:yes?!!当然,她没胆子那么做,临阵脚底抹油,溜之大吉。隔天,神秘冷傲的大BOSS降临,看着被众人簇拥而来如君王般的男人,木棉棉有种一头撞死的冲动,她特么是有多大的胆子啊,敢向老板求婚,而这个男人居然走到她面前,拉着她要求履行承诺!【传言篇】五年前,外界传言,身为LK集团总裁的他作风狠厉,不藏锋芒,是一匹十恶不赦的狼,却在某一天销声匿迹,杳无音讯!五年后,外界传言,他突然回国,作风低调内敛,矜贵高傲,却阴在骨子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松上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众多名媛心仪的钻石单身权贵。【弥足深陷篇】在麦斯尘眼里的木棉棉是个扮猪吃老虎的小绵羊,而他偏偏看中了这只绵羊,从开始的漫不经心,到最后的弥足深陷,叼在嘴里就舍不得松开。【可怜篇】看着身边一连几天都粘人男人说:“麦斯尘,我们谈谈。”“昨晚三更半夜为什么给我开门?”他如一只吃饱酣足的兽,慵懒的眯起眼。木棉棉气呼呼说:“那是可怜你。”“噢,原来被你可怜有这样的待遇。”他一手抚上她的腰:“那请继续可怜下去,最好可怜一辈子。”【醋坛子打翻篇】他将她拥紧:“木棉棉,这种日子还要过多久?”“再给我点时间。”她艰难的说。“怎么还不和他提分手?”他眸中不快:“你这个有夫之妇还要红杏出墙多长时间?”木棉棉无奈:“他出差了。”他脸一沉,以其极自然的语气说着令人脸红心跳的话:“看来昨晚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别……”她脸红了,可很快……她就说不出话来。※※新的尝试,换种风格,本文有宠有虐,宠时大放送,虐时不手软,结局依然是HE,请放心跳坑!
  • 爱情嫁到

    爱情嫁到

    婚礼当天丈夫失踪,她顶着所有人的嘲讽嫁进陆家。豪门里,公公对她虎视眈眈,小姑子冷嘲热讽不断,落魄至极她遇到了他。亲眼目睹丈夫的背叛,却反被要求净身出户。离婚当天。“嫁给我,你能做你想做的一切。”“包括让她进不了陆家门?”“当然。”“好,我嫁!”慕言欢一气之下答应他的求婚,跃身成了前夫的小婶婶。婚后虐渣撕婊,老公一路护航,受尽万千宠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本书介绍了汉初社会形势、刘邦的政治遗产、文帝武事、贾谊的政治设计、法制改革、北边政策等内容。“文景之治”的成就,体现了开明执政的理念,为后世行政提供了典范。以“资治”为宗旨的中国传统政治史观,将“文景之治”看作典型的“盛世”。人们在文景时代发现政治榜样,汲取政治营养,寻求政治启示。“文景之治”已经成为一个代表政治成功的特殊的文化符号。
  • 猫妖的西游学院之旅

    猫妖的西游学院之旅

    我看着抱着我的实习主人,汗颜:“那个..我是不是应该下去睡?”某人:“不要,虽然有些瘦瘦的,但是抱起来很舒服。”就这样,他是第一个跟我“同床共枕”的人类。为了我的妖力得到控制与学习,我与某人去到了传说中的西游学院,认识了四大校草唐僧师徒。但是,为什么某人不开心呢?“喂!妖妖,我们回去好不好?”某人。"为什么?”我问。“我不喜欢他们看着我的妖妖!”某人吃醋。“呵呵。爷,小妞是你一个人的”我害羞。“哇!玩不下去了,妖妖,你别这样!”某人惊恐。“爷,你不是不喜欢别人看着妞么....”我抛媚眼。“妖妖!我错了!”看猫妖如何爆笑校园吧!
  • 异世召唤地狱

    异世召唤地狱

    21世纪宅男遭遇车祸穿越异界,随身携带小地狱,会对这个众生修行武魂的世界带来怎么样的变化?
  • 至高神主

    至高神主

    天地有灵,武道为尊!这是一个灵与武的世界!天府弃徒,重临天骄!征战诸域,至高无上!神主天地!五大天朝的封神大计,史上最高的悬赏令!
  • 疯狂的卡徒

    疯狂的卡徒

    没有魔法,没有斗气。这里只有光怪陆离,神乎其技的卡片。这里是卡片的世界。希望读者喜欢。
  • 经济文集

    经济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