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1100000005

第5章 中国民间传说的产生和发展(2)

郑板桥任职范县期间,鼓励生产,仅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把县境内治理成一派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这一天,东乡大集,郑板桥一身秀才打扮,带了笔墨纸砚,骑上小毛驴,由一名衙役陪伴,去重操旧业——卖字画。当然,卖字画是个幌子,私访民情才是真正的目的。

郑板桥来到集市上,铺好地摊,展纸泼墨,立时,围上来不少人观看。毕竟是穷乡僻壤,看的多,买的少。却见一位老汉,拿起一幅牛画,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了半天,看得眼角都湿润了。郑板桥以为碰到了知音,便问:“老兄,你喜欢这幅吗?给个价吧,多少都行。”

老汉说:“画得真像,像我家的那头牛。看着这牛画,我想到了我的卖牛钱。秋后,我核计着把牛卖掉,换点活钱,趁农闲季节做点小买卖,明春再买一头牛。那天卖牛卖了五贯钱,回到村头遇到了‘雁拔毛’,他说儿子结婚用钱,非借我那五贯钱不可,等儿子办完喜事收了礼账就还我。待他儿子婚事办完,我去要钱,他却翻脸不认账,向我要证人,要借条,两样都没有啊,我只好打掉门牙往肚里咽,自认倒霉了。”说完,用手背擦了擦眼泪。

旁边一位青年忙对郑板桥解释,这老伯姓王,为人老实厚道,人称“王老实”。讹他钱的那人姓燕,为人奸滑,好沾便宜,是个雁过拔毛的主,所以外号叫作“雁拔毛”。其他人也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了雁拔毛沾小便宜的一些传闻。

郑板桥听了众人的话,心里便有了主意。他对王老实说:“把我这牛画买了吧。别看现在是张画,这头牛会长,长到这张纸放不下它的时候,它就会从纸上跑下来变成活牛,而纸上又有了一头小牛,还会继续长,还会变成活牛,如此反复,不知会衍生多少头牛呢?我只要你一头牛钱。你若不信,我可以赊给你,待十天后牛变活了,再给我钱,如果牛不变活,我情愿白送你一头牛钱。”

王老实对卖画秀才的话并不真信,但是人家情愿赊给自己,变不成牛还倒贴钱,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啊。所以,他就痛快地把牛画拿走了。

王老实买了一幅牛画的事传遍了三村五里,好热闹的人都到他家瞧稀奇。正如卖画秀才所讲的,这画上的牛一天比一天大,到了第十天上,那牛大得要撑破纸边了。第十一天,天刚蒙蒙亮,人们便来到了王老实家,一进院门,就见王老实正给一头又肥又大的黄牛喂料呢。再看屋里贴着的那张画,上面又有了一头小牛。正当人们纷纷称奇的时候,雁拔毛挤出人群,对王老实说:“王大哥,你既然有了牛,就把那幅牛画卖给我吧。”

王老实到底老实,他说:“行。卖画秀才赊给俺的,说是牛变活后给他送钱去,我还没去哩,你直接送去吧,让秀才给你写个收据,回来便给你那幅牛画。你到城里找那座最大的府门,门口有两只狮子,秀才姓傅叫谋关。”

雁拔毛来到县城,找到了县衙门——这是县城里最大的府门,向把门的问“傅谋关”,把门的听说找“父母官”,就领他去见郑板桥。郑板桥收了他的牛钱,给他写了收据,把他打发走了。雁拔毛还寻思:这秀才八成是个大官哩。

雁拔毛跟王老实要了那幅牛画,恭恭敬敬挂在了正堂。每天烧香上供,偏偏不见牛儿长。他去找王老实,王老实说:“你还是去找傅谋关吧,因为我没收你的钱。”

雁拔毛问:“傅谋关八成是个大官吧?”

“父母官,就是咱的县太爷啊!”

雁拔毛惊得出了一身虚汗,他哪敢去找县太爷算账啊?他嘴里喃喃道:“怪我没福,我没福,画中的牛在你家长,在我家不长,怪不得县太爷。”

原来,郑板桥那天从东乡赶集回来,又画了九张牛画,画面上的牛儿一幅比一幅大,晚上派衙役送到了王老实家里,嘱咐他每天在三更半夜更换一幅。第十天,郑板桥又拿出五贯钱让衙役去集上买了一头牛,趁夜黑人静送到了王老实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诱财迷心窍的雁拔毛上套。果然不出郑板桥所料,雁拔毛乖乖地送来了五贯钱,王老实被讹去的一头牛钱被讨了回来。

民间传说中,源于这种现实生活的传说数量最多,故事情节也最为鲜活、有趣,故事的主人公往往都是那些在民间较有影响的清官、巨富、文人雅士以及江湖游侠等,故事也无外乎惩恶扬善、发财寻宝、斗智斗趣等内容,宣扬了传统道德中的善恶观念与文人雅趣。

第四节传统文化的趣味化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传说是一种文学形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对现实各种文化制度反映。任何一种文化制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难以探究其真正的源头,所以人们为了满足后人的好奇心,通常编造一个故事来解释现存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于是就产生了解释文化制度来历的民间传说。

几乎每一项古老的文化制度都有着解释性的传说,比如,我们过年都是要放鞭炮的,这是过年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现在我们当然知道,放鞭炮的前身是燃爆竹,就是通过燃烧竹子,让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但是,为什么过年时要燃放发出巨大声响的“爆竹”呢?这个问题也就谁也说不清楚了。于是,有人就编织了一个故事来解释这一习俗,这个故事,也就是有关“年”的传说了。有关节庆礼仪方面的传说很多,比较著名的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灶神节等。每个节日有每个节日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也都会有不同的传说来解释它的来历与合理性。

二、关于“年”的传说

“年”的传说版本很多,仅录一则如下: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从桃花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谁也没注意到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却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甚是不凡,但想到“年”兽的凶暴,仍然不敢相信老人的话。

老婆婆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老人快点离开,乞讨老人却只是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到了半夜时分,“年”兽大模大样地闯进村,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随即狂叫着向婆婆家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兽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家的大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第五节民间传说的现代化

一、民间传说的时传时新

从民间传说的产生机制来看,民间传说是老百姓对不太了解的或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地方风物的幻想式解释,也就决定了民间传说的时传时新与不断生成。

因为历史是不断产生的,人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一个从不甚了解到完全解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不断地接受来自各层次的传闻,经过整理、虚构,甚至是曲意误解,再到形成一定的传播范围,新的民间传说也就生成了。于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民间传说也发展到了今天。

以现当代人物和重要事件以及地方风物为“传说核”的民间传说层出不穷,比如红军长征的传说、八路军抗日的传说、解放军将领传说、政治伟人的传说等,当然也有不少是反面的,如蒋介石与上海青红帮大佬的传说、重庆渣滓洞的传说,以及林彪、四人帮的传说等。

新时期以来,文学艺术界对古典民间传说展开了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工作,形成了大量的民间传说作品集及研究成果,为我国民间传说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媒体传播的快速发展,民间传说故事也被大量搬上了电影电视屏幕。比如《天仙配》、《刘三姐》、《柳毅传书》,以及近年来大量上映的《新白娘子传奇》、《宝莲灯》、《远古的传说》、《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嘴铜牙纪晓岚》等,都直接采用了民间传说作为蓝本,或以民间传说的叙述模式来表现历史人物,使民间传说的继承和发展又有了新的空间和平台。

二、周恩来总理的传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内战外交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周恩来总理运筹帷幄,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特别是总理逝世后,为了缅怀他,这些传说更是大范围地传播开来。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策。狡猾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你批评的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周总理设宴招待外宾。上来一道汤菜,冬笋片是按照民族图案刻的,在汤里一翻身恰巧变成了法西斯的标志。外客见此,不禁大惊失色。周总理对此也感到突然,但他随即泰然自若地解释道:“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这是我们中国传统中的一种图案,念‘万’,象征‘福寿绵长’的意思,是对客人的良好祝愿!”接着他又风趣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有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话音未落,宾主哈哈大笑,气氛更加热烈,这道汤也被客人们喝得精光。

同类推荐
  • 如何成为金牌公共营养师

    如何成为金牌公共营养师

    我国拥有13亿人,从事营养工作的专业人员却不足3000人,平均每43万人才能“摊”上1名专业营养师。而在日本,平均每330人就可以享受1名营养师提供专业的营养咨询服务。按照每300人配备1名营养师的现行比例推算,我国营养师行业有400万个工作机会虚席以待。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称,中国现在非常缺乏营养师,因此,中国将加强政策支持,快速制定相应的法规,强制要求集体供餐单位和医院配备营养师。根据《中国营养发展纲要》,今后只有医生和营养师才有资格推荐保健食品。同时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每个社区都会配备营养师对居民进行健康干预。专家预测,公共营养师将成为最抢手的人才。
  • 神至之笔的古韵诗词

    神至之笔的古韵诗词

    收录了少年行;采莲曲;戏赠杜甫;劝学;励学;人日立春;苦吟;野望;咏柳;边词;湖口望庐山瀑布水;采桑子;忆秦娥;小重山;苏幕遮;贺新郎;夜游宫;浪淘沙令;苏武令等唐诗宋词。
  • 动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动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为了大地的丰收

    为了大地的丰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列那狐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列那狐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爱你那么深

    爱你那么深

    明星与记者,爱可以超越职业。本故事纯属虚构,与现实生活无关。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谜语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谜语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 Romantic Ballads

    Romantic Ball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皇帝陛下

    穿越——皇帝陛下

    一个苦哈哈的快递小哥,送快递时因为救人被汽车撞死。死后阎王见他做好事而且阳寿未尽,就让他穿越到异世当了皇帝。但是他醒来才发现,权臣当道、太后专权、内忧外患,稍有不慎就会被废,甚至丢掉性命,这个皇帝恐怕连孙子都不如。更可怕是,太后老佛爷亲自指婚,让他娶一个三百斤的格格为后,他何去何从?不!他不会向命运低头,且看他如何屌丝逆袭,安内攘外,成为千古一帝。欢迎讨论,加QQ号2591765471
  • 失忆新娘(出版)

    失忆新娘(出版)

    她是谁?在醒来后,她竟然想不起来任何的事情,连自己的名字也忘掉了,只是脑袋好疼。这么大的一座夜影堡里,虽然人很多,但却都冷冰冰的。为了找回自己失去的记忆,去寻找这里的主人,却发现堡主是那么的······不过,他救了她,他绝对是个好人。所以,她不怕他。天哪,他邪魅的微笑,竟然让他的脸柔和很多,那样的俊美迷人,让她怦然的心跳加速。她怎么了呢?夜禅心:失忆小人儿,夜影堡中小丫头,心如禅思,取名禅心陵听鹜:夜影堡堡主,一半俊美,一半邪魅,外冷内热,唯独对她《替身新娘》《失忆新娘》各新华书店,当当网,卓越网均有售!~亲们喜欢,请顺便支持!~汩泉博客:http://blog.sina.com.cn/sweet14博客泉泉常常更新,亲们有兴趣可以常来逛。
  • 来南录

    来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闪亮明星爱上她

    闪亮明星爱上她

    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丑小鸭,却取得的他的爱...........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俐侎人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有着原始的崇拜,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
  • 谍千变

    谍千变

    谨以此文献给正在从事,或曾经从事此行业的人。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 绝世兵王

    绝世兵王

    他曾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兵王,只因为兄弟报仇千里杀敌被开除回归都市。偶遇极品美女总裁苏婉琪,邂逅美女警花张晓芸,产生一段畸形的感情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