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0300000009

第9章 宋辽金的瓷器(3)

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的耀瓷刻划花,其刻花工具主要是斜刃直刀或平刃直刀两种。其刻花工艺需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将斜刃直刀或平刃直刀插入纹饰部位的器坯中,垂直深入行刀,勾刻出纹样的主轮廓线;第二步,在已被深入刻开的主轮廓线外侧,改用下斜式行刀,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除去花纹主轮廓线外的背衬,使刻出的花纹不仅凸出在器胎之上,具有浮雕般立体感,而且还能充分显现出刻刀在刻削行刀中具有的犀利圆活之动感。花纹的大轮廓在完成了上面的两次行刀刻成后,最后再使用一种多齿的篦形工具,在凸突的刻花主轮廓内精细地勾划出花瓣纹理和叶脉,完成了优美生动的耀瓷刻划花纹样的制作工艺。浮雕式的刻花主轮廓配上流畅精细的篦纹划花,使其刻划花纹样中大轮廓的粗犷、刚劲、凸突,与小细部的精致、柔和、凹入巧妙结合。再配以熔融后呈现出深浅不一浓淡相宜的温润晶莹之青釉,便具有了一种多层次、多韵律和谐交织的艺术美。

耀州瓷刻划花和剔划花装饰采用的制作手法,是直接在拉坯成型后半干的器物坯体上进行或剔、或刻、或划的纹样制作。至于印花青瓷纹样的制作,是先拉坯成型,待可以拿起时放到印花范上印出纹样,最后再修坯挖足定型。

最为常见的莲瓣纹为例,唐代的莲瓣肥硕丰满,瓣头胖圆;五代的莲瓣胖体略长,瓣头较圆;宋代的莲瓣瓣体修长,瓣头削瘦弧尖;南宋和金代的莲瓣更加削瘦,瓣头往往削成近似直线相交的尖角;元代的莲瓣又转瘦为宽广,瓣头往往加有花饰等等。

北宋早期的莲瓣长体较圆,瓣头为圆中微尖,具有接近五代的特征;北宋中期的莲瓣修长秀阴,瓣头削圆为弧尖,是北宋鼎盛期的典型图形;北宋晚期的莲瓣修长削瘦,瓣头尖削中略有弧度,具有接近南宋的特征;南宋的莲瓣更加削瘦,瓣头往往削瘦到尖角失去弧度,成为或几乎成为直线相交的尖角。

耀州窑系是北方一个巨大的青瓷窑系。中心窑场在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系最突出的成就是图案装饰。宋元的花纹有折枝牡丹、缠枝菊花、水波三鱼、鸳鸯戏莲、双鸭戏水、水藻纹、忍冬纹、回纹、松林戏婴、龙凤花纹等。装饰手法以印花、刻花为主。刻花刚劲有力,纹样生动活泼,在古代装饰艺术中影响极大。除陕西境内的一大批窑仿烧外,它的技艺还传到河南省的临汝、禹县、宝丰、内乡等窑,传到广东的西村窑、广西的永福窑,形成了以黄堡镇窑为首的一个庞大的窑系。

(二)耀州窑系其他诸窑

临汝窑河南省临汝县窑场宋时烧瓷分两部分:一部分烧宫廷用瓷,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一部分烧民间用瓷,为便于区别,今称为临汝窑,专烧制民间所用的青瓷。从采集的标本结合传世临汝窑瓷器观察,临汝窑以烧盘碗为主,但样式并不多。宋代瓷窑常见的瓶、壶、枕等器皿极少见。

临汝窑青瓷器的标本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光素无纹饰,一种为印花。印花绝大部分为凸起的阳文,纹饰轮廓线凸起较高,叶筋以点线纹多见,在碗里多用缠枝布局,大小六朵菊花相间排列。

除菊花外还有牡丹等多种花卉纹饰,折枝花有两种:一是大花大叶,二方连续布局,以两朵饱满盛开的花朵为主题辅以大叶衬托,花叶轮廓均为阳文,花瓣及叶筋为凹入阴文。另一种花叶较小,布局是六朵花卉,碗中心为三组花枝交叉,也有印折枝叶纹的,主枝一分为二,两枝上各为三叶,左右对称。团菊纹也较多,大体上分两种:一种团菊中心无花蕊,一种团菊纹中心为一圆圈,内印阳文“童”或阴文“吴”字,这表明是作坊主或工匠的标记。

具有临汝窑独特风格的为海水纹,海水布局为圆圈形式,多为八到十圈,好像在静静的湖水中投入一枚石子,激起的水波由小到大,形成多层波浪式水纹。中心为一花朵,具有落花流水的含义,也有中心饰以田螺纹的。临汝窑盘、碗胎稍厚。轮旋修坯较耀州窑草率,尤其表现在盘碗圈足部位。釉色青中闪绿较多见,与耀州窑的青中偏黄色调不同;施釉稍厚,气泡较多。

广州西村窑广州西村窑的产品无论传世品还是出土品国内都极少见,而多见于东南亚等地。其胎灰白坚致。釉色青中泛黄,比耀州窑的釉浅淡。纹饰以印花为主,题材多为缠枝菊,内心一朵团花。器物造型和种类与耀州窑十分相似,有人甚至认为西村印花用的印模有些可能是来自耀州窑。

永福窑窑址在今广西永福县,故名。创于宋代,主烧青瓷,兼烧黑釉器。胎呈灰白色,釉色有青黄、青灰、翠青、酱色等,以翠青釉最佳,在南方瓷窑中极少见,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产品以碗、碟等日用品为多,还有腰鼓、坛、罐、壶、瓶等产品。腰鼓造型与北方瓷窑产品不同,器型较小,两头粗中间细长,一头敞口呈喇叭形,一头呈圆球形,釉下绘褐彩图案;装饰技法有印花、刻花、贴花和彩绘,以印花为主。纹饰多以花卉、海水、蜻蜓、游鱼为题材,尤以缠枝菊花、折枝牡丹纹较多见,大多采用模印,花纹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受耀州窑的影响。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碗碟的器内或器底留有四至五个支钉痕,以五个为多见。

新安窑河南新安窑是一处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瓷窑,以青釉印花装饰见长,缠枝菊纹最为多见。在印缠枝菊纹碗的碗心,见有刻印“吴”、“同”、“杨”、“惠”、“张”字的。其中“张”字印文的形式别致,“张”字下部以朵莲相托,上部以荷叶覆盖,颇似磁州窑“张家造”的标记。从印莲花纹与刻花卉纹碗的圈足修整工艺来看,该窑与耀州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枸邑窑枸邑窑在陕西枸邑,故名枸邑窑。其距离黄锈镇耀州窑较近,产品具耀州窑特征。碗里有刻花、印花纹饰,有花卉、海水、牛等题材。盘碗的里心多一圈刮釉,与耀州窑金代地层出土瓷器特征相同,应属金代产物。

华亭窑华亭窑在今甘肃华亭安口镇,故名华亭窑,明代前期产黑瓷。考古发现瓷窑遗址一处,遗留物为青黄釉盘碗标本,器里有印花、刻花装饰,器心多一圈无釉,乃适应叠烧需要而致。器物纹饰与烧制特征和陕西耀州窑相同,为耀州窑体系。与金代的瓷器特征相似。

宜阳窑宜阳窑位于河南省宜阳三里庙、锦屏山、红窑村等处,是宋金时期耀州窑系的瓷窑,以烧青瓷为主,还有白瓷、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及三彩陶器。

宝丰窑宝丰窑位于河南省宝丰清凉寺,为宋金时期瓷窑。烧造青瓷、白瓷、黑瓷、绿瓷、酱色瓷、三彩钧釉等。黑釉戳麦粒纹是其特产。这里是著名“汝器”的产地,耀州瓷系无疑对其有决定性影响。

四钧窑系

宋代五代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

钧瓷有两种釉,暗釉和亮釉。亮釉钧器釉质较粗糙,釉层薄,开大小纹片,且釉上多棕眼,内多鱼子纹,外部着釉多不到足脚,圈部中心刷圈釉或根本无釉。南宋后至元代,此种钧器较多见。宋钧“窑变”特征是出于釉药中活动性配方,且与窑炉结构关系密切,所用燃料不同,窑装之稀密,都会有影响。外在因素的寒暑、晴雨、风向,均要窑工们能有应变能力。否则,即可出现古人所讲的十窑九不成的结局。

钧瓷从唐代兴起,到了北宋初年已蓓蕾初放,赢得了信誉,倍受广大使用者的喜爱。钧瓷铜红釉的使用,兼以复杂的窑变机理,使钧窑产品绚丽多彩,艳美绝伦,窑变奇特,红紫相映,更为其它窑口所不及。到了北宋末年,曾一度被宫廷垄断,成为官窑,官府从民间集中能工巧匠,按照宫廷设计的式样进行生产,同时又采用种种限制措施,挑选之后的不合格残次品一律砸碎深埋,禁止在民间流传。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对钧瓷技术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控制越严,觊觎者越多。所以从宋代以来,仿钧之风波及全国,尤其到了金元时期,更风靡一时。

钧瓷的窑变有其复杂的过程。由于钧瓷的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浅如天青,深如天蓝,比天青更淡者为月白,而且具有莹光般幽雅的蓝色光泽。其色调之美妙,为一般窑口的产品所不及。

钧窑在烧成上采用素烧和复烧两道工序,在复烧时先用氧化焰,当釉熔融时,改用还原焰的气氛,由于铜的还原作用,使其出现美丽的艺术效果,形成钧瓷釉面的五光十色。钧瓷著名的窑变色彩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胭脂红、鹦哥绿、火焰红,还有天青、月白、碧蓝、米黄诸色。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谓七彩争艳,瑰丽多姿。

钧瓷的故乡,在神垕镇一带,自赵家门的唐代花釉始,至刘家门窑,北宋初年的成熟钧瓷并非一家窑口,北宋晚期,官办的钧窑又设在禹州城北门里的古钧台。由于钧瓷盛名于世,各地竞相仿制,并以禹州为中心,形成了一庞大的钧窑系。

河南各地窑口的产品以神垕刘家门窑为北宋早期的代表作,以钧台窑的产品最为精致。据考古发掘证明,钧台窑属于官窑性质,其产品完全是宫廷陈设用品。瓷艺精良,质量上乘。而禹州神垕刘家门窑属于北宋早期典型的民窑,当地盛产瓷土、釉药和燃料,附近山区更盛产铜矿石—孔雀石,凭借着工匠们长期制瓷的经验和对金属特质着色机理的认识,把孔雀石研成粉末,加上草木灰配入釉中,经高温还原焙烧,就能得到理想的钧红效果。这种新工艺一旦成功,便引起各地窑口的密切关注,所以群起而仿制,以禹州神垕为中心,烧制钧瓷的技术逐渐向周围传播。在仿制过程中,各窑口不仅注重钧瓷的原有造型,还根据各自的特点,增添一些新的品种,如新安北冶窑、石寺窑,除生产碗、盘器皿外,还生产瓶、罐、炉、钵等。在釉色上尽量做到与宋代钧瓷相似,其中新安窑的窑变玫瑰釉者为最佳。河南各地仿钧产品,虽多数比宋钧大为逊色,但也有少数窑口保持了宋钧的传统工艺,窑变美妙,红紫相映,青若蔚蓝,紫若茄皮,晶莹发亮,赏心悦目。

第二节宋代的南方窑系

一景德镇和青白瓷窑系

(一)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原名昌南镇,宋真宗时将当地的青白瓷定为贡品,并以其“景德”年号命名此地,此后称景德镇。青白瓷是景德镇成为世界瓷都的起点,在中国乃至世界制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

景德镇窑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而略带青,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的新创,其色调给人以清新爽快之感。青白瓷以光素者居多,亦间有刻花者。靖康之变后,随宋室南迁,北方定窑的许多制瓷工匠也随之南下,他们带来了定窑瓷器制作技术,在景德镇仿制定窑瓷器。所产瓷器,胎体釉色纯白如粉,有粉定之称。受其影响,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所替代。青白釉瓷器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纹样的凹下处积釉稍厚而较青,胎薄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罩青之称。景德镇窑青白瓷曾作为贡瓷,供御府使用,其品种有碗、盒、盘、注子、瓶等。

宋代景德镇生产的瓷器种类十分丰富,有鼓腹碗、葵口碗、葵口折腰盅、葵口碟、圆口碟、花口瓜棱小碟、葵口卧足小碟、茶盏托杯、喇叭口瓜棱执壶、瓜棱执壶、酒壶、葫芦执壶、子母盒、盖钵、折肩钵、盖罐、盖缸、三足香炉、镂空香熏、谷仓、盏托、灶、碾、碓、象棋子、骰子、荷叶口瓜棱形瓶、梅瓶、直口弦纹梅瓶、葫芦瓶等数百种。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甲骨文(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甲骨文(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汉字起源到甲骨文的诞生;甲骨文概述;甲骨文的发现与早期研究;“甲骨四堂”等。
  • 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高岩、陆明、李松石、闫冰编著的《中国文学名著导读》是按照文学史的时间顺序架构的,体系比较严谨,选篇的版本也比较规范。在选篇上照顾到所选文章的思想性、经典性以及丰富性,考虑到教师在讲课时的拓展空间,备选课文也比较充分。赏析文章侧重编者原创,注意融入时代精神。在现当代文学的篇章里,所选篇章与赏析都比较独到。《中国文学名著导读》除做教材外,也适合一般文学爱好者自学阅读。
  • 学校学生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学生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正视青春期的危机(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正视青春期的危机(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世界宫廷史速读

    世界宫廷史速读

    本书将世界古代宫廷中发生的对历史进程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加以收集整理,做成一专题史。详细地阐述事件的过程和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海归竞技中关村

    海归竞技中关村

    本书介绍了几十位在中关村创业的人物,包括金普诺安蛋白质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海谦、美中能特医药化学科技(北京)公司董事长蔡东伟博士等。
  • 子不语学院

    子不语学院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悲催的李牧在高考那天拉肚子,就在李牧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得到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学校的名字叫做子不语,重新振作的李牧从此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 绯色缭绕

    绯色缭绕

    她为情跳楼,不想竟穿越到了古代。她想今生一定不会再为情所困,桃花下,我们曾许诺,一世安好……
  • 重生之霸剑

    重生之霸剑

    点击好友力作看新书,绝对精彩
  • 雪女妖心之太虚轶事

    雪女妖心之太虚轶事

    我是太虚观里唯一的女弟子。有一天,我遇见了一个人,一个只活在别人传说里的人,一个只追求玄法终极奥义的人,一个亦正亦邪改变了我一生命运的人,他的名字叫玉玑子。自他出现,我的世界再无正邪,他正则天下正,他邪则天下邪。黄泉碧落,我都愿意伴他一生。
  • 悠哉游哉

    悠哉游哉

    不要橙黄橘红,不求人夸颜色,唯求文学殿堂中那一片小小的枫叶殷红,这大凡是不少文人的追求。而用生命写文章,用心血做学问,作一点带有创造性的东西,最是劳累,没有一点“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的敛声静气是做不出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云:“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必博观。”曙光先生已是深谙文学堂奥,天骨开张,丰神竣整,苦心经营。观此书稿之蹴成,和他《记者眼中的名人》《游在天涯》等五部文学专着的砌成,实乃作者多年的阅历、数十载的功力之结晶。其文之丰采,其意之深长,可以看出曙光先生着意向更高的山峰攀登,我们期待着他的升华和飞跃。
  • 那一朵妖艳的罂粟花

    那一朵妖艳的罂粟花

    她初一,他初三,因为同学之间的玩笑,她跟他绝交,他黯然转学,她一直活在自责中,十四年后相遇,她已经暗恋上了别人,他再次伤心离开,一年后,她跟初恋分手,他从病床上拔了针头毅然回国陪她一起走出失恋的阴影,然后终于让她点头。但是世事难料,一场意外的变故让他不得不放弃坚守了十四年的感情,狠心的选择彼此不再相见,多年后的重逢,俩人是否可以再续前缘一切都没有定数。
  • 复仇之一生的爱

    复仇之一生的爱

    “复仇吗?”“嗯”“为什么忘了我?”“..........”
  • 争霸为源

    争霸为源

    这个大陆只有一人这个大陆只是众多的位面中一块还算大的地方男主不是这个卫面里的人但是他骑远古神龙神出鬼没无人可挡
  • 仙戮苍生

    仙戮苍生

    我辈分极高,可运气太差·······我活的悠久,死的憋屈········老秃驴欺人太甚竟跑我家门口叫嚣····还叫来帮手群殴我····血脉被辱,活不如狗!血海之仇不得不报!穿越以后的迷茫少年,遇上古巫族的遗族是否能唤醒尘封的记忆,携阿鼻元屠之剑重启修罗杀道!!终有一天我将会醒来·~~我知道·~~~那一天~~~世界将会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