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9800000001

第1章 寺庙综述

我国寺庙的数量众多,建筑风格多样,艺术价值极高,千百年来,承载与记录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兴衰,不仅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我国悠久宗教历史文化的代表与象征。

我国的寺庙文化源远流长,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其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说它是“历史文物的保险库”,可谓当之无愧。我国的寺庙建筑与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

同时,寺庙文化也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尤其是许多地方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容,而且也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第一节佛寺建筑

佛寺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从北魏开始,逐渐在中国兴盛了起来。据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首都洛阳内外,当时竟然有一千多座佛寺。唐朝诗人杜牧曾在《江南春》诗中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当时的南北朝时代,大规模兴建佛寺已经蔚然成风;佛寺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一、“寺”的演变

寺,原来并不指佛教意义上的建筑。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云“寺”为“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等。其中,“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时期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为“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制。其中,九卿中有“鸿胪卿”,其官署就叫“鸿胪寺”,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

在中国,虽然佛教的传入早在西汉末年就已经开始了,但当时人们只不过是把佛当做一种神灵来供奉,与神化了的黄帝、老子等没有多少不同,所以,那个时期便没有佛寺之类的佛教建筑。只是到了东汉的后半期,尤其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才作为一种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宗教在大河上下、长江南北次第传播并流行开来,大量的佛教寺院才开始在外来建筑风格的影响下得以兴造。

因此,“寺”是佛教正式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了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将称朝廷高级官署的“寺”用来称呼佛教建筑,足可以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与敬重了。

知识小百科

你知道佛教中“寺”一词的由来吗?

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呼)僧人有用白马驮着佛经来到中国的,为佛教在中国大规模的传播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印度僧人到达中国后,最初是住在洛阳的鸿胪寺中,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为“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在佛教用语中,“寺”叫做“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中国的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的名称越来越少地出现了,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二、佛寺独具中国特色

印度佛寺传入我国后,很快与我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成为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佛教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已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重,层层深入。到了隋唐时期,由于隋代崇佛,广建佛寺,剃度僧尼,而唐代强大,包容诸教,亦倡事佛,所以隋唐两代,佛教发展之速之盛,令世人瞩目。这一时期,供奉佛像的佛殿成为寺院的主体,塔被移到殿后,或另建塔院,这与印度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已有很大的不同,完全中国化了、世俗化了。

中国佛寺采用传统宫殿建筑的形式,一般以殿堂(又称正殿、大殿或大雄宝殿)为主体,集中地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中国佛寺建筑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中国的佛寺建筑有很多的室外空间,但它并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纳入其中。正所谓“深山藏古寺”,讲究内敛含蓄。主动将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另一方式的自我肯定:寺既藏于深山,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体同山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的佛寺常选址于名山幽林之故。

三、佛寺建筑特点概说

佛寺殿堂的屋顶,无疑是整个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的部分。它较多地采用庑殿、重檐、悬山、硬山、卷棚等样式,所以无论正视、侧视、俯视,它的立面、平面都是曲线。曲线优美的屋顶尤其是翼状起翘的“飞椽”,非常轻巧活泼,给游人的印象最深。

“斗拱”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奇特构件,常被用来代表中国建筑,兼具结构、造型、装饰多重功能,十分独特。斗拱由多种形状各异的木块重叠装配而成,它的使用可增加屋檐伸出的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分散节点处的压力;此外,“斗拱”还兼有装饰的作用并表现尊贵等级。使用“斗拱”的木构架,是“中国建筑真髓所在”(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

大殿一般采用梁柱结构,这种木构架,是用中国传统工艺做成的,可抗地震的破坏。

从建筑格局上看,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设计时以纵轴为主,横轴线为辅,通过暗示、烘托、对比等手法,使建筑间含有微妙的虚实关系,从而体现了中国建筑“含蓄”的美学特征。而佛寺建筑也不例外,它以中间一条南北向纵轴线为主,主要建筑都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安排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山门的正面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法堂,再后面为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佛寺内大都另辟塔院。总之,沿着这条中轴线,佛寺的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

唐宋时代禅宗兴起后,提倡“七堂伽蓝”制,即建有七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到了明代以后,“七堂伽蓝”已有定式,即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东西配殿则为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接待四海云游的僧人居住。

近代佛寺的基本部分,主要为两组建筑:山门和天王殿为一组,合称“前殿”;大雄宝殿为一组,为佛寺主体建筑。有了这两组建筑,方可称为“寺”。庭院布局以四合院最为典型,从表面看,四合院是一个封闭型较强的建筑空间,但实际上,宽大的庭院在使用时可以灵活多变,适应性很强。

中国古代的建筑还十分重视色彩,特别是重要建筑,往往是“屋不呈材,墙不露形”,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建筑色彩艺术,这一特点在佛寺建筑上也同样得到了体现。

第二节庙的概述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庙与佛寺一样,都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都具有中国式的艺术价值与魅力。现在,我们一般称佛教之寺院为“寺”,如“白马寺”;而称用于祭祀供奉或者基于民间信仰而建成的民间宗教建筑为“庙”,如“妈祖庙”(但也有人习惯将佛教之寺院称为“庙”,从这个意义上说,“寺”与“庙”是一回事,实无多大的区别)。

一、“庙”的含义

庙,由“廟”简化而来。单从字面看,庙,是由一个“广”字和一个“朝”字构成。“广”指广泛,指众多;“朝”指朝拜、敬仰的意思。所以,“庙”字就是大家都到一个地方去寻找上天的启示。在这里,大家可以充分地交流与沟通,可以充分地谈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梦、所悟等,最终推选出大家都信任的德才双高的智者做首。这就是中国最初的民主选举。由于这种民主选举是终身制而不是几年一届的换届制,所以久而久之,首领便变成了偶像,由“人”变成了“神”,由“神”变成了“像”,“庙”也随之由一个民主选举的公众场所异化成了一个偶像崇拜的地方。

二、“庙”的演变

庙,古代是指供奉祭祀祖宗的地方。当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从中可以看出,身份不同,所拥有的“庙”的大小也是绝对不同的。“太庙”是指帝王的祖庙,而其他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自己的“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流、地望城池的神社。“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圣贤的文人武士,如祭祀孔子者称“文庙”、“孔庙”或者“先师庙”,祭祀武人者称为“武庙”,如张家口的关帝武庙等,都很著名。另有基于民间信仰而祭祀神灵的庙,如称镇守神祠为城隍庙、富贵神祠为财神庙,妈祖庙(后改称天后宫)、娘娘庙等亦属之。但在日本,佛教各宗宗祖(该宗创立人)被祭祀的地方才称为“庙”,没有任何寺院被称为庙。

知识小百科

中国的寺庙建筑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属于佛教和民间信仰的范畴,那么,你知道在道教中,寺庙的称呼有哪些吗?

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有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的场所皆以“治”来称呼,又被称为“庐”、“靖”或者“静宝”等。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的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以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其他还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

同类推荐
  • 飞扬:第十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B卷】

    飞扬:第十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B卷】

    从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每年新概念周边的图书都是家长和学生争相购买的对象。作文作为高考语文占分最多的主观题,无疑是想取得好成绩的考生们不能忽视的部分。新概念作文提倡的真情实感和创造性想象力,就是强调文学的本质。质朴的文学写作是纯粹的,是你内心的情感冲动推动你去写,是写能够感动自己的东西。文学干将都以一手漂亮作文名利双收,有的更以高分作文金榜题名,登上大学殿堂。本书主要收录第十届新概念获奖者获奖作品外的作品,内容以青春叙事小说为主,夹杂一些能触动人心的情感随笔、散文,积极向上,表达着新概念获奖者他们自己的情绪和感觉。独立故事,奇特构思。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
  •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2季)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2季)

    最雷人、最搞笑、最荒诞、最天才的零分作文,高考一族的减压零食,都市白领的幽默早餐!另附小学生爆笑“撒谎作文”必杀篇,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央视新闻频道》等28家电视台,《新华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晨报》等120家报纸、数千家网站报道推荐!
  •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好兵帅克奇遇记

    好兵帅克奇遇记

    勇敢善良的帅克相貌平平,还有些愚笨滑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征召入伍,奔赴前线,开始了一段荒唐可笑的军旅生活。小说以笑骂的笔触对黑暗腐朽的奥匈帝国及当时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热门推荐
  • 精神的五种力量

    精神的五种力量

    当全世界都在探究力量的秘密时,本书提醒你不要忽略精神的力量。因为精神本身就蕴藏着神秘、伟大的能量。
  • 至尊保男

    至尊保男

    保男多么有前途,多么高大上的职业,可是为一个随意有可能冰封你的未婚妻做保男,又是多么可悲的事情。但是人太优秀了也不好,各路美女纷至沓来,又不好拒绝治好承接.....
  •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娱乐之玩转人生

    娱乐之玩转人生

    卢克肖卖到倾家荡产后,混进了好莱坞,结识了一个个男人心中的女神,并成功推倒了其中几位。靠着从没消停过的绯闻霸占娱乐头条,并一步步从龙套到配角,从配角到主角,从小成本片到大制作,从打酱油到站上奥斯卡。是爱情啊,非后宫。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末代捉鬼人

    末代捉鬼人

    本书里的故事,都是我家祖上和我的真实经历。我们家祖传捉鬼手艺,要寻踪溯源,就得先从我高祖父那一代开始讲起。至于,为什么要取“末代捉鬼人”这个书名……我觉得,我可能是我们家最后一代了……
  • 望雁行

    望雁行

    本书为一部杂文集。汇集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各类散文、杂文、工作论文等数十篇,这些文章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对事业、对亲情友情等的感悟和思索。《望雁行》文字流畅,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出版价值。
  • 再见已是经年

    再见已是经年

    那一世,她遇上他,已经太晚。他未婚,她已嫁。“遇上”这件事常常需要运气。那一世,刚刚好,她一醒来就看见他在那里。在那个森林里,他正背对着她,举目远眺,背影是孤零零的。她知道,她不能跟他在一起。她只能把他深藏在心底。那一世,他送她,经过高山,经过牧场,直到白云贴着远地。她站在那片空旷里,等了好久好久,他才知道跑过去。她哭泣着笑了起来,尽管身后是漫天血雨。这一世,她醒来,容颜未改,臂上的疤痕还在,可是他在哪里。这是一个关于为爱痴狂的故事。爱情故事。
  • 北方的相思

    北方的相思

    与“下半身”写作不同,与晦涩、冷冽不同,女诗人桑小燕这本诗集充满情意——对万物有情,对亲人有情,对岁月有情,对一切生命有情……这一切温暖、深情,充盈着满满的爱。《北方的相思》一书,作者选择了近年来诗歌创作中的精华作品,以细腻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心旷神怡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忠善的理解和追求。诗集分五辑,共195首诗歌。诗歌内容丰富,上天入地,表外里内,动物植物,山川河流,老人孩子,男人女人,思想情感,物质精神,几乎无所不包,饱含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作者简介桑小燕,山西黎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变身萌猫:校草主人求抱养

    变身萌猫:校草主人求抱养

    一觉醒来,她竟变成了只猫!被母亲丢出门外,还好找到了个好主人!天天睡懒觉,还有大堆零食可供她吃,无聊可找狗狗朋友玩耍,生活幸福美满!可天不遂人愿,本身已经变成猫的她,竟然遭遇一件又一件的奇怪事情。好不容易平静的生活,再次掀起了波浪。而在主人生日的晚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