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9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素重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道理,商周时代便有国学、乡学之设,自汉代起更是官学与私学并兴,教化与教育并重。正如英国的韦尔斯在《世界史纲》一书中所说,当西方的罗马帝国尚不明白教化人民的重要性时,汉朝的皇帝已经在中国建立起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这种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逐渐形成了官学、私学和书院平行发展的格局,并且从中央到地方,进而向乡村地区不断地推进。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以设置早、规模大、办学经验丰富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隋唐确立的科举制度因采用公开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不仅以其相对的公正性体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也为周边国家甚至西方国家所借鉴和仿效。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孔子奠定的儒家学说占有突出的地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自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后,几乎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均沿袭奉行,其间虽一度有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但始终未能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的经学是历代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尊孔读经是中国传统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毋庸置疑,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儒家教育思想是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在教育上的反映,它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人学,而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却不予重视。因而,儒家教育思想固然在维系传统社会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设置了不小的障碍。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当古老中国的封闭大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无情地轰开时,中华民族被迫遭遇“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不仅仅在于使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为世界殖民扩张、资本扩张的牺牲品,而且还是地球上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两种不同的文明的碰撞和冲突,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蹒跚起步,开始踏上现代化历程的历史语境。中国近代教育的启动及走过的百年历程,从本质上言,是一个不断趋向现代化的过程,即与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与近代大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新式教育转型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在伴随着向西方学习、努力赶上世界教育先进水平的同时,亦必然要面临对自身教育传统的反思、批判、扬弃和转化。而这一过程中,中国悠久的教育历史和传统既是宝贵的财富,也是沉重的包袱,两种异质教育间的对话和融合,由于侵略和反侵略,由于爱国和民族性的坚守,更加充满了复杂和艰辛。与此相关,考察中国近代教育也要从教育发展自身的角度关注基本矛盾的冲突和制衡,即在教育发展进程中,不断以“钟摆现象”呈现的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何者为先,教育目的上的发展论与工具论,以及教育内容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这三对基本矛盾的冲突和制衡,是推动世界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各种学说、流派纷呈,各种实验、运动风起云涌的内在诱因。

从根本上看,这三对矛盾不存在终结的时候,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矛盾的主要方面呈现的侧重点、形式等不同而已。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现象面前,抓住主要问题,把握发展趋势。

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史,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充分发掘、梳理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辩证地、全面地、客观地揭示问题和分析问题,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积极观照今天中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传统教育对于现代教育发展所赋予的意义,不仅在于传统和现代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教育是建立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之上,还因为当我们置身于国际化大背景之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时,更能体会到民族传统之可贵。历史证明,过分地沉湎于传统以至于故步自封是错误的,但无视或不屑于传统同样是错误的。

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史,需强调史论结合、历史与逻辑的一致。如果说“史实”是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史识”就是核心和灵魂。对于教育史实的梳理和阐释,离不开对于社会制约与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之间的关系的把握,也离不开对于世界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运动发展走向的认识。新世纪的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日益呈现出整体性、综合化的趋势,在原有学科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加凸显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整合,强调各学科间的相互借鉴和渗透,涌现了大量新的研究方法。比如,今天的中国教育史研究,除了传统的历史文献法,以及上个世纪后半叶采用的比较法、区域法、定量统计法等,还大量借鉴了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诸如田野调查、口述访谈、叙事研究、心理取向等,尤其在当今后现代主义史学观的影响下,关注社会底层和草根文化、强调微观史学、利用边缘史料等,正在日益丰富和拓展着教育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中国教育史导论》为配合中国教育史课程的教学而编写,旨在供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本专科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史所用,也是研究生及在职进修生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史的参考用书。《中国教育史导论》的编写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采用专题式的写法,全书共15章,其中古代部分8章,近代部分7章,分别对不同时期教育制度的变迁、教育思潮的演变、著名教育家的思想等进行重点梳理和阐述,从而帮助学习者理清思路,更清晰地把握中国教育发展的规律;二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既补充了笔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如关于近代大学教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导入及其本土化历程等,也吸收了一些教育史学界相关的研究信息和动态,如关于古代科举制度和书院教育的评价等;三是为使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每章均附有若干经典作品,主要选自《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孟宪承等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陈学恂主编)、《中国现代教育文选》(华东师大教育系编)和《中国教育经典解读》(田正平等编)等;四是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每章均列有学习重点和思考题,以促进学习与思考;五是为帮助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和专题研究,每章附有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献,以便于查找,从而达到拓展知识和培养研究能力的目的。

同类推荐
  • 站在常识一边

    站在常识一边

    腾讯思享会主持人、记者杨子云在5年的时间里,对60多位来自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直面当下问题,大胆设问,话锋凌厉。被访者大都坦诚相见,坦露肺腑之言。本书精选的21篇访谈,内容涉及当下众多热点议题,比如:政商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法治专业主义VS专制主义、民办教育的空间、房价、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信任、公益事业与社会发育、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张力、以及“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等等。被访者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坦荡的良知,回应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他们的深入思考与洞见,无异于迷雾中的星星烛火,照亮前路,引领人们寻见有益于社会、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共识。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通过对“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报道”、“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主播掌控能力”,及“对外英语广播‘综艺类’节目主持人驾驭能力”等内容的分析,使得与国际接轨的对外英语节目主持呈现方式与解释、掌控原则与理解、表现度与规范化几个方面,都兼具对外广播跨文化传播的特质。尤其是通过对以节目主持人掌控广播电视声像传播产品方式的分析,来探索达成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为有志于从事或研究这一职业角色所涉及的理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研究分析。
  • 童兵自选集

    童兵自选集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EXO之末世重生之守护你

    EXO之末世重生之守护你

    简单来说就是一只小攻临死前知道了对小受的感情重来一世发誓势必会保护好小受带着小受一起在末世打打丧尸,谈谈恋爱的美好故事BL宠文不喜勿喷
  • 仙尘烟雨录

    仙尘烟雨录

    千年的魔咒,是馈赠还是惩罚。又是一个千年又是一个轮回,谁是这个轮回选中的人?三生石的下落,空荡的龙墓,千年的往事,一切的一切随着一个不经意的巧合慢慢揭开……
  • 双重界

    双重界

    古城,为现世的武主,因命运的召唤让他来到另一个世界。他的意识已然回归。作为一个回归者,这个世界与自己的世界格格不入。这里的人,可上天,可入地,可跨海,可平山。这不符合常理,却真实存在,于千里之外,取其之首级。如百万雄师,挥手间覆灭。命运,将他绑在了这个世界,他的命运又该怎样?他在寻找回家的路,需要成为这个世界最强之人。
  • 狂妃猛兽:相公气场很强大

    狂妃猛兽:相公气场很强大

    21世纪里,有着一个顶级特工组织,王牌。而里面第一女特工,明若轻,也是世人皆知的血王,死在了心爱的第一男特工凌川的手下。一夕穿越,她俯身在了明家最不受宠的三小姐,一个跟她同名同姓的人身上。“你去死吧!”这句话,她这辈子听过无数次,只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对她说过“让我来保护你”,哪怕是那个第一男特工也不曾对她说过这话。上辈子,她为陵川而活,这辈子,她要为自己活一次!【新人新文~~~不喜勿喷~~~】
  • 域天记

    域天记

    在昆仑观光,旅游区的他,因为一场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天气中,被一条狰狞如龙的紫色雷电,击中而身亡的他再次醒来,融合陌生的破碎记忆,后发现这是一个充满斗气魔法的世界,他为了生存,和成为强者的梦想,在这个世界展开一段精彩,脱变强者之路的故事。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 “吃”心一片

    “吃”心一片

    果果是个吃货,万千美食尽是她后宫佳丽,可是……可是吃货易胖啊!因此,果果对自己没有信心。学校男神安玉树捧花跟她表白时,她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谁知这惹来了大麻烦,温润如玉的男神忽然化身腹黑毒舌男,对着她百般挑剔千般指责!更让她陷入了水深火热、血雨腥风之中!果果欲哭无泪,她只是想做一枚安静的吃货啊!这时,另一枚吃货男子唐熊从天而降,又是遮风挡雨,又是“吃”味相投,让果果完全把持不住!就在她以为找到了真爱,荡漾地从此你胖我胖一起走,你瘦我瘦全都有时,一切都在唐熊瘦下来之后变了样……这是一本让胖子脸红心跳荡漾春天的纯爱小说,也是一本腹黑邪魅美男子PK软萌温润可口男的火辣小说!
  • 梦里花

    梦里花

    成功男人的身边,总是围绕着诸多莺莺燕燕,可容祖彦却仿佛例外,因此,谢晓楠对他很放心,很放心。直到,容祖彦的卧室里出现了神秘的女士睡衣直到,容祖彦为了一张照片对谢晓楠大发脾气直到,容祖彦没有向怀孕的谢晓楠提出结婚直到,容祖彦与新晋影后登上娱乐杂志头条直到,容祖彦的婚帖上,印了谢晓楠闺蜜的名字…………总裁,你到底爱谁?
  • London in 1731

    London in 173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宜黎茶情

    宜黎茶情

    爱情不需要猜忌,只有互相信任的爱情才能稳固,才能幸福,以茶结缘的他们,该怎样表现自己的爱?杜洳黎和奇宜城是杜家、奇家两大茶世家的后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自小与茶结缘,他们的爱情也和茶一样,带着点点苦涩,又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