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8900000015

第15章 爱有哪几种?(6)

杜甫(710—770)出生于河南巩县,他在35岁前,在江南和齐鲁大地游历,结识了李白等好友。从35岁到44岁,他居住在长安,奔走于权贵之门,但一直遭受冷遇,生活贫困。这时正值唐玄宗后期的天宝年间,社会贫富悬殊,底层民众生活非常穷困。后来又发生历时八年之久(755—763)的“安史之乱”,民众深受兵役与战祸之苦。这期间的756年,长安陷落,杜甫被叛军所俘,后冒险逃出。杜甫的切身经历,使他对民众的疾苦怀有深厚的同情,他写出了多篇不朽的诗作,有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48岁后,来到成都,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盖了一座草堂,算是有一个安身之处。768年,因思念家乡,杜甫乘舟出川,却又遇战乱。770年,他在去岳阳的船上病故。

杜甫7岁就开始写诗,15岁时,他的诗作已经名扬洛阳;他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诗,保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诗歌,不但数量多,并且在质量上也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水平。

杜甫诗歌的最大特点,是充溢在他诗歌中的对人民大众的深切关怀和浓厚感情。以他的《垂老别》为例: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曰,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诗歌内容是一个应征上战场的老人向他的相依为命的老妻的告别语。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残酷战乱和人民苦难的情景。老人的儿子和孙子都已经在战争中阵亡,剩下这些垂死的老人,也被迫去战场。老妻体衰而有病,只能卧倒在地上啼哭。衣服单薄,抵不住寒风。夫妻两人都知道离别后必定不能回归,老妻还要叮嘱丈夫要吃好,注意身体。这是何等的人间悲剧!诗人还概括了更大范围的悲惨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满山遍野都是死尸和鲜血!

诗人如果没有对民众的深厚感情,决不能写出这样感天动地的诗句。

杜甫在诗歌中表达的对人民大众的关怀和热爱,感染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优秀士大夫和知识分子。

宋代范仲淹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清代郑板桥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现代鲁迅写道冷眉横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些名句,都与杜甫悲天悯人、关怀大众的情怀是一脉相承的。

19世纪的伟大女性,南丁格尔(1820—1910),是现代护理业的创始人。她出生于意大利,后随父母迁居英国。就读于法国巴黎大学,会英、法、意、德多种语言。她的家庭非常富有,父母希望她继承家业,但她自己的志向是做一名护士,为大众做有益的事。

她到欧洲许多国家考察医院,到德国一所护士学校学习护理。1853年担任伦敦妇女护理会的监督。

1854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英国、法国、土耳其向沙俄宣战。当时英国的战地医院的条件和管理非常差,伤病员死亡率在50%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个护士到达前线,排除各种困难,为病员解决食物与供水。她精心护理伤员,半年时间里,伤病员死亡率减低到2%。

南丁格尔夜以继日地照料伤病员。夜晚,她提着油灯巡视,伤病员亲吻她的身影,称呼她为“提灯女士”。

1856年,她担任陆军医院护理部总监。次年,她创办了陆军军医学校。1860年,她捐出政府奖励的4400英镑,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学校,为护士培训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901年,她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1907年,她被授予国王功绩勋章。

她逝世后,国际上以她的生日——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

在欧洲,护士曾被看成是低级的工作,一般由没有文化的老年妇女来担任,因此医院的护理工作非常落后,病人死亡率很高。南丁格尔开创的事业,将护理工作提高为一种科学事业,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重。

南丁格尔的爱心与业绩,造福全世界的人民大众。

从杜甫与南丁格尔的事迹,可以认识到人对于大众之爱的一些特点。

(一)人对于大众的爱是人的一种崇高的感情。

人对于情人、配偶、父母、子女的爱都是美好的,值得人所珍惜的。这些类别的爱都是天生的,每个人都会有的。

人对于他人有一定的同情心,也是天生的,就是孟子说的“恻隐”之心。

人对于大众的爱,来源于人对他人的爱,但是从对他人的爱发展到对大众的爱,是一个跃进。这个跃进,不能说一定是天生的,而是借助于教育、信仰和文化所产生的。

中国传统儒家有“仁爱”的教导冲国现代有“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在西方,基督教有“爱人如己”的教诲;历史上有许多伟人的榜样、许多优秀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感染,等等。所有这些,都会激发人对于大众的爱。

人对于大众的爱,应当说,是一种非常高尚的感情。它是脱离功利性的,是不求回报的。杜甫虽然写出许多关怀人民大众的诗歌,但除了得到后世人民的敬爱外,在他生前,并没有从大众那里得到实际的回报。他的官职一直不高,生活也长期很困窘。

南丁格尔出身于富裕家庭,但她甘愿抛弃父亲希望她继承的家业,而去从事当时被人鄙视的,并且十分艰苦的战地护理工作,她完全是出于对大众和病员的同情和关爱,是不求回报的。

由此可见,对大众的爱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无私的感情。

(二)对大众的爱是道德性的,因此是“应然的”:人应该有这种爱;而不是“必然的”:人必然,或必须有这种爱。

爱自己、爱子女、爱父母,这些爱是人的天性,在社会上有极大的普遍性。除了完全丧失天良的人之外,一般人,即使是一个自私的人,也会爱自己,爱他的子女。自私的人的行为,只要他不违法,社会也是允许的。

爱他人、爱大众,是有一定道德教养者的高尚情操。不能要求所有的人必须有这种情操。但是在一个文明社会,应该要求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这种情操。

具有这种情操,是不受社会职业限制的。所有具有这种情操的人都必然会在一定的社会领域中受到人民的尊敬与敬爱。

热爱学生的教师,必然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敬爱。

热爱病人的医生或护士,必然受到病人和家属的敬爱。

热爱民众的公职人员,必然受到人民大众的敬爱。

热爱人民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必然受到人民的敬爱。

2010年春节假期,《扬子晚报》上登载了一幅照片,是淮安市的一个环卫女工在扫雪时低着头换袜子,照片是偷拍的。这张照片立即通过网络在全国传播,网友们称她是“最可爱的人”。后来经记者采访,知道她叫孙美兰,她从早上4点多就离家出来,与她的同伙们争取在大家上班前将地上的积雪扫清。被偷拍时,因为连续扫雪,她已经湿透了三双袜子。

她是一个非常平凡的环卫工人,可能文化不高,但她却对工作极其负责,怀着对他人和大众的关爱,为了大家的行路安全,默默地做好她的本职工作。

这张照片在网络上、报纸上和电视上的迅速传播,也折射出当代中国人所保留的良好风尚,即对这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关爱大众的普通工人的敬爱。

比尔·盖茨为什么退学?(事业之爱)

社会上的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一个职业,或当工人,或当农民,或当教师,或当医生,或当公司职员,或当公务员,或当企业家,等等。在某一个职业的岗位上,他就要根据职业的要求而工作。

对待工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有人得过且过,只求每个月能拿到工资,能维持生活,就满足了。也有人,热爱它的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力求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也会有人,不仅热爱工作,并且热爱他的工作所属的事业。

例如教师会热爱教育事业;医生会热爱医疗事业;科技工作者会热爱它所从事的科学事业;企业家会将他的企业看成是一种事业……

一个将工作看成是事业的人,一个热爱事业的人,往往会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发挥创造性,做出出色的成绩,从而为社会、为大众带来福利,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因此,对事业的爱,是人的一种高尚的感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现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对事业的爱。一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竺可桢;一是美国著名的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竺可桢是本书作者的母校_浙江大学的老校长,在《师生之爱》一节 中,对于他的事迹,已经有所涉及。这里较全面地介绍他的一生。

竺可桢一生奉献于两个事业:一是科学事业;一是教育事业。

1890年,他出生在绍兴一个小商人家庭。他从童年到少年,学习非常勤奋。他最钦佩宋代诗人陆游、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和明末抗清将领张苍水,因而也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他知道中国以农立国,便从爱国出发,而重视农业,又从农业出发,而重视气象科学。

1910年,竺可桢考取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他选择进人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毕业后,他转人哈佛大学地学系,潜心研读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1918年,他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拒绝了美国多所大学的邀请,回到祖国。从此,他就将推进中国的气象学与地理学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作为他终身的志向。

他回国后的前十年,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后来的东南大学)、天津南开大学任教,担任气象学、地理学教学;培养了一批中国早期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如吕炯、张其昀、胡焕庸等。

1927年冬,他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在南京北极阁建立了气象台,并提出建立全国气象测候所的计划,开展了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天气预报、气象广播等业务,为中国的现代气象事业奠定了基础。

气象科学的研究是竺可桢终身热爱的事业,尽管他后来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埋身于繁忙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气象科学的研究。

1916年,他在美国求学时,发表了他第一篇论文——《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1973年,他去世前一年,还发表了《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这篇 论文。他一生发表的论文达270篇之多,绝大多数是关于气象学与地理学方面的,其中有不少是高水平的有较大影响的论文。例如1963年发表的《中国气候的若干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一文,从科学角度论证了我国1958年农业“大跃进”的错误,并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农业增产的潜力和途径,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赞赏。1972年他发表了《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在该论文中,他总结了他毕生坚持不懈地收集的我国历史上的考古、古籍、诗词中对气候变化的记载,又与当代西方应用同位素对冰川温度的结果相印证,提出了我国5000年气候变化的详尽论述。这篇论文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

竺可桢不仅自己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并且还是我国卓越的科学事业的领导人。1949年后,他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期间,领导和推动了我国的地理学、地貌学、地图学、冰川学、沙漠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与区划、西北地区水土流失和保持考察、华南热带生物考察、新疆以及黑龙江地区的综合考察,等等。他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做出了重大贡献。

除科学事业外,竺可桢一生在教育事业上的奉献也十分突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1936—1949年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时期。

他出任浙大校长是临危受命。在他之前的浙大校长是郭任远。郭接受国民党党部的意图,对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在1935年要求抗日的“一二·九”运动中,他决定开除进步学生,师生们一致反对他而发起“驱郭运动”。1936年,在国民党要人陈布雷的推荐下,蒋介石亲自接见竺可桢,要求他出任浙大校长。竺可桢提出要求,其中一条是:校长有用人全权。

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竺可桢领导全校师生,举行了艰苦卓绝的迁校西征。迁校期间,他的夫人张侠魂不幸因病去世。竺可桢强忍悲痛,继续领导西迁。浙大千余师生员工携带两千箱图书、仪器,自杭州先迁到浙江建德,后迁到江西吉安,三迁到江西泰和,又迁到广西宜山,最后迁到贵州遵义、湄潭。经过五六次全校大搬家,行程五千余里,每到一地就开课复学,同时师生还从事社会服务和抗战宣传。沿途跋涉崇山深谷,有时还遭匪徒袭击。此中艰辛,是当代青年难以想象的。

竺可桢在西迁过程中,始终以身作则,与师生们共艰辛,同危难。1938年,浙大迁到江西时,他带领学生,修筑防洪大堤,终于抵御住洪水泛滥。

浙大西迁是一部伟大的史诗,是一首浙大师生在竺可桢领导下,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条件下,坚靭不屈,坚持大学教育的悲壮诗篇。

竺可桢领导浙大的重要理念是:教授治校。

同类推荐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当时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文化高度发展。正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一样,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二千年来思想发展的源泉。法家的治国之术为历代统治者所推行,其中必有其合理因素,法家思想及法家精神中必有其精华。这些对我们今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多有可供借鉴之处。即使是其糟粕部分,对于我们提高认识,进一步肃清封建流毒,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也并非毫无益处。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热门推荐
  • 乱天斗帝

    乱天斗帝

    他本是掌控大道本源的战帝,却因一场浩劫寂灭轮回。后世名为宇然的他,与生俱来识海中就存在着一段难以忘却的经文,这段经文让他渐渐从懵懂中走出,从稚嫩中蜕变。
  • 九天神凰

    九天神凰

    那一日,惨遭挚爱背叛,受尽折磨,她的真情,被狠狠践踏!然而,天不亡她,让她拥有了重生的机会!上古神诀在手,拼着一颗倔强不屈的心。她凤凰仙帝,一步一步,从弱小走向强大,要向所有亏欠她的人,一一讨债!有朝一日,浴火焚焰;凌驾云霄,凰舞九天!
  • 绝宠小娇妃

    绝宠小娇妃

    同为穿越者,墨染馨的遭遇验证了一个真理:没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一睁眼,从帅气大姐大变成了温婉小白兔王妃,重点是杠上了最大金主,本尊夫君,也是没谁了。在这个被夫君嫌弃,小三横行的古代,且看墨染馨嚣张反攻,笑看傻逼作死,斗智斗勇玩转天下,书写属于她的锦绣篇章。某王爷深情款款的将女子压倒在墙上,强势壁咚:“王妃,本王记得还欠你一个洞房……”墨染馨笑的温柔,顺手将某王爷拉到一众美男面前:“他们也这么说,夫君还是排队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少年,嫁给我吧

    少年,嫁给我吧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庶女重生,凤后倾天下

    庶女重生,凤后倾天下

    前世被所谓的亲人欺辱至死,她恨极立誓:“若有来生,必教欺我、辱我、负我之人千刀万剐!死无身葬!”重来一世,她一改软弱:仗势欺人的嫡姐装贤淑?她便以白莲相候!恶毒嫡母假温柔?那她便以冷厉交锋!本以为此生将为前世仇恨所困,却不想遇到了他……那人微微一笑,俊美如仙如幻,“我以真心相待,卿可愿以心相换?”皇朝后裔?凤氏遗脉?她手缚寒针,杀奸佞,斩外敌,与君共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圣魂缔造传说

    圣魂缔造传说

    梁傲龙——前世为本源之圣!掌控整个空间生死存灭之能和空间之力,而不知原因的转生后,他,因为一次很不爽的穿越,得到了接触天道的机会,最终体内圣魂的觉醒让他得到转生前的记忆,在穿越后的上古大地创造出流传千古的——【聖魂传说】
  • 人生不必太计较

    人生不必太计较

    本书告诉读者一个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的人,不是因为运气多好,而是因为他很少计较。因此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不应斤斤计较。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更潇洒、更舒畅。
  • 如此喜欢你

    如此喜欢你

    一次偶然的春季幸运消费让她来到期待已久的贵族学院,和喜欢的人在同一个学院,同一个班级。一场意外,她处处受敌,而他的正牌女友却处处帮她,她只能把爱藏到心底。可是,某天,她却接到他的告白,正当两难之际,校园里又出现另一风云人物,和她纠葛不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步步娇情

    步步娇情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只道是年少青梅,不料一朝噩梦骤醒,她已被至亲之人卖身青楼。煎心衔泪,她只求他一个解释……然重逢之时,身份已是天壤之别。他身为王府嫡子,却流连烟花巷柳,几番捉狭,竟对她暗生情愫,意欲救她于水火。他生于乱世,心怀江山,纵是狠绝冷血,仍独留一份温情于她。江山美人,孰重孰轻?旧朝倾覆,身世揭秘,她与他纵使相守亦是煎熬。寂寂宫墙,一夜鱼龙舞,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 仙影无踪

    仙影无踪

    一入仙途,深似海,在凡人与仙的交界线上,退一步,永世为凡,进一步,为仙,也可能是万劫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