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7600000002

第2章 西湖概述(1)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老城区的西部,因此而得“西湖”之名。自古以来,西湖就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它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面临城,中涵碧水,湖面碧波荡漾,船影点点;湖中三岛点缀,绿意盈盈;三堤横卧湖中,花红柳绿;远处云山逶迤,雾霭漫漫。它既揽山水之胜,林壑之美,又是人文荟萃之所,将人文历史与自然美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著名风景湖泊。

如今,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景区,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而且还驰名海外,成为闻名中外的国际性花园。而浙江省会杭州之所以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城市,就是因为有西湖及其附近群山的美景。因此西湖依杭州而得名,而杭州也因西湖而兴盛,如果没有西湖,杭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省会城市而已。

一、西湖名字的由来

关于西湖的名字,清代雍正朝浙江巡抚李卫和傅王露主修的《西湖志》开篇有这样一段记载:“西湖古称明圣湖。汉时有金牛见湖,人言明圣之瑞,因名。又以其在钱塘,故称钱塘湖。又以其输委于下湖,故称上湖。其地负会城之西,故通称西湖。”可见自古以来,西湖曾有过很多名字。

今天的杭州地区,最早在秦代时开始设置钱唐县。西湖位于钱唐县境内,因此可能据县名而得名,称为“钱唐湖”。在秦代时,西湖还与钱塘江相通,所以也有人认为“钱唐湖”的名字是由钱塘江之名而来的。到汉代时,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八上》有记载:“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一般认为,这里所谓的“武林山”应该就是今天灵隐、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而发源于这一带群山上的溪水,逐渐汇合为金沙涧,向东流注入西湖,成为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因此“武林水”指的应该就是西湖,它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西湖名称。

其后,西湖还有“明圣湖”和“金牛湖”的古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〇《渐江水》中有这样的记载:“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因为传说湖中有金牛出没,所以得名“金牛湖”。当时又有人说湖中有金牛出现是天子圣明的瑞祥,因此又称之为“明圣湖”。

除此之外,西湖还有“钱水”、“钱源”、“西陵湖”、“西泠湖”、“石函湖”、“上湖”、“放生池”、“潋滟湖”、“西子湖”、“明月湖”、“美人湖”、“龙川”、“贤者湖”、“销金锅”、“高士湖”等诸多名称,每个别名,各有来历。“钱水”、“钱源”其实是西湖主要补充水源之金沙涧上游的名称,后来引而为之就成为西湖的别名了。南朝时候,古乐府中有一首著名的《西陵苏小小词》,词曰“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因为苏小小是钱塘名妓,有人认为此处的“西陵松柏下”,指的就是“钱塘西湖”,而西陵一作“西泠”,因此西湖便有了“西泠湖”的别名。至于“石函”二字,本出于唐朝李泌所建的用以蓄泄湖水的石函闸,随着石函闸的建成,西湖便有了“石函湖”的名称。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后,开始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人工浚湖,并在钱塘门外筑起一道长堤,把当时的钱塘湖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的“上湖”即为今天的西湖。而“放生池”之名,则得自于北宋天禧年间,当时的杭州郡守王钦若奏准以西湖为放生池,以为天子祈福,自此以后,西湖在各代都有用作放生池的,而同时她便有了“放生池”的别称。至于“潋滟湖”,显然就是由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诗句而来。又因为诗中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由此,西湖便有了“西子湖”的美名。而以苏轼的这首诗为滥觞,后代明人写诗有把西湖比作明月的,清人也有写下“西湖原是美人湖”的,“明月湖”、“美人湖”的别名就由此而来。此外,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楼钥在论及当时的贤人倪思时,认为西湖似贤者,称之为“贤者湖”。南宋时期,位于京城的西湖出现了一派繁华艳丽景象,偏安江南的统治者不思恢复故土,却沉湎于湖光山色、奢靡享乐之中,一掷万金,花天酒地。因此到元朝时,上饶人熊进德游览西湖后就写了一首《西湖竹枝词》,词云:“销金锅边玛瑙坡,争似侬家春最多。蝴蝶满园飞不去,好花红到剪春罗。”以“销金”二字讥讽南宋朝廷偏安临安,游冶侈靡,不思图进的行状,致使西湖蒙尘,背了“销金锅”之名。不过后来也有人为之辩解说,西湖虽然日销寸金,然而鱼蒲之利,所生日亦寸金,也足以相抵了。至于“高士湖”的雅称,则来自于明朝高士孙一元,他曾隐居于西湖边的净慈寺,西湖因他而有了高士湖之名。

虽然西湖有如上众多的别名,但是只有两个名称为历代所普遍公认,并见诸于文献记载:一是因杭州古名钱唐(塘),湖称钱唐(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

“西湖”之名,大概始自于隋代。秦代始设的钱唐县,县治在武林,即今天的灵隐山附近。县在山中,位处钱唐湖之西。至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平陈,改钱唐郡为杭州,初治余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次年即移治钱唐县(今宝石山东南);开皇十一年,又将县治移到钱唐县柳浦西(今杭州江干一带),并依凤凰山筑城,是为最早的杭州城。这样,州治就由原先的钱唐湖之西迁建到湖的东面,而原先在城东的钱唐湖,现在相应地就位于城西了。湖在城市的西面,故名西湖,这和全国其他地方同名西湖者是一样的。因此,“西湖”就是城市西面的湖。

至迟在唐代,“西湖”这个称呼已经被频繁地使用了。在白居易的诗文中,就经常使用“西湖”一词,如其诗题有《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西湖别》等等。但是西湖虽然因白居易的筑堤而改变了湖性,而白居易在正式公文中,仍称此湖为钱塘湖。因此可以肯定,“当西湖这个名称流行之时,西湖早已是一个人工湖泊了”。北宋以后,名家诗文大多以“西湖”为名,钱塘湖之名遂逐渐鲜为人知。而苏轼的《乞开杭州西湖状》,则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

二、西湖的地理和水文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老城区的西部,地处太平洋西岸、长江三角洲的南翼、钱塘江下游北岸、杭州湾西端,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属于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和气压的变化非常大,夏季由于受到东南季候风的影响,高温多雨,光照充足,冬季则比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西湖东靠杭州市区,其余三面环山,全湖的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伴随着前几年的“西湖西进”,面积由5.68平方公里扩大为6.5平方公里,除去湖中岛屿和三堤,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公里。整个湖面被孤山及苏堤、白堤、杨公堤分隔,分割为5个子湖区,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和岳湖,子湖区间由堤上的桥孔连通。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和杨公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由此形成了主体湖面“一山、三堤、三岛、五湖”的基本格局。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西湖的平均水深约为0.72米,即使最深的湖心亭附近也不到1米。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挖浚,在2000年前后时,平均水深达到1.5米左右。经过21世纪初开始的西湖综合治理以后,现在的平均水深为2.27米,其中最大深度达6.52米,而最浅处仍不到1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水的自然交替为1次/年。湖水的年平均水温为17.6℃,最高是10月份,为28.6℃;最低是3月份,为4.0℃。湖水基本不结冰,但在1976年至1977年冬季和2007年至2008年冬季时期,曾有深层结冰。

西湖流域面积约27.25平方公里,流域内年径流量为1400万立方米。水的补给主要依靠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长桥溪等几条不长的自然溪流。

金沙涧是注入西湖中最大的一条溪涧,长约6公里,古时称钱源,又名金沙港,因为涧中的沙色纯净、呈金黄色而得名。金沙涧在不同的溪段有不同的名称,在浅坡处也称为金沙滩,在入湖口溪涧逐渐变得深广起来,就叫做金沙港。金沙涧汇合了灵隐、天竺一带的大小溪水,其上游称灵隐山北涧、南涧,中游称灵隐浦,下游从洪春桥以下入湖段称金沙港,在曲院处汇入西湖。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记载:“(灵隐)寺之东西瀵二水,东龙源,横过寺前,即龙溪也,冷泉亭在其上。西曰钱源,其流洪大,下山二里八十步过横坑桥,入于钱湖,盖钱源之聚滀也。”此处的“龙源”、“钱源”等山涧应该就是汇合为金沙涧的支流。金沙涧从曲院汇入西湖后,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西侧的三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

龙泓涧又称玉钩涧,传说元代著名文人张雨曾在此卖白玉钩,故有此别名。涧源出风篁岭龙井,自茅家埠经卧龙桥注入西湖,全长约3.2公里。沿途汇入有两大溪涧:一是金沙泉涧,二是胭脂泉涧。根据记载,原先龙泓涧特别是近湖一带,水既深且广,可以通舟。

赤山涧又称惠因涧,有南、北两源,南源出钱粮司岭,北源出大兔儿山,经筲箕湾西合玉岑山阴支涧,东流过回龙桥,与南源来水汇合于赤山埠,再东行与花港相接,全长约1.2公里。

长桥溪,全长约1.5公里,又称长桥水,于长桥公园处入湖。其一源出自方家峪,另一源则是玉皇山麓之山泉,从山谷岩缝之间流出,左冲右突,夺路而下。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桥溪中下游周围环境复杂,居民较多,溪水因生活污水的排放长期受到污染,影响到西湖水质和周围景观。

由于补充水源主要依靠降雨和几条不长的溪流,因此从现有的来水情况看,如果没有钱塘江引水工程的帮助,西湖入湖的径流量和蒸发量是无法取得平衡的。但根据历史资料来分析,至少在北宋以前,西湖的水量还是比较充沛的,否则很难维系比今天要大得多的水面,也无法在大旱之年为下游的几万亩良田提供灌溉水源。

同类推荐
  • 船舶动力装置故障诊断技术

    船舶动力装置故障诊断技术

    科技进步、经济振兴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批合格的技术人才的培养。船用柴油机、齿轮箱和传动轴系是船舶的主要动力……
  • 战争及灾难自救互救手册

    战争及灾难自救互救手册

    本书是一部增强公民紧急救援意识,帮助公民掌握面对突发事件及灾难情况下的救护知识和技能的知识型普及读物。通过基本现场救治技术、战伤类型及自救互救、突发公共事件种类及自救互救、自然灾害种类及自救互救、常见意外情况的急救五个章节,详细叙述了公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见的各种灾害及突发事件情况下的自救互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作为公民必备救护知识普及读物,可有效预防灾害及伤害事件的发生,并加强公民的防灾救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避免伤亡,减轻伤痛。
  • 汽车养护与急救

    汽车养护与急救

    本书站在专业汽车修理人员的角度,从车主和驾驶员朋友的实际情况出发,用通俗化的语言简要地介绍了汽车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驾驶员朋友自己能够动手或者有必要知道的一些关于汽车养护翻故障应急修理的相关知识。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汽车养护、汽车故障诊断基础、常见部件的保养及汽车运行中一些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
  •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语言生动,富有哲理,在讲述知识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汽车的小知识,学习中不乏休憩。易读易懂,阅读这些知识,能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开发智力、增强青少年朋友的学习欲望,另外它可适用于家长阅读。
  • 朱育理文集

    朱育理文集

    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所编的《朱育理文集》是朱育理同志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担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领导期间发表的讲话和文章这些讲话和文章充分体现了朱育理同志深刻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航空工业深化改革绘制航空工业发展战略蓝图高度重视质量。
热门推荐
  • 帝王叹

    帝王叹

    当我们在追求人生的巅峰路上,为了更大的权利和力量,我们总会于经意或不经意间失去很多东西。当我们站在众生的顶点时,暮然回首,即便是那最薄情的帝王,也不免发出跨越一生的叹息。即使站在众生顶点,我们又还剩下些什么?不过一声叹息,与一世回忆。
  • 九代医王

    九代医王

    九代单传,世代为医。老祖宗傅青主为明清名医,名满天下,到了傅云这一代,他决定走出小诊所,开拓新天地。“勇猛精进,志愿无倦,这是我的医道。”——傅云。XX从古至今,庸医无数,名医难求,所以古语有云:为人子女者,不知医是为不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是为不慈!
  • 血域之恋

    血域之恋

    本文讲了血族该隐与血猎之间的故事,文文内容精彩,欢迎阅读。
  • 校雠通义

    校雠通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家有鬼夫心慌慌

    家有鬼夫心慌慌

    被未婚夫带到偏僻乡下的我,竟然夜夜梦见鬼!被折腾疯了的我,在最崩溃的时候,居然发现了未婚夫和他表妹的私情——我想离开这个浑身透着阴冷的村子,但是却发现自己已经被配了冥婚。大喜之日,我穿着红色的嫁衣与一口棺材洞房——“阿瑜,阿瑜……”是谁在今夜轻唤着我,冰冷的双手穿过我的发丝,带给我阵阵颤栗。高冷鬼夫让我替他寻找散落的尸骨,围困在村子里的我只能屈服——却不想我与他却在每个漆黑的晚上,发生了一件件惊心动魄的事!我说:“不要再缠着我了,我已经替你找齐尸骨——”他却轻抚着我的脸颊:“阿瑜,不对,我最后一块骨在你的身上,你这一世永远也别想逃离我——”
  • 接棒美医,重生大逆袭

    接棒美医,重生大逆袭

    一把钥匙,牵出一段惊心往事;两场暗恋,通向天堂和地狱两个结局;三座城市,三个不堪回首伤心地;四个男人,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谁不离不弃,谁暗藏杀机?
  • 蛹眠

    蛹眠

    一个尽是阴谋的唐国。白苴巷口有株菩提树,树下两位老叟在棋盘里下不完的黑白子,巷旁第一青楼天上人间让人永远叹谓的五楼!蜉蝣点涟水,丹霞两回天。紫束醉中极,余气惑关元!蛹眠数十载,终有羽化破茧时,执着戒尺的少年笔直的站在真相面前,他嘴里喃喃:“二娃不二!”
  • 洪荒使者

    洪荒使者

    一个没有几万载岁月前世的青年天宇,一生与劫数灾难相伴,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冥冥之中,却巧遇一步古老的穴位神技,独自磨炼,不仅创立了自己的绝学神通,也开始透彻到古老的神秘面纱。
  •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上清九天上帝祝百神内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有刁民想害朕

    总有刁民想害朕

    我叫刁蓂,刁民的刁,刁蓂的蓂。你没看错,但我真的不是刁民,真的!我以我14年的清白来证明,我的的确确是个良民。而如今,我正屈身躺在,高高的稻草堆上,而且是大牢里的稻草堆。克奥,老子做错了啥!刁蓂=脑补+炸毛(怒摔)“前面那个姓古的,你给我站住!”古栗=腹黑+温良(伪)“嘿嘿嘿,落入本太子手中,焉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