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7100000044

第44章 公共官员的道德理性能力(7)

巴纳德也认为,个人在组织中就是作为特定合作体系的参加者,如果纯粹从他们的职责看,只要所做的努力是协作性的,他们作为个人的特征就被“非个人化”,或者说被社会化了,这是组织合作的需要。在传统官僚组织中,由于掌握权力的人同时也拥有权威,组织中的下级对上级权威的服从,实际上“并非服从权威所赋予他的地位,而是服从权威者本人,换句话说,命令与服从之间的关系是高度‘人称化的’,团体亦完全建立在对权威者个人的效忠上。传统权威既是以对个人的效忠为基础,所以说子民及团体接受权威的领域是无限的,无论权威的掌权者所设身处地的权威是如何的残酷,如何的令人难以忍受,皆会受到子民及团体的无条件接受”。在政府组织系统中,当个人作为行政人员进入政府机构,他们作为非社会化的、自然的人的特征就消失了。在组织的整体需要中,个人具有工具性,是执行上级命令与指示的中介与手段,对上级或权威的忠诚成了他们的首要美德。

可以从行政权力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中,理解公共行政角色是如何完成代理转换的。在行政组织体系中,权力的静态结构与组织体系的金字塔结构相一致,构成各级行政机构之间互相联系的纽带。在这种稳定而有序的上下关系中,蕴含着严格的等级原则;强制性的法规;分工明确、各司其责、经过培训的官吏;严密的财务制度和完整的办公机关等等。上级对下级有权实行强制性的控制,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政府组织的使命是“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迫使其成员内部服从,以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个体行政人员在这种等级制中,基本的使命是恪尽职守,代替执行上级的命令,进而代替公众实现公共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说,他们是代理他人行使权力的“工具”。

权力的动态结构即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关系,它由权力作用的方向、方式、轨道、层次、时间和结果等一系列要素构成,是权力运行的模式。行政权力来源于最高的国家意志,它汇集了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因此权力来源有很高的起点,涉及的范围最广。为使政令统一并得以最好的贯彻,它的作用方向必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呈放射状态。这使行政权力的运行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也使不同的管理主体之间区分出等级关系。权力运行从一个最高的“势能点”出发,向下延伸,为了贯彻决策意图,居于权力上层的组织与掌权者有权要求下级服从,上级对下级的统摄是确保权力运行效率的重要条件。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衡量权力结构有效性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下级有效地执行上级的指令,以此判断权力运行是否畅通。这种高度的代理特征,会使下级对责任的态度发生转变,从组织病理学的观点来看,用来确保组织运转的结构性手段——规则、纪律、等级制等,会导致个人过度遵从规章,诱发胆怯、保守主义和技术主义等问题。如果每一个角色都过度地遵循规则,行政行为的手段与目的之间就会出现颠倒,行政人员变成纯粹的工具与手段。

但是,行政组织中的服从与效忠依然是需要的,因为正是这种关系体现了常态的权力与职责关系。权力结构中的个人一旦与特定的职位相结合,个人便接受某种委托,成为实际上的代理人,委托人的期望与目标成了代理者的职责与使命。由于职权总是受到权力结构的制约,受到上下左右各种权力关系的影响,尤其受到上级官员和权力部门的控制,行政人员的行为就不再具有自主性与自治性,权力结构严格限制了他们的行为,这种限制源于权力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下级的职权范围不能超越上级权力的控制,下级权力主体的独立性受上级长官意志的制约,其主要职责是执行与服从,甚至可以说,每一个行政人员的基本职责就是实现这种代理的权力目的,尤其是对上级权力的执行,最大限度地履行“代理转换行为”是忠诚的体现。

从个体价值实现角度看,行政人员的个体价值依附于组织的整体目标,个体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组织目标的实现。行政组织目标是一整套价值准则,也是政府行为的伦理导向,具有结构性与层次性,一般体现为:整体目标、部门目标和行政人员的个体目标。从重要性看,整体目标具有最高的价值,部门目标次之,个体目标最低。因此,行政人员个体价值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整体目标的实现,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忠诚于组织的整体目标。

整体目标由政府最高决策层制定,通过政府施政纲领的形式表述并加以阐明;具体部门的目标受总目标的制约,服从并服务于总体价值取向;个体目标是行政人员个人的工作目标,其中掺杂各种个人的价值追求,带有明显的个人偏好和需要。在不同层次的价值目标中,组织的整体目标与价值导向对个体价值目标具有整合功能。同时,为了确保整体价值的实现,也需要每一个行政人员基本认同组织的总体目标和价值取向,把个人的需要和目的统一到组织的整体价值体系中去。行政权力代表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不论是拥有特定职权的官员,还是普通公务员,个人的价值追求必须与组织目标融为一体,否则,两者一旦发生冲突,不仅个人价值无法实现,还会损害组织的整体目标。正如贝尔所说的,任何阶级、阶层或群体本身离开了组织这个因素,都不可能有效地掌握和运用权力。在组织理论中,一个不属于组织的个人,就是非社会化的、自然的人,其理性的选择能力会受到限制,“因此,所有人的行为都要以提高组织的健康发展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结构中的行政人员实际上不存在个人独立的价值目标,“一切对于个人有利的东西只能来自于组织”,组织可以为个人的价值目标提供一种“合法”的地位。由于组织代表着合法性,凭借它,个人可以做很多单独一人无法做到的事。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个体价值目标在组织整体价值中总是处于从属地位,个人价值的实现需要与组织价值融合,组织中的个体价值不可能离开整体目标而实现。

巴纳德也认为,当个人来到组织中,他的个人利益与需要都已不复存在,组织目标与价值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个人的需要在组织整体价值体系中都是无足轻重的,他在行使权利和权力的同时,就得履行对组织的义务,接受各种权力关系的约束。组织中的人无不处于各种权力的制约中,当人们受益于组织、受益于权力而在某一方面升华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组织的认同与服从,他们的基本美德便是对组织的忠诚。因此,忠诚于组织与上级权力关系也是行政人员自我实现的基本前提。

正因为如此,组织总是以各种途径,从管理的角度强化个人对组织的依赖,把个人需要纳入组织的整体目标之中,进而加强个人对组织的忠诚感,以组织的整体价值作为行政责任的伦理导向。这既涉及组织自身的建设,也有必要培养公共行政人员的个体美德,通过综合的途径,使个人获得忠诚于组织的道德责任感。

首先,明确权责,强化政府内部行政人员的责任感。行政人员的忠诚总是体现在具体的职责行为中,个人对责任的确认与他所处的职位密切相关,明确职责就显得十分重要。职能的重叠导致职责不清,职责不清必将阻碍责任的落实,为此,现代行政国家的政府都着力于避免机构重叠,划分权力界限,将职能的重叠部分降低到最低限度,使权力等级的各种界限清晰而可以理解,以避免因责任模糊而削弱下属对上级的忠诚感。

其次,严格管理下属,促使下级服从上级。这是层级制组织结构的要求。根据这种观点,严格的管理对组织效率和组织责任是很有必要的,个体行政人员只有在严格的组织控制下,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了解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确立责任意识。一种不服从上级的行为是对组织的严重冒犯,应受到严厉惩罚,反抗上级权威的行为更应该严加制止。从科层制理论来说,这样做是必需的,否则上级组织的决策就无法落实,下级难以建立服从的责任感,凡不愿意遵循等级秩序的公共行政人员,一般来说都是缺乏对组织的忠诚。

第三,严格规定控制范围,提高上级指令在实施中的有效性。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关注如何确定恰当的控制范围问题,因为控制范围直接涉及到行政管理的有效性。上级权力部门要对下级进行有效的控制,控制的人数不能太多,适度的控制范围是落实行政责任的重要保障,多重领导会对下级形成过多压力而难以真正承担责任,而每一个上级控制太多的下级也同样无法实现高效的管理,更不利于使各级组织与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一旦个人在组织中对上级指令感到困惑,结果必然削弱个人对组织的忠诚。

第四,通过各种具体措施,鼓励下级忠诚于组织和上级。在西方管理理论中,通常认为,忠诚可以由以下几种途径形成:一是组织交往,努力向下级灌输组织使命的重要性和维护组织高度统一的需要;另一个途径是职务的专业化,以使雇员很难在别处找到同样的工作;第三个途径是使雇员在物质上对组织形成高度依赖,如利用津贴对雇员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使其在经济上依赖于组织。当某些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冲突,影响行政人员对组织的忠诚时,设法使他们放弃个人私利,甚至断绝获得个人利益的途径,在强化组织权威的过程中,使个人依赖并忠诚于他们所属的公共行政组织。事实证明,这些都是培养忠诚感的有效方法。

总之,在公共组织的制度设计提升个人忠诚感的过程中,传统官僚体制下的个人在服从权威的同时,其自身的理性判断与选择能力变得很低。由于层层服从的组织结构,他们不可能塑造个人完善的自主意识,也不能做出独立的个体选择行为。行政组织有国家的强制性力量作为后盾,组织中的个人通常无力摆脱组织的控制,在一个官僚制机制十分完善的组织环境中,个人的道德理性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因此,组织中的个人以服从为天职。

正如怀特所说的,“官僚伦理”鼓励个人对组织的认同感,“相信个人最终需要的是一种归属感”,它使“社会对个人的压制在伦理上得以合法化”。个人一旦进入组织制度,集体的决策目标和价值观很容易代替他们的伦理自主性,这是“官僚机构的本性”,它能够从上至下建构一套权威,“使得下级要服从上级的权威并使这种权威合法化”。

7.3.3超越角色冲突的伦理困境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传统的效忠机制正在受到现代行政实践的挑战。事实上,现代行政体制往往对个体行政人员提出双重使命:一方面,要求个人具备服从和忠诚的基本美德,将个人的道德自主性融入对组织目标的忠诚,这是一种工具主义的理性设计,让下级成为执行上级决策的工具;另一方面,组织中的个人在履行上级指示与命令时,又必须承担决策者的职责,独立地选择行为,履行行政责任。这意味着,行政人员需要承担双重使命:服从权威与自主地履行责任。

正如高斯和沃尔多曾强调的,政治家在理性原则指导下进行决策,行政人员只是将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应用到执行过程之中,“这种观念已经受到严厉的抨击”。行政组织的内部结构与功能在后现代社会面临新的挑战,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格局已经被解构,许多政治职能转变为行政职责。随之,行政人员的行为越出传统的行政职能范围,行政过程中的自主程度逐渐提高,要求行政人员具备自由裁决的能力。行政人员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责,反思传统官僚体制下的服从与效忠关系,延伸个体伦理责任的标准。因为“后现代社会中的行政人员,常常是大部分间接地参与政治活动,至少也是小部分被动地卷入政治活动之中,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压力和动力驱使行政人员介入政策和目标的决策,并与其他行政人员竞逐权力和财富”。行政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增加了行政人员选择的可能性。

现代行政国家在委托授权行使管理职责的同时,也附着了大量的自由裁量权,对个体自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注定了个体职责的双重性,不仅行政组织及其代表权威的官员必须承担行政责任,而且每一个行政人员也必须具备这种责任能力,要求行政人员在接受“组织控制”的同时,构建“个人控制”机制,以便获得相应的知识与经验,在服从的角色与自主的选择之间顺利转换,从制度层面上建立行政组织系统内部的个体伦理责任机制。

不能否认,个体行政人员会面临角色冲突。

同类推荐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同时,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 曾国藩官学

    曾国藩官学

    本书围绕曾国藩为官处世之道,从立志、提升自我、交友、发现人才、治军、行事、保全退让等方面。
  • 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1947至1950年是美国与中国外交关系最为关键的年代,如何面对瞬息万变的中国政局发展,一直是美国思索的外交主要议题之一。基于共同的反共理念,美国当然希望国民政府能稳定中国政情,以便对抗苏联在东亚的扩张。但事与愿违,国共在战后的对抗过程中,国民党虽然最初胜券在握,但最后却败退台湾。这种诡谲多端,甚至始料未及的中国政局,深深困扰着杜鲁门政府的对华外交政策。探究这个时期杜鲁门政府是如何制定对华政策,以面对风云莫测的中国政局的,是一项颇具意义的课题。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存在着外交与军事上的考量,前者以国务院为主导,后者则以国防部与其所属的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为咨询对象。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集中在探究美国军方,尤其是参谋首长联席会议,究竟以何种角度协助杜鲁门政府制定对华政策的。探究军事单位在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上所扮演的角色,和传统上以国务院的角度为切入点,是有所分别的。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热门推荐
  • 黑道帝王的腹黑妻

    黑道帝王的腹黑妻

    她是豪门蓝家的现任当家,纵横黑白,风华无限,他是暗夜中的至尊帝王,尊贵无比,冷傲无双,一场游戏,一场权利与情感的纠纷,一次次的生死考验,一次次的携手对敌,每次都是生死交心,他将背后交给她,而她亦将她的背后交给了他!
  • 弃妃殃国

    弃妃殃国

    穿越成为一个大胖子,大胖子还到处受人欺负,受气。好吧好吧!减肥,忍着不吃不喝的,终于减成一美少女,却一不小心陷进了一场斗争当中,为了自己爱的人,打算退出斗争,却没想到还没有退出来,已经陷进了另一长阴谋当中,自己在异世的爱恋,不过是自己的一场奢求,一场奢望罢了么?还是另有隐情?
  • 炼魂神界

    炼魂神界

    罗恩做梦也没想到,在遭遇了一次极其诡异的鬼撞墙后,他会成为大陆最强大而又稀有的职业——魔魂师。吸魂铸灵,噬魄强身,带着这大陆至邪的修炼法门“炼魂诀”,罗恩踏上了一条通往巅峰的至尊之路。拥有大陆最猥琐多情的强大魔魂,助他成为最强魔魂师;炼强者残魄,铸不死傀儡,助他逆天改命;得帝都千金青睐,获贵族小姐芳心,最终成为大陆的最强者!他是大陆上唯一一名死灵军团的统领,他是战场上所有敌人的梦魇!“我要这大陆,在千百年后依然铭记我的名字。”——罗恩·巴斯特
  • 新英雄无敌传奇

    新英雄无敌传奇

    一个游戏菜鸟,一群美女一个关于英雄无敌6的故事一个不朽的传奇
  •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巅峰之作,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心理学读物。作者指出,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会和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追求事业成功、社会价值肯定及婚姻幸福时,人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自身的不自信。作者将本书献给所有对生活感到挫败、焦躁、迷茫的现代人:自卑不是一件羞耻的事,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反弹力量,妥善利用,就会成为你不断突破的动力。找到自卑的根源,正确理解生活,并懂得合作的价值,你也可以实现从自卑到超越的惊人蜕变。
  • 中国远征军(下)

    中国远征军(下)

    中国青年学生在二战期间,跨国征战,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保卫战时中国国际运输线的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展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出征,失败到大反攻的艰苦卓越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中、美、英青年军人的战斗友谊和爱情生活,显现了二战中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等一大批中外将领的个性和风采。
  • 农门一品女御医

    农门一品女御医

    医科大学的高才生,古武世家的大小姐安如意,在毕业后被爷爷丢进了部队。历经千辛万苦,眼看着就要熬出头了,自由已经在向她招手,却不想在最后一个任务里阴沟里翻了船,不小心被流弹击中,翘辫子了。意外穿越重生在一个农家幼女身上,却是家徒四壁,父亲失踪,舅舅舅母欺负,还有泼皮无赖上门骚扰。看她整舅母,治无赖,施手段,扭转乾坤。机缘巧合重回父族,却又陷入一个又一个的阴谋中......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极品下下仙:奔跑吧妖怪

    极品下下仙:奔跑吧妖怪

    仙界当差数十年,虽然品阶低到尘埃里,但职务很吃香。神之右手,可救人一命,神之左手,撒哟拉娜。在一次左右不分的失误中,一个花花大少悲惨地GameOver。为了修正错误,她不得不去地府谈判抢人。不幸仙身因此受损,要找到特殊灵体,吸够他们的仙气才回得去天庭。从此,什么帅哥美男,在她眼里都不过是提供“养料”的培养基。从此,她要在凡间打怪、捉妖、吸吸吸。等等,为什么这个死而复生的妖孽也有仙气?你把仙气团得这么紧,要本下仙怎么吸?ps,原本在另一账号下发的文,更着麻烦,于是整合到一处,速速来围观。
  • 寰宇无圣

    寰宇无圣

    世间传言,得见原始之门,可问道巅峰,铸就长生永恒。宁缺,体藏原始之门的神秘少年,遭人逼迫之下逆世重修!当玄黄再造,盛世复苏,且看他如何搅风云,动乾坤,掌罗诸神。……登天阙,踏血歌,寰宇无圣,力伐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