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7100000042

第42章 公共官员的道德理性能力(5)

第三,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和职务的专业化使公共行政人员选择服从。委托代理关系既是一种契约关系,又是一种分工关系。其实,除了以上图表所显示的两种委托代理关系之外,公共组织中还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组织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工作专业化纵向维度分工的结果,工作专业化程度越高,意味着分工越深细。分工越深细,管理工作越复杂,组织层次越多,委托代理关系也越复杂。另一方面,工作专业化直接导致职务的专业化,职务的专业化使公共行政人员离开公共组织就很难找到同样的工作,如消防人员的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委托代理关系的复杂化再加上职务的专业化,使得公共行政人员在作选择时必然理性地将委托代理关系简单化,从而选择向上级服从的责任,因为,上级可以决定其成员的录用、升迁与薪资。

再来看看行政官员为避免惩罚是如何选择服从制度安排的。

在科层制下,公共组织中的控制通常就是以制度来管制,制度是科层制公共组织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控制手段。在现实的组织控制中,公共组织一方面需要严格的制度上的过程控制;另一方面,其技术上的结果控制又极其薄弱。现实中,这一特征对政府人事管理的影响十分明显。政府公共组织的人事管理不同于私人组织,前者具有更强的权威。“人事管理在私人部门和在政府部门中的本质不同可以概括为一个词,这就是政治。政府人事管理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公共组织人事管理的政治性体现在公共组织内部规章制度的强制性上,制度的权威大大高于私营企业内部的程度,它是以法治为前提的。

由此可见,在公共组织中,制度与服从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另一方面,制度又有着它本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它是概括的、抽象的,制度的内容无法覆盖所有的具体事件和偶然性,它对公共行政人员责任的界定也是如此。

在公共行政中,根据合理性原则,科层制的科学化思路和技术化设计要求必须有精确的计算,然而,在公共行政领域中进行量化设计却是极其困难的。

公共管理中,这种制度的特殊权威及其模糊特性对公共行政人员的服从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一,行政组织制度的特殊权威使公共行政人员选择对上级的绝对服从。科层制下公共组织的制度是为了特定的目标——效率而设立的,它明确的规定等级权力、职务、责任,并把一切纳入职位等级。它对理性效率的追求中存在着非人性化倾向。在群体层面上,这种制度可以助长等级思想,从而在公共组织内部的人与人之间造成一道鸿沟,它使组织的维系和沟通完全依赖于等级制度的安排也即纵向的沟通与协调。在个体层面上,这种制度造就了个体“仪式主义”的科层个性。科层制的“仪式主义”即“一切活动以组织的规范为标准,把组织的管理规则视为组织目标本身”。个体的仪式主义个性实质上是对制度的非理性信仰、对制度服从的固化。也就是说,在制度的威慑之下,在群体层面上,职位的等级关系控制公共组织成员的行为(即制度对下级服从上级的肯定),在个体层面上,造成了个体在公共组织中自主性的丧失(即对制度的要求,个体选择绝对服从)。据此可以说,正是制度在公共组织中的特殊权威,使得公共行政人员理性地选择服从上级。绝对的服从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因为不服从和制度的惩罚联系在一起,个人想要避免制度的惩罚,必须选择绝对服从。

其二,制度对责任界定的模糊性导致个体理性地选择服从上级。如上所说,制度虽然具有特殊权威,但对责任的界定是模糊的。正是这种责任的模糊性,使得行政个体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往往会把对上级的服从和对制度的服从等同起来,进而将服从制度转化为服从上级,即个体把对上级负责作为其最重要的责任。简言之,公共行政人员要取得公共组织中的职位以及不受制度的惩罚,必须服从制度。当他选择服从制度时,便选择了服从上级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对上级的绝对服从是合乎理性的(从制度本身来看,这似乎是制度的要求)。

再次,看看制度形成的特定心理契约如何使行政官员为了任职资格和个人发展而选择服从。

影响公共人员做出理性服从选择的又一因素是公共组织中特定组织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是员工和组织对相互责任的信念,具体体现为双方对相互责任义务的主观约定,它既包括员工对组织的责任又包括组织对员工的责任。组织中的心理契约与特定的制度相联系,既是联系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到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投入。心理契约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态度和行为方式,它可以帮助组织成员接受并内化各种组织价值和目标,有助于对个体行为进行内在控制,最低限度地降低对外在控制的需要。

当个体被公共组织录用成为公共雇员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交换关系:公共雇员获得工作的稳定感、一定的福利和报酬,而得到这一切的条件是公共雇员必须按照公共组织的规范去完成他在组织中的角色,此时公共雇员对公共组织的心理契约已经建立。在科层制的具体制度与文化影响下,这一心理契约有了更为具体的内容。严格说来,科层制下的组织文化是权力文化和角色文化的结合体。科层制公共组织结构的特点造就了两种文化形式相结合的“组织文化”。

在微观层面上,科层制具体的上下级关系体现为严格的命令链、一定范围的控制跨度和高度的集权,这些因素在上下级关系中造就了权力文化。

权力文化的核心正是那些掌握权力并具有影响力的人与为他工作的人之间的关系,权力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人,也就是权力的源头。周围的人都要从这个中心吸取力量、影响和信心,并要求从这个中心获得支持,以保证其生存与发展。在权力文化中,不同地位的人拥有不同的看问题视角:从上级的观点看,契约是“我作决策,你按要求的去执行”。下级也能够提意见,但只有在上级允许时才可以这样做;从下级的观点看,“我只执行要求我做的——我不必负任何责任”。权力文化下的心理契约是:上级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他可以决定下级的生存与发展;上级决策,下级必须严格执行而无须负责任。个体要生存于组织中并有发展的机会,必须接受这一心理契约而选择服从。

在宏观层面上,科层制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又体现着另一种文化,那就是角色文化。在公共组织结构的专业化、部门化、正规化、集权程度达到良好的整合,便形成了严格而稳定的等级制,这样的组织会产生“角色文化”。

角色文化中最重要的是权威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核心目的是持续、稳定、持久和效率。角色文化中的心理契约主要是计算性的。在这种文化中,个人的心里契约受正式雇佣契约的影响很大。这一文化本身是以正式规则为基础的,它要求上下级共同遵守这些规则。契约的基础是“我们都服从于规则。我做我的工作,你做你的工作。”这种心理契约中,上下级和整体的关系应该严格遵循规则,当规则中列出诸如“在主管的指令下工作”这样概括性的职责规定时,组织中的个人出于生存与发展的考虑,往往会接受这一心理契约,选择对上级的服从而不是对公众负责,因为后者对他无利可图。

总之,科层制中代理转换的形式决定了政府公共组织的文化是权力文化与角色文化的混合体,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心理契约是向上级负责,它将个体纳入公共组织成员的角色中,对公众负责的理念在这种文化中很难找到应有的地位。

从上述分析可知,公共行政人员的服从并非不自觉的,而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公共行政人员选择服从是在分析个人搜集的信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这种选择是理性的,尽管这是一味的服从而不管服从的内容是什么。

以理性的方式行事就是以能够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方式行事,或者从相反的角度说,个人要想理性地行事,就必须遵从组织领导的指示。正如西蒙所说的:“打字员的理性表现在将一份文件,不管其内容如何,打成铅印的文本。她的雇主的理性则表现在确定文件的内容”。这就不难理解,公共行政人员的这种理性是有限的,因为个人在组织环境中的理性程度有限、个人做出选择所能搜集到的信息也有限。如果超越个人利益的视角,个人的理性还要关注诸如公正、平等和自由等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这是更高层次的理性。但特定组织中的个人却很难考虑这种普遍性的道德要求。

7.3角色冲突下的伦理困境及其超越

很显然,在特定的公共组织中,制度的设计与诸多责任之间的冲突已是现代行政行为难以避免的伦理难题。个体行政人员的双重代理人角色决定了他们必定面临义务与责任的冲突,尤其当终极委托人与直接委托人之间的责任发生冲突之时,他们更是无所适从,难以取舍。而当出于对组织强制性制度设置的心理恐惧而放弃公众利益、服从上级命令时,事实上是通过牺牲一种价值来保全另一种价值,亦即,牺牲公众利益的普遍价值而成全组织价值的实现。因此,行政伦理对此有过大量的探讨,寻求有效的途径,克服这种伦理困境,或者说超越这种道德上的两难境地。

7.3.1不充分的伦理责任

如上所述,代理转换的服从是个体的理性选择。在特定的公共组织结构中,行政个体作为双重代理人的角色,一旦他们选择服从权威,便是选择了向上级负责;当个体为公共利益而选择不服从,便是选择了向社会公众的负责。科层制下的“代理转换”要求的是选择对上级负责,放弃对公民负责(如果两者发生冲突的话)。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导致行政个体履行责任的不充分。这种责任的不充分不仅是对公众的不负责,而且也是对结果的不负责。因为,公共行政人员作为“角色人”,原本承担着对公共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双重责任;同时,公共行政人员作为“个体人”,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和理性能力,原本必须对行为的结果负责。然而,在现实中,对上级负责恰恰是以对结果的不负责为前提和必要条件的。因此,公共官员和行政人员选择对上级的责任,便意味着放弃对社会公众的责任和对结果的负责,造成对社会公众和自身行为结果的双重不负责任。正是这种双重的不负责,导致公共行政人员在执行上级指示过程中,可以毫无顾虑地唯上级命令是从。在这种不负责任的动机驱使下,许多原本不可想象的行为,在组织环境下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生。

首先,选择服从上级很可能对社会公众不负责任。当公共行政人员服从上级必须放弃公众利益的情况下,实际上涉及了对上级负责还是对公民负责这两种责任的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可以用希特勒大屠杀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是希特勒“彻底解决犹太人问题”这项纳粹屠杀计划的设计者。对于屠杀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他认为自己对此可以不负责任,所以当他在阿根廷被以色列突击队员逮捕的时候,以及后来在以色列接受讯问时,包括后来的正式审判中,他都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他一再重复说,自己只是执行上级的命令,因此,在这件事中只负“协助和教唆”罪。为了使自己免于刑罚,他坚持说,他本人并没有进行这些惨绝人寰的屠杀和虐待活动,他的组织和行政职责中也不包括对犹太人持任何怨恨的私人情感。他申辩道,他在纳粹德国时期的行为是“配得上康德的道德原则的”,他曾清楚明白的用康德的绝对命令作答:“我的意志所遵循的是康德的绝对命令,它是可以成为普遍法则的准则”。在他看来,他的犯罪行为是“合法化”的。显然,这是典型的公共组织中的代理转换行为,既然是代理转换,他视自己的行为是执行上级的指示,视自己为上级的工具,因此,自己不需要对行为后果负责任。那么,当希特勒的政策严重违背公众利益时,其行为后果必然也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

公共行政官员的行为作为一种代理转换,当选择对上级负责时,所面临的典型冲突就是,对上级的义务与作为公民的受托人之间的冲突。这是公共组织中个体的代理转换所涉及的责任冲突,即最直接的、最常规的责任与对公民负责之间的冲突。因为,代理转换只涉及社会公众、公共组织和公共行政人员三者的关系,代理转换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个体作为代理人为委托人的目的而行动。在公共组织中,每一个代理人(即公共行政人员)都具有两个主要委托人:一个是公共组织,另一个是社会公众。公共组织是其直接的委托人,而社会公众是其终极委托人。公共行政人员在具体的公共行政过程中,或者为直接的委托人即公共组织的目的而行动;或者为终极的委托人即社会公众目的而行动。因此,代理转换中的责任冲突集中表现为对上级负责抑或对公众负责。

同类推荐
  • 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本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编,共十四章。总论共八章,主要阐述思想政治工作一般原理,对各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分论共六章,主要针对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做好和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特殊要求。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准确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要根据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国内外情况的深入比较,深刻论述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晚近西方社会政治哲学以契约论的形式复兴就是一个明证)。书中主要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在《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指出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一步。《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阐发了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他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 小张村大解放

    小张村大解放

    正当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开展纪念、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之际,一本即将付梓出版、尚未与读者见面的新书,却预先摆上了我的案头。我刚一翻阅,即为其新鲜的内容、朴实的语言所吸引,便一鼓作气读了一遍。深感这是樊林峄同志主动放弃离退休后的悠闲生活,甘受辛劳,携子笔耕,终有所成的一部力作,是他们向共和国六十华诞奉献的一份厚礼!
  • 公共服务创新

    公共服务创新

    针对中国目前存在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又提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更加重视就业、教育、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热门推荐
  • 婚宠1001夜

    婚宠1001夜

    一觉睡醒,她发现自己被迫要嫁给一个年近六十、体虚肾亏的糟老头子,还有比她更苦逼的么?结果洞房当晚,她发现年近六十的大爷变成了颜好体壮大帅哥,体不虚了肾不亏了,却是个没节操的牛郎!捧着差点没折成两段的腰,她不清楚到底是活守寡当个深闺怨妇好,还是X尽人亡更幸福。“老公,咱们今晚停战歇息怎么样?”她猛眨星星眼。“锻炼太少,所以你身体不好,乖,别闹了,咱们继续!”她吐血捶胸:“骗子,大骗子!说好的肾亏呢?说好的守寡呢?”
  • 拦狼记

    拦狼记

    同一个空间,不同的世界。同一族异能,不同的人生。内斗使进化加速,外敌使责任重生。打破常规的战友,跨越四维的旅行。颠覆文明的起源,重塑灵魂的意义。符合逻辑的科幻,真正意义的穿越!
  •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二辑)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二辑)

    本书内容包括:宏观篇、粮价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吗、雪灾引发的销区粮食安全的思考;政策篇、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成本—收益分析及其启示;市场篇;资料篇等。
  • 七情修仙

    七情修仙

    因情被杀的林东来到了异界,因为身负龙的血脉而被仙界高人看中,传给他一段意识,从此,林东就走上了修真之路。莫大机缘下,一日林东夜观星象而感悟到了天道,但却因为根基不稳,必须在人间历练七情,尝尽世间冷暖,渡尽万般艰苦后成就人道,方能飞升仙界。这是福是祸呢?林东将要在这世间经历喜怒哀乐爱恶欲诸般情感,当彻悟这些后,方能渡过天劫,到达修真之途的彼岸。于是,故事也就开始了。
  • 幻的魔甲世界

    幻的魔甲世界

    XX游戏开发公司和XX软件开发公司宣布共同研发的全球首款全息模拟游戏头盔!同时又爆出重磅消息全球首款全息模拟游戏幻-魔甲时代!几个即将毕业的基友进入游戏,主角面对恋人投向敌人的怀抱,兄弟的背叛。现实世界的不如意。一度迷失在虚拟世界。谁救赎迷失的他,让他走向职业玩家的道路。
  • 网文经神梁典典与世创文中编辑大

    网文经神梁典典与世创文中编辑大

    读者的娱乐,作者的放松。全对话小说。极简风格,不说明、无解释。永久免费,智商余额充足即可观看。
  •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99%的中国人曾经陷入用药误区!专业药师冀连梅凭借自己在中美两国药房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当前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如滥用抗生素、滥输液等用药误区和国际上最新临床用药知识,进行了权威实用、通俗易懂的讲解。说故事,讲知识,全面解析30多种常见疾病和近40种非处方药,为您配备最安全、最有效的家庭小药箱,帮助您走出用药误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 冷情天下

    冷情天下

    本想不易得生,远离凡尘世俗过平淡生活,悠然自得的过生。却不料被一书圣旨打破了原想的美好,不得不以庶女的身份替嫁给出了名的不理世事具有“第一懒王”称号的皇子。真是上天玩味啊!初来咋到的世代,只能靠自己的智商为神了!
  • 神魔易天

    神魔易天

    一怒风云动,一啸沧海平!一念封天地,一指动乾坤!奈何桥前一叩首,从此情缘难释怀。纵然屠尸百万,纵然血染苍生!不为成仙化神,不为凌云天地,只为你覆手今生!两世情缘,茫茫大陆,执拗少年为寻失散异界的恋人,毅然踏上修炼之路!诡异魔瞳重现大陆,注将掀起浩瀚狂澜!死体,灵珠,是冰封?还是重塑?【神】陨落日亘古冰,【魔】瞳难辨伊非晴。【易】域风云恸思影,【天】若不语谁堪行!吾要你死,谁人敢生!神魔色变,唯我易天!
  • 西风集

    西风集

    原创短篇古风文,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结局,或喜或悲。内容简介道不尽我心中之语,敬请看文。更期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