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6300000095

第95章 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2)

第二,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教育的动力机制是系统地综合地起作用的,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发展往往由几组对应的关系相互作用拉动或推动,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高职教育快速反应,高职教育发展愿景与政府政策法规保障,行业质量要求与院校开放办学,社会尊重人才尊重技术与院校改革创新。从分析的角度看,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外部拉力有相关的两端,即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能级提升的直接动因和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的主导动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行业企业的需求催生高职教育的发展,而政府则根据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水平、区域特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通过行政调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财政投入标准,规范院校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规模,引导高职教育适时对路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内部推力也有相关联的两端,即高职院校为生存而自发应对与为发展而自觉做强的内驱动力和社会重视高职教育与提升高职教育社会地位的感召动力。高职教育首先是作为教育事业而存在的。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服务能级提升和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办好高职教育、做强高职教育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也是高职院校的价值追求。同时,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对接,学校多元化的办学路径与精致化的办学业绩会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赢得社会的赞誉,反过来促进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积极性。

第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特定方式。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补偿性特征,就是说,高职教育的起点较低,为弥补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以及世界高职教育的差距,在一个时期内采取了急剧的快速的增长方式;当高职教育的增长达到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世界高职教育水平基本相当时,补偿性增长就会逐渐转化为适应性增长,按照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和自身逻辑可持续地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在补偿性发展阶段需要过渡性对策,逐步迈向适应性目标。做强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方式,是在补偿性增长的方式下,采取延用适应性增长方式的目标思路,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高职教育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充分考虑区域对于发展程度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度超前但不盲目拔高,面向需求但不急功近利,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警系统,避免出现投入过度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过剩等现象。二是处理好高职教育数量规模与教学质量的互促关系,加强教学资源的统筹和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的配置,降低稀释效应,最大限度化解质量代价。另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具有后发性特点,就是说,高职教育的起步较晚,但可以具有后发优势。这一优势在于:立足类型教育的改革,实施赶超战略,产生蛙跳效应。特色的类型的赶超战略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的可行选择。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做强高职教育。建成一流的高职教育,其路径是融合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强调建设主体作用,力求通过学习模仿创新实现追赶目标。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就是后发赶超的典型范例。

第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优化。一方面,就微观层面结构的综合框架,做强高职教育的结构优化是这一类型教育结构的多向优化。(1)高职教育的学校结构,指的是不同办学主体的高职院校之间的匹配,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以及职后教育机构的贯通。高职教育学校结构优化的现实意义在于建立职业教育的立交桥,使这一类型规格的人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合适的时机和节点上分流和深造,其调整的相关要素是学程、学历、学力的内涵与形式的衔接和互认。(2)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指的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标准。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现状,决定了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在西部等不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还要部分承担中专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在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上的需求,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已经向四年制乃至七年制规格延伸。(3)高职教育的形式结构,指的是高职各类学校的体系构成。积极推进多元筹资、多元形式办学的公共政策,形成高职教育区域政府公办、行业企业公办、社会力量民办的和谐格局。同时,加强社会高技能人才教育系统的建设,发展多种学习形式,为高技能人才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继续学习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菜单,建立非正规学习成果的正规教育认可制度,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互动发展。(4)高职教育的科类结构,指的是专业覆盖面及其针对性和适应性。学校专业设置首先要明确区域产业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划,设置的基本原则不是一般地根据学科分类而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不仅必须适应生产一线新技术应用的需要,而且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急需的艰苦行业的专业布局,其关键性的作用是引导学校及时预测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最终形成合理的各类专业比重,科学地有绩效地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宏观方面结构的战略框架,实际上是布局结构问题,涉及两个结构布局:一是区域产业结构布局。高职教育的结构形态必须匹配区域产业发展形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需求。二是区域教育结构布局。高职教育的结构必须形成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区域教育体系,充分明确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和地位,把高职教育的发展放在强国强省的高度、放在区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并上升到法规层面加以框定。同时,要在国家层面整合高职教育的整体职能,使之由结构形态深化为功能形态。高职教育首先是瞄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其次是瞄准应用型人才规格的,再次是瞄准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提升和技能升级的,同时也是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高职教育根据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学校与社会形成相互作用结构,区域与区域形成相互作用结构,最终建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体系,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

第五,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一方面,教育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建立完善的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多元的经费资源筹措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加强投入力度,保证规模效益与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国家财政对高职教育投入的主渠道必须强化,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严格按照法定增长,并要加强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建立规范的高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改善区域经济非均衡与优秀人才流失的溢出现象,公平补偿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投资的教育成本。

对于区域性的高职教育,尤其要鼓励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吸引社会资源的介入配置,健全税收等促进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办高职,倡导校企共建院校系所。做强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路径,应是科学的教育评价与科学的拨款机制相结合,教育质量与教育配置相适应,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经费绩效评价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对院校而言,必须量入为出按需配置,合理安排经费资源,建设重点突出,配置重在绩效。另一方面,教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政策导向,加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和师资质量。改革高职招生录取制度,实施单考等措施改变高职院校地缘化、最后批次化的现象,完善奖贷制度解决学生学习后顾之忧,建设社会公共实训中心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分解就业责任,吸引优秀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走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道路。

政府制定建立高职院校师资标准和评聘系列,其意义在于,社会职业往往表现出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的现象,其中的规律是,职业专业化程度越高,社会地位就越高,也越受社会尊重。高职院校则要与企业共同开拓教师提高双师素质的路径,创造科技开发的平台,制定教学科研的激励政策,吸引优秀师资从事高职教育。

第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是达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履行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求发展”的历史使命的关键。从操作层面看,对内处理高职院校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外处理高职院校与政府、社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形成协调、规范高职教育组织的各种行为,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有效地适应环境、提升实力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及运行机制。做强高职教育制度创新的着眼点在于:在管理体制上,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为主、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建立矩阵式的部委办及行业协会的协调制度,组织行业或区域的集团化办学;在运行机制上,政府、社会多元筹资,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办学,融合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在教学制度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建立职前职后贯通、教育培训一体化的教学体制。另一方面,制度创新要充分重视和发挥高职教育的群团中介组织的协调作用。这些群团中介组织往往带有行业性质和学术性质,如全国及各省市的职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等。它们建立了高职院校互动的纽带,建立了高职教育与社会、企业交流合作的大平台,并通过组织条例来协调高职院校之间关系,在一定程度缓冲了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市场之间隔阂,加强了相互沟通相互支撑的关系;高职院校自觉参与其中,也强化了办学自律,从而高起点地规范地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七,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追求。一方面,高职教育承载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开发人力资源、优化人才竞争素质、提供一线高技能人才保障的重要职能,同时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推进社会环境和谐优化、传播先进文化理念的神圣使命。高职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源和强大牵引力,逐步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直至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区域轴心机构”;凭借技术、人才、信息等集聚优势,已逐步成为高新技术的辐射源、技术技能开发创新的策源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依托。高职教育在经济发展领域的价值已得到了有效确认并被寄予更广泛的期望,这就是高职教育追求的经济功能。继而,高职教育以学校作为区域基地,以文化的传递、融合、创新为基础,把传统的当代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学识、技能和品德,使德技双馨的高技能人才融入社会,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产生积极的广泛的影响,并在社会发展中,尤其在一个地区一所高职的特定区域背景下,承载先进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辐射的重要任务,这就是高职教育追求的文化功能。进而,高职教育作为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工具,以大学殿堂和行业企业零距离的对接优势,在传播和培育人们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时代新风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功能,这就是高职教育追求的更为深化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在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使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做强高职教育将有效地提高和显示高等教育的职能效益。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目标也是人,它的使命就是使每一个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离开了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所说的,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予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予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我们在强调高职教育的理性追求时,应该牢记这一深刻的思想。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伴随终生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发展速度可以有快有慢,发展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但发展没有止境,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1]罗正英,彭磊.增长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向带动[J].江南大学学报,2003(02).

[2]刘芹茂,杨东.建立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经济,1992(04).

[3]房剑森.论我国高等教育的补偿性增长[J].高等教育研究,1996(04).

[4]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2002(09).

[5]朱国仁.从高校职能发挥的角度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问题与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02).

[6]刘宛晨,周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11).

[7]赵发旗.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教论坛,2005(02).

同类推荐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通过对“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报道”、“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主播掌控能力”,及“对外英语广播‘综艺类’节目主持人驾驭能力”等内容的分析,使得与国际接轨的对外英语节目主持呈现方式与解释、掌控原则与理解、表现度与规范化几个方面,都兼具对外广播跨文化传播的特质。尤其是通过对以节目主持人掌控广播电视声像传播产品方式的分析,来探索达成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为有志于从事或研究这一职业角色所涉及的理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研究分析。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热门推荐
  • 九球天印师

    九球天印师

    何为天印师?天地赋予其构建世界自然的九大基础属性印记——金木水火土、光暗、时空之一,经天地本源之力之灌注,引动天之印记觉醒,肉身、灵魂得以洗礼。以天之印记为胚,天地之力塑形,得以凝成天印球——以天地赋予的本源属性凝成该属性天印球,即——金球、木球、水球、火球、土球、光明之球、黑暗之球、时间之球、空间之球;即为天印师。吾身具九大规则属性之天之印记,是为九球天印师。季青轩每天18:00与你相约共鉴
  • 圣经故事3

    圣经故事3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摊破金缕曲

    摊破金缕曲

    卫玠作为一个男伶在烟柳初遇诗人晏桀相为知音,来自天子的威胁,让他危机,晏桀救他,失去光明,任将军救他,失了性命,最终的他才懂得生死相依,离别最是煎熬。
  • 穿越之天下无妃

    穿越之天下无妃

    我穿越时空,到了一个未知的国度,丫鬟,这是我的身分,一个暴戾的王爷,冷漠,残忍,然而,他忽然改变了性情,霸道的爱,温柔的爱,当我渐渐沦陷时,却知晓这一切,不过是清秋一梦,虚假的背后,他的目的竟然是……
  • 长剑泪痕

    长剑泪痕

    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恩怨情仇,江湖侠情。经过高人调教,习得一身绝学,和魔教过招,留下千古美名,与红颜知己花前月下,惹得众美争风吃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奈何人间美景无数,侠义、私欲、亲情、挚爱,终该何去何从?
  • 绯闻影后:顾少,宠上瘾

    绯闻影后:顾少,宠上瘾

    为了未婚夫,她可以放弃演绎生涯,想不到却惨遭背叛!曾经最好的闺蜜挺着大肚子,构陷她,让她身败名裂!她想要逃离这座绝望的城市,却被狼王一般的他给盯上。“好久不见,顾夫人,你这身边的小团子是谁的种?”
  • 龙破苍穹

    龙破苍穹

    华夏乃龙之传人,这只是一个传说,但龙飞天却真的证实了这个传说。一个荒唐的误会,让龙飞天变成了龙家的废物少爷,为了让母亲不被欺负,为了变得强大,龙飞天不畏强势,见神杀神,遇鬼灭鬼,一步步向着颠峰迈进。
  • 终极一家3

    终极一家3

    故事延续《终极X宿舍》的结尾,随着夏天的留言,众人纷纷痛哭流涕,最意外的结果——【夏天其实没有死!只是回来的时候发生时震,不幸落入金时空,去寻找汪大东疗伤,带着盟主、兰陵王、夏宇和阿香辗转回来的时候,夏家欣喜若狂,解散了夏人宿舍,苍穹叶圣叶神便在学校门口找房子租下】。
  • 恶魔少爷恋上淘气三公主

    恶魔少爷恋上淘气三公主

    三位从小一起长大的绝世美女,那感情,比姐妹还要深。当他们回国归来,迎来的却是惊天动地的订婚协议。三位从小一起长大的绝世帅锅,比兄弟还要深的感情。舞会上,三位帅锅正等着她们美丽的公主归来。悲剧的是,同居、、、、、还培养感情。。。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