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6300000002

第2章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周远清

今天,我们在杭州隆重召开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论坛组委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本次论坛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又是学会正在组织开展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的一次中期学术研讨会。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重大历史命题,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上,当时的国务委员******同志作了“认真2+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的讲话,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给高等教育领域提出了一个新的的奋斗目标,把整个战线的思想统一到“做强”上面来,并逐渐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时机,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于2008年1月启动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个重大研究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提出和课题的启动在国内外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以阿特巴赫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高度评价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和课题研究的意义。他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国很有必要也很有可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我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的‘985工程’以及‘211计划’感到惊奇和欣赏,如果政府在经济和人力资源方面有持续的投入,中国将有若干所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他还认为:“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在普遍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前提下,必须有所选择,不能样样都抓,必须抓住重点发展的大学。”他接着强调:“我还是要强调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与创新问题。”“相对于硬件来说,中国高校的软件建设面临的挑战更大。哪些软件呢?我认为首先是需要建立一个良好有效的学术文化氛围;教师对教学与学术研究要有一颗赤诚的心,学术上的短期行为与失范现象是要设法避免的;学校对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被各种各样的排名所困扰,能够用科学的教学与学术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从高等教育的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是一个需要各方面长期持续努力的艰巨任务,有很多事情要做。用“做强”来统一高教战线的认识、凝聚人心和力量,很有必要,也很及时。我们应该很好研究国际上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进程,认真分析国内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提出规划,抓住重点,找到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大投入,组织队伍,千军万马投入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潮流中来。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须研究的有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什么叫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是心血来潮、权宜之计,而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从历史的视角看,经济强国与高等教育强国是相伴而生的。哪个国家拥有相对强大的高等教育作后盾,哪个国家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强国。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英国的工业革命,德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经济强国地位的确立,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无一不是以强大的高等教育作为支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此,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看,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不少产品的产量都已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但其代价是高能耗、高污染。我国的出口也已走在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国,但其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都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有人评论,中国是无“芯”、无“脊梁”的大国。

因而,这种优势终究是有限的。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期动力主要依靠吸引投资、低成本劳动力和正确的改革开放政策等非科技性因素,要从根本上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人力资本,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基于这种认识,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这实际上已经给高等教育赋予了特殊重大的历史使命。

今天,新中国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我们有可能、有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们积累了比较强大的经济实力,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有力保障。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标志着我国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称中国经济规模实际上居世界第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称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有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条件能够支撑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发展规模。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大改革、大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由大变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大的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成为一个开放式的高等教育;大的发展顺乎了潮流,使我国高等教育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规模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3%,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已超过2900万人。多年来,我国实施的一批重点建设工程(如“211工程”和“985工程”),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一些学科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影响力不断攀升。

大改革、大发展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提高阶段。过去主要是“改革.做大”,现在主要是“改革.做强”。高等教育大国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区别在哪里?前者的主要标志是规模与数量,后者的主要标志是结构与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解决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怎么做强?怎么大提高?大提高提高什么?提高质量、提高水平。目标是什么?就是把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做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用“做强”来统领我们的思想、统领我们的理念。要花大力气而不是一般的力气,要有重大举措而不是一般的举措,使高等教育有个大的提高。所谓“大提高”即不是一般的提高,而应该像大改革大发展那样动员全社会,使所有高校来一个大提高;亦即不是一般的号召、一般的措施,而应该用强有力的措施来一个大提高。我们要通过大提高,逐渐把我国建设成高等教育强国。

大提高就是要提高质量、提高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有若干所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的大学,这是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当今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都把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作为重要的举措,并且都得益于一批高水平大学在拔尖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文化方面的重要成果。因而,我们要加快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带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要把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做强,促进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各方面协调发展。

前几年,我们通过体制改革组建了一批学科更加综合、实力更强的学校;通过调整,每个地市基本上都有一所以上的地方本科学校,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些都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整体工程,它不只是做强某一类的高等教育,也不只是某几所学校的重点工程,要使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都办好办强,如教育部直属院校、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都应该做强,各类学校都要有强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都要根据全国、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办出特色,形成强势学校。高等教育不可能有统一模式,适合一个国家的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国家,同样,我国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实也决定了适合这个地区、这个省的发展模式也不一定适合另外一个地区、另外一个省。如,做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做强长三角地区和做强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的高等教育,它们在发展模式上会不一样,但在指导思想上却可能是一致的,即都应以教育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作为先导;采取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的策略;强化各级政府的办学责任和意识;进行制度创新;彰显办学特色,形成一批“亮点”,推出一批名牌,由一校之强到局部之强(高等教育强省,区域高等教育强势),最后到整体之强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应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做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这也是那些已经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新观念、新探索和新趋势都萌芽于当时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应该是一个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不仅要出拔尖创新人才、原创性科研成果,还要出具有影响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在这次讨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有一个难得的可喜现象,就是不少校长都把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的标志。

前些年,我们遵循“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先导”的原则,使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好的效果。我们多次呼吁过,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就没有先进的教育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有先进的高等教育。不重视高等教育研究的校长,不是一个成熟的校长。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加强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机遇。希望我们的大学,特别是著名的大学,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物色好学术带头人、组织好队伍、加大投入,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做强。

“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分4大部分,研究和论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下一个发展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而研究和论证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强国及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问题。项目具体分13个课题进行研究。本项目研究汇聚了来自全国20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200多名国内高等教育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院校领导,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高水平的教育理论专家,有很有思想、实践经验丰富、在学校和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校长和学校领导,有很有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可为“三种人”会师。项目研究有了这样一支综合素质高、研究力量强的团队,相信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目前,项目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自研究项目启动以来,大多数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都非常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前期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从国际比较、内涵价值、目的意义、指标体系等方面开展了有价值的探讨。相信在此次论坛上,经过大家的努力,将会在更广阔和更丰富的内容上深化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

我认为,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上,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做法。中国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需要根据中国具体的政治、经济和高等教育环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起能够有效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这就需要前瞻性的研究,需要坚持教育创新。

教育是一门科学,这一点现在还不能更好地为多数人所理解、所重视;教育科学在我国的发展还相对迟缓,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教育创新方面,对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快速发展具有明显成效和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还不多。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以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致力于发挥自身“研究、咨询、中介、服务”的功能,致力于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致力于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此,学会自2001年起连续召开了9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前8届的论坛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等论题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一届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已经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峰会,从2003年开始又增加了博士生分论坛,从而使论坛更有生气、更加活跃。

希望本届论坛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使我们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个主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同类推荐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 创意南广

    创意南广

    何谓创意或指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或指提出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本书取“提出创造性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之义。为何冠名“创意南广”其内涵有二:其一,乃谓南广是创意之产物。南广系我国高等教育探索新机制新模式之产物。“新”即创意闪烁,另辟蹊径,独具一格;不循前人之足迹,不落旧有之窠臼。其二,意指南广是创意集散之地。南广是教育培训创意人才、传媒人才之基地。南广设置各类创意工作室,吸引国内外传媒创意精英汇集江宁,推出原创影视作品;引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国际传媒领袖论坛”落户江宁,使江宁成为影视文化创意和传媒高等教育思想的集散地。
  • 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

    本书之对历史谣言做一番研究,分析了谣言从古到今其威力和破坏力将是多么巨大,无论是对谣言者自己还是对别人。
热门推荐
  • 爱在珊瑚海

    爱在珊瑚海

    刚刚失恋又失业的江晓彤,误打误撞进了一间婚庆公司,在这里她遇到了被她悄悄称做“女魔头”的上司唐静,和一群各有个性的同事。在完全陌生的工作领域里,江晓彤一面跟唐静“斗智斗勇”,一面跟客户“斗智斗勇”。在一次次地合作中,江晓彤和唐静开始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彼此对对方敞开心扉。珊瑚海公司策划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客户的美好的婚礼,在这个过程中,江晓彤和唐静也完成了自我蜕变,在工作中一步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 未来狂杀

    未来狂杀

    未来作为赌注,混沌与生命最为无畏——所向披靡,冲破蜿蜒荆棘,纵然划刺而现无数伤痕,亦是在博弈中享受最是狂热的虔诚信仰。这是英雄与未来的奇迹。
  •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这五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追梦录

    追梦录

    “柳逆,生活在一个貌似普通家庭中的反抗,不,有为青年。暂时和好友同居,爸爸是化工厂的技术顾问,妈妈自己在市郊开了个托儿所,依稀的记忆中,自己还有一个奶奶,不过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从此这个家中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奶奶”的生物。”
  • 观所缘缘论

    观所缘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ON FRACTURES

    ON FRACTU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性格影响一生: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66个方法

    性格影响一生: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66个方法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但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性格培养,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现代教育理论已经证明:性格是决定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家庭是培养孩子性格的“温床”,而父母们则是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最佳老师,父母的日常行为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 如果没有假如

    如果没有假如

    假如我没有认识你,没有遇见你,没有爱上你,是不是结果就会不一样?可是这个世界什么都有,却没有假如。。。
  • 魔王绝情录

    魔王绝情录

    一曲红尘妃子笑,浪迹天涯共逍遥。未想意外佳人陨,伤心欲绝赴轮回。再续前缘登天难,怒吼苍天坠魔道。
  • 穿越男多女少之萌娃凶残

    穿越男多女少之萌娃凶残

    这个不知道自己是女娃的凶残萝卜在男多女少的异世欢快奔腾的故事这是个种萝卜,种着种着把心当肥料给施了还以为自己断袖之癖恨不能卡擦一刀只求相守的男主不知道人类有两种性别的呆萌凶残萝卜+呆萌鹰鹰=穿越了,还是男多女少的世界。。。从来以为人人都是一样的小萝卜和她的伙伴儿们惊呆了。。。京都冷家三爷,天生“石体”,冷心冷肠,生命中,除了冷,还是冷。突然有一天。。。生命中冒出了一只软软嫩嫩热热乎乎的小萝卜。然后。。。在这男多女少狼多肉少僧多粥少的世界里,萝莉保卫战,才刚刚开始。。。不仅仅要防男,还得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