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4900000004

第4章 币制改革(1)

梁氏对币制改革问题下过相当的工夫,与这些题材相关的文章,在他的经济论述中占了相当的分量。就行政经验来说,1914年2月熊希龄内阁任命他为币制局总裁,有意借重他在这方面的深入见解。

可惜积痾过深、政局多变,同年12月梁辞此职,币制局亦被裁撤。

1917年7月段祺瑞内阁任梁为财政总长,在业务方面也牵涉到金融改革,但他四个月不到就辞职了。本章从三项主题,来析论梁在货币改革方面的论述与作为。梁一向主张中国应采虚金本位: 第2.1节评论他对此事的诸项见解与主张; 第2.2节分析他对各种币制改革的评议; 第2.3节讨论梁两次入阁时在货币政策上的作为,以及他晚年对币制改革的回顾; 第2.4节综述本章的主要见解并作出结论。

析述清末民初币制改革的著作相当多,但以梁氏的币改言论与建议,以及他在两次阁员期间的政策与作为,当作论述主题者似尚未见。论述清末民初币制改革所牵涉的问题非常庞杂,有国际金融问题(国际银价长贬、起伏),有国内政治问题(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有社会问题(城乡等不同部门和士农工商各业对币改的反应不一),有行政上的困扰(各省对中央决策的服从度不一)。在篇幅的限制下,本章只能处理国内货币和国际金融的面向。其他的相关著作略说如下,当可与本章的内容相对照,或补充本章所未处理到的面向。

王业键(1981)有一本精简但相当全面性的著作,该书对中国的银铜复本位、多元本位的问题,有趋势性与结构变化性的解说,是很值得参考的综论。有两套文献集内容相当丰富,主题涵盖面也很广阔:《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1)》(以下简称《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这是到晚清为止的资料;另一本是《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1912-1927)》(以下简称《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这是从辛亥革命到北伐时期的资料。这两套文献集对理解梁的币改建议与政策作为,以及各方的正反面意见,都很有帮助。李宇平(1987)对比1902-1914年,各派人士对币制改革的各种言论,这项研究有助于理解,在清末民初对币制改革的纷杂论述当中,梁的见解是属于哪类。此外,有几本近代中国货币史的综述性著作,也很可以参考:张家骧(1925)、魏建猷(1955)、彭信威(1958)、卓遵宏(1986)。

2.1虚金本位

2.1.1银价长贬

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英国为首的列强逐渐改采金本位制,蔚为世界性的风潮。黄金既成为国际间的金属货币,需求和价格自然高涨。白银本来和黄金都是金银复本位制的主角,19世纪70年代起改行金本位之后,白银失去国际货币的功能,需求和价格大跌。中国境内流通的货币,基本上是以铜银为主要币材,对外贸易与债务的清偿,过去都用白银;现在国际银价大跌,等于是中国货币的汇率大贬,这对一个外债、赔款、入超额都庞大的国家,是一项重大的打击。

梁对金贵银贱的问题写过两篇短文,一篇是《论金银涨落》(1897,1:89),这是他最早期论经济问题的文章之一,是他在戊戌变法前一年所著《变法通议》内的一节。还有一篇是《银价之将来》(1910,25上:177-179),这是一篇长文《将来百论》内的一节。

《论金银涨落》是梁赴日之前的作品,当时他尚未接触现代的经济学著作,全文尚无概念性的语言,也无明确的主轴和主张。引发这篇短文的议题,是有位通政使司参议杨宜治建议:现今银价大贬,中国可以用白银铸成英国先令样式,在国际流通中使用。梁反驳说:这需视此币铸成之后,外国是否肯一律通用而定。他举当时法、比、意、瑞四国的协定,说四国所铸的金银钱“彼此国库皆准抵用,而收付银钱则以一百佛郎为限”(1:83)。就算中国能铸银币,且能流通于欧洲诸国,但有此额度之限,所以中国所铸之先令,在购兵械或还外债时,最多只能当巨款之尾数,于事无补。况且列强已行金本位,视白银为辅币,中国若铸银先令,成效必然有限。

这项驳斥是此文的破题,也是此文的概要点。梁论过此点之后,泛论各国的金银币政策、世界金银价的潮流、中国可采之对策等等,但梁对这些问题并无明确的主张或提议。若单读梁的这篇《论金银涨落》,会让人觉得这位杨通政未免过于无知。张家骧(1925, 第3篇页6)和《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页653-654),都录载通政使司参议杨宜治在八月初一(1897)所写的这篇奏文。现在重读此文,觉得杨的建议虽然忽略了基本条件,但在政策步骤上的推论还算合理,反而是梁的文章只批评到杨的部分建议,而且也过度驳斥了杨的主张,分述如下:

第一,杨的主旨是在“奏请仿造金银钱:镑价愈涨,则中国征收所入,使费所出,无不加倍吃亏,借款一项,吃亏尤巨而久。中国国家商民交困,其患俱在有形,独此镑价递昂,耗物力于无形之中”。第二,他的政策建议是首先要统一国内币制:“欲挽积弊、弭大亏,非率宇内之权量,整齐而划一之。定准圜法,以与各邦平均往来不可。” 第三,他说明英镑是当时国际性的领导货币,以及中国吃“镑亏”的情形:“各国金钱轻重稍别,而悉以英金镑为准。……同治年间,每镑合中国规银三两三钱三分;光绪十三年春,每镑合规银四两一钱六分五厘;今则一镑合规银八两有奇。燃眉之急,莫切于此。”最后,他的具体建议,也是梁最误解他的地方是:“拟请谕旨,准予变通。先按先令分两成色式样铸造银钱,务令京师直省一律通行。……并请一面饬下各直省将军督抚速采金矿,聘匠开挖,将来再仿英镑式样,铸造金钱。……银钱既铸,金钱续成,由是可仿英式制造钞票。金银钱存储国库、直省库,视存钱之多寡为准,则钞票辗转流通,无用之金钱将同土壤矣。”

这项铸币提议的要点是:(1)铸造全国统一成色的银币,令京师直省一律通行;此银币的特色是“按先令分两成色式样铸造”,这一点造成理解上的困扰。第一,这句话不够具体,未说明按何种分两成色样式; 第二,英镑是金本位货币,与黄金价格同步起伏,若依杨的提议在1897年铸银币与先令等价,但日后银价若再贬落,金银比价会产生变动,这就失去了要与英镑保持同步价值的初意。(2)先铸好银币之后,速采金矿以造英镑式的中国金币。也就是说:上述仿先令铸造的银币只是过渡性的,最终目的是要铸成金币,进入金本位体制,成为“黄金俱乐部”的一员。(3)再下一步是发行可兑换纸币,和英国一样,民间持纸币可以随时向国家兑换金银。杨说到了这个阶段,“则钞票辗转流通,无用之金钱将同土壤矣。一转移间,不加赋,不事捐输,不求人加税,立即挽回利权三倍。富国救贫之策,无捷于此”。那是过度推论,不必计较。

杨的提议避开了一项主要的困难:中国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金银存底,可用来铸造供全国通用的标准银币,至于铸金币和发行可兑换纸钞就更不必提了。梁的批评应该放在这一点,而他却把论点集中在铸银币的阶段,强调这种银币在国际清算上会碰到的困难。杨的提议在视野上较广,是要一步步地从银铜混杂货币体制,转入统一的银币制,再转入金币制,最后成为英式的可兑换纸钞制。梁写此文时才25岁,尚未赴日,对现代的货币问题认知有限,不必苛责。

《银价之将来》(1910)是两页不到的短文,有三项要点:(1)综述自康熙二十七年(1688)至宣统二年(1910)之间,国际银价大幅变动的概况。(2)银价长期下跌的两大因素:国际上采金本位制,以及银产量日增而用途却日窄。(3)在此情势下,“我国苟不速行虚金本位制,则全球之银块将悉以我为尾闾;银等于瓦砾,而米薪则等于珠桂矣!可不惧欤?”(25上:179)梁的这两篇短文(1897,1910)传达了两项信息:(1)国际银价大跌,对中国已衰败的经济犹如火上添油;(2)中国既无实力改采金本位,梁认为根本的解决方式,是采用其他发展中国家已实施的虚金本位制。

以下先补充说明虚金本位制的意义,何以在中国会有改采此制之议,以及各方对此制的不同反应。有了这些背景,才更能体会梁对此制的诸项论点与作为。中国自鸦片战争后,所累积的外债、赔款和入超额,到了20世纪初已相当庞大。以赔款为例,当初签约时以银两为单位,但金本位制通行之后,因为国际银价大跌,列强实际收到的款项,若用黄金来衡量,确实缩水不少,所以就要求中国偿补这段因银价贬值所带来的损失。

当时的国际领导货币是英镑,在国际上与黄金有同步起伏的关系,中国因为银价贬落而额外支付的汇兑差额,因而称为“镑亏”。

白银续贬,镑亏的压力就愈大。而中国的外汇存底有限,又不产金,没有实力加入“黄金俱乐部”,因此有国内外人士提议中国采虚金本位(gold-exchange standard):对内仍行银铜币制,但对外的贸易与债务则行金本位。好处是得以免除“镑亏”,中国政府只需准备较少量的黄金,用来应付贸易与外债等国际支付即可;对国内的货币体制不必和金本位国家一样,需有黄金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仍可保留原有的银铜币制。这种虚金本位制又称为金汇兑本位制,只在和外国有汇兑关系时才用黄金结算,这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菲律宾等)而言,是一种巧妙的设计。在殖民地母国的支持下,虚金制在这些经济体内运作得不错,所以中国有意仿行。

2.1.2倡议改制

晚清民初提议更改币制的方案很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些议案的背景与概要,在近代货币史的著作内已都提及,在此不拟重复。这些提案中,有些是建议先铸银币之后,逐步改铸金币(如前述杨宜治的主张),也有人主张暂时并用银本位制及金汇兑本位制(如驻英公使汪大燮在1907年的提议),曹汝霖在1918年也提议过使用金券,但这些都不是梁心目中真正的虚金本位制,而只是金本位制的中国特殊版本。梁所主张的虚金制特点,是对外以黄金结算,对内仍行原有的(银铜混杂)货币体制。符合这项定义的提议,在1931年世界性的金本位废止之前,在中国一共有过四次,都是国际人士向中国政府正式建议的。

这四次提议都失败的原因各自不同,正反双方的意见也相当杂乱,但有三项因素是共通的:(1)国际银价起伏不定,大跌时积极建议采虚金制的声浪很大,但银价回升时却又觉得利不见得大于弊。(2)货币改革成本过高:中国的币制混乱,中央政府的权力鞭长莫及,各地习于旧制不愿改革。同时,中国政府财政困难,币制改革所费甚多,非困窘的财政能力所及;殖民地因有母国在经济与行政上的支持,所以障碍较小。(3)国际金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受到严重的考验,之后屡有停止之议,中国也因而对采虚金本位的长期效益感到迟疑。

第一次是英人赫德在1903年4月提出, 第二次是美国政府派康乃尔大学教授精琪在1903年10月提出(梁所评论的对象就是此次),第三次是荷兰人卫斯林在1912年提出, 第四次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甘末尔(Edwin Kemmerer)在1929年11月提出的。这四项提议中的后两项,在时间上因为与梁的见解无关,所以在此不论。“赫德案”在时间上与“精琪案”相近,还牵涉英美两国竞争中国币制改革主导权的问题,所以必须相提并论。梁在立场上支持精琪案,但张之洞却强烈反对,因而梁对张有激烈的批评。这些辩驳会在下面两小节内析论,以下简述赫德案与精琪案的基本方向与政治意涵。

1903年2月至1904年9月间,总税务司赫德向外务部建议“改虚金本位制,定立银钱准价”。他的办法是先厘定新币的价值:“凡新币八两,常等英金一镑”(1镑有20先令,每先令有12便士),也就是要把中国币1两的价值,规定等于30便士。这样的单位换算在国际汇兑上较简明,因为中国各省银两所含的纯银量不一,在国际贸易与清算的作业上难有简明的依据。另一项优点是:这等于是向国际宣称中国的币值今后钉住英镑,汇率是1两等于30便士,只要英镑起伏,中国币值就跟着波动。赫德的提议内,还有不少技术细节以及行政上的配套措施,这些在《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页1097-1110)所录载的文献内可以查到,不赘。

同类推荐
  •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本书总结了人口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主要应用模型:尝试将灰色系统模型应用到区域流动人口规模预测,以期更好地描述未来特大城市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本书是厉以宁先生的学术代表作,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非均衡理论”,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南。本书围绕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观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调整走出困境,实现顺利发展的途径。本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列入“中国文库?新中国60周年特辑”,并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本书以颠覆性科技为主题,文章包括颠覆商业世界的十个趋势、扬帆海外:中国国企的世界梦、关乎2500亿美元: 如果中国不能填补高技能人才缺口、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探讨、本土车企如何实现“中国梦”?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本书可供中国企业高管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大商战

    大商战

    什么是真正的商战? 真正的商战就是怎么打败街对面、跟你一样,同样卖服装的小老板。真正的商战就是怎么应对街边的小痞子、小痞子背后的大痞子。真正的商战就是怎么理顺跟管理机关的关系,怎么把自己这个被管理者、以及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真正的商战就是怎么把朋友、亲戚的钱保值增值,别弄的春节你都不敢回家。真正的商战就是你今年怎么把税务处理好,一、别让税务机关发现你偷漏税,二、自己不比别人缴纳的多。可这才是每天真实发生的、出现在你身边的,并且不断重复出现的商战,这世界上99%的商战都是如此。 也正是这些看起来一点都不酷的鸡零狗碎,让90%的创业者都倒在了前进的路上。
  • 向大庆精神学习

    向大庆精神学习

    本书包括:美丽的宝岛、成长印记、音符旅程、天凉好个秀、罗李罗嗦、现象、纽约、京城夜等文章。
热门推荐
  • 本源紫莲

    本源紫莲

    林凡,前世本是掌控所有宇宙的至尊,在轮回千万年后,他重掌紫莲,华夏称雄!胸怀强者之心,身边美女如云,权势熏天,功法卓绝,俗世之中,再无敌手!即便是尊天域外之魔亲至,我也不惧!追寻前世脚步,探天绝仙域,解万世轮回之谜,天上地下三千界,唯我独尊!
  • TFBoys之遇见你是我的缘

    TFBoys之遇见你是我的缘

    三个女孩认识了大名鼎鼎的TFBOYS。他们为了三个女孩,经历了很多事情。会有好的结果吗?
  • 看破,瞬间天晴

    看破,瞬间天晴

    这是一本教你看破万象,放下烦恼的都市身心灵修行悟本。将“正能量”真正实践。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没有烦恼的自在。看破才能放下,放下才能淡定。唯有平静对待世事,才能跳出患得患失的心态。世间种种烦恼、困惑,全部都是因为执迷、执着,困顿其中,所以不得其解。倘若看透了烦恼的本质、困惑的根源,自然豁然开朗、心如天晴。
  • 机械血统

    机械血统

    我李哲,怎么会是机器人!!我明明是一个人类啊!抬起已经被削掉的手,滴滴的流出银色的液体。哦,好吧,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一个机器人也不错。。。从此,开始了收集装备之路。。
  • 痞行之凤凰太嚣张

    痞行之凤凰太嚣张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只凤凰在闹腾得人神共愤之后,被阎王阴到地球,附身一个十三岁小女孩生活一世,作威作福的故事。正文简介:想她游野一生,上入天宫闹腾玉帝,下进地府与阎王厮混,中间为凤王帅领万凤。可没事干了无聊怎么办?吃几块稀罕肉,调戏几个稀罕女,捉弄几个稀罕神,整日厮混玩闹可就是没人敢动她。正无聊,阎王摆地摊请喝酒,竟然被阴进地球。她本是应时而生的万凤之王,无父无母,天父地母,这到了异界地球竟有了人类父母?还有个胞胎哥哥?校园生活,小屁孩玩心眼瞎作,她就陪他们作。捡了个人,竟是个雇佣兵?黑曜雇佣兵团?任务无所不接?报名进去接任务玩玩。怎么就成了名扬国际的王牌雇佣兵?黑道帝王?吊炸天嘛。唔,一起玩吧?搜古董玩赌石吸灵气,赛车黑拳拼刺激,群架枪战过家家,呀,这有趣的日子真让她有些乐不思蜀,反而不想回去了呢……”
  • 云外云岫禅师语录

    云外云岫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掌控星河

    掌控星河

    一张残破的周天星辰图,裹着一个修士的灵魂穿透虚空,来到了传说中的地仙界,此时,西游已经完结,道教大衰,佛门鼎盛·····
  • 啤酒江湖:中国啤酒行业的前世今生

    啤酒江湖:中国啤酒行业的前世今生

    本书从一个在啤酒行业工作过长达11年的资深专业人士的角度,对作为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啤酒产品的市场发展历史、行业特点,消费者洞察和行为变化,进行了详细深刻却不乏幽默睿智地描写,揭示了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发展的规律,总结了行业中主要品牌公司成败的原因,同时对该行业的未来进行了科学大胆的预测与展望。可以说是中国啤酒行业的一部30年演变历史的高度提炼与总结,对该行业甚至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销售渠道成员、公司员工及投资者等)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改革开放阶段中国的市场经营生态与消费者的演变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窥探未来,从而可以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 毁陵

    毁陵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小少年,五年的杀手生涯来到繁华的大城市保护着众位美女,发生着种种暧昧与刺激故事。
  • 玄泽记

    玄泽记

    斜湾城一家族少年,相救神秘人遇得一桩机缘,神玄学院修行路,洗脉仪式开启变异神念海,过目不忘,术诀自修,神念分启。海城少年从此走向自由与强大之路,投身入时代的洪流中,青史留名,笑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