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4900000014

第14章 财税与预算(4)

1873年(癸酉)制造局译《列国岁计政要》,梁说此书出后“齐州之士宝焉”(2:59)。此后20年间未有类似的书出版,直到1897年5月,“知新报馆乃始得取去岁所著录者,译成中文附印于报末,乞叙”(2:59)。那时梁才25岁,尚未出国,他写的这篇短序,基本上是在解说书中所列各国各部门(民部、学部、兵部、海部、户部、商部)的预算额,说明从此书可知各国财政的强弱状况,以及各部门所分配到的经费比例。从经费增长的角度来看,“区区之日本,昔之文部省岁费不过十三万余圆者,今且增至二百五十三万八千余圆”(2:60)。从列国对各部门预算编列额的变动,梁指出一项事实:“户口之表,中国等恒居一,疆域之表,中国等居四,国用、商务、工艺、轮船、铁路、兵力诸表,中国等恒居十五以下,或乃至无足比数焉。”(2:61)他的用意很清楚:读者可以从此书知晓各国的兴衰状况,以及各地和平或战争可能性之大小(看军费预算即可知)。简言之,这是一篇介绍性的文字。

政府预算既为世界潮流,1910年清政府规定各省试办,由度支部编订例式。此项册式大抵根据日本的模式,内有预算例言22条,之后分成下列项目:(1)总则,(2)在京各衙门预算,(3)各省预算,(4)编订预算方法,(5)附则三项。之下有“各省试办预算报告总册”,内分:(1)岁入经常门,(2)岁入临时门,(3)岁出经常门,(4)岁出临时门,(5)地方行政经费经常门,(6)地方行政经费临时门。此6门之下各分若干类,每类之下又分若干款,每款复分若干项,再分若干目(25上:70)。因为这是试办性质,所以广征各方意见以备修改。梁写此文的目的,是要对这项册式的内容提出修正意见。大体而言,此文的内容都是具体技术问题的讨论,时过境迁无须评引。此文的意义,在于显示梁对清末的政府预算行政改革,在此时怀有相当的期望:同一年中央政府向资政院提出预算案,资政院审查修正后即将付诸议决。就形式看来,此事俨然有立宪国的做法,但梁细看此项预算案后大感失望:“而其最奇怪不可思议者,则收支之不适合是也。……据其所知者,则入不敷出之额约五千万两。……此可谓之决算案耳,不能谓之豫算案。此可谓之岁费概算书耳,不能谓之豫算案。此可谓之财政报告书耳。……若在他国有此等四不像之预算案出现于议场,……断不肯无益费精神以为之讨议。”(25上:159-160)

梁对1910年预算案的评语是:“内容卤莽灭裂,贻薄海内外以笑柄。且各部臣、疆臣视同无物,纷纷请变弃。”去年的事情既已无法追补,梁建议下列诸项原则,供筹制宣统四年预算案时参考。(1)收支宜必求均衡,(2)编制之事宜由行政官担任,(3)编制权宜集中于度支部,(4)编制宜以春间着手,(5)体例格式宜厘定(25下:28-30)。这几项原则当然都没有实现,因为宣统三年十月清廷被推翻,民国成立了。梁对预算问题有这么好的认知,但他在1917年任财政总长时,却没有编列预算的作为,或许是因为任职期过短(4个月)而未能一酬壮志。

3.3.3试拟预算

1912年五六月间,梁在日本写了一篇长稿《治标财政策》,分上下篇,析述中国岁出、岁入的诸项内容与经费额度,手法上几乎是在编列、解说中国政府的年度预算,此文到了该年年底才发表(29:51-82)。梁在此文刊布时写了一小段附语,说他的目的是在提出一个大纲,作为他日政府编列预算、整理岁计的基础。这是一篇纲要性的文字,他希望读者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数字,而应在整体精神上体会他的用意。

为何取名《治标财政策》?大概是因为当时已推翻清朝,所以梁积极提出国家的预算大纲供读者讨论:“吾昔常言,处今日中国而言理财,非补苴罅漏所能有功,必须立一根本的大计划焉。……一面估算本年可得之岁入实数几何,当以何法征收之;一面估算本年万不可33)缺之岁出实数几何,当以何法撙节之。……然后中国财政竭蹶之程度若何?……原因安在?乃可得而察也。”这是原则性的宣称,应无人反对。他真正的用意,是针对当时的国务总理:“唐氏绍仪报告本年财政现状,比附前清宣统三年预算案,更任意虚构……而国民亦熟视无睹。……夫我国过去、现在之财政状况,无确实统计可供参考,……以吾研究,则岂惟无所谓岁计不足云尔,实及适得其反,而赢余可至二万万元内外。……固已足以支持危局以待将来之进取焉矣。吾故名之曰治标的财政政策也。”(29:52)

此文分上下篇,上篇论岁出,篇幅较长(29:53-77);下篇论岁入,较短(29:77-82)。梁把重点放在上篇的原因是:“我国财政竭蹶之原因,其缘岁入觳薄而生者不过十之二三,其缘岁出冒滥而生者实居十之七八。”(29:53)梁先析述目前各项岁出入的项目与经费额度,然后批评其中的弊端,之后依自己的见解,来估算合理的项目与额度,最后评比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以及额度上的差距。在岁出方面,梁分中央政费与各省政费两层来解说,但在岁入方面则只有中央级的说明,没有省级的分析。在中央岁出方面,梁分十项析述:(1)中央公署费,(2)外交费,(3)内务费,(4)财务行政费,(5)教育费,(6)国防费,(7)司法费,(8)实业费,(9)交通费,(10)拓殖费。在这十项当中,梁对(1)中央公署费(29:53-58)和(6)国防费(29:61-64)着墨最多,对(5)教育费(29:60-61,共3行)、(8)实业费(29:65,共两行)和(10)拓殖费(29:66,一行半)着墨最少。以下举(1)和(8)为例。

中央公署费需要长篇幅讨论的原因,是由于前清的旧衙门因政体变更,他认为可以废撤者有34处,例如军机处、翰林院、宗人府等等。此外,他也主张裁并海军部,把理藩部裁并内务部,因为梁认为其中的政费浮滥,冗缺冗员过多:“据言庚子以后外务部,其真办事之司员不及十人,余皆伴食耳。而此十人者,每日办事又不过二小时。……外务素称繁部犹且如此,他部可知。”(29:60)他所罗列的各署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到底应各为多少才是合理,其实难有定论,他心中所订的标准是“请比附日本以为标准可乎”(29:55)。

依照这项标准,他拟议的中央公署内,每部所需的员数是76人(从总长到额外司员),经费11.4万元。地大物博的中国,一个中央级部会的编制这么小,未免过俭。依梁的盘算:“总统府费、国务院各部费、国会两院费、审计费、平政院费合计约需六百余万元。今以优待前清皇室费四百万元,实共需一千万元。”(29:58)这样的预算相当有趣:掌管全国主要行政的总统府、国务院等等诸多大型的业务机构,其经费总额竟然只比已无功能的前清皇室优待费多两百万元!梁对此事的本末轻重竟有如此判断,让人意外。在实业费方面,梁只有两行说明:“宣统预算案报农工商部经费一百一十万一千五百九十两有奇。除部员领薪水外,不知所办何事。今除部费外,一时实无他种特别职务可指,暂可全撤,或置十万元为预备费可耳。”(29:65)梁对掌管全国实业(工商)的最高主管机构有这种见解,用这种草率的态度来处理,让人怀疑他对此部的理解有限,读者对这样的预算议案怎么会有信心?此文刊出后,各方的评论颇多,梁写了一篇《军费问题答客难》(30:5-7),辩解其中的“国防费”部分。梁原先的论点是:全国陆军的编制以二十师为适,他也计划把海军部并于陆军:“以上海陆军经费……合计约共需四千二百余万,视宣统预算案约可节省一万四千余万元。”(29:64)当时舆论对此项军费预算的说法有许多评论,梁不得不出面解说。他一方面承认自己“于军事上之智识缺乏殊甚”,但也质疑“现在国中号称军队者六七十师,其足以对外者有几?恐虽军事当局亦无以为对也”。他认为二十师已足够的基本理由是:“夫既名之曰国防费,而其实泰半不足以供国防之用,……斯等于滥费耳。……吾以为今日理财之要义,莫急于节减行政费,综核名实,汰除冒滥,此实死中求活之唯一法门。”(30:6-7)

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梁编制此预算书的基本精神,是往裁撤冗员与节省经费的方向着手;在基本人数与额度方面,又以日本的现行状况为基准。梁的新估算结果相当惊人:“今兹所拟,以较度支部案,所裁过半;现以较资政院案,所裁亦将及半矣。”(29:72)这种所裁过半的预算,一方面反映前清预算编列之浮滥,大笔裁删固然令人痛快;但另一方面也有引人忧惧者:(1)过去根深蒂固之体系,现在虽然有新政权替代,是否能无阻碍地一铲而除?梁对各部、各地、各级行政体系的反弹力量完全未估算到。(2)新兴国家之建设,需另有大刀阔斧之处,今删裁过半,节俭有余,但是否足够开拓必要的新建设?

以上的例子与评论,是针对梁的“中央政费”一节而发。他另有长篇幅解说“各省政费”与“全国岁入”,在手法与精神上大体类似,差异点多是在项目与业务性质方面的解说,在此不拟细述。此处的要点,还是回到梁对国家预算的基本认知:“使吾此文所计算不甚谬,则虽不借一文外债,……用以维持现状,且略从事于进取建设,犹绰绰有余。夫何至举国大惊小怪,坐愁行叹,……绝望如今日耶。”(29:81)这是梁个人的自信,对错与否一试便知。可惜梁在1917年任财政总长时,因任期太短、政治环境恶劣,所以无从判断。

以今日的理解来推断,梁所编列的这份预算书,恐怕有过度乐观与简化事实的倾向。

3.4实际状况

前两节的主要内容,是梁对财政改革和预算制度的诸多批评,以及他所提出的各项改革方案。其实财政收支和预算是相关联的面向(视收入之多少才能做各项支出的预算),所以本节一方面把财政和预算这两个面向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列举清末民初的实际状况(用统计数字来表达),来和梁的改革方案相对比,以显示梁的财政方案与所试拟的预算,有哪些可议之处。

3.4.1岁入岁出

中国真正有现代形式的年度预算,始于宣统三年(1911),这项预算表有岁入与岁出两项,收录在贾士毅(1917:25-31)。这项有用的数据,但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是:(1)所列举的项目名称不一,有11项岁入名称,但宣统三年的岁入预算只有9项,也无较细分的项目可知其具体内容。(2)相对地,宣统三年的岁出相当详尽。(3)宣统三年的预算表有另一项特色,就是分为“原案”和“修正案”两栏,大概是因为: 第一,此年的政治与经济情势变动甚大,所以需要大幅调整; 第二,资政院对预算有删汰权。以岁入来说,修正后的数额比原案多出400多万元;在岁出方面,修正后要减少8300多万元。若从岁入岁出相抵的角度来看,在原案内岁出超过岁入8400多万元,在修正案内则相反,岁入要比岁出多350多万元。

各国政府的预算会有估计上的误差,原本是可以理解的事,但清末民初的情况另有特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并无明确的权利与义务划分。各地政府有相当的财政自主性,中央政府从各省所能取得的资源,端视主政者是否足够强势而异。若地方不据实上报,中央就难以掌握可运用的财源;或是上报,但不按时全额缴纳,则中央空编预算也无执行的可能。这项特质是理解诸表的重要前提。

民国元年和民国2、3、5年的岁入岁出预算数据。先看岁入的部分。民国元年时,国内税收中的(1)收益税(23.45%)和(4)消费税(23.81%)占了将近一半(47.26%)。

这两项税源内,分别以田赋和盐税为最大宗。其次是关税(19.13%)、货物税(10.43%)和杂税(9.3%),其余的税源比重较低。民国元年和其他三个年份的岁入有一项大差别:没有国债,原因是此年正值辛亥革命后,在政权交替时外国政府不肯借债是正常的;而新政府尚未底定,没能发行内债也合常理。

相对地,民国2年的国债占岁入比例甚高(40.1%),其中又以外债为主(高达内债的14倍)。原因是新政府刚成立,可借得的内债有限,只好大举外债来挹注。这项国债所占的比例,在民国3年(6.56%)和5年(4.24%)都大幅下跌;另一项特征是外债额锐减,在民国5年时甚至没有这项预算。整体而言,国债在清末民初的几年间,占政府预算的比重大幅起落,不能当作可靠的财源。最可靠的财源还是稳定的老项目:收益税内的田赋和矿税、消费税内的盐税、关税。其余项目则各年起伏甚大,例如印花税、所得税等。

也就是说,愈陈老的税项愈稳,愈新式的税项愈不可靠。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6~2007

    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6~2007

    这些研究报告都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办的不定期内部刊物《中国经济研究报告》。该刊于2005年问世,迄今已经出版了近80期。该刊主要刊登我院学者完成的有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报告(含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不定期发行。为了扩大这些研究报告的社会影响,我们每年都从该刊上选编一些研究报告编辑成册,公开出版。
  • 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

    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

    这本书带你走进3D打印的世界,认识一下当下这个最酷的东西——它将从想象变成现实,并带来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这本书讲述了3D打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以及3D打印技术将如何应用在学校、厨房、医院等场所的。这本书预测,不远的未来,我们完全可以用电脑把自己想要的东西设计出来,然后进行三维打印,就像我们现在可以在线编辑文档一样。通过电子设计文件或设计蓝图,3D打印技术将会把数字信息转化为实体物品。当然,这还不是3D打印的全部,3D打印最具魔力的地方是,它将给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的结果是科学技术和创新呈现爆发式的变革。
  • 现状·问题·对策:庆阳市“三农”问题研究

    现状·问题·对策:庆阳市“三农”问题研究

    本书包括十个专题:农村组织制度建设、农村市场制度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
  •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研究,本书从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实体构成和空间关联效应两个层面着手:首先,运用SPSS数据统计处理软件,对84个样本国家(地区)、27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相关的众多因素提供归纳为综合实力、研发环境、市场规模三个主因子,按照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将全球国家(地区)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区域、高密区域、中密区域、低密区域和弱势区域,廓清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等级规模体系,并借助ArcView GIS技术使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趋向更加直观。
  •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背景与理论研究;重庆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等。
热门推荐
  • 夜墓降临

    夜墓降临

    雨夜过后,山中突现墓道,从此安逸的小山村开始渐渐日夜不安……
  • 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

    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

    疲于应对的工作、寡淡无味的感情、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这些只会无限地消耗你的激情和能量,赶快摆脱吧!《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里的47篇温暖人心的佳作、100多个打动心灵的故事都是作者用自己一生的经历提炼的真谛。为当下目标不清、方向不明的年轻人找回初心,让他们接近梦想。
  • 甜宠萌妻,偷心宝贝带回家

    甜宠萌妻,偷心宝贝带回家

    她,职业骗子,为了钱大闹了他的婚礼。他,豪门继承人,雇她搅黄了他的婚礼。顺水推舟,她假扮他的女人,还“怀”着他的孩子。“女人,其实我们真的生个孩子也不错哦!”“想得美,你个内心扭曲的死变态,我才不陪你玩呢!”“你个小花痴,上次你不是玩的很嗨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生三好全集

    一生三好全集

    良好的心态、习惯、性格是成功人生的三大法宝。一个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立足,求得发展,与自身的性格、心态和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好心态让你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好习惯养成好性格,好性格带来好命运。
  • 剑玄至尊

    剑玄至尊

    杯具穿越之后,怎么才能在这实力为尊强者如林的天界立足?神秘的玉符,不同寻常的生命本源,看主角如何成就天下绝顶……【保证高潮不断,求收藏推荐。】
  • BigBang之坏男人

    BigBang之坏男人

    TG文改编自韩剧《善良的男人》不喜勿进本小说是一部恶搞BIGBANG的小说作者是VIP没听过爱到深处自然黑吗不懂得你们别瞎比比谢谢!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 妃常逃跑:王爷不许抓我

    妃常逃跑:王爷不许抓我

    【正文已完结,放心阅读】穿越次日,嫁了白痴王爷,俩人分房睡,一月后却有孕,于是携家产跑路。王爷追上:爱妃,诱拐皇孙可是大罪,你已被追捕。吓,那就更得逃了,乱皇室血统,那可是诛九族,继续跑……王爷继续追:爱妃,你这都要临产了,你还跑?当然,继续逃,这孩子不是你的。王爷猛追:孩子都生了,你还跑!……【爆笑,盛宠文】
  • 望天寒

    望天寒

    “哥哥,他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么?为什么最后你却说他还是完成了对她的承诺呢?”女孩好奇的看着她眼前的一个年轻人问道。“因为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她的傻丫头。”年轻人爱怜的摸了摸女孩的耳朵。“可是他的另一个承诺···”女孩还以为是年轻人没有理解她的意思。年轻人见状便笑着说到:“另一个承诺,他也完成了,只是她不知道罢了。”
  • 婆娑柔骨

    婆娑柔骨

    黄峰拔地而起,苍松翠柏尽收眼底。忽睁眼,满眼苍茫。诉不尽衷肠,道不尽悲欢。他不曾知道,那仓皇落下的尘埃,竟是她掩埋的痛楚。那被血染浸的白露,竟是她曾落下的泪。恍然回眸,我已陪你走了一程又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