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4800000014

第14章 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7)

世界社会论坛逐渐成为协调社会运动、网络、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场所,它是由公民社会组织的唯一全球性事件,创造了真正的跨越边界的对话,并且会议在南方国家中举行,这些特点使它被誉为“正在出现的全球正义运动的核心”,是全球公民社会最当然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另一方面,世界社会论坛因其成分庞杂、矛盾众多,又被疑为患有“巨大畸形症”,一些言论甚至将它贬损为“NGO的超市”、“一个穷人的欢场、一个世界弱势和边缘群体的宣泄场、一次贫困国家的集体意淫”。然而,不管对它的评价分歧有多大,世界社会论坛的存在正积极地影响着全球政治议程,它所提出的口号——“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尽管并不意味着可行的替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方案,但却昭示着一种更为合理、更为美好的未来是可欲可求的;而它的一系列倡议和决定,比如拒绝公共物品的“商品化”、抵抗“中心化的权力”以及反对战争和新自由主义,尽管不能及时地转化为有效的政策,但却展现了在回应全球化危机的过程中公民社会对自由、平等和正义等诸多人类共同价值的诉求以及为实现这些诉求而付出的努力。

反全球化运动、世界社会论坛、各国的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共同构成了世纪之交全球政治中的新风景。它们的存在意味着更为广阔的社会网络的形成,它们为政治上边缘化的群体寻求影响全球政治变革提供了新的机会,并且促成了有关全球问题的跨国讨论,增强了全球公共领域的力量,推动了全球治理机制的形成。不但如此,它们的存在还充分表明了一个区别于国家和市场社会的领域正在日渐壮大,这个领域反对国家主义、分担公共管理职能,但不以夺取或控制政权为目的;它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制度,主张对市场力量进行合理的规制;在某种意义上,它反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代表着对“另外的世界”的追求。这一领域绕过传统的代议机制对政治施加影响,为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道德和知识权威的确立以及个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对这道风景,如果仍使用公民社会理论来做解读,无疑已经不足够。回顾公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史及其当代复兴,分析家都倾向于认为,公民社会属于处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有组织的社会生活领域。因此,他们主要将公民社会放在一个单一的国家范围内进行分析。所讨论的问题集中于:一是传统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为公民的发展提供基础;二是社团应该在多大程度上采取或不采取对抗国家的取向;三是如何使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这种国家层次的分析使许多学者忽视了近年来在跨国基础上运作的独立组织的迅速发展,从而忽视了“民主说客不只是本国的也有国际的。这一发展对于分析公民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有一种新的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视角,它能够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新现象做出合理的阐释。在90年代初期,一批政治学者、国际政治学者、政治社会学者、国际政治经济学者顺应这种形势,开始以“跨国公民社会”、“国际公民社会”、“世界的公民社会”以及“全球公民社会”等概念尝试着对这种全球性的变革做出描述。比如,让尼·利普舒兹在1992年提出,至少有三个明显的政治空间表明一个全球公民社会正在兴起,它们分别是环境行动者的跨国网络的扩大、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中“发展NGO”网络的兴起以及关注全球规范制度化的人权网络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这些人权组织、环境运动和发展网络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加,这成为全球公民社会存在的最为有力的证明。上世纪的最后十年,越来越多的学者集中到“全球公民社会”的话语之下,全球公民社会的理论形态开始形成。在世纪之交的几年时间内,这一话语又溢出西方,全球公民社会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了。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人们广泛谈论全球公民社会,乃在于这一话语虽然诞生于“公民社会”与“全球化”话语的结合,但是它已超越两者,成为一个新的分析范式。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全球公民社会与公民社会能够被割裂开来对待。修尔特、卡尔多、基恩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全球公民社会的分析仍然建立在公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之上,其突出表现是,公民社会理论的核心及其中尚未解决的分歧大多转移到了全球公民社会理论之中。

这一判断至少可以从两者在分析框架上的一致性以及全球公民社会对传统公民社会价值体系的承袭中得出。

公民社会理论的常见分析框架有国家-公民社会二分法和国家-公民社会-市场三分法。黑格尔和马克思是两分法的倡导者,他们特别强调市场体系之于公民社会(市民社会)的意义。当代学者基恩继承了这种传统,坚持将经济领域保留于公民社会之中;韦普纳也是二分论者,他特别批评那种剥离公民社会商业功能的观点。与此不同的是,更多学者拒绝将经济领域纳入公民社会范畴。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概念有基本相同的涵义,他的“世界公民社会”指称的虑一个全球性的公共交往与行动领域。柯亨和阿拉托也坚持使社会文化生活领域成为与国家和市场并立的公民社会。修尔特也沿袭了三分法公民社会理论,反对将具有经济功能的组织和行为纳入全球公民社会范畴,甚至建议具有商业目的的非政府组织诸如商会和行业协会应被排除在公民社会的讨论之外。

其次,全球公民社会蕴含着公民社会的诉求,同样承载着不同诉求之间的内在张力。当中东欧的和平愿望与自由和民主追求相结合时,公民社会就承载起众多的价值功能,它不但是实现各种价值的一种策略,也被看作一种价值目标。公民社会在17和18世纪所蕴含的政治权利要求,在19世纪被赋予的市场功能以及在20世纪被赋予的社会文化功能交织在一起,体现在全球公民社会之中,使其成为了一个无法简单分门别类的综合目标体系。如果对照汉语对“civil society”的翻译,则全球公民社会同时具有“民间社会”、“市民社会”、“文明社会”、“公民社会”等不同的涵义。我们可以从公民社会生存的政治环境及其具体主张中找到一些多元价值的例证。比如,在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运动中,全球公民社会直接与经济权利相联;在绿色和平运动和人权运动中,全球公民社会则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紧密联结的多元权利主张;在全球性的反全球化运动中,全球公民社会意味着对市场霸权的反抗。

基恩曾经说过:“全球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之间没有界限。”它们在理论分析中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在经验事实中,所有地方的、地域的、国家的和超国家的公民社会机构,无不在相互依存的复杂链条上融合在一起,共同组成全球公民社会这个庞大的场域。因此,那种将两者割裂开来的观点应该被抛弃;那种将民族国家内部的、局限于影响国内政策并且从来没有想过借助国际共同体解决地方问题的公民社会排除在全球公民社会之外的看法也应该被抛弃。

尽管围绕着全球公民社会的诸多问题仍然是不明朗的,也尽管相对于全球公民社会这一概念努力去衡量的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来说,任何对它所作的思想上的衡量都过于简单和不完善,但是,为了下文讨论的需要,我们仍然不忘整合针对这一概念的种种不同意见,并从中得出几点基本看法:首先,全球公民社会是一个渐已形成的现实,它的展开至少依赖于以下条件,一是全球性的议题,二是全球性的结社,三是全球性的交流,四是全球性的团结。下文对全球公民社会的讨论以这些条件是成立的为基本预设。

其次,全球公民社会的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领域,即私人领域、自愿性社团、公共领域和社会运动。在目前,自愿性社团的活动和全球性社会运动尤其引人注目,在下文的讨论中,我们将以这两个方面作为全球公民社会的主要构成,换言之,下文将在三分法的意义上展开对全球公民社会的讨论。

再次,全球公民社会在全球化运动中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以非国家行为体的身份活动,通过各个领域的活动参与全球规制,是全球治理的主体之一。它代表了对一种前所未有的全球秩序的追求,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懈追求的一种公共秩序追求与公共生活信念,即一种集‘生存’、‘利益’、‘命运’等多重意涵为一体的新质的全球‘公民社会共同体’意识的直接反映”。在当前,它实际地表现为一种为全球不同民族和国家所共同参与的实践运动。下文的讨论将以承认全球公民社会的这种现实存在和规范意义为基础。最后,全球公民社会是一个与政治权力相关联的概念。它虽然并不意欲夺取和控制政权,但它以影响国家的和全球性的公共政策为目的;它的存在直接挑战着传统的国家观念。这构成了本书所讨论的核心议题。

吉登·贝克尔和戴维·坎德勒曾经说,“全球公民社会代表着对未来世界政治秩序的一种勾画,其中国家不再独占由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确立的、随后遍及全球的主权地位。对许多人来说,全球公民社会正在革新我们看待主权的方式,一种新的不以国家为基础的、无边界的交流的政治共同体主权挑战着以政治共同体和身份作为排他性基础的领域主权。这种对民族国家系统的‘自下的’挑战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重建或者重新构思世界政治本身的希望。无论是全球治理机构的民主化、世界性的人权传播,还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公共领域中出现的全球公民身份,这些被欲求的转变都经由全球公民社会提供必需的中介。”全球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是否正如他们所言?下文将围绕国家的三个主要维度,主权、公民身份和民主,展开对两者关系的进一步探讨,以尝试着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同类推荐
  • 参政党思想建设研究

    参政党思想建设研究

    近代以来, 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阶级力量的领导者, 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对政党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进行规定, 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1947至1950年是美国与中国外交关系最为关键的年代,如何面对瞬息万变的中国政局发展,一直是美国思索的外交主要议题之一。基于共同的反共理念,美国当然希望国民政府能稳定中国政情,以便对抗苏联在东亚的扩张。但事与愿违,国共在战后的对抗过程中,国民党虽然最初胜券在握,但最后却败退台湾。这种诡谲多端,甚至始料未及的中国政局,深深困扰着杜鲁门政府的对华外交政策。探究这个时期杜鲁门政府是如何制定对华政策,以面对风云莫测的中国政局的,是一项颇具意义的课题。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存在着外交与军事上的考量,前者以国务院为主导,后者则以国防部与其所属的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为咨询对象。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集中在探究美国军方,尤其是参谋首长联席会议,究竟以何种角度协助杜鲁门政府制定对华政策的。探究军事单位在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上所扮演的角色,和传统上以国务院的角度为切入点,是有所分别的。
  • 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国际组织

    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国际组织

    本书对国际组织总体的类型、法律地位和组织形式的分析、分析国际政治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分析国际政治特性与国际组织特性的相互联系;对国际组织的发展历程与具体的功能进行研究与分析等内容。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热门推荐
  • 百戏

    百戏

    我,叫百戏,司百戏,执掌人间伶、工、巧、技,包办天庭所有有关娱乐休闲活动、康乐建设、旅游观光。什么?_?没听过这号仙家?惭愧惭愧,小仙我实乃天界一边缘神仙,管的事不如别的仙君高大上。但在我的执掌范围内也有你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司命说:你就承认你没有存在感好了我:人间的百姓都爱百戏再不济还有那个在我身边的谁谁谁至于爱情嘛…嘘!秘密……
  • 狼道的秘密

    狼道的秘密

    当代的企业文化,大多渗透“狼性”的文化。每一个企业都想打造具备“狼性”素质的员工和团队,进而依靠狼性的敏锐嗅觉、果敢、拼搏的精神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大展拳脚。企业的发展如此,个人的进步也是如此,一个人要想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谋求生存发展,就必须向狼学习,学习狼的各种优秀素质,打造自己的过硬技能,以不屈不挠的意志、永不言败的心态、团结合作的精神、感恩社会的思想,挑战环境、挑战困难、挑战自己、挑战他人,把握机遇,应对未来。
  • 震寰今生:来世流年

    震寰今生:来世流年

    回个国被呆萌婆婆诱拐成婚。“诶,欧震寰,我们是交易婚姻好不好,你手往哪里摸啊?”江流年话还没说完,男人就翻身把歌唱,“江流年,我们可以领了证的合法夫妻,你说……我该摸哪里啊?”
  • 巨星老公太腹黑

    巨星老公太腹黑

    新文《男神前夫,我们不约》http://novel.hongxiu.com/a/1024538/第一次见面,她搞砸了他的新片推介会,为做赔偿,他要她饰演他的妈。第二次见面,他开着拉风的兰博基尼来到她的研究所,对她说:“妈,你就答应了儿子吧!”第三次见面,他直接将车停在她家楼下,大喊:“妈!儿子来接你啦!”她被他整得没辙,抖着手,将银行卡递过去给他:“儿子,这是妈这么多年的私房钱,你想要的话都给你,只求你别来烦妈了,好吗?”可谁知,他将卡推回来,一脸纯良的看着她:“妈,儿子不差钱,只差你!”禽兽!绝逼的禽兽!她被他拖进了片场,硬是被逼着演了一回他的妈。本以为演完了就没事了,可谁知他又来:“我的女主角被你气走了,为做赔偿,你得演一回我老婆。”天!他这是赖上她的节奏吗?“不行!我拒绝!”她斩钉截铁。可是,她的拒绝还没有到达他那里,游说团已经出场了。“男主可是第一美颜徐景晗啊!你不上我上啊!”“这次还有吻戏和激情戏,能和徐景晗拍吻戏,那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如果我能和徐景晗拍戏,就算是19禁我也上!!”她被这群损友如此倒戈的行为气得抽搐,没办法,她又只得硬着脖子再和他搭一次戏。于是,搭完戏后,他对她的称呼由“妈”变成了“老婆”。“老婆,我送你回家吧!”“老婆,我们结婚吧!”“老婆,我想和你生猴子!”尺度越来越大啦混蛋!莫名其妙跟他结了婚,就在她真的想要好好跟他过一辈子时,却意外撞见他将其他女人紧紧拥入怀中,声音哽咽:“小茜,你终于回来了。”她木讷地停在原地,手中攥着一张怀孕单,眼泪直流
  • 不嫁豪门

    不嫁豪门

    西汐参加选美大赛,在进入决赛前夜时遭林氏传媒林若设计,被赞助商墨沧潜规则,离开时因有人将消息放给记者,记者闻讯包围,恰好蓝皓出现,记者误以为西汐和蓝皓之间有绯闻,而蓝皓为了回避和林若的婚约,顺手推舟要求西汐做他一年的契约女友,与此同时,墨沧以帮西汐治好她植物人的弟弟西潮为诱饵,要求她反间其商业对手蓝皓的公司。故事由此展开。实际,西汐的母亲西施本是林若父亲林建当年为了林家有一个儿子的借腹对象,但,西潮却被当年林建的夫人所害,变成植物人。这也意味着西汐同样拥有林氏传媒的继承权,而并非林若一人。阴谋,阳谋,商战上演。
  • 限时婚宠

    限时婚宠

    一次偶然的相遇,他霸道的闯入她的世界,并浸透她的生活。这一切到底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婚后,沐晴川才一点点看透这个男人的本质!她抓狂了,“顾凉爵,你就是一只狼!”男人邪魅一笑,“我是狼,你就是负责喂饱我的那只小白兔!”“不!我不是!”沐晴川转身要逃,却被男主轻松抓回床上,敦敦教导,“小白兔是逃不出狼的手掌心的,所以,你认命吧……”
  • 仙界第一高手

    仙界第一高手

    草根少年马烈小时候学书不成,去学武,又不成。被父亲歧视,负气离家出走。无意中得到了仙界第一第二高手的内丹。这有希望让他脱离苦海,成为仙界第一高手。机遇和个人努力都很重要。从来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草根的崛起更是要经历重重波折磨难。让我们随他一路奋战在仙界看他怎样从一个命如蝼蚁的凡人成为仙界第一高手!(朋友们,欢迎来到仙界第一高手这本书里。请大家帮忙点击加入书架和推荐,小虫在这里谢谢各位了!:))
  • 我来自三峡

    我来自三峡

    同居男友为了前程弃她而去,相亲对象因她年龄诸多挑剔,婚后孕期婆媳不和,育女后小三辟腿。。。坎坷的生活没有击垮她,因为她,林小曼,来自三峡。拥有三峡人的朴素、勤劳、善良、宽容等美德的小曼,在深圳邂逅爱情,在广州体验婚姻,年轻的外省女子在广东一个人孤单成长史。。。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然永不能放弃的,是我们心中的善与坚持。
  • 土官底簿

    土官底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尹少追妻,老婆请入坑

    尹少追妻,老婆请入坑

    莫名地被看光光,莫名地做了家教,莫名地假扮他女友,莫名地被追求……自从孟梓莹遇到尹夜白以来,似乎莫名的事一件接着一件。OK,给你弟弟做家教没问题,假扮你的女友没问题,毕竟都是合同约定的。但是,这需要本姑娘苦心孤诣讲解题目到口渴的尹钰宸,竟是清华大学的保送生?这是什么鬼。感情从一开始这都是你算计好的?呵,反正我们本非一个世界的人,以后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再也不要有交集了!不要有交集?有这么容易吗?尹夜白挂着一贯的微笑,整装出发,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对着呆愣的孟梓莹伸手一笑:“你好,我是新来的IT技术员工——尹夜白,请多多关照。”孟梓莹僵着笑脸和对方握手,IT……你真的很挨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