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4500000028

第28章 园林美学思想(7)

经过这一段繁重而又不同凡响的历史时期(以抢救为主)的造园实践,先生在造园理论上不断探索,有了不少新的体验、新的认识,其中“为情造景”的理论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先生在《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中说:“中国人看东西,欣赏艺术往往带有自己的感情,要加入人的因素……园林里有建筑物,它就有了生活。有生活才有情感,有了情感,它才有诗情画意。‘芳草有情,斜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这里最关键的是后面那句‘人倚西楼’,有楼就有人,有人就有情。有了人,景就同情发生关系。所以,中国园林以建筑为主,是有它道理的。”“过去大家讲中国园林有诗情画意。一到花园就想作诗作画。这诗情画意是怎么出来的呢?这同美学有关系,同情感有关系。过去我国有句话说‘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为什么在后花园私订终身?为什么不在大门口私订终身?花园里有诗情画意,有感情。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有这个条件,就促进了他们的爱情。所以园林里有诗情画意。”先生认为中国人的共性之一是讲道义、讲感情、讲义气,以感情悟物,进而达到人格化。所以他一再强调:“中国园林同中国文学、戏剧、书法、绘画等,是同一种感情不同形式的表现。比如明末清初的园林,同晚明的文学、戏剧、书法、绘画等是同一种思想感情,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明末的计成,既是造园家,也是画家,清朝的李渔,也是造园家,又是一个戏剧家。中国文化是个大宝库,从这个宝库中,可以产生出很多很多不同的学问来。”他认为,中国文化不是孤立的,宝库中的各种瑰宝是互相联系、互相感染的。可以说中国园林就是建筑、文学、美学、艺术等的综合体,其思想感情是相同的。所以,他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就更进一步地论述了中国园林与中国诗文的关系,他说:“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它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历代谈中国园林总离不了中国诗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园之筑出于文思,园之存,赖文以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园实文,文实园,两者无二致也。……造园如作诗文……诗文言空灵,造园忌堆砌,故‘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言园景虚胜实,论文学亦极尽空灵。中国园林能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反过来又产生不尽之景,觥筹交错,迷离难分,情景交融的中国造园手法。《文心雕龙》所谓‘为情造文’,我说为情造景。情能生文,亦能生景,其源一也。”

由此可知,“为情造景”理论的提出决非偶然,这样的类比、归纳和结论也决非一般。只有在造园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造园理论提高到一定水平,从事造园的人不但能造园、复园、品园、游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的理论修为,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应用自如,而且对诗歌、散文、戏曲、绘画、书法等多门艺术都样样精通,博学多才的人,才能触类旁通,贯通古今提出“为情造景”的理论,而这些条件全都具备的人,非陈从周先生莫属了。很明显,作为造园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高,“为情造景”理论的提出,对今后造园事业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将激励造园工作者加倍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审美修养,增强决心和信心,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同时,也将促使文学艺术更加繁荣昌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富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来。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园林与昆曲的关系

先生童年时就爱听昆曲,而且是由昆曲把他引进诗境再入园林的,所以他像酷爱中国园林一样地酷爱昆曲,与国内老一辈的京昆大师、名角梅兰芳、俞振飞、沈传芷、郑传鉴、华传洪、张传芳等,以及中年一代的名角华文漪、岳美缇、梁谷音等都交游深厚。他不但能拍曲、唱曲,写文章时要有昆曲陪伴,而且要求自己的研究生学习昆曲。他曾为京昆剧观众日渐减少而担忧,四处吁请重视弘扬传统曲艺,被昆曲名角华文漪戏称为“昆曲保皇派”。他还接连写过《园林美与昆曲美》、《以园解曲以曲悟园》、《昆剧与建筑园林》等多篇文章来阐述昆曲与建筑园林的关系。每当上海昆剧团访港、访澳、访日、访美等国和地区时,他都会为他们写文章,向观众介绍。无独有偶,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亦酷爱昆曲(因贝聿铭先生出自昆曲门第,从叔祖晋眉先生是昆曲大师,父亲也爱拍曲),两人曾一起在苏州听曲,并向苏州市长吁请挽救苏州昆剧团。贝先生被同济大学聘为名誉教授并作学术报告时,也建议学园林建筑的人要学昆曲,从昆曲中吸收营养。为什么这两位大师的意见如此一致呢?这要从园林与昆曲的关系说起。

园林与昆曲,从艺术门类上看,同属于时空艺术,它们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之中,园林是造在特定的地点内,需用一定的时间才能展现完、欣赏完;昆曲是在特定的舞台上表演,也需用一定的时间才能表演完、欣赏完。因而,它们对时间和空间的需求上都有共同点。这是大家所熟知的,故不展开分析。从美学上看,先生在《园林美与昆曲美》中说:“我国园林,从明、清后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尤其明中叶后,昆曲盛行于江南,园与曲起了不可分割的关系。不但曲名与园林有关,而曲境与园林更互相依存,有时几乎曲境就是园境,而园境又同曲境。文学艺术的意境与园林是一致的,所谓不同形式表现而已。”那么,在美学上园林与昆曲的一致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共同的发展史

前文《论“为情造景”的造园理论》中已论及中国园林的兴衰史,此文不再赘述。这里仅以昆曲的兴衰略加比照。

昆曲,是由宋元时期南方温州永嘉一带的村坊小戏变化而来的,人们称这种小戏为南戏,又称永嘉杂剧。起初流行于浙闽农村,以小曲演唱,剧情、结构都很简单,仅三、四个人物出场,进城后,受杂剧等其他艺术的影响,逐渐趋向成熟,场次灵活,行当角色比杂剧齐全(有七种、杂剧仅五种),曲调形式、唱词格式也富有变化,还出现了《张协状元》、《琵琶记》这样的好作品,对后世影响较大。到了明代,南戏流传广泛,形成了昆山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四种。南戏各种声腔的崛起和传播,推动了明代传奇的创作。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杰出代表。昆山腔以苏州、太仓为中心向四方传播,经魏良辅改造,从南曲的清唱入手,集南北曲之大成,并配置伴奏乐器,唱腔流利悠远、委婉动听,管弦并举,更富表现力,深得人们喜爱。而把昆山腔搬上戏曲舞台,使之成为传奇声腔的,要归功于梁辰鱼。他是利用昆腔写作戏曲的创始人,《浣纱记》就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不但音律优美,文辞典雅,戏中表达的国难与爱情的矛盾冲突也描绘得真实生动,与一般描写才子佳人的剧作不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昆剧的行当脚角也有了不少变化,服饰、化妆和脸谱运用都能符合人物性格。明末清初,正是江南文人园走向鼎盛时期,昆曲也在江南一带广为流传,上至宫廷,下至村镇,戏曲演出频繁,文人也参与创作和指导,达官贵人家中私蓄“家班”,使表演艺术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昆腔家班盛行时,大多在宅园的花厅、水阁和庙会中演出,家班的兴旺对昆腔的繁荣和园林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造园家兼戏曲家李渔的家庭戏班尤为典型。他边创作剧本,边指导排练,从中选拔并培训演员人才。他重视观众的欣赏要求,注意倾听戏友的呼声,作品言辞做到“观听咸宜”,获得社会广泛的好评,名噪一时。同时,他还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探讨戏曲艺术的创作规律和特点,写成了《闲情偶寄》,把戏曲的实践和理论提高到新的水平。因此他一直被戏剧界视为戏曲导演及导演理论的开创者,他的导演理论至今仍有应用价值。经过改良和革新后的昆曲,得到士大夫和宫廷的欣赏与重视,在戏曲界取得了长期的正统地位。到乾隆时,出现了村村镇镇演昆曲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由于地方化趋势的加强和受民间艺术的影响,昆曲逐渐演变为富有地方色彩的昆剧,如北昆、湘昆等,有的被地方戏吸收成为地方戏的组成部分,如川剧、婺剧等。乾嘉之后,昆曲慢慢失去了它本来的特色而走向衰落,并由民间戏曲和花部所代替。从园林和昆曲的兴衰史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都是因为没有坚守本身的特长,因变而滥,逐渐丧失了自我本色,而从兴盛走向衰落的。不但有相同的历史和命运,而且显示出相同的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的文化需求。它们曾经都有过辉煌的历史,这就告诉我们,它们都不愧为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和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

二都是表现文人思想的综合艺术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石、水池、花木、室内装饰陈设等物质要素,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原则,以山水画为蓝本,如作诗文般造园,以题咏点景,融绘画、诗文、书法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其目的为:一是体现主人的立意和构思;二是满足人们对于山水泉林自然美景的享受;三是提供主人起居、游览、休息、读书的处所。所以它不仅有生态环境上的要求、实用功能上的要求,还有艺术欣赏上的要求,追求诗情画意。昆曲有戏曲剧本,由演员按剧本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有一套音乐、舞蹈性的动作,唱、念、做、打并重的程式,载歌载舞,表演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是以表演为中心,结合了文学、表演、音乐(包括器乐、音响)、舞蹈、美术(包括舞台美术)、武术、杂技、化妆、服装、道具和脸谱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一种综合艺术。园林和昆曲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是,都和当时的哲学、文学、美学等相通,出于同一种思想感情,是文人即士大夫的思想感情。先生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说:“汤显祖所为《牡丹亭》,而‘游园’、‘拾画’诸折,不仅是戏曲,而且是园林文学,又是教人怎样领会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踏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靡外烟丝醉软’、‘朝日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其兴游移情之处,真曲尽其妙。”这就是昆曲中有园林、园林中有昆曲的真实写照。先生在《园林美与昆曲美》中提到了昆曲界的老前辈——上海戏曲学校校长对中国园林的认识:“我记得在‘文化大革命’前,上海戏曲学校昆曲班邀我去讲中国园林,有些人看来似乎是‘笑话’,实则当时俞振飞校长真是有见地,演‘游园’、‘惊梦’的演员,如果他脑子中有了中国园林的境界,那他的一举一动,便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演来有感情,有生命,有声有色。梅兰芳、俞振飞诸老一辈的表演家,其能成一代宗师者,皆得之于戏剧之外的大量修养。”梅兰芳、俞振飞等老一辈表演家,在文人所擅长的作诗、绘画、书法、品茶、品园等方面也都是行家里手。

园林是以静态为主、动态为辅的综合艺术;昆曲是以动态为主、静态为辅的综合艺术。昆曲常在园林的花厅、水阁中表演,使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综合艺术在时空上得到完美的融合,取得意想不到的视听效果。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真是异质同构,珠联璧合。

三同以“雅”为审美特征

计成在《园冶》中说:“清幽之趣药浓丽,故能雅。”中国园林(指文人园,皇家园林规模宏伟、色彩华丽、追求雍容华贵除外),都是以“雅”作为审美特征的。先生在《园林美和昆曲美》中说:“中国园林,以‘雅’为主,‘典雅’、‘雅趣’、‘雅致’、‘雅淡’、‘雅健’等等,莫不突出以‘雅’。”苏州园林,就是“雅”的代表:其一,色彩以雅淡幽静为主,外观是白墙灰(黛)瓦,建筑的梁木方、柱头皆用栗色,挂落用墨绿,都是冷色调,与白色的墙面起强烈的对比,而墙面因花影扶疏,冲淡了强白,形成过渡。其二,园林与住宅相连,是读书养性之所。士大夫不会像皇家那样威风凛凛,炫耀富贵和权势,他们的园林只会在装修、选石、陈列上下功夫,而环境、气氛都必须清静、淡雅。先生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说:“诗文兴情以造园,园成则必有书斋、吟馆,名为园林,实作读书吟赏挥毫之所,故苏州网师园有看书读画轩,留园有汲古得绠处,绍兴有青藤书屋等,此有名可征者,还有额虽未名,但实际功能与有额者相同,所以园林雅集文酒之会,成为中国游园的一种特殊方式。历史上的清代北京怡园与南京随园的雅集盛况后人传为佳话,留下了不少名篇。至于游者漫游之作,那真太多了。随园以投赠之诗,张贴而成诗廊。”至今文人仍保留此高雅之举。其三,园中山水,多以南宗山水画为蓝本,水墨浅降,略施淡彩,秀逸天成,突出江南山明水秀的特点。其四,结构讲究曲折含蓄,内向隐晦,婉约朦胧,组景是藏而不露,引而不泄,游路是曲而不尽,峰回路转,在园林中创造出“无意胜有意,无声胜有声,无色胜有色”的效果。

同类推荐
  • 与郑和相遇海上

    与郑和相遇海上

    绕过好望角世界第一人,揭开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开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破解郑和船队之谜。人类“大航海”先驱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既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语言精美的文学读物,更是一部弘扬我国古代文明的极好教材!”
  •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女人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女人

    她们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与聪慧过人的智慧,但她们的作为充满争议。有人说,她们用“肉弹”和“妖媚”从男性秩序中打开了缺口,获取了循规蹈矩的女人难以企及的物质生活和历史地们,也有人说正是因为她们不信这个男权世界的潜规则,才在这个世界上演绎了女人的精彩!好与坏,肯定与否定,历史将如何为她们定位?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史实做基石,以想象为补充,描述了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细腻刻画了他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再现了他由炮兵少尉到法兰西帝王,乃至最后在囚禁地去世的传奇经历,穿插了一代战神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将拿破仑的个人魅力与文治武功展现得淋漓尽致。《拿破仑传》在1925年首版后,很快风靡全世界,并荣登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此后几十年长销不衰,被称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拿破仑传》是根据德文原文翻译出版,是最新,最经典,最忠实于原著的权威译本。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刘强东-注定震惊世界

    刘强东-注定震惊世界

    谁是电商之王:前十年看马云,后十年看东哥?不一定会改变世界,但一定会震惊世界。他是同行口中的老刘,粉丝口中的东哥。他是刘强东,一个勇往直前的铁腕企业家、电子商务领域的靠谱冒险家、一个超级战士。一个真正的战士需要的是战场。1998年,他在中关村将自己变成了个体户。2004年,他光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2011年,他的京东商城销售额突破300亿元。2012年,京东商城销售额又将达到怎样的高点,600亿元?1000亿元?明年,京东会创下全世界最高IPO融资?刘强东是如何炼成的?《刘强东:注定震惊世界》告诉你一切。
热门推荐
  • 妖孽太子宠邪妃

    妖孽太子宠邪妃

    我本无心害人,我本不想卷入斗争,可是一切一切皆非我所愿,当身边唯一的亲人死去之后,她发誓报仇,进入侯府,步步为营,毁了嫡姐的容貌,陷害继母,诬陷嫡妹,从青楼娘亲生的庶女,变成继母的嫡女,从五皇子的正妃,坐上皇后的位置。她的身上染着仇人的血,踏着她们的骄傲,尊严,一步一步走上了那至尊后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迹异界的日子

    混迹异界的日子

    "好吧!林飞林大爷竟然穿越了。这真是一个神迹。等到林大爷问候了七十二遍命运之神的三姑四姨五婶六婆,他认命了,因为他嗓子骂哑了。于是,林大爷开始了混在异界的日子。
  • 千玺是我男神

    千玺是我男神

    凌雪是一个初二的15岁小女孩。没有父母。只是个孤儿。孤儿院把她培养长大后便搬迁了因此凌雪就每天自己上学自己干家务,初中以后去了北京市东城区上初中一年级。认识了一个好朋友。于是凌雪天天和她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家一起写作业。上了初中二年级之后才知道了网上有一个组合。名叫tfboys三人组,于是渐渐迷恋上了tfboys里面的易烊千玺,而自己的朋友林米喜欢上了tfboys里的王源。
  • 万灵宰

    万灵宰

    一位从神域界逃落的外姓少年!阴差阳错地来到了一个以嗜血战斗为荣的战斗民族!没实力,没地位,遭人嘲笑,鄙视,险些轻生!!一个小小的混沌空间,隐藏着各种惊天大秘密,为牧辉逆天转命!!只见他摇身一变,手持千灵扇,尾随雪灵兽!霸气侧漏地踏上了万灵之域的主宰之路!~~~~~~孤魂新书上传中,望大家火力支持。喜欢你就收藏她,爱她你就推荐她!
  • 众神之上

    众神之上

    我名陵兆,尼伯龙根之子。自我诞生而起,命运之索便交织伴我一生。我的生命如火焰般热烈绽放。我征战无数位面,步步杀机,命悬一线。我游弋于生命与死亡,亦穿行于遗忘和背叛,我无所畏惧。我超脱圣域、成就传奇、抵达终极、登顶大帝。我俯瞰众生。这是我命运既定的轨迹,也是我的枷锁。我已然觉醒。我将打破命运——我名陵兆,死亡国度之主。本书生命形式划分:一般生命:现代种、古代种、神秘种、超越种、异常生命:悖论种、概念种泛生命:无法界定是否高维度生命,抑或死物。存在例证:星骸。
  • 异瞳琴术师:杀手要逆天

    异瞳琴术师:杀手要逆天

    就因生来异瞳,以及丑陋面容,她备受他人排挤被称为妖女。身无半点灵力的她被亲人送上刑场后受不了排挤自杀而亡。待醒来她以不是她而是被一个来自异世的杀手取而代之。辱她者,呵呵本小姐心胸如此宽广不跟你计较什么,就以割你舌头谢罪吧!害她者,小样儿跟姐斗姐就教你什么叫“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害她!呵,她就要她万劫不复!说她丑?不好意思请你看清楚姐丑陋面容下是何等风华绝代!慢慢变强的她却不知她会载到他身上。“妖孽!我不就跟我家弟弟叙叙旧嘛!你有必要把他打成这个猪头样啊!”某女气势汹汹来向他讨债!“你弟?本帝怎么不知道你有个弟,你可是是本帝的!“某男狡辩中0.0
  • 青春期之梦中的她

    青春期之梦中的她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之间是否合适,不知道我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爱了就是爱了,就算是两个平行线,也有相交的一天。。。。。我跟她的故事,不知不觉便开始了。。。。。。。。
  • 红杏出墙记10:谎言还是秘密?

    红杏出墙记10:谎言还是秘密?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来自一万年以后

    来自一万年以后

    少年罗逸八年平庸,两度险死,却是练就了坚强的意志,本以为自己一生会饱受怪病折磨,却不想因缘获得来自一万年后的“地球网络交易平台”,从此开始了他跨时空的网购时代。来自于一万年后的先进科技纷纷降临地球,罗逸游走于各大国家,势力之间,悄然崛起。儒道佛墨,诸子百家,如今安在哉?宗教改革,圆桌骑士,往昔荣誉是否消逝?“我本善良,奈何世途险恶,我不欲成佛,你又何必逼我为魔?奈何奈何!”——罗逸语录
  • 神级龙骑

    神级龙骑

    他是一个骑士,他是骑士中的全能王者。能当MT,能做辅助,能加血,还拥有狂暴的攻击力,近战了得,远攻不俗。最重要的是他拥有神龙为坐骑,宠物是独一无二的,装备是最好的,技能是最高阶的。稀有道具他满背包,隐藏任务他随便挑,神装神宠他有不少,帮会福利他给最高,驻地城池他建得最好。他就是神级龙骑士——李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