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2100000043

第43章 季氏篇(2)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经过庭院,他问:‘学过《诗经》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经》,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开始学《诗经》。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又快步经过庭院,他问:‘学过礼吗?’我回答:‘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开始学礼。我只得到过这两次教诲。”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了一个问题,却得到了三方面的收获,听到了学《诗经》的意义;听到了学礼的好处;又听到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原文】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其他国家的人也称国君的妻子为“君夫人”。

医说

孔子反战,不主张通过军事和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非暴力方式解决问题。虽然孔子提出的“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思想有消极的一面,基本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但是分配应合理、上下应和谐是大力提倡的。孔子讲的“天下无道”是指大权旁落入诸侯、大夫和家臣手中,扰乱政事、胡作非为,孔子希望回到“天下有道”这种有序的社会状态,这样,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会相安无事。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希望人们积极主动去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孔子认为“君子有九思”,要求自己和学生们对一言一行、言行举止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重点要反省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

做人要重视“仁德”二字。“仁德”是做人的根本,“通情达理”是为人的基础。齐景公富贵有加,死后却“民无德而称”,“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却“民到于今称之”,这就是“仁德”的价值和力量。“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修身、言行符合礼义即是“仁”,“恭、宽、信、敏、惠”即是“仁”。孔子强调应从自身出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修养品德,应做到“日三省吾身。”孔子认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还不够,应全面发展,“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寡,和无贫,安无倾”的思想是一种极端平均主义的典型。孔子认为,稳定、和谐、平均是最重要的,而忽视了发展和进步才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儒家文化片面强调“稳定”而忽视“发展”,孔子认为发展会破坏稳定,希望以不“发展”来求得“稳定”。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实现真正“安定”和“稳定”;只有将蛋糕做大,把事业做强,才有可能分配合理和分配数量上的提升;只有医院发展了,业务水平和业务总量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科教水平上台阶了,才有可能出现医院平稳发展的局面。平均不一定会带来和谐,但平均的结果一定是没有积极性。适度拉开档次、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医院的正常发展。

要加大科研和技术创新的考核力度,促进学术型和学院型医院的快速成长。“既来之,则安之”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医院领导要真正理解“祸起萧墙”的含义,防止“分崩离析”不良后果和惨剧的发生。“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医院管理有序,必定是政令合一、指挥有度、命令顺畅、执行有力。“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而在制度之中,在员工的心中。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要做到“有道”,管理者必须心存仁义之心,心怀体恤员工之意;必须身体力行,与员工打成一片;必须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和言路的自由;必须严于律己,干净干事;必须心底无私天地宽,高瞻远瞩谋发展。

只有和谐发展,才会有稳定、有序的局面。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多一位益友多一条正道,多一位损友多一条邪路。”孔子认为,“节礼乐、道人之善、多贤友”等精神与心灵的快乐对人的成长是有益的,而“骄乐、佚游、晏乐”等物质和感官的享乐则是有害的。我们不主张每个人去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也崇尚物质的追求和合理正当的生活享受,但如果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苦中作乐的精神,一味追求物质和感官刺激,就不可能有健康的人生,不可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不可能有大有作为的成就。“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作为医院领导来说,应慎交朋友,应提防别有用心的“损友”拖人下水。

应与积极向上、生活情趣高尚、正直诚信的人交朋友,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身边的朋友,要有选择地结交朋友,要管好自己身边的人。“三友”、“三乐”、“三愆”和“三戒”是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规范和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平时言谈举止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是关爱生命、尊重人性、善待生活的小贴士。“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是有益的“三乐”;“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是有害的“三害”。

交淡沟通时应注意避免以下三种过失:“言未及之而言、言及之而不言、未见颜色而言”。未轮到自己说话而抢先开口,即为“躁”;轮到自己说话时而不开口,即为“隐”;不看别人脸色而喋喋不休,即为“瞽”。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血气情况各异,应有“三戒”:“血气未定”的“少之时”,应“戒之在色”;“血气方刚”的“及其壮也”,应“戒之在斗”;“血气既衰”的“及其老也”,应“戒之在得”。君子应“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小人“不畏天命、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人应有敬畏之心,应敬畏生命,敬畏长者,敬畏事业,敬畏职责,一个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是不可靠的,也是可怕的。要有感恩之心,要感恩别人的给予,感恩生命,感恩事业,感恩父母和周围的人,感恩师长,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是没有责任、没有情感、没有仁德的人。

“生而知之者”未曾有过;“学而知之者”悟性较高,属聪明之人;“困而学之者”被动学习,临时抱佛脚,不可取;“困而不学者”无可救药。是否能从“学”到“知”,主要取决于读书人的悟性和刻苦程度,另外,还取决于其学习方法、动机以及“学”与“思”结合的程度。“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认为,“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环境和周围的朋友对自身修养的提升十分重要,所以应对团队、医院环境有所考虑,对周围的朋友有所选择,如“择不处仁”,必将自毁前程,对事业和自己的成长不利。

有的人虽有万贯家财,但“死之日,民无德而称”,而有的人虽然穷困潦倒,但“民到于今称之”。是否能得到后世的称颂,与富贫无关,而与品德有关。永垂不朽的不是财富,不是虚名,更不可能是身体,而是精神、品质、才学和仁义。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要想言谈得体,恰当适度,必须学习《诗经》;要想立足社会,游刃有余,中庸为人,必须学习礼仪。

同类推荐
  • 科学国药:用药指南

    科学国药:用药指南

    《科学国药》旨在总结佛慈制药80年艰辛而辉煌的发展历程,挖掘并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合理应用中医药,从而让基层群众在医疗、预防等方面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的良好服务。
  •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三代以前,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是巫医一体,而又以巫为主,是巫兼任医,而不是医兼任巫。西周以后医学逐渐从巫医中独立出来,可是独立的医学教育没有出现,医学人才大多来自于民间,但对于医疗相关事务的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制度。总体上,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有规矩、有规律、有规范的完整体系。 王燕编著的《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 胃肠病辨治心法

    胃肠病辨治心法

    本书从胃肠病辨证心法、胃食管病辨治心法、肠病辨治心法、胃肠同治心法、胃肠病调护心法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药后调理,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给予科学的探索。
  • 名方妙用

    名方妙用

    本书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广泛收集古今中医药方,经长期临床验证,精心筛选出制作简单、取材容易、疗效确切的药方1200余首。每方包括组成、加减、主治和疗效。按常见证候和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分类编排,介绍了250余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中药名方治疗。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适于临床各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及家庭自疗者阅读参考。
  •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该书最早出自于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8000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当时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热门推荐
  • 三界公敌

    三界公敌

    天庭统三界,天帝御天庭。何昊,意外得到上任天帝遗产,被现任天帝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成为人人喊打的三界公敌。为了求生改命,何昊舍得一身剐,敢把现任天帝拉下马。“天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天庭归我管,惹我就是犯天条!”
  •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中囚

    月中囚

    不过一抹弃魂,却留下了多少恩怨与情缘?不过一抹弃魂,却带给天界多少麻烦?不过一抹弃魂,却超出命格之外。她逗比耍宝,玩世不恭,却猖狂的可以一人杀到天界,藐视玉皇。她身边美男众多,可她却纯洁如圣女。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女?还是善良温柔的圣女。她说:“我不过是一抹弃魂罢了。”
  • 陆少危险,萌妻太抢手

    陆少危险,萌妻太抢手

    他是D市黑白两道可以呼风唤雨的男人,要什么女人没有,但唯独这个女人却拼命想逃出他的掌心。敢对他放了一把火就想逃?待他把她抓回来,狠狠的调教调教!她说已经订婚?那又如何!那天在家门口再次看到她,他眼中闪耀着看到猎物一般的光芒,果断掳走……他尚不知,这女人竟然是弟弟刚订婚的未婚妻!
  • 山海经(第十卷)

    山海经(第十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主要是对该书进行了解读。
  • 兵典

    兵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妖涅槃:仙尊难驾驭

    花妖涅槃:仙尊难驾驭

    她,朝阳国公主,身份尊贵。怎奈月圆之夜却必须以鲜血为生……于是,她成了百姓口中的妖女,令整个皇室蒙羞。无尽的夜,她任由那嗜血的寒吞噬自己最后那一点残息。原以为,就这样结束这一切。却不曾想,他救了她……“我可渡你成仙,若误入魔道,必将赤雪断魂、血溅三尺。”他薄唇轻启,冰冷的双眸倒映在她赤红的眸中、也烙在了她的心口。然,人心的残酷却终将她化作灰烬。怨念让她在血色的夜来香中重生,一心只想回到他身边寻求一个答案,可浮云阁外的赤雪剑,神桩上的断魂酒告诉她:那个心心念念的男人不允许她留在这个世上!她,是否会为了那份惊天逆爱而涅槃重生?
  • 养个徒儿来自虐

    养个徒儿来自虐

    阿昭此生做过最坏的事便是偷偷爱上养大自己的师父,做过最好的事则是果断放下这段感情。可是,师父,阿昭做坏事时你不许,做好事时你也不许,这些事哪能全都由你说了算呀。一句话,虐师父没商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耀武九天

    耀武九天

    在注重修炼的玄武大陆,经脉封闭的少年因无法修炼,被称为“天残”和废物,受尽凌辱。谁能料到,“天残”少年背后却有着惊天的秘密。力量一朝觉醒,少年改变命运。追美女、灭世家、一统天下、与诸神争锋……灭魔杀神,耀武九天。
  • 流年蜕变

    流年蜕变

    六年时光匆匆而逝......六年时光记下了我们许多快乐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