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1800000004

第4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

二是匾下的画,是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松下。其含义有两种。其一,认为画面的意思隐喻中国传统的吉祥语“福禄寿喜”,松表长寿,“伏鹿“是“福禄”的谐音,梅花是中国传统的喜花。其二,以“鹿”为“禄”的谐音,画面暗寓书塾教育的目的“学而优则仕”:学生在书塾,犹如伏在古松下苦读,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旦学业完成,就能参加科举的县考,如考上秀才,便可进一步通过各级的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或学会经商的本领,以期养家糊口,甚至发财致富。三味书屋正是以此画表明书塾将按照封建教育的目的“严厉”管教学生。所以,尽管它没有设孔子牌位,只须对着匾和鹿行礼,实际上无异拜了孔子,以及引导自己的老师。

不过,匾和画只是祖上传下来的形式。书塾是否真正“严厉”,关键在于老师的为人和教学态度。所以,第二部分主要是写“我”眼中的先生,通过“我”时喜时忧的心理活动,逐步深入地写出“我”对先生的印象,及如何竭力摆脱书塾沉闷的空气。

最初的印象有两点:一是先生“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一是“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从外表上可见这是一位严守古礼,以身作则,不倦于学的宿儒。这正是家长选择老师人品的标准,倒也符合孩子早先就听说的:“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所以,除了“恭敬”外,还消除了原有的几分畏惧,心中一高兴便赶快向他请教早就想知道的问题。

先生干脆地拒绝回答传说中的“怪哉”这种虫的问题,还脸露“怒色”,这是“我”从先生的态度上获得的第二个印象:原来这“和蔼”、“渊博”的先生跟不少大人一样,只要求学生读书,不准问课外这种神怪方面的事,“我”也因此初尝先生“严厉”的脸色。在此,作者以一个孩子真实的感受,揭示封建教育“严厉”的原则,也巧妙讽刺了那些不能回答孩子天真的问题,却又要装出一副学问渊博的样子,以示他们并非不知道,只是跟随他们的先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与前文长妈妈讲神怪故事形成对比,显示了下等人的亲切、热诚。

对先生的第三个印象,是在“我”循规蹈矩地读书、习字、对课后,刚高兴地看到先生的态度“好起来了”,又见先生不断给“我”加重了功课。暗示三味书屋之所以被人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真正原因——它对学生的功课抓得很严很紧。

死板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总要遭到活泼好动的孩子自发的抵制和抗拒。书屋后面的小园便成了他们的乐园。虽然只能偷偷地溜出去,而且最好是“静悄悄”地玩。后园虽小,却跟百草园一样,把书房的孩子一个个吸引了去,以至“戴着大眼镜”“读书入神”的先生也会发现书房空了,“便大叫起来”。“我”从先生的管教方式上获得了第四个印象:这位老先生不像有的书塾先生那样常常体罚学生,一般只是“瞪几眼”,“大声”命令学生读书。这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先生,但他还是丢不开那时教育必有的戒尺和罚跪的规矩。

学生也只好在这种“严厉”的管教下,不得已放开喉咙胡乱地读一阵书。

文章对书房读书背景的描绘,可以说是全文的高潮。对全景的描绘不是用了好多形容词,而是用了一个成语:“人声鼎沸”——闹开了锅;又用了一个对比:待先生也念书,学生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先生还大声读着。又摘录双方念的句子:学生念的不知所云,错误百出,“死读书”的效果也就不言自明了;摘先生念的句子,特别加了几个语气词和声浪号,可见念得极有感情。但明眼的读者看了会笑:瘦弱的先生丢了原文的“玉如意”,举起了“铁如意”指点比划,仍觉得很潇洒自如;大口的金杯子也从“倾倒”变成了“颠倒”。老先生真的醉了,他已沉醉在骈体文的铿锵音韵中,以至念走了意思。作者又用一个“特写”,惟妙惟肖地描绘先生读书的神态,他似乎已走进一个不计功利的自由境界,“我”也因此对先生有一种新的印象:先生开心起来是那么自在、天真,甚至可笑!

最后一段写先生读书入神,进入他自身自由状态时,也就解除了“严厉”的管教,学生也因此获得稍许的欢乐和自由。读者可以想象学生又乘机一个个溜到后园去玩,作者不必再花笔墨,而是重点表现学生在书塾自由空气下的创造性活动: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影描绣像。作者最后说:“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这是对书塾生活的调侃。

以上第二部分是追忆三味书屋沉闷的学生生活,含蓄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束缚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也毒害了本性正直、质朴的先生。

透过第二部分的记叙内容,即可知三味书屋之所以被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原因,在于它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严守封建的教育制度。

说它是“最严厉”的,也因为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种品格固然令人敬重,却也使他格外认真、切实贯彻封建教育的要求,而且必须袭用封建教育的“严厉”手段,这使他的教育不只是“严格”,而是“严厉”。但他毕竟与那些充满封建专制思想、残酷体罚学生的塾师不同,所以人们称三味书屋管教学生是“最严厉”的,而不是最“厉害”的。

由此可见,作者能选用准确的词汇评价三味书屋,是鉴于对他的老师有正确的分析。所以,虽然第二部分重在批判,却没有把先生写歪,即使最后的特写有点漫画化,却仍然使人感到这位有点迂腐的老先生,颇为可敬可爱。作者以这样一个颇得好评的书塾来揭示封建教育的问题,不仅使批判更有说服力,而且深化了主题,表现了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使他们陷入迂腐、可笑、无能的境地,因此必然遭到年青一代的反对和抗拒。所以,本文是在强烈对比中追述少儿时代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展现并赞美了充满纯真追求的天性,揭示某些人为的教育,特别是封建教育束缚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毒害了读书人,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运用得最多的是对比。大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小至草木虫鸟。写百草园时,有春夏秋季和冬天不同趣味的对比,有静和动、有声和无声的对比。甚至写捕鸟,也把“我”的性急和闰土父亲的沉着相对比。写三味书屋,则有室内沉闷的读书和室外欢畅的游戏对比,即使同是读书声,也有学生和先生的不同。同是神怪内容,则有长妈妈和先生的不同态度。在知识上,更有正确和虚妄的分别。通过对比,不仅突出了不同人、不同事物的特性,而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或贬或褒的感情。因此,尽管本文的目的是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却没有一句论说的话,肯定和否定完全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中。

在描绘的手法上,充分抓住人物、生物、事物的色彩、声音、形态等特色,以准确、鲜明的形容词和动词或拟人化的比喻再现事物的神态。而这一切又是通过一个男孩的眼光、男孩的行动、男孩的心理、男孩的情感表现出来,使描绘的内容情景交融,有强烈的感染力。因此,尽管本文反映了纯真的天性与人为的封建教育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但全文充满了童趣和诗意,激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全篇结构十分严谨,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划分为两个部分,但又不限于一时一地,在行文中时时发生联想,扩展开去,却又前后照应,不论是美女蛇的故事,还是怪哉的问题,都紧扣主题,深化了主题。

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美文。

同类推荐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对联楹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萨满文化》共分为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萨满文化的起源与传播、萨满教的神灵崇拜、萨满的宇宙观与灵魂观、成为萨满的途径、萨满的祭祀、萨满传统文化等。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地处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胜地嵩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地质学上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五代同堂”,即五个时期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嵩山不仅经历了地球40亿年来演变的轨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的兴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之地。本书带你一起领略嵩山山峰之秀美,历史之厚重。
热门推荐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恶魔老公,求交往

    恶魔老公,求交往

    “你嫁给我,不就是为了钱?别和我谈感情,糟蹋了感情这两个字。”雷傲的一句话,就定死了乔雁回的一生。她在他眼中,只不过是一个为了钱可以出卖一切,包括自己和灵魂的女人。他从来也没问过她,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一场无心的误会,让她恨了他整整三年。因为这个男人,她失去了孩子,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所有的骄傲与荣耀,比一只丧家犬还要可怜。可是这个男人,这个毁了她的男人,他却把她忘得一干二净!她的人生没了希望,就只剩下恨,恨不得毁了这个男人,让他也尝尝失去一切的滋味!她步步为营,小心地接近他,以爱为名,为他编织了一张让他欲罢不能的大网。于是她做了一个,让自己后悔终生的决定……
  • 我的捉鬼未婚夫

    我的捉鬼未婚夫

    欧阳甄原本是一名小说家,写过很多不可思议的故事,可是她从没有觉得那些事会发生在她的身上。直到,遇见了他——慕夜临,遇到他后好像整个世界观都变了。娃娃亲?拜托,都什么年代了。还有洋娃娃会杀人?地府人间办事处?人鬼情未了?这些都是什么?这不是在小说、电视中才会出现的事吗,怎么在生活中全碰到了?遇到这些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当亲情、爱情、友情都有拥有的时候她庆幸过。可是,有一天他们全不要她了,她该何去何从·····。
  • DR. JEKYLL AND MR. HYDE

    DR. JEKYLL AND MR. HY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悟人生

    佛悟人生

    一个心如明镜的人。能将万物看得清清楚楚:而一旦用心去思量如何实现愿望,如何攀缘,那这面明镜就会蒙上尘土,就会看不见万物的形象。因此,禅的目的就是擦掉我们心灵上的灰尘。扭转我们这些现代人生活意志委靡的趋势,改善我们的生活。正如一位禅师所说:“禅是对生命完整意蕴的领悟”。
  • 静然微恋

    静然微恋

    命运,就像是一座桥,虽连接缘份,但是每次都是你来了我走了,我来了,你走了,总会有许多错过。缪娟说过:在爱的道路上,最大的过错就是错过。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命运上升期的他们,是会选择被命运驱使,错过彼此,还是会为爱,反抗命运呢?
  • 赐魔

    赐魔

    这里有寄附于剑上的妖魂,曾经最强的霸道之剑,封锁于以北最深的长剑,这一切都源于这里,这一切都从你看到说起。红界之主脱逃轮回枷锁,寄附夺取已亡少年郎,他的剑从这一刻开始,指向天下。他说,这一个世界可以因为一个人改变!
  • 一念为魔

    一念为魔

    神与魔,相生相克,一念神魔他绝世天才遭天妒
  • 极道星帝

    极道星帝

    人常言:修真有五道,养生第一招,化神不可少,练气最重要,仙人已逍遥,大罗通天道。众生苦中绕,何日颂天谣?多年以后,陆佑站在帝阙之巅,俯瞰世间百态,常常还能想起这首童谣。他在想,这世间最逍遥,最快活的事,许不是长生,而是有她,有家的日子。
  • 女神契约:晨光点点创神记

    女神契约:晨光点点创神记

    她原本只是这个宇宙的本源,一团什么都不是的能量团,沉睡了千万亿年,却有了自己的思想,懵懵懂懂间,她降落在其中一个星球上,没想到第一天便被人围攻,她只是一抬手,那个星球就毁了,她觉得很遗憾,其实她并不想让他们完全消失,但是那个星球就承受不起那一小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