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0900000032

第32章 道德意识的内容、结构与发展阶段(3)

完全没有道德意识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从最一般意义上讲,人和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动物,因而在道德实践中,道德意识也总是与人相伴而生的。但真正的道德意识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依据这种界定,那些被迫的、随大流的、不由自主的道德意识,都不能称为真正的道德自我意识。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对道德自我意识作如下一个比较具体的界说:所谓的道德自我意识是指道德主体对社会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规范内含的必然性、价值意义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自觉认知和自由选择的意向。对一个正常的道德个体而言,这是一个必然充满着矛盾和历经着反复的曲折的心路历程。笛卡儿曾把这一过程归结为不断地“怀疑、理解、理会、肯定、愿意、不愿意、想象和感受”的心灵过程。这是一个从怀疑开始,到最终感受到道德规范的必要性,及其领略到因此而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幸福感和荣誉感的精神历程。

在历史与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可以发现许许多多的人是失落了这种道德自我意识的,因而他们也就必然失落对自我人生的自觉追求。甚至在一些曾被我们广为颂扬的道德楷模身上,也可寻觅到诸多失落了道德自我意识的表现。也就是说,许多人其实只是在自发的、或被迫的、或只是承袭世代相传的传统习惯和心理定势下作出了“善”的行为,但却没有“善”的自我意识。这不能不说是道德意识中的一个极大的遗憾和欠缺。

研究道德与道德自我意识的关系,并强调道德自我意识的自觉培养是重要的。从根本上讲,没有道德主体对“善”的规范的自我意识,那么,道德实践中“善”的行为就没有了可靠的主体性保障。而且,在人类诸多的行为中,道德行为尤其强调自觉意识,因为能称为道德行为的总是那些在众多可能的选择中选择“善”的行为。没有意识中对诸种可能性的自觉比较,并探寻将选择的那种可能性行为的道德意义及其对自己和社会所产生的价值,那么,其行为是很难在实践中产生真正“善”的效果的。

在具体道德实践中,我们总是看到道德意识中无知、被迫、不由自主或者甚至是依靠外部的行政命令而强行灌输而产生的行为,其行为或许是“善”,但也可能会走向“善”的反面。譬如我们曾有过的毫不利己、大公无私之类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和宣传,在许多人那里之所以收效甚微,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能启发道德主体的道德自我意识,而只是靠行政命令的强行灌输。它甚至还导致了诸多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伪君子的出现。这充分表明一定社会的道德善恶意识转化为道德主体内心的道德自我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道德意识的结构:认知、情感和意志

道德上的善恶意识在道德主体的自我道德意识中无疑是被高度综合化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对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结构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是困难的。但尽管如此还是可以借助理论上的抽象,依据道德主体人格的知、情、意统一特性,抽取出道德意识中的认知、情感、意志这三个主要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以达到“知其然”的学理目的。

(1)道德意识中的认知要素。从认识论上讲,道德认知(moral knowledge)就是指对道德规范必然性之“真”的把握。道德主体在这里具体表现为认识主体。道德主体的认知过程表现为两个指向:一是对道德规范所蕴藏的客观必然性的把握,亦即获得真理性认识;二是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属性的把握,亦即获得价值性认识。道德主体认知过程的这两方面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其一,对道德规范所蕴藏的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是道德意识自觉性的认识论前提。没有这种认识就不会有对道德规范必然性的遵循,从而在生活实践中主体便会有意无意地破坏甚至践踏一定社会道德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可见,道德上的“善”,事实上是以认识上的“真”为前提的。

其二,对道德规范所具有的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属性的认识是推动主体从事一定的道德实践的精神驱动力。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超功利的实践是不存在的,道德实践的活动也总是为了满足主体道德价值的一种追求。

道德意识中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无疑构成道德实践的一种认知指引和精神激励。

恩格斯曾十分推崇黑格尔提出的一个命题:“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同样,道德领域中的自由也是基于对道德规范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之上才是可能的。从这一理解出发可以断言,道德意识中的认知因素甚至构成道德行为的认识论前提,具有重要的前阶性意义。

(2)道德意识中的情感因素。道德意识是一种需要意识,而人的需要又是与情感直接相关的:一方面人的诸种需要的欲求要通过情感表现出来,并因此才成为人们的行为动机,所谓不安感、内疚感就是这样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需要的满足也是通过情感来实现的,所谓幸福感、自豪感就是某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道德情感往往成为道德实践的直接动因。

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的这种重要作用,是由情感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从心理机制上看,情感体验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条件反射形成物。

道德主体为了寻找相应的刺激条件,就不断地要在道德实践中创造这种条件,亦即不断地以自己的德行去创造满足幸福感、自豪感、荣誉感、义务感等等的情感条件。这个过程也就是道德情感推动道德实践的过程。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缺乏热烈情感的道德意识是枯燥乏味的,从而也是没有感召力的。列宁甚至认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同样,没有人对道德规范之“真”的充满情感的热忱追求,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没有正确的对道德必然性之“真”的认识,就不会有高尚的道德行为的产生。道德情感的重要性正是由此而被认同的。

道德情感的具体形式很多,正义感、义务感、良心感、荣誉感、幸福感等等就是一些主要的道德情感形式。无论何种道德情感,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它都构成道德主体在道德选择行为中的直接动因。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道德情感决不是盲目的感情冲动,而是一种建立在道德认知基础之上的理智的情感。所以情感尽管不完全是理性的范畴,它包含着明显的非理性成分,但道德情感应该以理性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和必然性根据。那些非理性的道德情感是不可能成为人们道德行为的内在策动力的,因为道德从本质上讲是实践理性的。

在道德情感问题上,感情主义(emotionalism)伦理学提出过颇为独特的理论。这是20世纪3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所创立的一种伦理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伦理学上的概念如“善”、“责任”等和道德判断如“人不应该说谎”,与科学上的概念和判断不是一回事,它既不像数学那样能得到证明,也不像实验科学那样可以用观察或实验加以检验。因此道德概念和判断不能说是“真”或“假”,其反映的只是主体的道德感情的一种状态。感情主义伦理学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主体道德意识中的道德情感决定了道德行为中的一切,而各种伦理学的分歧也不过是道德情感上的差异所致。显然,感情主义的理论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它的确看到了道德感情在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中的作用。但感情主义理论又走向了另一个片面,即过于夸大了道德情感在道德意识和实践中的影响作用,它把感情理解成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显然是片面的。也许正是这个片面性使它在20世纪40年代末就逐渐走向末日,而被新的伦理学思潮所取代。

(3)道德意识中的意志因素。意志和人的整个意识一样,是人所特有的。所以恩格斯说过:“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道德意识中的道德意志(moral will)既指主体能根据预先拟定的计划调节自己行动的能力,也指主体使自己行动服从于道德规范,抑制同这些规范相抵触的诱惑,从而克服达到目的之障碍的能力。譬如康德伦理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就是善良意志(good will)。在他看来,人的德性得以在实践中生成无一不是善良意志的驱动。道德意志固然建立在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上,但道德意志反过来又是保障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得以顺利实现的主体性条件。

道德意志中的自由意志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为自由意志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选择,能在道德选择存在着几个可能性方案的情况下,抑制其中一个或几个方案,而保证那最合理或最符合道德规范(即善)的行动方案的实现。不仅如此,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自由意志还构成保障道德行为对选择了的行动方案勉力而行贯彻始终的重要心理机制之一。

但是,在意志问题上必须反对道德意识论中的唯意志论。这种理论主张在道德意识中意志高于理智,意志不仅是本质的东西,而且是决定其他一切心理活动的东西。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尼采的“强力意志”,萨特的“自由意志”等,就都构成他们伦理学中最本质的范畴。他们正是从这种意志主义的理论出发去论证和阐述自己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的。譬如在尼采看来,作为道德理想人格的“超人”(superman),就是一个充分体现强力意志,鄙视以往一切道德而遵循“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这样一条唯一道德原则的强者。显然,这种“超人”的意志只是一种狂妄,一种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幻想。

可见,尽管意志主义伦理学就其看到了意志因素在道德意识中的作用而言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在于意志因素却被它不恰当地夸大了。在意志主义伦理学那里,意志自由似乎可以完全摆脱客观规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这在理论和实践上无疑都是完全错误的。

3.道德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阈来看,作为人性向善的自觉规范,道德起源于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因而道德的善恶意识以及荣誉观、爱憎观、公私观、得失观、苦乐观等等也都表现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把道德意识归结为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具体化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其中最本质性的规定。

但也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如果人们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命题变成毫无内容、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事实上,作为对人性进行审察和自觉规范的一种自由意愿,道德意识一经产生就渗透在主体内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人格要素之中。在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统一综合体后,道德的善恶意识便具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也就是说,道德意识以道德主体知、情、意的人格要素为凭藉而获得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道德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固然如通常所理解的那样,表现为一定社会的道德意识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但这仅仅是道德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一种表面形式。道德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更本质的内涵则是指道德意识在把握社会存在时具有道德主体内部那充分体现“精神-实践”特性,从而以认知、情感和意志对外部社会现实存在的能动创造性。

这也就是说,道德意识中的善恶价值观念已经不再直接亦步亦趋地依附于社会存在,而是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体化、内在化和独立化了。道德意识这样一个在主体认知、情感和意志统一的基础上,主体化、内在化和独立化的倾向就构成道德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更本质含义。也正是以这个相对独立性为前提,道德才实现其“精神-实践”方式把握世界这一根本职能的。

同类推荐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生命安宁

    生命安宁

    人生最大的焦虑之一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终点我们都有可能发现自己虚耗了生命。而在本书中,威廉·欧文教授运用斯多葛主义深邃的心理探索与有效的实践技巧,为我们描绘新生命的路线图。斯多葛哲学是古罗马最流行、最成功的思想流派,其生活的艺术能让我们减低焦虑,释怀过去,将心力聚焦于生命中能够控制的事务上;能让我们更好地对付羞辱、悲伤、衰老,坦然地面对声名与财富的诱惑。我们从马可·奥勒留那里学会取舍,从爱比克泰德那里学会从有限的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满足。当然,这种生活的艺术还能彻底治愈折磨现代人的心理慢性病症——对生活无休无止的不满足感,让我们的内心归于从容和安宁。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开创了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本书就介绍了老子思想体系中所包含的精妙的智慧和妙语箴言。
  •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学的本质是应时变通、趋时更新的,既有一以贯之的常道,也有因时而异、因时制宜的变道。因此,在今天这个时代,儒家思想是具有今天的时代精神的儒学。在人们都拼命追求物质幸福的时代,凭添了许多的惆怅、无奈与困惑,希望儒家的学问和智慧能引导人们站在今天,赢得未来!在做人中做事,在做事中做人。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热门推荐
  • 神级技能系统

    神级技能系统

    脚踏杀意波动,头顶波动刻印,身背鬼神幻影,狂暴的血气,绚丽的剑术,各系魔法层出不穷,谁与争锋?云风携带逆天游戏系统穿越异世界,从此踏上了一条热血征伐之路,一条武道巅峰之路!新书等级:锻体境,炼气境,人魂境,地魂境,天魂境,凝魄境,聚神境……
  • 一世非凡

    一世非凡

    张雨穿越到一个未知太平盛世的大夏王朝,成了寄人篱下的赤贫屌丝。他最大的人生理想,是过上丰衣足食、有钱有闲的好日子,却阴差阳错的成就了一世非凡!此文是《一世吉祥》的姊妹篇,但求诸位看官享受阅读快感,间或轻松一笑!
  • 传脉

    传脉

    生灵的繁衍,生存的法则,生性的磨砺……一切世事演化,皆是传承。这是个以“传修”为生存之道的世界!&@&[传修等级:传士、传师、传王、传帝、传宗、传圣、传尊、传仙、传祖、传神][天地为脉,万物传承——在这里,你不可能一个人战斗!]&@&PS:选好你的传伴,练好你的传技,一起遨游大千宇宙,传遍亿万时空!PS2:本书风格为“玄幻+科幻”,节奏超快,准备好就出发吧……&@&欢迎加入:平衡系传修者【40199979】、传修之李派【71787320】(新)
  • 恋上我的吸血鬼殿下

    恋上我的吸血鬼殿下

    她时而邪恶,时而妖媚,时而冷艳,时而多愁善感,到底那个是她.其实她只想做一个凡人,但命运的齿轮,让她在命运中轮回,曾经纯洁的天使,为了自己爱的人不惜堕落.曾经夏朵家族最宠爱的魔女,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男人,不惜放弃自己的青春,而他却杀出一座空城,也没有挽回她的心……
  • THE BATTLE OF LIFE

    THE BATTLE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中恋歌

    云中恋歌

    我是云歌,也是云歌。但我究竟是不是云歌……那注定的命运能改变吗?与我携手一生的是陵哥哥还是那个翩翩公子孟玨?我究竟是谁……可是一切都不同了……(大家要有耐心,后面的内容有惊喜,可以保证搞笑,但是会有一点点虐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_<::)
  • 天地魔神

    天地魔神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一个青春期的懵懂少年,被王八精吞了村子成了孤儿!为报大仇一路西去要学真本领,才发现本领越大越是深陷漩涡中!
  • 碧血昊天

    碧血昊天

    练体武学,神通万象,真神,神圣,神王,神皇;道术:道士,道师,天师,道圣,道王,道皇。这里是神通之界,只有晋入神通才能摆脱蝼蚁的命运。
  • 妙女多娇

    妙女多娇

    谁说穿越女都是人见人爱花开花现,林妙就是天生的扫把星!克死亲娘、克死弟弟,尼姑庵里带发修行整整八载!谁说重生的都是倒霉蛋,对于某人来说,重生只是更强大。忽然有一天,重生男遇到某个倒霉蛋,吓了一蹦——你不就是我上辈子临死前遇到的那个催命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喜丧

    喜丧

    埋好的棺木被盗挖,这是现代版的盗墓笔记。喜丧变成了悲丧,这到底是谁的过错。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在常态之下也有不一样的心酸。这些谁能懂?一个伟大的乡村女人,她用博大的胸襟接纳了苦难中的弟兄。她是性感的,也是温暖的,三个男人的梦中情人,演绎乡村版的爱恨情仇。一辆幸福的自行车,重温感动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