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0700000007

第7章 耿飚(2)

赵秀松(耿飚秘书):他说,你看我在的十九兵团已经到朝鲜参战去了,我作为一个老兵,我也去不了,怎么办?他在那边照样做一些工作,还叫瑞典的一个医学博士——安德烈女士到朝鲜亲自跑一趟,因为美国在那个地方实行了细菌战不是,朝鲜人在那个地方深受其害。所以安德烈就随联合国的一个调查委员会,最后写出来一份调查报告,在瑞典报纸一公布,世界知道了真相。

1951年冬,耿飚收到了一封外交部公函,内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信。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在公函中传达了周总理的指示,要求耿飚协助李四光的女儿李林从英国回国。原来,李四光和夫人于1949年秋冬之交离开英国,辗转回国,当时他们的女儿李林正在剑桥大学攻读金属物理学博士学位。如今,李林已经学成,急于回国将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祖国的科研和建设事业。考虑再三,耿飚决定给李林写信,要求她不要声张,装作到北欧旅行,先取道瑞典。

为了避人耳目,耿飚亲自驱车到距离斯德哥尔摩100多公里的乡村,将信件投递到一个路边邮筒里。李林接信后,来到斯德哥尔摩,受到了使馆人员的热情接待,耿飚和赵兰香还陪同她观看了歌剧《茶花女》。几天后,耿飚又送她途经芬兰转道莫斯科回国。李林回国后,果然不负所望,在物理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出色的成绩。

在担任驻瑞典大使兼任驻丹麦、芬兰公使的任期内,耿飚还把瑞典的钢铁制造、丹麦的风力发电以及芬兰的植树造林等多项优势技术写成调查报告,报回国内,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先进经验的参考。

“我们只在米袋上印上‘中国’,不必再表明‘援助’字样”1956年,耿飚接到了外交部的一纸通知,让他和首任驻巴基斯坦大使韩念龙对调。由于瑞典和巴基斯坦气候一冷一热,这次对调后来被外交部戏称为“冷处理和热处理”。

孔祥琇:毛泽东、周恩来都找他谈话。毛泽东说,一个国家搞建设,不依靠外国援助,但是没有外国援助也不行。现在我们光靠南大门不行,还要打开一个西大门。南大门指的是香港,因为香港是我们往外去的唯一通道;西边这个大门,那就是巴基斯坦。

1951年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巴基斯坦,原为英国的殖民地,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8月,实行分治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继挣脱殖民枷锁,成为独立国家。耿飚成为第二任驻巴基斯坦大使后,有一次东巴地区(今孟加拉国)遭受严重水灾,巴基斯坦外交部便向耿飚提出急需向中国购买6万吨大米的要求,希望中国给以优惠价格。耿飚向国内汇报了此事,周总理批示:在同意卖给巴方6万吨大米的同时,另外赠送大米4000吨。

在签字仪式上,巴基斯坦外交部长主动向耿飚提出,美国援助巴基斯坦的面粉,口袋上都印上了“美国援助”的字样,中国援助的大米,也可以在米袋上印上“中国援助”字样。耿飚回答:我们只在米袋上印上“中国”,说明这些大米产自中国就可以了,不必再表明“援助”字样。两字之差,体现了中国人民帮助东巴人民克服困难的真诚愿望。巴方官员再三对中国使馆人员表示:中国不利用援助来抓宣传资本,是对巴基斯坦的真正支持。

1956年底,周总理和贺龙副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欧亚11国。代表团对巴基斯坦的访问历时10天。耿飚陪同代表团从拉合尔飞往达卡时,因为飞机误点,原定在下午2点到的飞机到6点半才抵达达卡机场。飞机降落后,大家出乎意料地看到机场上黑压压的欢迎人群。达卡的官员告诉耿飚,这些从周边地区自发前来的群众多达10万人,一直等待了七八个小时,就为了看一看中国总理和中国大使。

孔祥琇:我们有自己的这个大使馆,周总理去过,耿飚在那儿栽过竹子,叫做楠竹,就象征周总理的高风亮节。现在你们要是再去看,已经成了一片竹林了。

到了80多岁,耿飚还时时回忆起那个场景。他曾说:“当时我国正处于国际反华势力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之中,正因为这样,毛主席才指示我要努力打开巴基斯坦这扇从西面通向世界的大门。”象征周总理高风亮节和中巴友谊的楠竹后来成为耿飚一生中最多的画作。

1960年1月,耿飚离开巴基斯坦回国。回国之后,中央并没有按照耿飚自己的意愿放他回部队,而是任命他为外交部副部长。这一年,已经是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二年了。面对生活资源匮乏和饥馑的严酷现实,中央人民政府将每个国民的口粮定量减到最低限度。当时有很多人因为食品不足和营养不良出现了浮肿。

王明修:那时候外交部,特别是1960、1961这两年,非常困难的。耿飚同志看到这种情况啊,就想怎么办,这么下去不行的。外交怎么办呢?工作怎么办呢?

孔祥琇:就和总务司商量,搞了三个队:一个是垦荒队,到北大荒去种粮食;一个是捕鱼队,到天津那里、渤海那里去打鱼;还有一个打猎队。

1963年夏,耿飚出使缅甸。4年后的一天,大使夫人赵兰香突然被单独急召回国。不久,耿飚和第一批驻缅使馆的工作人员也奉命乘专机回国述职。从仰光起飞的飞机没有按照惯例在昆明机场停留就直接飞往北京。一到机场,耿飚没有见到亲人们迎接的身影,却被几个毛头小子直接塞进了不知去向的车子。从此,耿飚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蹉跎岁月就这样开始了。

“耿飚敢说真话,是个好大使”1968年下半年,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和周恩来的再三督促下,耿飚和黄镇等一批大使才得以解放出来。一年以后,“九大”闭幕后的第十二天,周总理突然召见了刚刚当选为中央委员的耿飚,告诉他中央的意见要把他派到阿尔巴尼亚。

这个位于南欧巴尔干半岛的小国当年和中国的关系是同志加兄弟。1954年起,中国就开始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援助。在中国自己遭受政治封锁、存在经济危机的岁月里,万里迢迢给“情同手足的兄弟国家”送去大批援助物资。但这种大规模的援助,存在着相当的浪费现象。耿飚决定给当时外交部主管欧洲事务的副部长乔冠华写信,指出,我国对阿的援助客观效果并不好。他大胆提出了对援阿规模、内容和方法重新考虑、通盘调整的重大建议。乔冠华把耿飚的信立即转报中央。毛泽东看了说:“耿飚敢说真话,是个好大使!”耿飚所提关于改变援助阿尔巴尼亚政策的意见,最终被中央采纳实施。中国对阿的援助作了通盘调整,中国援外的一些既定策略也随之改变。

1970年1月17日,耿飚在驻阿尔巴尼亚使馆打扫卫生时,一个人用椅子爬到高处修理窗帘。第四次反“围剿”中被子弹洞穿膝盖的旧伤突然发作……周恩来指示耿飚回国到上海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耿飚回到北京,调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担任部长一职。1970年12月,耿飚夫妇离开地拉那回国。

从此,将军结束了他的大使生涯。

耿飚在中联部依然秉持清廉正直、雷厉风行的作风,解放了受“文革”冤错的大批干部群众,使中联部的工作又重新开展起来。1978-1983年的五年间,耿飚先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军委秘书长、国防部长、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88年7月,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9年4月18日,耿飚将办公室从人大搬回家里,开始了离休生活。他在闲暇时重拾年轻时代的爱好:修表、篆刻、下棋,和重孙女玩耍。他仿佛就是我们身边慈祥的邻家老人。

1991年,82岁的耿飚精心策划了一个金婚纪念旅行,他准备带着妻子和儿女回到阔别多年的陇东去看一看。甘肃庆阳是赵兰香的老家,也是耿飚在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副旅长时和赵兰香相识、相恋和共同战斗过10年的地方,那里的父老乡亲让他牵肠挂肚。

2000年6月,耿飚因病于北京辞世,享年91岁。

估价20万元人民币的《百鸟图》最终卖了220万

丈夫去世后,赵兰香变得沉默了。2001年5月,赵兰香在耿飚去世一周年的时候在《世纪》双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忆我的丈夫耿飚》的文章。在老人深情的回忆里,她的丈夫是一个忠诚的军人形象——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无论对我还是对国家人民,他永远忠诚。正因如此,她才不假思索地想好了他的墓志铭,只有简单的四个字——耿飚将军。

这时我们才知道正是因为思念,她才刻意避免谈及往事。她开始日以继夜地整理丈夫的遗物,想替他完成一件他生前还来不及实现的愿望……可是耿飚一生清廉,家里没有几件值钱的东西。赵兰香犯愁了。突然间,她想到了一幅画。

2006年的北京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幅清代着名花鸟画家沈铨的《百鸟图》被估价20万元人民币。

耿焱:拍卖师呢,当时就介绍说,这幅画是耿飚夫人赵兰香提供的,一下子全场就很受感染,这个价钱就一路上去,220万。拍卖锤子下来的那一刻,出乎我意料的,在座的群众全都鼓掌了。

《百鸟图》最终卖了220万,加上耿飚生前收藏的其他一些书画的拍卖所得,赵兰香带着350万巨款回到了庆阳。不久以后,在她和耿飚当年结婚的窑洞边上,盖起了一座宽敞明亮的希望小学。在热闹的开学仪式上,我们看到了昔日的大使夫人终身不忘的习惯性礼仪。86岁的赵兰香说,这是她为丈夫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丈夫最希望做的一件事。

同类推荐
  • 达·芬奇(名人传记丛书)

    达·芬奇(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怀着无穷好奇与创意的天才画家,除创作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惊世杰作之外,还涉猎数学、地质、解剖学、机械制造学等多种学科,并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进步,永远不知疲倦。本书客观生动地叙述了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为青少年读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4)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是一代大师梁实秋最经典散文作品集,也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梁实秋自传,由其生前关于自身生平的经典文章辑录而成。在书中,他一改平时幽默、诙谐的文风,用细腻而又真挚的语言深情回忆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包括儿时的家庭生活,清华八年的求学生涯,赴美留学的学习经历,全景展现了一代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轨迹,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文化习俗。志满中年,立志交游,他写下赴台前后的见闻、感想和游历;离开故土,家国之思,他回忆人生最重要最快乐的时光,对故友至亲的深切缅怀,饱含浓郁的怀旧情调和人生哲理,让读者看到梁实秋闲散恬淡、幽默风趣外表下更真实、感性的一面。
  •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我们总认为在生活和生存手段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却因为这种想法失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们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电力和机器,金钱和商品,只有作为使生活更加自由的手段时,才是对我们有益的。它们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 行走的青春

    行走的青春

    本书是继《娱乐这圈儿,琪实很幸福》之后,作为娱乐圈八大推手之一的陈琪所著的第二本书。《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16岁离家只身闯荡北京的男孩的励志奋斗史,而这本书我们则可以清晰地把脉这个男孩的心灵成长史。本书共分10个章节,第一章“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讲信念。在作者看来,少年时候在老家的影视城反复徘徊逗留,命运已经在此埋下伏笔。许多少年曾与作者一样,无限向往着一种璀璨耀眼的舞台,但许多人在往后的生活里渐渐将这个梦想遗忘,而只有作者,依然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踽踽而行。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这个小镇少年已经攀折了自己的梦想,有所成就了。“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正是强调“梦想”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热门推荐
  • 猎魔风暴

    猎魔风暴

    一辆老式摩托车,一支AK47自动步枪,一把削铁如泥的屠龙匕首——长发墨镜的男子游走在核战之后的地球废墟。为了食物和水,为了活下去,他不但要面对来自人类的危险,更要面对受到核辐射而变异的动物:翼展十米宽的秃鹫、磨盘大小的巨型毒蝎、水牛大小的双头野猪、残暴而攻击性极强的鬼狒猴、生出翅膀的巴厘虎、长出虬角和利爪的烙铁头蛇…………最大的危险,是来自体内的变异——
  • 绝殇魔帝

    绝殇魔帝

    少年因爱编织了一个让自己一生都无法释怀的谎言,本以为自己身中剧毒,必死无疑,却不想心力憔悴间来到了洛雪城城外的古荒绝地,侥幸被一魔道女子救起,并将他收为唯一的男弟子,从此本阳光,开朗的他,逐渐变得冷峻,沉默,,,,,,,,,,,,,,,,,,,,,,,,,,,,,,,,,,,,,,,,,,,,,,而后一段段与他师傅及从前的女友之间波折伤感的故事,精彩却又绚烂的历练徐徐展开,
  • 半悬的星球

    半悬的星球

    《半悬的星球》半悬的星球多文多,五百年来着落在梦幻的宇宙之海爱丽莎之中。在这颗星球上,灵就是一切能量的来源。自诞生之日起,星球上便存在着两块拥有强大力量的石头:空之圣石“天空之翼”,水之圣石“海妖之泪”。两颗石头关系着星球的命运,历代由空之一族和水之一族分别看管。
  • 鉴宝高手

    鉴宝高手

    贺青本是一名普通的都市青年,前途堪忧,一块古老的血玉却让他拥有了会古通今的神奇能力,开启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古玩生涯。他参加鉴宝大赛,技惊四座,自大师手中捡漏,从专家眼皮底下捷足先登。从此,夏鼎商彝,秦砖汉瓦,唐彩宋瓷,明炉清雕,一一尽在掌握。贺青一路淘宝,足迹遍布乡野都市、五湖四海,古董文物与财富宝藏纷至沓来——陆子冈玉雕 ,青花瓷鸟食罐,珍品老蜜蜡,犀牛角雕无奈何杯,四神兽八卦镜,汝窑笔洗,青虹剑,祖母绿夜明珠……一个古玩界泰斗正在悄然崛起!
  • 混沌斧

    混沌斧

    远古的神话传说,各种能人异士降妖除魔,留下了千古佳话。各朝各代无数人梦想着长生不老得道飞升,然而千百年来现实打碎无数人的梦。一个少年小道士的成长却重新开启了飞仙之路……
  • 盗贼老婆乐翻天

    盗贼老婆乐翻天

    她是偷盗宝物的盗贼,身形灵敏从不失手,他是万人敬仰的总裁,家世显赫,为人冷傲。两个本来没有交集的人却因为某种原因交集在了一起,她成了他的妻,可他却爱着另一个身份的她,自此,两人开始了不可思议的虐心之恋。
  • 谁见证我的青春

    谁见证我的青春

    她出生当晚死了父亲,白色的孤独是童年的回忆,青梅竹马的男生不是她的初恋情人,和她结婚的不是腹中孩子的父亲,没有丈夫却有孩子的女人还是剩女么?曲折,挣扎,真情……当生命苍白得只剩下日记,当她拼命往前追赶,回头,却发现原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原地……女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她很难和男人一争高低,城市不能轻易接受这些农村出生的人,尤其是女人。女人的名字不叫弱者……感谢读者,谢谢!
  • 将爱情进行到底

    将爱情进行到底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友情、爱情和奋斗的故事,里面有梦想、有流行、有浪漫,而同时也有现实中的无奈与困惑。该小说通过感人剧情,反映出真实的人生。
  • 大部头里的小故事(外国卷)

    大部头里的小故事(外国卷)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那些优秀的外国经典名著形式新颖,想象奇特,一直受到中国青少年的喜爱、-通过阅读经典,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还可以让我们重新回归到本真的心灵家园,感知生活的美好。《大部头里的小故事(外国卷)》精心选取外国著作中的经典小故事,内容涵盖《圣经》《名人传》《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作品。书中各章节设置了“背景搜索”“经典名著纵览”“作者点击”等趣味版块,便于读者快速把握著作的相关信息;每个故事后面还设有“小故事中的大道理”栏目,使读者在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获得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水煮人生

    水煮人生

    在转身的瞬间,你的未来我不再参与,只希望时间能磨灭我的回忆我愿让心为一座城,葬着未亡人只为你给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