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9300000012

第12章 责任政府与市场经济现代转型(1)

政府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诺思“国家悖论”所揭示的两难困境告诫我们,在充分利用政府作用的同时,必须对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和政府失责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我国已建立了初级市场经济并正在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法治,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法治的确立。而法治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责任政府,我国要顺利实现市场经济的现代转型,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效保护产权,就要建立责任政府。

市场经济有“初级”与“现代”之分,也有“好市场经济”与“坏市场经济”的区别。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但仍处于不完善的初级市场经济阶段。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不健全,政府责任不到位,对产权保护不力与对市场经济的不当干预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正如吴敬琏先生指出的,“改革的两种前途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一条是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道路,一条是权贵私有化的道路。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正在走向天堂,也可能走向另一个方向。”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究竟是沿着好的市场经济的轨道不断前进,还是滑入坏的市场经济徘徊不前,关键在于能不能在法治基础上建立责任政府。

第一节法治缺失与政府失责

经济史权威诺斯在对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史进行系统的研究之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衰退的根源。”这一着名论断被称为“诺斯悖论”。

世界银行组织有关专家对世界各国政府进行全面的考察后也得出类似的结论:“政府对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这种发展能否持续下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追求集体目标上,政府对变革的影响、推动和调节方面的潜力是无可比拟的。当这种能力得到良好发挥,该国经济便蒸蒸日上。但是若情况相反,则发展便会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推动经济改革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在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扮演了一个直接组织和推动改革的积极角色,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退出历史,市场经济渐渐形成,政府的角色应该随之调整和变化,要从解构传统体制到建构新体制的历史转变,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历史要求担负起保护产权和规范市场秩序的责任。

政府完成这一责任在于为市场经济社会构建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要成为社会法制体系的建构者与维护者,扮演好市场经济秩序的监护人角色。但政府能否有效地履行这些职责,不仅取决于政府官员的道德自觉,更重要的应该依靠制度力量的推动和保障。因为,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也具有一定的利益诉求,公职人员从政首先是一种谋生手段,他们会依据自身的能力、学历和担负的责任期望相应的利益要求。但问题是任何利益集团都可能滋生不正当的利益要求,由于政府的政策制定具有对社会稀缺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功能,在法治缺失的情况下政府对利益的不正当追求往往导致公共政策的制定背离政府公共责任,造成社会不公并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律等方式对制度安排作出的设定往往是单方面的,并不一定需要事先征得利益相关者的同意,然而对利益相关者却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利益相关者往往难以及时了解政府正在进行的政策调整和制度改变,于是,对利益相关者构成了制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制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使利益相关者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着市场风险之外的制度风险。

制度的改变意味着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不同社会阶层会设法对制度调整的过程和方向施加影响,以实现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制度设定。然而在我国民主决策机制和利益整合渠道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利益相关者很难在体制内合法地找到有效表达利益诉求的方式,常常只能通过体制外的途径来表达。事实上在一个人情社会,体制外的利益诉求对他们来说往往是有效的。然而,这种非制度化的权力运作对制度变迁的控制,为权钱交易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非制度化社会,企业花费财力和精力与政府官员建立关系是有益的,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政策调整的走向,为制度变迁带来的风险做好防范和应变准备,甚至可能影响政府官员的决策,促使形成一个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制度环境。同时,非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为一些政府官员追求自身利益提供了机会,他们会利用所掌握的权力来谋求扩大自身的福利,而社会转型期制度的动态性给一些政府官员打着“改革”的幌子对现行制度进行不断调整提供了借口。社会转型包含着一对具有内在矛盾的任务,一方面要解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旧体制,这时“破”字当头;另一方面要迅速建构新体制,促使经济发展,这时“立”字为先。改革要求人们敢于冲破各种陈规陋习,但判断的依据是人的主观认识。而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被严格遵循的新制度,要求人们成为遵纪守法的楷模。这是两项相互矛盾但又要相继完成的任务,其间内在的矛盾与冲突难以避免。

市场经济的历史表明,制度的相对稳定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尤其为长期性的投资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然而企业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博弈合谋,却常常导致政府在推进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无法保持制度的稳定性,而且各个政策相互间也缺乏必要的协调。政府行为的不规范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使企业处于制度不确定的环境中。于是企业无法顾及长远的利益,因为理性告诉他们,长期的投资计划包含了太高的制度风险,短期行为成为可靠的投资选择。

经济转型期间发生的这些现象说明,政府在发挥其积极功能的同时,也时常凭借其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阻碍自由市场的发展。这印证了诺斯的“国家悖论”:一方面,国家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它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的所有权结构;另一方面,由于统治者的福利函数与社会福利函数不完全一致,使得最优产权结构并不必然成为统治者的选择,国家又成为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

法治缺失下的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或者迫于利益集团的压力,可能选择无效率的制度继续存在,或是沿着错误的路径进行制度变迁。当市场失序是由于市场主体存在欺诈和违约等引起时,我们可以诉求政府,运用国家力量执行合约。如果市场失序的源头在于政府失责,在于行政权力的滥用时,市场秩序的整治就失去了公共力量。因此,在法治缺失的制度环境中,政府失责是必然的结果,并最终导致市场经济的失序和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第二节政府失责与市场失序

法治缺失导致政府失责,而政府失责必然带来市场失序。在法治缺失和政府失责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可避免会增加制度风险并引发非市场竞争。结果市场秩序会遭到破坏,社会资源严重浪费,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法治缺失与政府失责导致的市场秩序混乱和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危害是致命的,其结果是超经济强制到处盛行,各种超经济力量介入经济生活中,并致使以滥用政府权力牟取巨额私利的权贵私有化不断蔓延。当经济纠纷产生时,政府掌握的行政权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寻租”、“设租”成为经济运行的逻辑,并导致不正当竞争和腐败的盛行。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甚至恶化,市场化改革就会滑入坏的市场经济的泥潭而难以自拔。

市场经济要求赋予公民平等自由的身份从事经济活动。对公民来说,没有法律禁止就有行为自由,即享有“非禁准入”的权利。而对政府来说,只有在法律明文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行使权力,受“非准禁入”的限制,不得逾越法律的授权限制公民自由和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进行下放权力的改革,减少中央政府对经济的直接管理;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扩大又增加了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可能。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政府官员在行使权力时,时常可以不为法律所限制,权力运用的随意性很大。政府对特殊企业的庇护造成市场经济的非公平竞争,政府对侵权行为的放纵和庇护导致产权制度的扭曲,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而导致市场失灵。

建立市场经济是人类的理性选择。市场秩序具有自发性,它由分散的经济人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独立作出决策形成的。

哈耶克曾从知识论角度解释了市场自发秩序形成的原理,指出市场是能够有效利用知识的机制,因为知识具有分散性和互补性,市场形成的价格中包含着人为制定的价格所无法获得的丰富知识,这种秩序是有效率的和低成本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性经济人可以获得更多有效的市场信息,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将稀缺资源优先配置到已发现的能有最大效益的地方。但是市场秩序演化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停留在某一阶段而无法向更高层次的形态转变,要完成这一转变往往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的推动。一些学者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体制不同将其区分为初级市场经济(或称传统市场)与现代市场经济。

初级市场经济不仅经营规模小,还有两大特点:一是经济实体间的交易多是“现货市场交易”,交易的进行主要靠交易双方的声誉而非第三方对交易合同执行的保障。二是对经济人和其产权而言,政府不受制度的约束,政府可以任意干预经济活动、限制交易,导致经济人的产权得不到保障。现代市场经济与初级市场经济的本质不同在于,“非人格的交易”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政府作为主要的第三方保障交易合同的公平执行。同时,政府与经济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建立了一种“保持距离型”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实践表明,现代市场经济的上述特征建立在法治之上。

现代市场经济对法治的诉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限制政府权力的滥用,防止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不正当干预;二是迫使政府承担对产权保护的责任,维护市场竞争正常秩序的责任。因此,在法治下的政府应是一个责任政府,责任规定政府不得随意干预市场秩序;责任又规定政府必须保护公民权利和市场秩序。清晰而有保障的产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它的实现需要政府担负起产权监护人的职责。当然,政府履行职责的基础是法治,没有法治力量的推动,政府仅仅依靠道德自觉不可能提供制度化的持久保障。总之,我国市场经济的现代转型需要一个权力受到有效约束的责任体制、一个与产权制度内在要求相协调的责任政府。

同类推荐
  •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为实现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中国共产党作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重大决策。行政学院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文件要求,创新培训理念体现需求特色,创新培训内容体现学科特色,创新培训方式体现教学特色,创新运行机制体现功能特色,着力提高学员素质和行政能力,在整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训教材建设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党中央印发的《2010年-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国务院颁布的……
  •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为了解决百姓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民生问题,方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现国家政策精神与百姓需求的有效对接,我们特组织编写了这本面向普通百姓的《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采用问答阐述的形式,针对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运用现行政策法规进行解析,对案例进行点评、支招,提示大家在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政策,理智、策略地应对民生问题,打理好日常生活。书中的案例,都是从百姓关心的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分为衣食住行、婚姻家庭、百姓理财、文化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六个部分,案例真实、具体、鲜活,代表性较强,较全面地反映了百姓的民情和民意。
  • 衰落还是转型: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变化研究

    衰落还是转型: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变化研究

    本书以中外学术界激烈争论的“政党衰落”问题为切人点,考察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对政党模式的演变造成的影响,分析政党与选民、政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政党组织结构的相应变化,肯定政党在当代西方国家中所发挥的表达和整合各种利益、政治动员、录用政治精英、维持政府运转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指出西方政党政治中存在着脱离选民、疏远社会等不利于政党长远发展的倾向。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内容包括国际战争与和平理论概述、亚太安全形势与战略、亚太安全机制、亚太军备控制、领土争端与亚太安全等七章。
热门推荐
  • 世有桃花

    世有桃花

    从《诗经》初嫁,到秦汉飘摇、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桃花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绵延不绝,遮蔓、轮回,人们很容易弄清松竹梅兰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但不是很容易弄明白桃花这样东西的文化内涵。桃花在中国,太复杂,但凡想起,先有一言难尽的暧昧。
  • 美术生手下的英雄联盟

    美术生手下的英雄联盟

    一个职业中学的美术生,在英雄联盟上路,被虐过,被讽刺过,但他明白我们应该为了美好的明天而战,在自己的信念下,他成了学校最强的玩家,他被人称为超神王!
  • 修真找萌友

    修真找萌友

    修仙有三好:长生美貌能力高顾以予面无表情的翻个白眼:修行多累多枯燥,我又不求长生不老。一个不想修行却不得不修行的姑娘在修真界的奇妙旅行。
  • 奇妙生物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奇妙生物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求知探索系列丛书:奇妙生物之谜总集》分为恐龙的奥秘、动物之谜、动物世界情感之谜等。
  • 海底神子

    海底神子

    “人死之后会去哪里?”“我的孩子,人不会死,要怎样说你才能理解呢?”“为什么要将拥有高深武功的人都清除掉?”“我的孩子,这并不是针对武功,我们的目的只是确保平衡。”
  • 必剩客的春天【全本+出版】

    必剩客的春天【全本+出版】

    唐恩窈和庹西溪均已进入“必剩客”行列,空闲的时间,她们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在这个春天里,她们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优质“桃花”:风度翩翩的“富二代”,斯文儒雅的“离婚男”,心宽体胖的美食家,古灵精怪的名侦探,门当户对的小军医,忽然间“良心发现”的“窝边草”同事,还有难以忘情的旧情人……也许真的“相亲的路上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但更可能的是在无数次的坚守中“转角遇到真爱”。无论如何,“必剩客”们的“春天”,在路上了。——————————————————————————————实体书《必剩客的春天》于2012年三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上市。当当、卓越均有销售。
  • 绝色倾城废材女王

    绝色倾城废材女王

    当二十一世纪的全能女王,穿越为月家废材嫡女,看她如何翻云覆雨,玩转异世。。。萌宠神兽相伴,邪魅夫君携手共闯下。“墨儿,你又不乖了”某男无耻的说道,还不忘摸一下小脸。某女炸毛“妖孽,快放开我!”“就不放,墨儿不是说过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吗,我怎会放开呢?对不对呢、”某女无语。。。自己的确说过吧美文哦,大家多支持,小诺谢大家了哈。么么哒。。。。。。。(づ ̄3 ̄)づ╭?~大家喜欢就支持,不喜欢的可以绕道而行。(那个作品类型不是女尊,只是穿越玄幻)
  • 缘起不落

    缘起不落

    他们都说缘起缘灭天注定,没有人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缘分的起落。可是,在遇见你之后,我却开始每日奢望我们之间的缘分能够缘起不落。
  • 无限之英魂空间

    无限之英魂空间

    致我最爱的游戏英魂之刃,我玩这个游戏已经两年了,虽然他没有英雄联盟火,但是却是我玩的最久的游戏之一,我爱这个游戏,每每看到英雄联盟的相关故事我总会想为什么没有关于英魂之刃的故事,是因为他只是网页游戏??还是因为他比较坑,老是维护?对于我来说,他有时让我很生气,因为队友,因为英雄,但是我更爱他,他对于我来说就是我的朋友,我不开心的话,我就建立一个房间打字骂人出气,匹配人机去虐系统拿超神暴走。总之很感谢这个游戏,因为他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是可以给我鼓励,陪我匹配的,不怕我坑的那种好队友呢~(⊙^⊙)~
  • 蟹之谣

    蟹之谣

    小说通过老实巴交的农民于旺田养螃蟹的遭遇,揭示了底层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生存的艰辛和苦难,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农民调查”。小说贴近生活,真实地表 现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重压之下生活的沧桑、奋争与无奈。小说情节曲折、深沉厚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水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