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9200000027

第27章 图片报道采访(4)

第六种是重大节日和特殊纪念日。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季节变化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新闻源。记者可以在这些日子到来之前寻找有关对象,就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进行采访报道,图片报道记者更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捕捉相关有价值的视觉新闻形象。

总之,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不一而足。但最重要的也许是通过记者耳闻目睹来获取新闻线索。记者的眼睛看、耳朵听,都应当与一般人不同,无论到哪里,不管接触什么,都必须从“能否出新闻”这一角度,去认真看一看、听一听。无动于衷,漠然置之,都是与新闻记者无缘的,因为它会极大地削弱记者的感觉能力。例如,19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夕,举行了专门的记者招待会。作为美国总统,他在会上第一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提法,这意味着美国第一次公开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美关系将有重大转折,在场的多数外国记者相继感觉到这一提法的重大意义,抢奔出去发新闻,而在场的中国记者却没能及时感觉、捕捉这甚有意味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无处不在,有时闲逛、扫大街也能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只要记者做个有心人,对身边的人和事时时在意,处处留心,对听到看到的信息有着职业敏感,发现新闻也就不难了。

由于新闻线索来之不易,因此,对新闻线索应当务求正确处理,“物”尽其用。

一方面,要及时跟进新闻线索,迅速甄别真假,判断潜在的新闻价值大小。很明显,新闻线索毕竟还只是线索,它只是新闻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尽管它可能存在着大小不等的新闻价值,但毕竟还没有成为新闻事实本身。因此,需要摄影记者顺着线索,顺藤摸瓜。

另一方面,要尊重新闻线索的客观发展规律,注重时机的把握。作为新闻事实简明信息和信号的新闻线索,需要及时处理。如果摄影记者采取行动迟了,就会导致新闻线索原先的信息和信号“变质”,最终会错失机会。再者,新闻报道还要讲究“火候”,有时还需要密切配合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甚至还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承受心理。

总而言之,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的基础上,应当开阔视野,广泛获取新闻线索,然后正确处理,认真求实。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曾指出:“消息来源是记者生命的血液。”作为一名记者,不应把脑袋瓜长在别人头上,不应满足当“派工记者”,而应当把生活、活动当做源泉,从中不断地获取新闻线索。

二、采访准备

有了新闻线索,并不意味着采访能够顺利进行,更不意味着采访目的的实现。要保证采访的成功,必须研究采访对象,拟订采访计划。新闻采访作为一种复杂的意志行动,还包括记者头脑中对采访对象基本情况的熟悉、采访活动的计划拟订和方法的选定,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不经历这一过程,采访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再则,采访对象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计划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求记者作出全面、合理的权衡,制订和选择对实现采访目的最为有利、适宜的计划和方法。因此,采访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是必需的。一般说来,采访前的准备有下列几项:

首先,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通常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经历、兴趣、特长等,还包括采访对象的立场、观点和言论以及近期的社会活动等等。这方面的准备相当重要,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了解得越充分,研究得越仔细,对其特有的心理差异的判断就越准确,从而就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调用适当的访问形式或技能,迅速控制现场局面,把握现场气氛,在情感上与对方进行热烈交流,最终打开采访通道。

其次,要制定采访计划。制订采访计划是记者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更能趋向一致、实现采访目的的不可缺少的一步工作。所谓采访计划,即指大体的活动步骤、方式,确定要访问的部门、人员名单及其先后顺序;采访计划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采访活动方案,主要是采访的时间、地点、活动安排等。二是采访提纲,主要是谈话的主题、要提的问题等。它也是采访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按照计划记者可以了解到想要表现的内容,当然在实际采访的过程中,不一定完全按照计划进行,可以根据采访对象的特点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适当调节。

“有备无患”是兵家常识,也是保证摄影采访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都是在强调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美国新闻学者约翰·布雷迪认为:“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1分钟至少要准备10分钟。认真调查之后进行的采访几乎总是更有成果。”

以长篇史着《光荣与梦想》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美国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曾回忆说:“我第一次采访肯尼迪总统时,事先规定我可以和他谈10分钟。而实际上采访持续了3个半小时。这次采访激动人心,并引出了日后的多次会见。”曼彻斯特解释说:“我认为事前准备事关重大。向美国总统提问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简直是对他的侮辱。他很可能立即对你下逐客令。因此,你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他闻所未闻的。只有显示出你对他的充分了解后,他才有可能尊敬你,有兴趣跟你交换意见,使采访继续下去。”曼彻斯特准备对肯尼迪总统进行首次采访时,查阅了总统召见的特别助理和内阁顾问的名单,发现他们当中80%的人与总统年龄相仿,因此问肯尼迪总统是否是“同代人主义者”。曼彻斯特说:“虽然他(肯尼迪)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一点,但是他喜欢这个提法,并玩味不已,从中得到了一番乐趣。真正第一流的采访可以让一个能言善辩的采访对象如醉如痴,如果他入了迷,采访就会顺流直下,你将从他身上得到更多的东西。这都取决于你事前花了多少工夫。”

美联社记者尤金·莱昂斯曾采访过斯大林,事先有人通知他,会见时间只有2分钟。他以为2分钟时间很短,只能随便地问一两个问题。但是,见面后情形出乎他的意料。斯大林并没有把时间限定在2分钟内,结果他在斯大林办公室里呆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但是,遗憾的是莱昂斯因为没有事先准备好采访提纲,最终没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没能挖掘出意义重大的新闻内容。事后,他非常后悔地回忆说:“我永远感到内疚。”另一次,他又获准采访伊朗国王,但只允许提5个事先规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只用了几分钟便谈完了,而兴致勃勃的国王似乎突然对被采访来了兴趣。他微笑着请记者再多提一些问题,而莱昂斯却只准备了5个问题,其他问题根本就没有思考过,一时竟然不知道该问什么才好。两次受挫,原因基本上是相同的。

他痛惜地说:“就在那儿,即国王的工作室里,我庄严立誓,暗下决心,从今以后如果再来到世界上的大人物面前,一定事先认真拟好几十个问题,准备进行一两个小时的采访——即使根据安排只许谈几分钟。”

最后,还要检查有关物品特别是摄影器材的完备情况。中外采访学着作都指出,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还应包括行装、笔墨纸张等方面的准备,若是到偏僻的农村、部队、山区、矿区、牧区、林区采访,还要带上雨具、药物等,甚至连鞋带也要备上一副,以防万一。对于图片报道来说,摄影器材是拍摄新闻图片的唯一保障。采访前应该完整地检查一遍摄影器材的状况,如果是传统的光学胶卷相机,要检查电池、胶卷、闪光灯、镜头等器件的情况;如果是数字相机则还要检查存储器材的使用容量以及电池、充电器的准备情况等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经验的摄影记者都会随身携带两台相机,并准备好足够用的广角镜头、长焦镜头。通常情况下,一台相机安装短焦距镜头,另外一台相机则安装长焦距镜头,根据现场需要来选择使用。

三、现场拍摄

1.“我在现场”

图片报道与文字报道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通过画面来反映新闻事实的发生现场。不在现场,就不会有新闻图片。因此,图片报道采访的第一原则是“我在现场”。作为摄影者,一定要有“我在场”的意识。尽量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和了解,抢占有利位置、抓住有利时机,用图片来充分表现新闻事件发生的环境、地点、变化和结果。

第29届“荷赛”大奖得主阿朗·赖宁格曾说过,“摄影记者具有代替读者到达现场,目击世界的责任”。读者和观众出现在大量新闻现场的可能性极小,接受某一视觉新闻信息的途径,很大可能要依靠到达现场的摄影记者所拍摄的作品。因此,摄影记者必须对现场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把握,把自己融入新闻事件的现场,提供一种准确的现场形象,给受众以一种身临其境的认知与情感的视觉体验。这种现场体验是记者帮助受众认识、理解现场新闻事实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现场感和现场构建能力的摄影记者和图片报道作品是不可想象的。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讲述了公文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有四个特点:一是知识性。特别是俗语,它的产生都和历史、传说有关,每条俗语都有它的历史根据或传说故事。俗语的形成,本身就是知识的积淀,这本书就是用知识积累成的小小“知识库”。二是趣味性。俗语的来源,既谐且雅,趣味无穷。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是宰相,是为大雅,可这则俗语的产生却十分有趣。三是工具性。它可以像词典一样查阅,用起来十分方便。四是收藏性。它不是应时性、流行性书籍,过时不用,它是知识性书籍,可以永久保存,飨及后人。
  •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
  • 加拿大概况

    加拿大概况

    北冰洋、极地地区、高原、西北海岸、东北林地和巨大而众多的湖泊都是加拿大生活多姿多彩的原因。西北的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稳定,很快就形成了等级社会,根据财富和门第就划分出来了首领、贵族和平民。这种等级社会在北方的印第安少数民族里,如特领吉族和海达族中尤其明显。在上述的三个阶层之外的就是奴隶,一般是战俘;还有的是那些失去了财产的人,例如因为债务而倾家荡产的人。不管情形怎样,这些人毫无权利可言。南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撒利希人不是太关注财富与阶层;不过一个部落与另一个部落的差别也很大。然而总起来说,在加拿大的原居住民族中,礼仪最精细最繁琐的民族多生活在西海岸,而且他们的艺术特征明显。
热门推荐
  • 金牌毒妃

    金牌毒妃

    她本是21世纪金牌杀手,为了改写命运,借助时光机,只身闯古代,不想穿越到了蓝府的懦弱嫡女蓝凌月的身上,嫁给了齐云国无能的六皇子东方瑾为妃。却发现了看似懦弱无能的六皇子,其实睿智强大……
  • 待到荼蘼花开时

    待到荼蘼花开时

    一片又一片的落叶代表我对你一份,又一份的思念,又是一年夏暮初秋,我等你,等你等到秋彼岸,我要从荼蘼花一直等到彼岸花,你呢?
  • 效力篇

    效力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悠悠山下来

    悠悠山下来

    因为前段时候我发现我的小说突然不见了,然后就以为是被删除了,所以我就没继续更新了,结果今天突然来看发现小说居然又存在了,但是我不想继续更了。
  • 仙界信仰

    仙界信仰

    没有神的修仙世界,当一个身怀神道之路的幸运儿降临,风云变幻还是时代更替,这是一个信仰还未被开发的土地,谁掌控了这里的信仰谁就将获得一方世界的信仰力量。凡人信仰的神可以论美仙,那么修仙者信仰的神呢,甚至,仙信仰的神!
  • 流苏

    流苏

    流苏,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美丽妖娆的风情。她倾城的容颜是吸引世人眼光的毒药,谓之为祸水……
  • 诛仙战纪

    诛仙战纪

    他本是懵懂无知的一介纨绔,奈何世事无常,他被迫出头!和我拼背景?不好意思,我乃天之骄子!和我拼朋友?不好意思,我朋友是仙界至强高手!和我拼实力?呵呵,请你再回去修炼一万年!
  • 榜上有铭

    榜上有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个被人们称为“外挂”的体能强化机器出现在市面上。这种机器可以强化甚至突破人体的各项技能。机器流入了贵族学校圣加中学,随着校内各个组织间的冲突,以及排行榜的出现,校内一片混乱。这个时候,有一个奇怪的外挂却出现在了圣加中学。。。。。。。码字废。。。有好多错别字不要在意。。。
  • 总裁前夫很无耻

    总裁前夫很无耻

    *一不小心放松警惕和厉珩斗酒是她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这厮居然趁她酒醉上演一出“从良计”!酒后第二天,某人一脸正经的说,“既然你不用我负责,那就对我负责吧。记得婚礼要盛大一点,可别委屈我。”于是,从此以后,她的人生开始变轨。**一场蓄意的陷害,本来以为的毫无脾气待自己温柔的老公偏信他人“我不需要一个不忠的妻子。”既然如此,她转身就走,“山高水低,再见陌路。”再见的时候,他却挡住她的去路,故技重施“你昨晚喝醉了,上了我的床,不应该对我负责?”**片段①“有人说你打架?”“三人成虎,这你也信?”“人家不但有证人,还有录音。”“什么!混蛋,被他阴了!别让我见……”“冲动之下别做决定,我是怎么教你的?打架加说谎,跟班一个月。”“喂!”“讨价还价可以,晚上说。”“你……”这是哪个星球来的人啊!片段②“上次答应我不喝酒,这又怎么算?”“再让我喝两杯,跟你班一个月!”“不……”“今晚随你!”“……让你喝三杯,明晚后晚也随我?”“……”“不答应就一杯也不准再喝。”“……”***从良计是神马,正文第六章有解释~~***简介无能的路过,请看正文~~喜欢的收藏哟~~~
  • 和菩萨戒文

    和菩萨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