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9200000002

第2章 导言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但是图片表达事物特别是表达一个动态事件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种由静态瞬间画面所组合而成的叙事方式使它的最终含义不很精确,也不太明显。因此它需要拍摄者对所处现场进行必要的交代,这种交代在现实中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来完成,而在媒介上则由文字说明来代替。后来,随着摄像技术的出现,特别是电视新闻的成熟,我们在视觉上看起来连续的画面新闻满足了人们对新的感官新闻的消费需求。当然,最为革命性的还是由数字化催生的网络媒介的诞生。

进入20世纪末,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图片取得了与文字、声音、视频同样的新闻表现元素和表现地位。我们的声音、文字、图片、图像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变成了计算机的文件,变成了音频、文本、图片、视频等形式,并可以自由组合成新闻报道的多媒体格式。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传统的新闻媒体如广播、电视和报刊表现新闻的主要形式为文字、声音和视频。对于报刊而言,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及对版面的理解和媒体定位的认识局限,图片在报纸上的运用并不普遍。后来随着社会文化消费向视觉文化转型,受众的读图消费导致了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报纸开始大量地引入图片展开新闻报道,这种趋势在20世纪末达到了顶峰。其时,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化的普及终于使得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及,进而使得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一跃成为新闻报道平台的新霸主之一。互联网是一种综合性的媒介平台,这种综合性表现在它汇集了几乎所有的新闻报道结构元素。在互联网上,我们看到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以及多媒体等报道形式的自由运用及其组合运用。相比于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互联网的海量存储使得报纸受版面制约的缺点不复存在。这种超越给予了用图片来报道新闻以更大的表现空间,促成了图片报道这一新闻报道形式的复兴。

如果我们对新闻报道的类型遵循同一的标准进行较为科学的划分,依据新闻报道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新闻可分为听觉新闻、视觉新闻、触觉新闻和多种感觉混合新闻。听觉新闻主要指声音或是音频新闻;视觉新闻主要指文字新闻、图片新闻、视频新闻;当然视频新闻一般也有声音,也可以归入混合新闻一类;触觉新闻主要是指盲文新闻;多种感觉混合新闻主要指多媒体新闻,它是音频、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

在历史上,与声音新闻、文字新闻、电视新闻在新闻发展史上的显着地位相比,图片新闻的影响力和媒介地位显得相对不足。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限制的原因,也有人们对图片报道认识不足和运用不够的原因。这正好说明,对图片报道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还有着很大的拓展空间。本论着正是本着探索和研究图片报道规律的目的,或说是抛砖引玉,也可以说是先行一步,通过较为系统的论述引起图片报道理论界的关注,以期共同努力,把对图片报道的认识推向深入。

有必要说明的是,本论着论及图片报道而不用新闻摄影这一概念,实是有意而为,但并不是力图标新立异,或是故弄玄虚;而是因为图片报道与新闻摄影虽有着紧密联系,但是区别也较为明显。比较而言,图片报道的概念比较明确,也较为科学和规范,不存在歧义和争议。我们说,图片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类型,是新闻图片辅之以简明文字的方式对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这非常明确地界定了图片报道是新闻报道,它区别于文字报道、声音报道、视频报道和多媒体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独特类型。而新闻摄影则不然。迄今为止,新闻摄影并无统一之定义,人们对其内涵与外延理解各不相同。就大类而言,还有人对新闻摄影的属性和内涵,是属于新闻的一种还是属于摄影一类争论不止。如果定义为新闻的一种,当然就不会允许对其进行超越真实性的修改和艺术加工,如果归类为摄影的一种自然会要求进行艺术创作和体现审美感受。从本质来看,是属于新闻还是属于摄影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调和的余地。即使是把新闻摄影理解成摄影新闻,肯定其根本属性为新闻属性,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摄影新闻的概念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二是用摄影手段来限定新闻的类型也并不十分科学。因为如果用摄影新闻和文字新闻、声音新闻(广播新闻)、视频新闻(电视新闻)、多媒体新闻(网络新闻)来相比较,可以看出它们并不合乎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因此,权衡再三,本论着最后选择了“图片报道”的概念而放弃了“新闻摄影”这一传统概念。当然,图片报道离不开摄影手段,摄影手段是图片报道的基础。但是图片报道的重点不在于摄影,而是在于报道,在于报道所呈现的新闻图片。

可以说,图片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自它诞生开始,就成为人们阅读新闻的一种有益补充,尽管它可能因为不同时代文化特质而受到的重视程度和流行程度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作为人们阅读视觉新闻的一种自然选择,它不会消亡。在其他新闻形式的挑战面前,有人担心图片报道会成为一种昙花一现的历史现象,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杞人忧天。

加拿大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在他的传播学名着《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人体的延伸”理论。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人类视觉的延伸,广播媒介是人类听觉的延伸,电视媒介则是人类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平衡感觉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反应方式。事实正是如此,如果把时光回溯到1826年,法国石版画经营者约瑟夫·尼普斯成功地用暗箱把影像拍摄到银板上这样一个发明,我们可能并没有预料到:正是这个发明奠定了摄影技术的诞生,摄影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导致了图片媒介的流行,从此,图片媒介延伸了我们的视觉,从而拉开了我们今天正在津津乐道的由大众媒介所催生的读图时代的序幕。作为人类视觉延伸的图片媒介,提升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在约瑟夫·尼普斯发明的基础上,他的同胞、舞台背景画家路易斯·达盖尔于1839年发明了利用碘化银的感光性将映象加以固定的技术。达盖尔的技术发明标志着摄影技术的真正诞生。但是稍显遗憾的是,这种方法拍摄出来的图像就是作为底片的金属版本身,无法进行复制。在1841年,英国人福克斯·塔尔博特发明了卡罗式照相法,可以由已经成像的负片来产生正片,这样就为照片的复制提供了可能。在摄影史上,约瑟夫·尼普斯被誉为成功拍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的人,路易斯·达盖尔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摄影法的发明者,福克斯·塔尔博特被誉为由负片到正片的摄影法之父。他们是摄影这门技术的最突出的先驱者。

美国摄影记者斯蒂芬·霍根发明了网目铜版照片印刷技术,用此法印刷的照片于1880年3月4日刊登在他所供职的纽约《每日画报》(Daily Graphic)上。第一张梅森巴赫奥托彩色照相版的印刷品于1883年10月13日刊登在莱比锡的《画报》上。1896年秋,《现代巴黎》月刊出版,它主要刊载一些反映巴黎人生活的客观配图文章。1898年,法国体育杂志《户外生活》创刊并且很快开始用图片来报道。

摄影技术的成熟,为摄影手段进行新闻报道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于是人们所说的新闻摄影出现了,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达到了全盛。1925年,德国莱兹公司的小型照相机“莱卡”上市,该相机使用35毫米的电影胶片,这引发了新闻报道方式的革命。后来,德累斯顿的埃尔曼公司研制生产了埃尔玛诺克斯新闻相机,它有着速度非常快的埃尔诺斯塔镜头,使得普通灯光下的室内摄影成为可能。这意味着一种新的客观自然的新闻报道即将出现。借助于摄影图片的大量使用,《柏林画报》在1931年的发行量达到200万份。它的成功标志着照片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传媒。应美国时代公司亨利·卢斯的要求,逃亡到美国的《柏林画报》总编库尔特·苛尔夫在1936年筹办了《生活》杂志。《生活》杂志在一年之后发行量达100万份,在192年前已超过800万份。以《生活》杂志为代表的图片杂志通过向看惯了电影和电视的大众提供“视觉”报道的形式迎来了黄金时代。不幸的是,192年,由于电视的大规模普及导致《生活》杂志的销量每况愈下,时代集团宣布《生活》杂志停刊。198年复刊的《生活》杂志改为每月出版,但是2000年再次停刊。2004年10月,第二次复刊的《生活》杂志已经风光不再,成为了《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迈阿密先驱报》等美国各地103份日报在周末时附送读者的、薄薄的一本增刊。200年3月26日,《生活》杂志再次宣布停刊。

不少人把《生活》杂志的这次停刊归咎于数字照相技术的出现和网络的兴起,这当然符合事实。但是,我们还需要透过这个现象,认识到《生活》杂志被时代所抛弃的真正原因。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的加深,曾经被我们认为是相互割裂的生存环境变成了互相依赖的地球村,我们用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一下子被压缩了。当我们形象地比喻人们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如同邻居间在打交道一样,这自然也包括图片报道的功劳在内,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都可以借助因特网的联结,在自己的电脑屏幕前来观看世界各地的精彩图片报道,并为之愉悦、感动,或者是为之悲痛和愤怒。数字化所提供的技术保障和网络化所提供的传播保障使得大众对图片报道的阅读几乎不再有时空之隔。图片报道的新鲜性得到了空前的保障和呈现。当大众媒介展开争分夺秒的新闻报道竞赛时,不要说落后竞争对手一天的时间,就是落后于别人一个小时,所采写的新闻就会成为旧闻,而为人所诟病,长期如此,就会在激烈的新闻竞赛和媒介竞争中落败。在这种抢“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新闻报道氛围中,像《生活》这样数天发刊的杂志在传播新闻的时间上的滞后性显然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的快节奏要求。因此,《生活》杂志被新时代所抛弃其实是一种必然,尽管让人深感遗憾。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生活》杂志的停刊并不表明图片报道的没落,恰恰相反,《生活》杂志的停刊表明了读者对新闻图片的及时性、新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与这种时代的特征和受众的要求相适应,图片报道大规模地走进了报纸和互联网,人们开始享受视觉文化的盛宴,开始进入读图时代。

随着20世纪末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数字照相机突然变成了普通大众手中的廉价玩具,从此,专业摄影者与普通大众的界限被彻底打破了。照相机不再是表明摄影记者身份的特殊标志,它已经转变为人们记录身边事件的所有工具中的一种,是人类工业化产品中很普通的一种,仅此而已。

数字照相机的普及对于图片报道来说意义非凡,它催生了图片报道的大众化的趋势。精美的照片不再是摄影师的专利,照片的传播也不再受到传统纸质媒介的种种限制,专业摄影记者开始受到业余摄影爱好者的挑战。

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影像,其中有一部分是由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拍摄的。

伴随着网络图片交易平台和交易机构的出现和成熟,图片报道队伍之中加入了一支庞大且深入生活的大众图片报道队伍。它机动灵活,经常出现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新闻保鲜程度高却又成本低廉。对于新闻媒体而言,由于这部分力量的加入,新闻报道的视野更开阔了,稿源也更加丰富了。

在今天,随着个人网站以及WEB2.0时代个人BLOG的流行,图片报道者已经不再把印刷媒体当做传播自己作品的唯一途径,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来发表他们的每一张照片和图片报道作品。摄影者也不必再像发表在纸质媒体上那样精心安排或是拘泥于每一个报道只配一两张或是几张图片,他们可以围绕一个专题配发几十张甚至是数百张图片。此时,图片报道已经不再是大众媒介的专利,已经成为个人媒介的重要形式与内容。

事实上,图片报道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有关摄影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也是图片报道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史。技术发展史是图片报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理论与实践发展史是图片报道的内涵和规律为人们所认知的工具以及指导实践的依据。努力较为系统地探讨和阐释图片报道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的规律,正是本论着写作的目的。

同类推荐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常用公关文案写作规范与实例

    常用公关文案写作规范与实例

    本书精选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常用的公关文种,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细致归类。具有内容全面、案例规范、简单易学、查找方便等特点。简单明了的定义界定,直观易学的规范模板,实用丰富的范文实例,便于人们迅速掌握相关文种的写作技巧,是一本公关文案写作中的必备工具书,更是职场人士不可不读的文书写作宝典。
  • “新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新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二章涉及对生命伦理学原理、基本理念及重要范畴的理论思考,其他章节则分别从临床治疗、人体研究、疾病与健康、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器官移植、人类基因组研究、临终与死亡等方面介绍或探讨相关的伦理原则、规范及问题,最后一章粗略地阐述了卫生政策制订中的伦理影响与选择。作者通过对最新的生命伦理学理论的阐述,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试图找到能适合于中国国情、哲理的道路。
热门推荐
  • 霄末

    霄末

    风吹崖,杯酒过,一日无酒风穿肠。乌音落,萧声作,刹那无血霜留过。
  • 四象元师

    四象元师

    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陆,大陆有一个神异玄奥的职业——元师,可以牵引下天穹上的四象二十八宿星辰之力淬炼身躯、进行战斗,修炼到高深处,弹指间翻江倒海、毁山裂地。前世身为元师修炼奇才,二十余岁晋入“元王”境的帝青鸿,将师门重宝“定魂舍利”融合,却惨遭灭门,肉身被毁。附体废柴小乞丐、再次重生的他,立志恢复前世修炼速度,登峰造极,再立宗门!元师修炼位阶:元士、元师、大元师、元宗、元尊、元王、元帝、元皇、元圣。
  • 磁变

    磁变

    这里不存在绚丽的斗气,亦无浑厚狂躁的元气,更不存在诡异的魔法!这是一个修炼磁元的世界,璀璨星空,磁修遍布。………无限轮回,超出天道规则,毫无气运可言。苟延残喘着,追寻着,他所不确定的东西!
  • 淡定的人生没烦恼大全集(超值金版)

    淡定的人生没烦恼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从四个部分来诠释如何达到淡定的人生,没有烦恼。从自身的情绪控制,心态的平和,到是否拥有平常心,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怎样找到自我,如何释放压力,如何面对工作以及为人处世,如何对待自己的亲情和爱情等各个方面,内容详细全面,让您对自己有更彻底的了解。相信您读了《淡定的人生没烦恼大全集(超值金版)》,会有不小的收获。在当今世界,只有保持淡定,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 九州仙侠传

    九州仙侠传

    一部纯东方的古典仙侠作品,看卢恒下山,强大的法宝,精彩的法术,修行路上如何演绎精彩。九州之地,正邪之分,豪门巨派,幽冥魔窟,谁能染指天下……
  • 鹿晗: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鹿晗: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对于鹿晗这个鼎鼎大名的人物,顾默凉早有耳闻,伊兰的校草嘛。然而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幻羽七重天

    幻羽七重天

    小子生于阴年阴月阴日阴时,是刑克他人的丧门星还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神之身?有幸,他成为被神拣选的第五名神将,融七重绝技于一身。他,能否顺利冲破终极一重天,挽回心爱女子的性命,解密人神之奥义?
  • 爱你的:欢喜冤家

    爱你的:欢喜冤家

    三千金与三少的爱情,你准备好了吗?快来接住吧坚持一个星期两更(⊙o⊙)哦
  • 翔心永恒:翔若不离我便不弃

    翔心永恒:翔若不离我便不弃

    这是我高高在上的偶像,是在我梦中徘徊的暖男——陈翔!他,温柔体贴,高冷帅气的外表不过是他的伪装,只有你去走近他,去了解他,你会发现他,陈翔是一个完美的人!这是关于我对陈翔老大的感情,当然我对他的感情远远不止这些,远远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是我只能通过叙述让更多的果果们看见我的真心,真情,相信香橙们也与我一样。。。。
  • 最强霸少

    最强霸少

    一个五岁就被父母寄养在外的孩子,从小跟着养父习武,练就了一身本事。在一次接触到了最强特种部队的首长,而这名首长竟然是养父的师弟,后来了解到这位首长是隐世门派的弟子,为了完成师门任务才来到世俗界。而这位少年也通过首长了解了一些关于隐世的事情,也知道了这位首长来世俗界的目的,为了帮自己养父的师弟完成任务。这位长大成人的少年也加入到这个任务当中,于是一段热血还有和各个美女数不清关系的征途,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