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9200000013

第13章 图片报道的视觉原则(2)

“火从天降”获得了193年美国普利策新闻照片奖,并在193年的世界图片报道比赛中被评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图中那个9岁的小姑娘潘金淑赤身裸体地奔跑着.因为她不得不扒掉身上烧着了的衣服。她同其他伙伴一起,从被燃烧弹击中的公路上哭喊着朝前跑,不堪忍受皮肉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恐惧。该图后来刊登在《纽约时报》头版上。这张照片真实地记录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残酷场面,深深地震撼了对那场无休止的远离美国的战争已经麻木不仁的美国人,他们似乎能够听得见图中孩子们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们的心弦被强烈地触动了。有人认为,以这张照片为代表的一批有关越南战争的照片的发表使越南战争缩短了6个月。

肢体语言是除口语和文字外的人类所拥有的另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同时它也是人类的一种最基本、最直接的表达工具。它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和含义,具有明显的外在直观性和一定的象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喜怒哀乐除了诉诸文字或口头表达外,很多的则是通过表情、神态、动作来表达。美国摄影记者约翰·达雷卡拍摄的《水门事件》,选择了水门事件丑闻被揭穿后,尼克松总统和夫人向媒体记者作辩解性谈话的现场。尼克松皱着眉头,双手交叉在胸前,似乎在说,我向上帝发誓,事情不是这样的。但是他的眼睛是朝下的,不敢正视前方的记者,加上没有任何坚定内涵的面部表情,充分反映出尼克松的心虚,所有的肢体语言都准确地把尼克松辩解的苍白无力和理屈词穷传达出来,使新闻照片富有张力,给读者提供了生动而鲜活的新闻信息。

肢体语言在表达上具有明显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多变性。新闻人物在某一新闻事件进程中的肢体语言表达将会出现无可限量的变化。能否捕捉到最能准确传达新闻人物境遇与心态的表情和动作,是对每个摄影记者运用图片报道语言能力的检验。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新闻事实都适合图片报道,有些新闻事实很难用图片来表达清楚。这就要求在图片报道的题材选择上有所取舍,扬长避短,尽量选择适宜于依靠新闻图片形象性来表现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题材。

第二节选择瞬间原则

一、表现瞬间:图片报道的独特魅力

摄影的新奇和重要性来自于其一眼可见的性能:它能准确及时地把某一时刻记录为图像。按下快门就能捕捉到转瞬即逝的某一时刻,这一刻虽然短暂,却最接近于对当下时刻的认识。德国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是这样来表述摄影图像的瞬间:“图像就是彼时和此刻一起汇聚在星河中,就仿佛是雷电一闪。换句话说,图像就是某一停顿时刻的辩证法。虽然现在与过去的关系纯粹是时间性,是连续的,但是彼时和此刻的关系却是辩证的:它不是时间性的,而是有着某种图像性。”这种辩证——对立双方的相互冲突和相互生成——在摄影中的展现最为清晰。

瞬间,指的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极其短促的一刹那或一刹那状态。瞬间形象是从事物运动过程中抽取出来的一个瞬间形象,它是时间序列的截面,对状态的凝固。新闻事实在发生过程中,被摄体与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其瞬间形象也千变万化,这变化着的瞬间形象传递给人的信息也随之变化。冷静的人在情急之下也会六神无主,而一贯激情冲动的人危急关头也能沉着应对,事物发展的过程并非始终只遵循唯一的线性逻辑,因此,图片报道对不同瞬间的记录,有利于形象性的表现并忠实于新闻事实的整体面貌,这也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体现。

对于一般人来说,“瞬间”就是“时间瞬间”,对于摄影者来说,“瞬间”的内涵似乎不止这么简单。“时间瞬间”同时也是“空间瞬间”,因为对于新闻事件来说,时间不是孤立的,新闻事件总是要在特定的空间中展开,世界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实际上也是“空间差”。时间是线性的、不可逆的。对于摄影家来说,“抢时间”也是“抢距离”、“抢角度”。同一个场景或同一座雕塑,在同一瞬间的不同距离和角度拍出的照片效果大不相同。“例如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面对甜椒,他从独特角度拍成了曲线起伏的壮硕裸女;走近卷心菜,他从特殊距离拍成了沟壑蜿蜒的皑皑雪峰。”

图片报道利用摄影的瞬间记录特征把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种种事实“定格”为一个瞬间画面。与影视技术相比,摄影只能截取生活的一个个断面,在反映现实生活连续不断的时空延续方面,确实有它的局限性。但这并没有抑制摄影技术的生命力,恰恰相反,影视技术对某个事件连续不断的记录、报道,往往容易使人忽略事件的“断面”那超乎寻常的特殊魅力,而新闻图片对事件瞬间的把握成为图片报道对影视技术的超越,成为图片报道招牌性的形象表现手法。

对于瞬间的认识,日本着名美学家今道友信在他的论着《关于美》中是这样描述的:“突然一下子注意到那个平常不十分注目的景色时,在那一瞬间,我们的意识一下子脱离了日常行动体系,而集中于那一景色,……这时我们的日常意识被垂直地切断了。”因此,对瞬间的体验,是与日常时间不同的“第三种时间”,是“向着无限和永恒展开的时间带”。

图片报道继承了摄影的瞬间形象性特征,并以此特征使自身区别于其他的新闻类型。在新闻传播领域,电视新闻与新闻记录电影虽然也是形象新闻,它们通常展示新闻事实的运动与发展的过程或过程片断,它是连续的,不是瞬间的,是流动的,不是凝固的。图片报道是利用摄影的瞬间记录特征把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种种事实“定格”为一个瞬间画面。与影视技术相比,摄影只能截取生活的一个个断面,在反映现实生活连续不断的时空延续方面,确实有它的局限性。但这并没有抑制摄影技术的生命力,恰恰相反,瞬间把握成为图片报道形象表现手法的特质。摄影家、作家法宁格对此做过一个很好的解释,他认为,“一幅好的照片能使读者看到的比自己亲眼所见的内容更为丰富”。

图片报道的瞬间形象虽然不能反映事物的连续过程,不能完整地传达新闻事实的全貌及背景,而只能通过记录新闻事实的瞬间状态来传播新闻信息,这正是它的特殊个性,并不是它的缺陷;是它的优势和魅力,并非它的不足。首先,图片报道摄取精华瞬间形象进行传播,有利于人们在海量信息中选择自己所关心的有用信息。受众从接触新闻图片所表现的瞬间开始,也就意味着一下子了解了整个新闻事实的最关键或是最核心因素,他可以迅速地作出判断和做出决定,是否继续把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该阅读对象上。再者,图片报道的瞬间形象,是截取事物发展过程长河中的一个横断面,也是一种自然过程中突然的停顿,它能激活人们阅读思维的惯性,引发读者的联想,形成强烈的阅读动机。同时,图片报道的瞬间形象性,是现实生活图景在二维平面上的一种浓缩,其本身就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信息内涵,因而它能适应和满足不同的受众阅读需求。读者的心态、爱好、需求等主观因素各异,对单元新闻信息的理解与感受也各不相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图片报道的瞬间性特征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阅读要求。

敏感的英国摄影记者梅尔·劳克尔斯抓住了中国代表乔冠华、黄华在“CHINA”席位牌后开怀大笑的精彩瞬间。乔冠华那仰天、张口、舒臂的夸张形象,既表明了中国代表团如释重负的神情,也向世界传达了经历了22年的漫长时光,终于进入联合国大家庭的中国人喜悦、兴奋的心情。严肃而艰巨的外交努力被精彩的瞬间形象表现得如此生动而有吸引力,读者从视觉心理上获得了一种可触、可感的形象魅力。这种让瞬间变为永恒而使人回味无穷的特殊视觉感染力,是图片报道的独特魅力。

二、决定性瞬间与精华瞬间

图片报道所截取的瞬间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对图片报道来说,能有代表性地突出反映新闻事件内涵的瞬间并不多,而在这些并不多的时间点中,最具有表现价值的瞬间,从严格意义上说只有一个,这个瞬间就是抓拍大师卡蒂埃·布列松所称的“决定性瞬间”。优秀的摄影记者能够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始终给予全力的关注,并在经验的帮助下,准确地预测判断新闻事件的高潮,以抓取到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瞬间画面。在这一点上,摄影记者必须比文字记者具有更为强烈的敏感,因为文字记者采访、表述新闻的时间余地要比摄影记者大得多,摄影记者一旦没有捕捉到最有表现价值的瞬间,将使自己处于永远无法弥补的境地。因而有人把摄影记者比作奔赴战场的战士,他们的每次快门按动,都是一次“影像射击”。准确的判断、敏捷的身手是摄影记者将飞逝而过的瞬间“定格”所不可或缺的。

摄影界有一个着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又被称为“典型瞬间”理论。

其创立人卡蒂埃·布列松用这样一段话来概括:“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时刻,这个时候来临,环境中的诸因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的几何形态,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种形态瞬间即逝。因此,当正在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因素都是平衡状态时,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布列松将决定性瞬间视为摄影的生命。他说:“如果快门是在决定性的瞬间按下的,你就会本能地赋予画面以栩栩如生的生命。

如果不能把握这个瞬间,你的照片既没有内容,也没有形式,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可见瞬间选择是摄影的灵魂,是摄影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决定性瞬间”同样可以为图片报道所借鉴,大多数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着“决定性瞬间”,图片报道应该尽可能地抓取最能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瞬间”。

为了使按下快门的一瞬所呈现的形象正处于“决定性瞬间”,让观众尽可能判断和理解事物的全部内涵,这就要求摄影者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解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还必须掌握极其熟练的抓拍技巧,使决定性的瞬间在照片中成为典型的永恒。因此,图片报道者抓取“决定性瞬间”需要做到事先“料到”、“想到”,还要在过程中“抓到”,这对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摄影记者不仅要有对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敏锐洞察力和把握能力,还要具备过硬的拍摄技术和技巧,要做到又“准”又“快”。所谓“准”,既是指对瞬间时机的确切把握,又是指准确地选择拍摄的空间位置;只有在某一个具体的空间位置里,才能最充分有效地把握住这个瞬间,并且将它明确地表现出来。瞬间的时空同一性,意味着空间位置没把握好,那么最佳瞬间也就失去了,要求拍摄时机与拍摄位置如此严密地结合在一起。

所谓“快”,指的是摄取形象的动作要迅速敏捷,并且要求是在“准”的基础上求“快”,即看得快、想得快、判断得快,到达拍摄位置要快,捕捉瞬间动作要快。一旦眼睛看准了,抢位与相机操作就要迅速跟上。摄影记者如果意识稍有迟疑或者动作稍有迟缓,“决定性的瞬间”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精华瞬间是指能较好地表达和反映新闻事实信息的瞬间。它不一定是最佳的,也未必是唯一的。事实上,在图片报道实践中,我们并不总是能把握新闻事实发生的决定性瞬间。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存在决定性瞬间,一些非事件性的新闻就是如此,它有着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等环节,这些都是重要的新闻信息。其次,决定性瞬间也是同其他瞬间相比较而言的,新闻事件发展的过程在时间上是线性的和不可逆的,一方面我们无法预知还未曾发生的瞬间;另一方面,有时候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在事件发生的后半段拍摄,也无法和前面的瞬间进行比较,因此机械地强调一定要拍摄决定性瞬间也是不可取的。对于图片报道的瞬间而言,可以借用一句俗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优,只有次优。对于不能拍摄“决定性瞬间”的情况,我们可以转而求其次,尽力选取精华瞬间。

三、非决定性瞬间

因为包含有丰富的新闻价值,所以决定性瞬间或者是精华瞬间自然就成为摄影者们孜孜追求的主要目标。拍摄这种被关注的瞬间所完成的新闻价值是显然易见的,但是,与这种被关注的瞬间相比,那些数不清的非决定性瞬间也同样可能包含着巨大的新闻价值。比如一些新闻花絮,一些游离于新闻主题之外的细节,它们在新闻事件中并不起什么决定作用,我们平时很少留意它们,可是一旦我们把目光停留在它们身上,便会在蓦然之间感受到了它的新闻价值,会突然发现这些瞬间竟然是如此的生动有趣,震撼人心。

就在决定性瞬间理论风行之际,美国着名摄影大师罗伯特·弗兰克对此提出了质疑,他并不希望捕捉“决定性的瞬间”,因为世界在飞快地转动,世界本身并不完美。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有个性的摄影家开始独辟蹊径,在决定性瞬间创作道路之外,新开辟了一条道路。他们通过极其随意的眼光观察这个平凡的世界,以表面上看去不经意的一瞥,选取了一个个被人们平常所忽视的瞬间,并融入摄影家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同类推荐
  •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努力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
  • 问道新闻

    问道新闻

    王存政著的《问道新闻》是一本新闻作品集,汇编了作者自2006年起至2015年12月这十年间在工作岗位上的一些会议发言、为报刊的新栏目新专栏而写的开栏语、在会上的讲话、参与采写的新闻稿件,还有部分论文和单位管理方面的文字。全书分为随谈、感言、唠叨、口传、论调、说道共六个大辑,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可以看到作者十年来的变化发展以及行走在“新闻”这条路上的履痕。
  •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引领这一青年工作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在2005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原则、形式、内容、机制、保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阐述了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特点、功能与作用,分析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媒体开展体育报道的模式与特征,并总结了奥运会、世界杯、田径世锦赛、F1、NBA、四大网球公开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国际大型比赛报道的规律,从而使《体育新闻学》成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体育新闻理论、指导体育新闻实践的专业必备教科书。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热门推荐
  • 天涯游侠

    天涯游侠

    一场灭门之灾面前,他身负使命,只能眼睁睁看着师门毁于一旦,一个初入江湖的少年,是怎样改变着自己的性格?一次关外的旅行,又让他经历了什么?一个充满灵异的村子,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阴谋?一件惊世而出的宝物,又将引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青梅与酒

    青梅与酒

    小时候,我总会幻想长大是怎样的?长大后,我却总是回想小时候的时光。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失去才知道珍惜。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会放弃一切跟你走--我的爱人:郁酒
  • 封宗

    封宗

    倒骑黄牛儿,仙人抚我顶起源于三山四海间,一株草的剑意!
  • 豪门婚爱,老公很大牌

    豪门婚爱,老公很大牌

    七年前,是李嘉禾带林薇走出绝望的深渊。七年后,也是这个男人,慢慢带她走入新的深渊。形婚隐婚,明争暗斗,豪门恩怨。林薇措手不及。“我还是离开好了。”“然后?”男人嗤笑出声。“你就可以跟你喜欢的人在一起了。”遍体鳞伤的她只想逃。“可我喜欢的人,就是你啊。”男人将她拥入怀中,“你是怪我来晚了吗?”
  • 鬼龙八部

    鬼龙八部

    《鬼龙八部》震撼来袭,现代都市灵异小说。望书友多多支持。欢迎加入《鬼龙八部》书友群,群号码:471810767
  • 逗比情缘:无良狐妖萌萌哒

    逗比情缘:无良狐妖萌萌哒

    青欢是一只狐狸小妖,为了成为狐狸精参加了妖精考核,可考核的内容是:让她以男人的身份去让一个指定的男人爱上自己!首先要找出这个男人,考官给了个提示:他是凡间最直的男人。也就是说,考核内容是,让她这个不是男人的男人去掰弯一个凡间最直的男人!青欢下山了,遇上好几个很直的男人,可哪一个才是最直的男人呢?历经千辛万苦青欢终于找到了那个最直的男人,可为什么还有一个真男人跟自己抢呢?!青欢发愁了,就连她那白色尾巴都要愁黑了!
  • 嫡女复仇:重生之步步为营

    嫡女复仇:重生之步步为营

    红颜乱,醉舞倾城一曲红豆南国美人恩,笑乱天下托君心欲将真心付,奈佳人无情一盏鸩相赠,权当化作相思仇两清--------------------------------前世,豪门嫡女,众星捧月,皆是幻想真像就是白痴小孤女给一群粉红骷髅白骨蚀骨削肉上天怜悯,生死轮回,又给了她个迷像今世,丫鬟薄命,再世青楼,桃花依旧。新人老人,两世交隔,步步迭起?只能说争取,努力……
  • 诛天圣主

    诛天圣主

    混沌初开,神魔乱世,一个沉睡万世的神秘少年睁开双眸,于沉睡中苏醒,是诸天的幸运,还是乱世的纷争降临。也许这一切都只是乱世的阴谋又或是一个凄凉的故事......
  • 第一纨绔之养只俏法医

    第一纨绔之养只俏法医

    他身为侯爷恶名昭彰,初到江南却遇现在穿越而来的俏法医。身为京城第一纨绔的小侯爷,风流名声在外,偶遇小绵羊以为遇到一盘开胃菜,咬下却咯牙。她是现代穿越女法医,被某侯爷强聘为下属第一次见面,她力大无穷,差点一巴掌打死这死色狼对方冷笑,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为老子好好办案子。典型恶男对上外表清纯内心腹黑萝莉画中恶灵作祟?吸血怪人杀人?雪夜鬼魅出没?(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雁邱只影向仙姝

    雁邱只影向仙姝

    真的可以看看,很纯很美好。为着殷国的江山,殷胥山不得不依附戚国,迎娶戚国公主,使得心上人如月离开他,而八年后,她带着儿子殷雁邱回到他身边,但他却没能保护好他们,心爱的人死了,雁邱去了塞外,15年后雁邱以年轻有为的将军身份回来了京都,带领自己忠臣的部下与黑暗势力斗争,遇上了自己心动的女子仙姝....他们之间的命运后有着怎样的牵绊呢,雁邱能为母亲报仇么,能与心爱的仙姝厮守到老么(看书最有趣的是起承转合,作者给读者意外的惊喜,因此不想剧透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