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8700000040

第40章 凸现教育品性的活力(4)

(6)宣传讲合目的性,新闻讲受欢迎度,思想教育讲合价值性

三者具有不同的价值构成。宣传所追求的是合目的性,目的就是一切,而且具有目标的衡定性。宣传的价值不需要其他尺度来衡量,只需要宣传者自己主观所预定的尺度,符合宣传者的目的就是有价值的。新闻则不同,它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意愿而不考虑受众的态度,新闻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向公众所提供的信息受到公众的欢迎,因此总是以合受众的欢迎度为自身价值的衡量标准。思想教育则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与价值体验,只有受者感到思想教育对其自身实现人生目标有价值才会产生接受意愿。因此,宣传需要了解受众最有必要确立什么观念,新闻需要了解受众最想知道什么信息,思想教育需要了解受众能接受什么样的思想要求。

(7)宣传讲究力度,新闻讲究速度,思想教育讲究真诚度

宣传讲究其政治主张、思想观点的扩散力、震动力,只要需要,可抬可压;新闻讲究时速,以社会信息的最先获取、最先传播,让人们对社会上发生的事以最快速度获知,并作出最快反应,作为自己的成功;思想教育则高度重视掬出自己的一片真诚对思想教育成功的价值,因此比较注重向教育对象彰显自己热情坦诚的为他者形象,借以强化其思想的渗透力。

(8)宣传是指导作用,新闻是告知作用,思想教育是启发作用

宣传着意于登高望远,驾驭全局,开拓未来,发挥思想指导作用,如果所宣传的思想内容没有一定认识高度,没有创造性,只是陈词滥调,没有指导性价值,就很难受人欢迎;新闻面向大众,突破大众的时空囿限,把社会上发生的一切告知全社会,其价值就在于信息的流通与传播,力求最广的知晓度;思想教育则不像宣传那样有很强的说教性色彩,而是讲究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思想教育不赞赏慑服,而讲究劝导。它们在各自的实际活动中都有各自的个性色彩:宣传的宏观性突出,新闻的泛化性鲜明,思想教育的特指性很强。

(9)宣传讲方向性,新闻讲新颖性,思想教育讲切实性

宣传讲究政治方向性,推行政党、团体的主张观念态度,以提升社会的政治认同度;新闻讲真实性,但并不完全以事实的真实性为目标,注重所陈事实的新鲜度,忌讳事实的陈旧、事实的重复,注重信息的时效性;思想教育讲切实性,即要切合实际、切合实情、切合人生。因此,宣传内容预设性强,新闻内容即时性强,思想教育内容临机性强。

(10)宣传讲准确度,新闻讲广阔度,思想教育讲深度

宣传的作用力在于其准确性,不应该在宣传过程中存在失真失准现象,宣传失准会破坏宣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新闻的视野不应该存在盲区,新闻视野的开阔是新闻的吸引力所在,也是新闻的价值性所在;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在于教育者能深知人心,并有自己识见的独到性、深刻性,才能使受教育者有获益感。

3.三者之间功能的混沌与清晰的矛盾、共性与个性的冲突

现在有对新闻、宣传、思想教育三者的性质功能认识的混沌状态。

这种混沌状态,一是由于三者之间有性质与作用的交叉决定的。宣传的目标可以借用新闻、思想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同样思想教育的目的也可以借用宣传与新闻的力量来达到。二是由社会的政治状态决定的。尽管我们党早已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政治高于一切的习惯性思维方式还顽固地存在着,三者都需要为自己抹上政治色彩,都需要向政治靠拢。三是由于三者在自身的实际活动中,有互相利用性、互相渗透性,因此造成了三者之间界线的模糊化。

因此,尽管三者之间有其界线模糊的客观可能性,但不能总是雾里看花,更不能成为三者可以互相取代的理由,而且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三者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的可能。

新闻即宣传,思想教育即政治宣传,这些提法都是不科学的,因为它们的性质与功能被混淆了。以宣传者的需要取代受众的需要,以宣传的宏观指导性取代思想教育的细致性,这些都会引起受众的反感,削弱新闻的社会价值,削弱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使新闻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萎缩、价值弱化。

新闻要为宣传服务,但这不是新闻的全部。诚然,新闻有影响宣传的任务,可佐证宣传的真理性,也可矫正或提示宣传的片面性,促进宣传的丰富性,但新闻不是单纯的宣传的注释,不能投其所好,甚至根据宣传的需要捏造新闻,把宣传推向极化。新闻价值不等于宣传价值,两者难以互相取代。

现实情况是,一方面人们的主体性强化,不太欢迎强制性灌输,毕竟谁都不太喜欢让自己的思想任人摆布,因此接受宣传的意愿度减弱;另一方面,信息流动性加快,宣传无法取代现代信息的高流量、高流速;再一方面,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受众层次分化,高层的宣传与面上的新闻传播,都未必能够解决不同层次的人群与不同具体个人的现实思想问题。因此,以宣传来统御新闻与思想教育的观念,不免有些陈旧与落后,都不过是几十年前的思维方式而已,难以适应现实。

思想教育不是宣传,也不是新闻,但它需要吸纳政治方向鲜明的宣传品性,强化思想教育中的自信与坚定,也要吸纳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新闻品性,形成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让人们自己去辨别与判断的教育者良好风度。

(三十一)抑恶靠教育,靠法制?

思想教育在于止恶扬善。什么是恶?原因何在?解决治安不良的出路在哪里?靠思想教育之能,靠法制惩治之力,更靠社会公正,才有说服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扬善止恶,弘扬正气,抑制邪恶,这是思想教育的全部,也是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因此,思想教育的重要职责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恶的放纵与恶的蔓延,使社会文明状态良好,人们安居乐业,这从来是社会的追求,是人们的意愿,也是思想教育的目标。

1.什么是恶?

恶是什么?有诸多的解释。恶即“坏事”,与“好”“善”相对(《辞海》);恶即“善”的另一面,“恶”“善”相对(《辞源》)。恶即“罪”(《现代汉语词典》),这是恶的扩大化,并非凡恶都是罪;恶即“过”(《说文解字》),这也是恶的扩大化,并非凡过皆恶;在西方人看来,恶即坏,其实并非凡坏都是恶。

什么是恶?主要看在哪种背景上讲。是政治意义上的恶,法律意义上的恶,经济角度上的恶,宗教意义上的恶,还是世俗心理上的恶,革命者眼中的恶?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内涵。什么是恶?主要看在哪种语境中讲?恶是劣,是坏,是旧,是害?不同的语境中恶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什么是恶?主要看从哪个层面上讲?霍布斯认为,人有三种恶:效果方面的恶、希望方面的恶、手段方面的恶。康德认为,有人性脆弱层面的恶、心灵不纯洁层面的恶、心灵堕落层面的恶。恶是事实,还是评论?是意念,还是行为?是本能,还是异化?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讲到:“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恶是人们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否定性评价。

一般说,在思想教育的视野中,只有对与错、是与非,虽然也讲善与恶,但多从道德境界、思想是非意义上来说,其外延更宽。如果说恶是指有意识地损害他人的行为,那么思想教育中的恶就不单是损人行为问题,如恶语相加、恶习难改,指的是不文明的语言、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私、嫉妒、浮夸、虚荣、欺骗、虚情假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都是一种恶。可以这样说,恶即违背社会的共同心理的言论与行为。至于那种谋财害命、杀人越货一类的恶则是罪,是法律惩治的对象。

在思想教育中应该清醒的是,世界并不是非善即恶二元性的,在道德与罪恶之间有一个开阔的中间地带。

2.如何看待恶

恶,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深恶痛绝的,在社会上是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关注恶的现状与趋势,关注改善的可能与举措。

但在马克思主义的字典里,恶却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恩格斯认为,不认识到恶的历史作用是肤浅的,他高度评价了黑格尔的一段话,“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本性是善的这句话时,他们就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们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这是很有理论深度的论断。恩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恩格斯在这里是从哲学角度看待善恶问题,其所说的历史杠杆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从辩证法角度说,有恶存在,善者才能更善,没有善恶的矛盾斗争社会不会发展,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现实存在都有可否定的因素。二是恶是旧事物中产生的新事物。

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却要打扮成为“神圣的”来说,那么对之“亵渎”与“叛逆”都是一种进步。在旧世界的维护者看来是恶,是大逆不道,但如果没有这种恶,社会不能发展。

但哲学层面的认识不能代替生活层面的认识,生活层面的善恶问题比哲学层面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要善于对具体问题作具体甄辨。

一要甄别性质。不能简单地认为,凡是维护“神圣”的就是道德的,亵渎“神圣”的就是不道德的;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恪守“秩序”的就是道德的,叛逆“秩序”的就是不道德的,因为“神圣”和“秩序”都有一个代表进步还是代表落后的问题。也不能认为奉献社会就是道德的,实现自我利益就是不道德的;公是道德的,私就是不道德的。因为其中有个合理性的界限问题。

虽然恩格斯在《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过,“卑劣的贪欲是文明从它存在的第一天起直至今日的动力”,但“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情欲、卑下的物欲,对公共财产的自私自利的掠夺”,以及“最卑鄙的手段——偷窃、暴力、欺诈、背信”等,虽然有把“古老的没有阶级的氏族制度”“引向崩溃”的作用,但在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下,这毫无疑问具有破坏性的作用,是必须制止的,它不可能成为今天文明建设的推动力。其历史价值与现实作用是有区别的。

在商品经济背景下,人的名利之心有社会的可容度,因为它可以是学术竞争、经济竞争中的动力之源,那种优劣之争、胜败之争,都是正常的竞争,不能一概拒斥、粗暴制止,但如果发展而成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之心,则必须制止。

人的心地不良与行为不端,损人意识与犯罪行为,也是有区别的,要甄辨其思想性与行为性的善恶之别。

二要甄别原因。恶由穷生,偷;恶由富生,淫;恶由权生,贪;恶由无知生,狂妄。苏格拉底认为一切毛病出于无知,知识就是道德,无知就是罪恶。这一切都是可能。恶是由利益冲突引起的,由日常习染形成的,由情绪冲动引发的;有的是由其个人的思想本性使然,有的是由周围生活环境影响所致。同样作恶,其动机也不完全是一样的,要善于甄别。妈妈饿了,偷面包给妈妈吃,其手段是“邪恶”的,但目的却是“善良”的。有的出于改变自我的追求而不择手段,有的出于报复心理而以恶制恶,有的出于救急需要无暇他顾,这样的恶都要认真仔细地辨别。

三要甄别对象,恶有个人之恶、社会之恶,可能是社会性的现象,也可能是个别性的问题,要善于甄辨。因为制度性缺陷而造成的社会性不良现象,应通过制度的改善与健全去解决,单靠个人追究是难以奏效的。个人的违法犯罪,社会的歪风邪气,也是两个类别。平常的奢侈、浪费、怠惰、贪安逸、图享乐,是一种恶;凶杀抢掠,也是一种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作为个别具体对象来处理是不同的。当然,个别性的现象假如繁衍为普遍性现象,毫无疑问会增加抑恶制恶的难度,不能不从更深层次去认识问题的性质,以寻求更有效地破解。

四要甄别后果。邪恶意识与行为的后果有轻有重,其反社会作用有即时性与后发性、外在性与潜在性、个别性与普遍性。恶的意识与行为的破坏性后果,有社会意识层面、社会秩序层面、生命财产层面,应区别对待。一种邪恶意识刚露头就应该采取教育主动,及时予以制止,以免发展与扩散,产生大的危害。

3.抑恶靠什么?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上的假冒伪劣、贪污腐败、杀抢掠夺,种种恶行几乎无奇不有,导致社会治安情况恶化、社会道德滑坡,改善社会治安,优化社会风气,提升社会文明,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综合工程,不仅要靠教育有力,靠法制健全,更要靠社会公正,靠人文关怀,靠制恶的社会机制的健全。

同类推荐
  •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围绕战后的日本外交、对外政策和主要对外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战后20世纪50年代日本所确立的所谓“日美基轴外交”、“联合国中心外交”和“亚洲一员外交”,以及日本对东南亚外交、对朝鲜半岛外交和对苏(俄)外交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战后日本外交的主要脉络及特点。作者对战后各个时期的中日关系和目前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评价。
  •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 解放思想论: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解放思想论: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了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原点;第二章论述了批判思维是解放思想的根本方法;第三章从非执政党建设角度提供了一个思想僵化、亡党失政的反面例证;第四章仅以必然性的三个环节为线索,对包含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科学体系作了一个纲要式说明。
  • 政府论

    政府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论证“天赋自由和平等”,驳斥了“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论;下篇从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政治社会和政府的组建等方面正面阐述政府理论。
  •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形象”问题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大问题,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党的生命。因为共产党员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党员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所以,在党员个人修养中,应该而且必须始终注重“形象”这个问题,真正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本书就是一本专门探讨“共产党员为什么要重视自身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塑造并提升自身形象”等问题的专著。
热门推荐
  • 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这本书不会告诉父母如何让孩子取得高分,但它是孩子取得高分并成为顶尖人才的永不枯竭的能量源泉。父母在阅读本书汲取家教智慧的同时,还能发现提升自身能力的良方。
  • 春秋配

    春秋配

    叙述主角李春发、姜秋莲与张秋联三人曲折离奇、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戏曲《春秋配》据此改编。这是一部以公案情节为主,辅以言情和侠义情节的小说。小说情节曲折离奇,悬念迭起,引人入胜;人物对话生动传神,心理刻画亦颇细微。
  • EXO之失忆了我也依然爱着你

    EXO之失忆了我也依然爱着你

    女主(叶子馨)在学校遇到了一个完美的男生(于飞),但是没想到,他竟然和女主的闺蜜为了钱(小邪:我们馨儿可是豪门千金耶。)合起伙来欺骗和伤害自己,一气之下,女猪脚带着自己的好姐妹兼死党,也就是我们的女二(余晨煕)来到了韩国贵族学校(行星学院)上学,认识了十二个美男子,女猪脚和女二与他们之间擦出了浪费的爱情火花,可是老天却...却不尽人意的让女主喜欢的他(小邪:想知道是谁吗?那就看文吧!)失忆了,还和女主从小就失踪了的妹妹在一起了(小邪:别嫌狗血),那么到底最后,女猪脚和他能否延续这美好而又难得的爱情呢?
  • 夕晨

    夕晨

    ——我和你之间的距离,我要用什么样的速度,才能追上你的步伐?我不知道如今,8年后的我们,现在距离多远?时差12小时。那么,我们的心是否会各走一端?——距离遥远,我们一起追赶。即使时差12小时,只要向着相同方向走去,就可变为6小时,甚至更短。而我,会加快自己的步伐更早遇见你。
  • 情惑—爱之疑

    情惑—爱之疑

    长篇言情小说《情惑》内容简介蟋蟀和谢小莺青梅竹马。两人悲欢离合,并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初吻。夏日、夏淼兄妹与谢小莺同父异母。鬼使神差,夏日爱上了谢小莺;夏淼成了谢小莺的情敌。高山对谢小莺的垂涎,高山跟(蟋蟀)姐的畸恋,使一对对矛盾体构成得扑朔迷离。老一辈夏局长和白雪梅的悲苦恋情,埋下了蟋蟀、谢小莺、夏日、夏淼四人错综复杂、畸爱孽情的伏笔;兰子的出现,演绎了山穷水尽之柳暗花明。真相大白后,夏淼学孔融让梨,夏日移情他恋,蟋蟀和谢小莺却覆水难收。真可谓:茫茫苍天,芸芸众生,爱恨恩仇,情为何物……
  • 巫魂村

    巫魂村

    亲爱的!进来吧…请你想好,进来了,就休想出去...
  • 王源我爱你

    王源我爱你

    王源和女主的爱情故事,我第一次写,请鼓励一下
  • 近思录

    近思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破狱升天

    破狱升天

    一个讲述在监狱里发生的故事,看主人公如何在监狱艰苦,搏斗,生存的……
  • 商世奇妃:嚣张王爷好难缠

    商世奇妃:嚣张王爷好难缠

    凌沫染前世是某集团总裁,意外来到大冶王朝救了一个酷毙的小正太,不料从此被正太惦记上了。凌沫染:我只喜欢赚银子开铺子。某王:“本王的银子都是你的。”凌沫染:“真的?你所有的银子都给我?”某王腹黑的一笑:“都给你,连会挣银子的也给你。”凌沫染:“我只要银子不要人,行吗?”某王坚定的说:“不行!”凌沫染:那我可以出墙吗?某王一脸冷酷:出脚砍掉对方双手,出手砍掉对方双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