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8400000042

第42章 毕飞宇和艾伟的创作(8)

她是一个不能容忍来自世俗世界任何束缚的女性,向往的是为所欲为的生活。但是任何自由都有限度,卓尔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于是她只有选择一直“作”下去,毫无休止地对抗生活。但卓尔终究会感觉到孤独,在一个没有爱人、没有亲人,没有援手(尽管她可能并不需要援手)的环境中,她体会不到温情,即使随心所欲也没有了对抗的对象。在厌倦了同一的生活之后,她选择了放逐自我。小说的最后,卓尔给陶桃留了封电子邮件,不辞而别,去实现她“不愿被自己丢下的(设置的)东西绊倒”的愿望,以“你拨打的电话号码已停机”的状态宣告消失,将老乔、陶桃、郑达磊抛在脑后。有趣的是,陶桃也选择了“闪婚”的方式逃离了原来的生活状态。她们都在以逃离实现着对自我的拯救,只是卓尔更加激进与彻底些罢了。卓尔的出走不仅是个体的迷失,也是20世纪末转型中国多元价值中特立独行女性的出离。她们试图挤入社会,但始终无法摆脱格格不入的隔膜感,似乎总是处于不被容纳的尴尬境地。或许,对于他们来说,离开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理智的自我救赎。

江南特殊的地理形态决定了水陆的交通方式。对于张抗抗来说,曾经的小船与摇橹,一次次乘坐夜航船扑向水乡,带来的多半是幸福。而中学毕业之后她曾在外婆家——一个叫洛舍,离杭州几十公里的江南小镇——附近插队,张抗抗描述那时的生活说,“外婆经常坐着小船来给我送菜,一大罐子红烧肉、或是鲜鱼什么的”。小船送来的是温情和亲人的关怀。“水”以“船”与“河”代为出场,依旧不减文本中的汩汩水声,也让文章流淌出不舍与分离。张抗抗小说中,女人主公们的“逃离”与水多少都存在的冥冥的联系,江南的代表“水”的意向成为另一种离开的宿命。《情爱画廊》里,秦水虹离开苏州的那晚下着毛毛细雨,“小河和水巷笼罩在蒙蒙雨雾里……那千万根透明的绒毛密密麻麻地织成一片晶莹的丝网”。此时的水虹“扯下围巾、解开衣领,让这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雨雾飘进她的颈项,滋润她的肌肤”。水是江南的特点之一,无水之江南不成江南。此时的“水”作为江南的代名词,也营造了别离的氛围。秦水虹对“水”的留恋和不舍实为对江南的留恋。不舍是因为曾经得以满足,是因为江南“文化磁场”的吸引。真实还原江南水乡的小说《赤彤丹朱》中,襁褓中的女主人公借“水”出场,乘着小船从家中“出走(尽管是被动的,但仍是无意识的快乐)”,开始了改变并决定她一生的旅行,形成对自身,以及“我”的原有命运的“出走”。而少女的她是“被野天鹅或是家鸭子的翅膀从水乡驮来的信珠姑娘”,满心激情和少女纯真的理想。

“水”一直担当着“出走”的媒介,承载了成长与探寻的意义。如果说死亡也是一种离开,那么留下的是在世亲朋痛彻心扉的感受。小说中贾起的牺牲,对朱小玲是极大的打击。在证实死亡消息的那一刻,朱小玲感到“人像是在水上漂着,被一股激流冲向无底的深潭,一点点沉下去。……有好几次,那指尖和指尖已碰在一起,却又被恶浪打散……”,“水”压倒了其他的感受,作为生命“出走”后的情绪得以保留,并以心理媒介的方式完成了对朱小玲情感的引渡。

沁浸着浪漫主义的江南文化,似乎往往选择“出走”这一必经之路。“‘浪漫主义’作为悲世文人的精神美学,它体现了江南文人从心灵深处将对象世界虚拟化、审美化(且不论这种审美具有何种性质)的精神状态和生命状态,‘逃避’现实,‘逃避’理性。”对于张抗抗来说,这种“逃避”的感受多半来自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她对成长的故乡有着天然的热爱,但却无法离开多重地域背景交织后慢慢异化错位的审美与价值观念。她曾写道:“我甚至很少使用‘家园’这个词。我的祖籍广东、出生地杭州、19岁离家去北大荒下乡、27岁到哈尔滨上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北京定居,二十年中三次搬家——四处游走漂泊,早已淡薄了传统意义上‘家园’的概念。”家的存在是因为亲人与亲情,特别是生于江南、长于水乡的张抗抗的外婆(非常有意思的是,只有在南方,人们才会将母亲的母亲称为“外婆”,而在东北称之“姥姥”,童年形成的语言习惯和母系脉络的江南血缘都对她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张抗抗来说,她生命的延续才是心中的江南,因为在她外婆去世之后,“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张抗抗“无根”的状态带给她强烈的落寞之感,她似乎总是在找寻自己的家园,但是又无所皈依。

通常,在矛盾激化中,人们往往会选择在“家”中逃避,“家”成为最安全的处所,但是张抗抗的生活中,此类选择严重缺失,她只能通过继续“往外走”来逃避。一方面,“家”的幽闭空间的缺席阻断了封闭的可能,另一方面,展现给作家及其笔下人物的,是最为广阔的天地与自由。这是她个人的因素。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张抗抗的“出走”似乎是和中国的历史纠葛在一起。在她的成长中,中国城市的发展因为种种原因存在着畸形,这种不健康不正常的走向胁迫着居住者的感受,挤压出生存者的欲念。但是此时,个性张扬和欲望发泄的空间早已不复存在。为了证实自己,获得自我认同或者他人的认同,必须要寻找一个生命的出口,“出走”是自然而然的后继行为。同时,江南文化的滋养使作家更倾向于冲淡,倾向于逃避。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出走”总是成为结局,而“出走”多半代表对自由的找寻了。

三、救赎意识:至远的彼岸关怀

张抗抗的“无根之感”增添了她“出走”的热情,或者说对“出走”的沉湎加速了她在路上寻找救赎的萌芽。多重的地域文化背景使她能在“出走”中获得广阔的空间而游刃有余。但出走之后是什么?作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长起来,有着知青背景的作家,“文以载道”早就深深刻画在他们的脑海中。无论小说文本如何离经叛道,最后的归结多半是某种意义上的理想状态的呈现,将人生的境界推至至高至远的维度。张抗抗也不例外。在她笔下,主人公们“出走”是因为问题的产生,而解决出走的办法是“救赎”。有趣的是,尽管作家一次次努力地尝试拯救,她笔下的女主人公们接二连三地出走,而且一次比一次决绝,一次比一次彻底。张抗抗的救赎究竟成功与否?

20世纪末的女性写作告别了历史上写作的无意识、无征服状态,进入了一个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的合理化推进阶段。许多女性作家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自己的女性文学宣言,表明自己的写作立场与写作目的。张抗抗也是其中之一。如果对张抗抗的作品作一个梳理,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北极光》中的陆岑岑、《隐形伴侣》中的萧潇、《淡淡的晨雾》中的梅玫、《蓝领》中的许栩,《残忍》中的杨泱……除了姓氏各异之外,她们的名字均是双音叠字。这种名字的汉字组合和张抗抗本人的如出一辙,似乎也暗示了主人公和作家的某种契合。《夏》的主人公受到的种种制约;《淡淡的晨雾》中女主人公对右派的觉醒;《北极光》中渺茫寥远的希望和《白罂粟》中知青良知和人性的沦丧,都有她自己人生经历的参与。而她自己热爱文学的天性,亦是自我精神救赎的最好代表。为了能有更好的创作环境,她承受了很多男性都无法完成的工作,放弃回到家乡的选择。随着她的作品被广为阅读,人们在她的创作中获得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差异,自然也就将自己“嵌入”其中。自救与他救和谐地统一为一体。

关于是否为女性写作,张抗抗曾经表示:“我愿意首先作为一个作家,然后才是女作家。”这致使她在创作中会不自觉地抑制自我作为女性的身份,而趋向以一个男性的眼光,或者说是公众认可的惯性价值判断来谋篇布局。因为这个视角的存在,但凡涉及女性,张抗抗的基本基调仍是对女性弱势地位的认同,因为她在文本中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的背后,潜台词就是:女性需要保护,因为女性是弱者。弥尔顿(John Milton)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中有这么一句诗:“他是为上帝而生,她作为他的部分为上帝而生”,简单地将女性的地位作了一个捆绑和固定,与张抗抗未能直接书写的心理定位不谋而合。尽管她一再否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但是对女性的救赎意识是不言而喻的。这种救赎不同于林白从感官出发,寻找与世界对话的远离人群,“孤独行走”状态的努力,也不同于陈染富含哲学意味的女性文本实验,更不是海男灿烂炫目色彩浓烈的诗性死亡话语。

张抗抗创作早期笔下的女主人公们,基本都作为作家的叙述视点架构整篇小说的情节,她们本身并不承担意义,也不改变意义的叙事,只能作为一种线索带领读者去寻找更大的意义——男主人公。她们总是在追问“我是谁”、“我将成为谁”、“我为什么存在”的生命本质的追问。每当困境出现,这样的问答就显得更为迫切。而来自男性文化中心霸权主义的威胁越强大,女主人公们的自我问询与自我认同的动力就越强大。

当女性的坚韧使救赎本身成为一种可能,那么女主公们就会追问历史,从女性的历史生成上寻找自我定位,在与他者、与世界以及与自我的对话中提升个人生存的基点,建立和完善女性的成长档案,确立女性完整的自我。《隐形伴侣》中,萧潇和陈旭实现了双向的成长。但悖论就是,萧潇不停地追求“真”,到最后陷入了“假”的尴尬,无法被认同;而陈旭信奉“假”,到头来渐渐悟出了“真”。萧潇与陈旭被置于二元对立的视角,进行着一场“真”、“假”这一社会道德的争夺。小说的主题既然是对社会道德的探讨,那么对个人灵魂的救赎也就成了可能。陈旭们却发现,北大荒并未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改变面貌,一己之力绵薄无用,自我的信念大厦就开始动摇。现实的残酷吞没了他,而他也只能通过救赎,实现最初的梦想与自己的价值。萧潇对“真”的追求,却是“主流话语借女性救赎深化对一段历史灾难的‘超越’”。小说《作女》中,卓尔厌恶循规蹈矩,正如她自己的难题——“若是芦荟真是爱她,那么,难道她真的愿意同这么一个循规蹈矩的男人,共度余生么?”她“作”是因为不满足,恐惧安定,害怕另一种生活轨道。至于另一位主人公陶桃,在化妆上对香水的苛求是女性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不足而借助外力的“作”,那么卓尔为了拯救天琛公司大刀阔斧地越级行动则是成竹于胸的,作用于他人的“作”。

“救赎”之后应是“新生”。《北极光》中还有曾储的一张遗书:“别了!生活!——曾储1970”,并在下面还写有1971几个数字。可见,对于曾储来说,这是两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是一个与过去自我断裂的时间。小说的结尾,作家让费渊放逐在自我和冷漠的世界里,却让曾储成为了坐上小船逃走的亚瑟,帮助曾储实现了新生。

当代中国是一个缺失了彼岸性宗教的民族,意识上的浪漫主义与理想化倾向便是在现实苦难和困顿中寻求出路的选择,张抗抗的早期作品中也出现过这样纯粹的浪漫主义色彩。在“理想失落”、“信仰缺席”的背景下,她的理想主义遭遇到了现实的困境之后显得痛苦无助,越是在现世中找不到出路,就越会在文学上诉诸于浪漫主义。

但是无论是打破旧的文艺苑囿,还是文艺对时代选择的重新担当,张抗抗所追求的关于审美理想的重新建立都有着特殊意义。她的小说就是在被强权的政治话语严密封锁下的,一个极度扭曲了的功利理性世界之外恢复人性、找回人的尊严的呐喊,开创了一个清新纯粹的人性世界,在这里人类的心灵可以自由的栖居、人类的情感可以得到救赎。她笔下的人物如此执着地守候着救赎的可能,新生的奇迹,就像打开爱情心门的舒贝,为了所爱的人牺牲青春年华甚至连生命都可以付出的陆岑岑等,她们都可以最终退守到自己的心灵世界,可以不为喧嚣的世界所纷扰,可以说这也是作家内心世界永葆的一脉文学精神源头。

文学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特殊方式和永恒分子,它折射着作家思想的闪光。与其他的人类活动相比,它指向人的精神空间,探寻对人生困境的恒定哲思。由此,当社会仅仅向物质的存在认同、将物质利益的获得当作人生价值的实现时,人的精神信仰被放逐,心灵的荒漠慢慢堆沙,社会就会陷入对救赎的极度渴望。自然,救赎是需要的,而救赎往往通过不同的媒介涌向同一个出口。张抗抗时而将救赎放在一个年轻好学的女工人身上,时而对长辈寄予无法实现的期盼,时而又对浪漫艺术倾心无比。而当读者回望生活,就发现,身处如此状态之人不计其数,读者自己或许也是在通往“救赎”的路上,后无来者,但前路荆棘满地,前景的风险尚存,进退两难。

(郦音悦)

同类推荐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书与人

    书与人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分“书与人”、“人与书”两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四字一讲,共21讲。涉及《百家姓》前80个姓的起源和演变、迁徙路线,关于各个姓的文史典故、名人轶事等等。内容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内附三集同名讲座光盘,值得珍藏。
热门推荐
  •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本教材以出版国际化为背景,突出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版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特征,吸收版权贸易的新成果,概述版权贸易和图书贸易的主要内容与操作要点。重点阐明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建立和发展,WTO与中国图书的国际化,图书版权贸易的基本理论,版权代理与经纪,版权贸易的相关法律与争端解决,版权贸易合同与版权价格,引进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销售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引进版权图书的市场营销,网络版权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 天书令

    天书令

    传说天地开辟初期,盘古巨斧的斧身化为一块令牌,名为天书令,蕴藏世间功法之精髓,有道是,武道一途,不曾一观天书令,纵然成神亦枉然。
  • 赖皮狗和短毛猫的南北战争

    赖皮狗和短毛猫的南北战争

    这是真实的爱情记录,完整的婚姻宝典,她和赖皮狗至今仍然住在上海某小区六十几平米的房子里,没有大富大贵,没有轰轰烈烈,甚至没有海誓山盟,所有的只是争争吵吵,打打闹闹,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呵呵,但这就是她们的生活,如此真实,如此可爱。她依然喜欢使用“家庭暴力”,赖皮狗也依然在她暴力后,帮她揉腿捶肩,然后吃过晚饭后,她们手拉着手一起漫步在黄昏的街头,当风轻轻拂过脸面,看着身边的这个男人,她坚定,两个人携手走完的将是一生。
  • 我本不良人

    我本不良人

    他只不过是一名学生,新时代的花朵一枚。只因一次在扶老人家过马路时被车撞了,从此命运改变,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 异世军火大王:皇神之书

    异世军火大王:皇神之书

    到底这个世界是个由非人统治的野蛮世界,还是像地球一样,由人类主宰的文明世界呢?在这个拥有地球所没有的魔法的世界里,他该如何在魔法的强大力量、各种神奇的技法与绝对的实力主义下生存下来呢?自小锻鍊身体,喜爱小说与军火的艾森,将会走上魔法与剑的道路,还是走上以军火为主,魔法为辅的「异世军火狂人」呢?
  • 商妇升财有道

    商妇升财有道

    赚钱,我来!送死你去!一朝穿越,直接跳过生儿育女,五岁大的女儿直接送上门。病残幼弱,身无分文,如何安家?她说,“你走吧,我一个残废,会拖累你的!”女儿说,“娘,你是不是嫌弃悔儿吃太多了,如果是,那悔儿以后都不吃了,你别撵悔儿走,好不好?”好,既然你有情,我便有义!她问,“不悔,你是想要金山银山,还是绫罗绸缎,我给你赚!”不悔说,“不要,都不要,不悔只要娘,只要娘!”都说女儿是赔钱货,教的再好,将来也是夫家的,不值钱,她偏不信,一定要把她的不悔教的千家聘,万家求,还求之不得!【片段】“娘,不悔真恨,恨自己为什么不是男儿身,让那些人,这般侮辱娘,生不出儿子!”她笑,“不悔,你且记住,他们辱你,骂你,气了,你就放大黄去咬,咬死一个是一个,咬死两个,算一双!”【片段】听说男神就住在隔壁。听说男神家财万贯,金山银山。听说男神丰神俊朗,玉树临风,谪仙容貌迷倒万千少女。隋缘眉轻蹙,眼微眯,嘴微抿。面前这个没经过她允许,睡她炕上的男人是谁?“半夜三更,你不回家,你家娘子造吗?”“你这般威武霸气,你兄弟造吗?”【种田发家致富温馨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
  • 妖媚小姐与魅惑先生

    妖媚小姐与魅惑先生

    应盈盈为了报当年一仇,整容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却没想到,她的爱情之路却从此开始……
  • 蝴蝶落在天空的泪

    蝴蝶落在天空的泪

    在一个纷扰的校园内,一对又一对情侣接踵而来,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 游戏妄

    游戏妄

    从让人烦躁又乐在其中的大学校园中走出来,我们告别很多东西,却在麻木的新生活中收获空虚。工作和感情和欲望,想要的永远难得,不想要的总是纠缠。我想回忆曾经的时光,却发现当年的我们和现在一样没有梦想,可是却快乐的如同白痴。那几年有个阿拉伯大胡子死去,有几个一肚子坏水的男生上大学,有很多故事,有很多胡闹,还有一款游戏公测。有人说,你们只是一群白痴和蠢货,我说,那时候,我们都是一群绝世妄人。我要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关时光,有关大学,有关游戏,有关,梦想和友情。
  • 大云轮请雨经

    大云轮请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