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8400000003

第3章 “断裂”事件(1)

文化事件是文学思潮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出现也许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之中有必然。对它的解读是思潮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有助于我们对文学思潮作以点带面的透视。这里所说的“断裂”事件以及接下来将要论述的“新概念作文”事件、《沙家浜》事件等,道理亦然。我们之所以列专章对其探讨,主要是想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触摸和把握它背后潜存的文化意义,探究世纪之交江南文学思潮的流变和某些规律。

第一节由问卷调查引发的事件

1998年第10期的《北京文学》,刊登了一份由青年作家朱文整理的问卷:《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朱文同时还发表了“问卷说明”、“答案数据统计”及“工作手记”三个附录。此外,韩东也发表了有关“断裂”的文章《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

报告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所谓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或晚生代作家如韩东、鲁羊、邱华栋等以及郜元宝、张新颖、葛红兵几位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青年学者。在这份问卷中主要涉及这样一些问题:中国当代作家对被问者的影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对写作的意义;陈寅恪、顾准等是否会成为他们崇拜的新偶像;陈、顾等的书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创作;是否重视汉学家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否读过海德格尔、罗兰·巴特等的书及这些思想权威或理论权威是否会对他们的写作产生影响;鲁迅对当代文学有无指导意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是否对他们的写作产生规范;对作协的看法;对《读书》、《收获》、《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文学刊物的看法;对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是否权威的看法;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调查结果是基本否定的。

这份“答卷”发表以后,在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1998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年会上,陈骏涛率先提出了反对意见,并与於可训、曲春景一起,在《太原日报》“双塔文学副刊”上发表了长篇对话。

许多作家和批评家也对此给予了尖锐的批评,认为“他们是想图谋‘话语霸权’,靠‘否定权威’‘打倒一切’这种文坛老伎俩来树立自己的文坛新地位”。批评家臧策指出:“从朱文等人的话语中,看不到哪些是他们所谓的‘不断革命和创新发的东西’,这不是对‘权威’和‘秩序’的洞烛幽微式的解构,也非某种全新观念和方法的建构,而仅是带着强烈情绪化冲动的盲目反叛,至多是早年安那其思想的现代转换。”

作为对批评家的回应,继问卷之后,1999年3月,韩东主编了“断裂丛书”的一辑(内含楚尘的《有限的交往》、吴晨骏的《明朝书生》、顾前的《萎靡不振》、贺奕的《伪生活》、金海曙的《深度焦虑》、海力洪《药片的精神》等六位作家的作品集),这成为“断裂”行为的有力佐证。随之,2000年10月,楚尘又主编了“断裂丛书”第二辑(内含韩东《我的柏拉图》、朱文《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张旻《爱情与堕落》、鲁羊《在北京奔跑》等四位作家的作品集)。

吴炫认为:“‘断裂问卷’在积极的意义上,只不过是一批年轻的作家在以符合他们生存状况的方式,向已经不能有效地解释当代现实的既定知识系统予以发难,进而也可以推理为呼吁建立一种不同于‘儒道释’的、尊重生命基础性活动的、健康的价值系统。”所以“‘断裂问卷’意在和平庸的文学写作构成否定关系,但这不等于和所有既定的文学写作构成否定关系,也不等于‘晚生代’的写作就能全部摆脱平庸”。

陈晓明认为:“论争的余波延续到本世纪,‘断裂’作家也以新的姿态取得了文坛的新的地位。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断裂’,还是仅仅是一种姿态而已?说到底,‘断裂’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不过是有一批年轻作家不再认同既定的审美霸权,要另辟蹊径,确立他们这个群体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这些人的存在,表明当代中国文坛格局发生某些变化,但他们的存在无疑预示着当代中国文学总体性制度发生合法性危机。”

那到底什么是“断裂”呢,为什么要“断裂”呢?“断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过去的扬弃,催生新事物的崛起。事实上,在文学史任何一个发展阶段,断裂都会随时发生,没有断裂就没有艺术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只不过在艺术史的常规发展阶段,每一次断裂都有可能被占据统治地位的主导文化修复,而原有的主导文化依然行使文化领导权。例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断裂”。断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断裂视而不见,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断裂于何处,为什么发生断裂。“处在文化大转型之际,旧有的主导文化无法修复断裂,那么,新生的文化就会取而代之,重新确立一套新的符号秩序”。“断裂”发生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层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主流文化与各种“亚文化”以及诸多领域与层面,都出现了“断裂”,“断裂”成了当代中国的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文学只是这诸多“断裂”中的一个,当然是突出的一个。策划“断裂”事件的组织者及其参与者,他们大多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文革”后期大多在读小学,“文革”的终结使他们所受的中学教育与前一代人相比正规了许多,随后经过高考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这样一种学习的权力,正是前一代人在“文革”中被残酷地剥夺了的。

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前半期正是他们在大学里读书的年代,那个时期可以说是20世纪的又一次文化复兴。这一代人成长的背景便是整个社会体制的急剧转型,所以“断裂”在他们身上更为剧烈,他们具有前一代人和后一代人不具备的特点。这一批知识分子隐身在大众之中,褪去了自己的光芒,比较认同现状,并与之持较为“同构”的文化态度。他们既不像上一代那样拥有辉煌的激情岁月以及对苦难的记忆,也不像下一代那样对商业文化、对功利主义可以毫无障碍地接受。与上一代的理想主义者相比,他们显然显得有些颓废;与下一代的功利主义者相比,他们又有不少明显的超脱。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断裂”。

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断裂”其实就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自我拯救,一种与其出生的那个时代的割袍断带;它不仅表现在时间的流程中(“文学的延续性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最根本的,它同时也是一种空间和文化的划分(在同一时间内存在着性质不同的写作),试图重新唤起人们早已淡漠了的民间意志,并在此基础上重建知识分子独立的精神维度。

第二节“断裂”事件与南京文化的特殊关系

从人员构成来看,“断裂”事件的主要成员都来自南京或者与南京有密切的关系。以“断裂”事件的核心人物韩东为例,他于1961年5月生于南京,8岁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

历任西安陕西财经学院教师、南京审计学院教师,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写作者,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南京。他的多数小说以南京的大学、酒吧等为主要故事场景:“韩东并不刻意描写南京的标志性生活。

他的小说不是招揽性的,看不到苏童式的田园风光和旧时宅院或叶兆言笔下的京陵余韵,只是平庸的城市与同样平庸的日常生活,是南京人毫不掩饰的粗、直、愚、俗、野、狠。‘当代文学’集体想象的中国都市是开放、富足、高雅的新天地,韩东的南京却依然封闭、匮乏、粗俗,处处暴露出经济神话或影像数码虚拟空间所遮盖的真实的破败和贫穷。

这种卑微浑浊的真实,为爱好梦幻的读者所不喜。”“断裂”事件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朱文虽系福建人,但他毕业于南京的东南大学,“朱文的关键词是‘瞎搞’。他算把这句南京话写活了。不能品味南京话‘瞎搞’的丰富意蕴,就不能了解朱文。的确,朱文属于南京,他半是厌恶半是怜悯地描写的青年亚文化,只有在90年代上半期南京文学青年里才能找到。”而另一个重要作家鲁羊,是江苏海安人,曾先后就学于南京大学外文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近年又执教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他的作品关注理性思维,从细微处衍发对人生、世界的探微,充满了微言大义,像是在对南京这座城市进行哲学思考。此外还有顾前、吴晨骏、刘立杆及后来移居外地的张生、海力洪、魏微等人。

朱大可认为:“以秦淮河为中心的南京城市民风尚,尤其是低廉的消费指数,使之成为滋养这个自由主义的‘金陵学派’的文化温床。‘他们’群体发端于一个20世纪80年代民刊《他们》,这个刊名此后便成为其进行自我命名的标签。经过岁月洗劫,绝大多数诗歌流派都已销声匿迹,而这个‘复数的第三者’群体却保留下来并日益壮大,成为中国南方最活跃的自由写作团体。韩东、朱文和鲁羊是其中的三个代表。”我们且不说“金陵学派”这个名称是否能够成立,但毫无疑问的是有一个“以南京为中心”的作家群的存在。

南京属于江南文化圈好像是个毋庸置疑的问题,但事实上,今天看来,南京在江南文化中的位置有点尴尬。《中国国家地理》在2007年第3期的“江南专辑”中,通过邀请一些历史、文化、地理、气象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阐述各自心中的“江南”,发现每个人对于江南的定义都有不同的见解。于是“我们做了这样一件事,就是让各类学者把他们心目中的江南在地图上圈出来,最后我们把这些地图重叠起来,看它们共有的部分——也就是所有集合的交集在哪里?他们认为这个共有的部分就是真正的江南。这个江南在哪里?当我们把结果揭示出来时,我们看到这个江南就是太湖和西湖流域,就是苏州和杭州周边地区”。这一结果将南京、镇江、上海等地排斥在了“江南”范围之外。

接着,《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在接受《金陵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他是一个普通北方人的视角来看,“南京显然和江南是不可分割的,但却是一个屡屡受北方影响尤其是政治上的影响十分深远的城市,江南的特征还不算特别明显。但是江南某些特质,比如说纸醉金迷、比如说偏安一隅、比如说经济繁华、文学优美方面,南京却又十分突出,这不能不让各路专家有所争论”。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西,加上政治上深受北方文化的影响,南京的江南文化特征确实有其特殊性。

同类推荐
  • 意大利往事

    意大利往事

    本书介绍了意大利的历史概况,书中所有珍贵资料和影像图片均来自澳大利亚LIC的独家授权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塞上古史钩沉

    塞上古史钩沉

    本书为描述宁夏历史的一部著作,全书分:神奇香山、枸杞种植考略、枸杞饮食史话、宁夏丝绸之路新考、周穆王西游宁夏考证、成吉思汗病殂海原天都寨行宫考证、成吉思汗陵寝建寻踪等章节。
  • 读点经典

    读点经典

    本书所选录的内容主题可分为操守、修养、为政、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几方面,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读者(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行政素质。
热门推荐
  • 嫁错恶灵进错门

    嫁错恶灵进错门

    新婚当天遇见结阴亲的,新婚晚上,平常老实巴交的老公忽然像是变了个人,醒来后不仅发现进错门,连老公都嫁错了……
  • 错爱成婚

    错爱成婚

    许薇嫁给楚彦时,人人都惊羡她的运气,灰姑娘的蜕变。直到某一天,许薇亲眼看着楚彦和一个陌生的男人滚在一起,她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一年楚彦不愿碰她。可在她和楚彦离婚没多久,他却又转手牵着她的姐姐出现在媒体面前:“我爱的人一直都是雯雯,我和许薇结婚不过是因为一场误会,雯雯肚子里已经有了我的孩子。”那一天,当他挽着他所谓心爱的女人在走红毯的时候。许薇正在产房里经历生死一线。就在那一天她发誓,她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楚彦。
  • 让家人吃出健康

    让家人吃出健康

    看似时尚的现代人,无论是优雅的女子还是挺拔的绅士,无论是儿童、青年还是中老年,都会时常被各种健康问题所困扰。特别是正在孕育和哺育宝宝的妈妈们,为家人买菜做饭的主妇主夫们,往往会被种种健康劝告、营养信息和保健产品弄得不知所措,又被各种环境污染信息和食品安全事故吓得战战兢兢。
  • 找个神仙谈恋爱

    找个神仙谈恋爱

    三亲背叛,天降横祸,这些还不够,她门天天像个被老天唾弃的人,厄运在同一天爆发!万念俱灰时,山中老翁一句话点悟:“天外有天,天外有仙。”天吗?属于她的天一直在千里外。仙?等待她的又是哪一个?神仙也只是多了相貌和法力,终究是人!大神,为她撑起保护伞,她却爱不起,魔王,把她捧在手心里,她又躲不起……修仙吧,身边还有个拖油瓶,他纯净的双眼和强大的法力让她不忍也不敢甩开。祈求众仙,如吾所愿,赐予她一个可以安身的云朵吧~
  • 仙途破碎

    仙途破碎

    漫漫修真之路,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是无情?亦或者是绝情?且看实用且无情的刘裕,如何翻覆天下,一步步踏上修行之路,实现自己的夙愿。
  • 仙将

    仙将

    一个在家中受排挤的少年吴天当最爱他的父亲被杀死后被逐出家门从此靠着自己过荒漠遇到千军万马也勇往直前。最终得到强者帮助走出困境成为。。。。
  • 邪君的祭品新娘

    邪君的祭品新娘

    (原书名《幻花弄月》)一曲缠绵歌谣,一个月神传说,开启了叶幻花一生的迷梦,亲人成了仇人,仇人变成亲人,噩梦般的诅咒始终如影随形。这是谁布下的迷局?这是谁设下的阴谋?她该如何长袖善舞,她该如何绝地反击,为自己,为自己所爱赢得一片朗朗晴空?
  • 永宠娇妻:白总裁追妻还开挂

    永宠娇妻:白总裁追妻还开挂

    身世传奇的她美的不可方物。他独自在F国的商圈掀起一层又一层波浪。他没有贵族公子的脾气,但却在外人眼里冷漠无情。她柔弱像一杯水,坚强像一把利剑。再遇见你,是否还会认识我?再亲吻你,是否还对我有感觉?一切慢慢揭分晓……“我永远不会离开你。”一句誓言,终究圆了这么多年的感情纠葛回首往昔,感谢那些曾在生命里出现的人。倾辰,对你说最美的早安。“白先生,你为什么姓白不姓黑?”“跟你儿子一个姓。”“可我不想要小孩子…好麻烦!”某只男主邪笑“可这由不得你!乖乖就寝。”追妻记,小虐怡情婚后生活,宠的无法无天1v1的同时带你感受最纯真的友情,最浓厚的亲情!欢迎收藏么么
  • 妖妃不惑君

    妖妃不惑君

    她是受尽骂名的祸国妖妃苏妲己,她心如蛇蝎,残害良民,助纣为虐。他是千夫所指的暴虐国君商纣王,他刚愎自用,穷奢极欲,荒淫无度。而她九尾,只是一只无辜的狐狸,却阴差阳错的成了苏妲己,被送进王宫从此冠上祸国殃民四字。其实说到底,不过是那个男人为了一匡天下所设下的不为人知的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死亡快递:灵界邮差

    死亡快递:灵界邮差

    戴来「死去」的时候魂魄进入灵界,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中存在的,都是生前强大的修道人魂魄,能够自由出入灵界的戴来被灵界里面的人当作了重要的信使,从此,戴来开始了传递消息的邮差工作……作者: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