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8400000024

第24章 江南的先锋文学(6)

其后他的另一部中篇小说《红粉》被女导演李少虹拍摄为电影《红粉》(1994年),中篇小说《米》被导演黄健中拍摄为电影《大鸿米店》(1995年),其代表作品《妇女生活》被导演侯咏拍摄成了电影《茉莉花开》(2006年)。此外,《红粉》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余华的作品也同样得到了影视界的偏好,他的作品《活着》也曾被张艺谋导演拍摄成同名电影,这部电影同样大获成功,不仅为张艺谋夺得了众多大奖,片中的男主角葛优也凭借此片获得了影帝。但是在这里必须提醒,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已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此前两者之间首先是文学作品受到读者的推崇,才被影视创作者们选中。影视创作的成功依赖于文学作品所奠定的良好而广泛的受众基础。到了90年代,先锋文学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时,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之间的前后、主客的关系已经颠倒。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要借助影视的推动力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认同。

对于相当一部分读者来说,是先看了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才知道了苏童的《妻妾成群》,然后才去关注文本,阅读文本。余华的《活着》传播过程则更加复杂。这部后来备受推崇的作品,最初出版时在国内的销量只有几千册。张艺谋将之改编成了电影《活着》并将电影带到了意大利参加影展,电影获得了国际反响。意大利人因为《活着》知道了余华,知道了《活着》,于是在1997年出版了意大利文版的《活着》。1998年,《活着》荣获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其后,获得了国际声誉的余华才开始冲破文学小范围的圈子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所熟知。毋庸置疑,无论是苏童还是余华都是才华横溢的优秀作家,但他们之所以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却都又程度不同地得益于影视作品的推波助澜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借助于影视推动获得读者的认同与理解是文学的悲哀,甚至是文学的耻辱。但是文学能够突破象牙塔内的独语,拥有更多的读者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虽然我们也看到了影视作品并非完全地忠实于原着,有些时候影视作品所表现出的旨趣与文学作品相比差别还非常明显,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没有了《妻妾成群》里缠绵、阴郁的南方情调,《大鸿米店》也将《米》中无尽、琐屑的空虚化成了惨烈、感官的刺激。但是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诉诸感官的冲击,文学则执着于想象的空间,两个不同艺术形式间虽各有千秋,却没有优劣之分。

当大家执着地探求影视作品是否忠实了原着时,在某种程度上是否也还是将文学视作中心的心理延续呢?与评论者、读者的求全责备相比,先锋作家们的胸襟更为开阔,他们反倒对于影视作品是否忠实于自己的创作并不那么在意(苏童就在各种场合上多次提到,他觉得《妻妾成群》、《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不同的作品,但是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当然我们也要警惕影视艺术自身所包含着的世俗性要求对文学思想性所可能造成的肤浅、简单,但因此而害怕或禁绝文学与影视之间的沟通则不啻于因噎废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先锋作家们与影视之间的互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经验抑或是教训。

与文学与影视的结合相比,文学与网络的关系则更加紧密。世纪之交,网络以惊人的速度跨越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7月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比2006年年末新增了2500万网民,与2006年同期相比,网民数一年内增加了3900万人。中国网民年增长率达到31.7%,步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阶段。”“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12.3%,比2006年同期9.4%的互联网普及率提高了接近3个百分点……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正逐步广泛化,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互联网,并从互联网世界获益。根据CNNIC统计,接触过互联网的人中,99%都会继续上网。”

网络的迅速普及同样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网络对于文学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首先,由于网络文学写作的兴起破除了作者身份的神秘与崇高。网络瞬间的信息交换功能以及网络所提供的无限广阔与自由的空间,使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作者。世纪之交时,伴随着网络的普及进程,一些新型的文学网站风行一时。着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的成功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不可复制的神话。任何一个普通的网络用户都可以通过注册,借助网站所提供的平台发表自己的作品。而其作品因为借助网络传播,不再经由传统的编辑、出版过程,其普及成本大大降低,通过网络传播的作品有些点击率很轻松就能够超过十万甚至过百万。网络也同时造就了一批颇具名气的“网络写手”,比如痞子蔡、宁财神等。应该看到,从总体趋向来看,这些网络文学,也因媒介、传播方式的不同,与以往的文学作品相比呈现出很多差异。网络文学追求趣味与情节,有着更为强烈的消费文化特征,精神深度普遍不足,并且在艺术上因其创作的快捷也相对粗糙。除了打破了原有的写作方式之外,网络对那些已经出版的作品也进行了再一次利用。上面我们所提到的“榕树下”属于原创文学网站,它主要是为作者提供平台,利用一些原创的网络文学作品来吸引点击率。但是在网络的世界中,除了这些原创文学网站外,还生存着相当数量大大小小的、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非原创文学网站,它们吸引点击率的办法是将一些已经通过纸质媒介出版的作品搬家到网上。这种做法直接威胁到了作家的版权,但是目前却无明确的法律来对此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

相较于影视,网络的传播力量更加巨大,其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也更加深刻。当两种形式的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时候,不少评论者都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总体看来,研究者对网络文学的态度还相当谨慎,甚至是非常苛刻。历来对网络文学指责的多过于支持的,认为网络文学粗陋、浮浅,其存在与发展将严重地伤害文学。但是无论评论者们、作家们的意愿如何,网络文学的势头并未减弱,它的影响力还在持续扩大中。与其一味的抗拒、排斥,不如寻求两者之间的和谐并存,互相促进。在这方面,江南的先锋作家们表现得就没有那么保守,也许是因为曾经的“先锋”因素在他们血液里依然澎湃着,在这个方面他们也得风气之先。比如余华,他对于网络这一新生事物参与的热情还是非常高的。“余华是最早上网的作家之一,他的第一个电子邮箱地址的用户名是huozhe(活着)。”2000年5月,中文在线网站成立时,余华和巴金、余秋雨一道以作品入股成为股东之一。余华在一篇名为《网络和文学》的杂文里这样写道:“我承认自己迷上了网络的世界。一方面是它如同文学一样使我们的空间变得无法计算,另一方面是它正在迅速地瓦解着我们固有的现实,这是文学无法做到的。”其中可以看到他对于网络的理解和推崇。而他也正在试图通过自己的尝试与努力为文学寻求更加自由、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类推荐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是邓涛在叹惋历史文化足迹中,娓娓道出的对生命、对往昔的体验感知;是通过心灵关切探寻着沧桑世道是非曲直的文化捕捞;是用内心独白式的温润对秦砖汉瓦的深情抚摸;是一支秀气的笔,在拨开朦胧,于迷雾中印证自己紧抱不弃的人生信条。
  •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包括西夏人的自然崇拜、原始巫术意识、西夏佛教溯源、西夏人的华儒情怀、西夏佛教的兴起、西夏佛教的风貌以及西夏的社会习俗等内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西夏人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透视,对研究西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末世之炮灰女配逆袭女王

    末世之炮灰女配逆袭女王

    她,出身于武术世家,在家主争夺斗争中被人偷袭重生到她十分熟悉的一本末世小说中。因为书上的第一女配和她同名同姓。再次醒来,她不是她,在末世看她如何打倒女主,虐待男主,成功逆袭,成为女王。(本文纯属虚构)加作者群《绝代风华》兴趣群483842713作者QQ3114023992
  • 网游之花殇倾城

    网游之花殇倾城

    什么?玩游戏种族选择是兔子?好吧,是很厉害的兔子,很厉害的兔子是什么?还是兔子。好吧,看一只人形兔子怎么样和一只宠物兔子玩转全息……
  • 逆天仙魔决

    逆天仙魔决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这是一个古老的大陆:九州大陆,这里没有元素,没有内力,只有修行,既练己身,又修本心!他,一个出生便不被人重视,未测试便被人认为是天赋为零的“废物”,机缘巧合竟获得奇特的修行法门。修炼有成,他手持红青两把仙魔剑,杀尽敌人,被世人称魔,当浩劫来临,他拯救天下苍生——被称为仙人再世时,却发现所谓浩劫,不过是一场阴谋。他冷笑:欲仙则仙,欲魔则魔,不过我一念尔,苍天不容我,我便逆了这天!
  • 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惹下一堆桃花债

    惹下一堆桃花债

    只是一如既往地打酱油而已,为毛就穿了!难道是IP太好?还是上辈子造的孽啊?据说古代盛产美男,去一趟又不会亏!但为毛就摊上个这么个危险重重的工作呢!皇上不爱,嫔妃找茬,这日子真是有这么个不自由啊!还有这工资不高,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就和这个世界saidgoodbye了!总之顶着皇后这么偌大的头衔,当个逍遥君真是难上加难啊!好不容易逃去闯天下,怎么又惹下一堆桃花呢?“女人,记住别再招蜂惹蝶了!”“女人,记住你是我一个人的!”“女人,我允许你喜欢我一个!”不管啦!美男统统进后宫。
  • 转校遇男神:我的承诺

    转校遇男神:我的承诺

    转校,谁喜欢?因为转校丢了多少爱情和友情?但也是因为转校,开始了一段新的爱情。
  • 白话颐和园

    白话颐和园

    从这里出发,可追溯华夏文明的起源;在这里漫步,可饱览京城宫苑的精华。“颐和”二字,其意为颐养天年,安享太平。因此,匾额“颐和园”三字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颐养天年,天下太平之园。本书向你介绍颐和园各建筑的由来、风格特征,并娓娓道来与之有关的道教、神仙、佛教、名人故事。全书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于一体,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书,也可供爱好北京宫苑文化的旅游者参考。
  • 鬼公子

    鬼公子

    机关算尽,成就千古吴越!前世情愫,望尽天涯陌路。钱风与女友一起穿越北宋,一人成就鬼谷门阴诡传奇,一人得宠帝王母仪天下。已然丧失前世记忆的鬼公子钱风,每一步算计,都留下不见血的伤疤。
  • 许君一抹宣城

    许君一抹宣城

    他残忍的把她送入监狱,他的心,堪比铁石!在监狱她发现自己有了他的孩子,而得到的,消息却是他即将结婚的消息。她灰心,死心。而然孩子却掉了,这一步步是精心安排还是意外?知道孩子掉了之后她不能从中走出来,是他一直陪着她。可是她一心想复仇,她会忽略君译吗?一直陪着她的人她会接受吗?当她知道了白戈的隐情她还会报仇吗?她会选择谁?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内容介绍 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2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盘古开天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西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这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