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6700000002

第2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1)

第一节导言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逐渐成型,从“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到“东北振兴”以及“东部率先”,针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状态的中国各个地区,逐渐形成了有差异的区域发展战略。在这些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中,“东部率先”具有突出的作用。只有东部率先发展,才有可能带动其他地区的开发和发展。而在东部地区,长三角地区则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之一。最新的统计表示,长三角地区(狭义的长三角地区,包括以上海为首的16个城市)以中国1%的国土面积、10%的人口,产出了中国20%的生产总值(GDP)。但是另一方面,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内部行政壁垒分割,各行政区之间的发展不协调,也制约着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成为这一地区各省、直辖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理顺区域内部各次区域间的经济关系,在长三角地区,最迫切的是理顺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市和其周边充满经济活力的浙江和江苏地区的区域经济关系。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关系主要是选择合适的产业分工模式,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资源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合力。二是如何优化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使之形成区域竞争力。

三是培育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通过对区域内外部企业家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培育区域特色的企业家精神,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从三个层面上对中国经济全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通过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域实现“强强联合”,产生具有国际意义的产业经济集聚效应,进而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激发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增强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第二,解决现实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分割及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推进政企分离,加快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步伐;第三,形成了中国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雁行模式”格局,并成为推动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和动力源。但是在理论层面,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中国经济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至今还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如何将这一问题的研究从政策研究和对策研究层面推进到更为一般化的应用理论研究层面?如何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中纷繁复杂,且看来是各不相关的众多现实问题的研究聚焦在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系统性分析框架之中?应该承认,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过程中,理论界具有先天的不足,首先是没有合适的理论工具。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欧洲一体化现象,但用来解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区域经济学在国际上还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人们曾经尝试着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来确定长三角内部上海和江浙地区之间的关系,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合适的。城市地理学可以解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理经济现象,如城市群和城市带现象,但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的动力因素、人的行为、人的趋利行为的研究就有束手无策之感。产业经济学和产业分工理论也不能简单地用来说明所谓的“产业同构”问题,等等。但另一方面,由于多年的研究积累,同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不断推进,使得我们已经有可能不用依靠传统的经济学和地理经济学的理论来进行对号入座式的简单解读,而从研究对象自身的问题研究入手,通过系统的归纳、整理和提炼,聚焦我们的研究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分析框架,最终构建起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的研究平台,以便能够使我们在研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时能有相对完整的分析工具,更能将它推广到一般层面上。

在这一章,笔者将梳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成长三角理论和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经济圈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与新-马-印成长三角(MIS‐GT)的比较研究,勾勒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结构分析框架。本章的结构如下:第一节,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进行的梳理和分析。

第二节是对成长三角概念及其解释的归纳和整理,并在与国际经济一体化概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圈基本特征和定义。第三节是对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空间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架构的阐述和与此相关的比较研究,并通过对国内外若干区域经济圈的比较和理论验证,构筑起以新空间经济学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学的综合分析框架。第四节是对以MIS‐GT为代表的成长三角的结构和机制的研究。第五节延续了第四节的研究内容,通过长三角区域经济圈与MIS‐GT的比较,给出了有关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结构分析框架。

在本章,由于牵涉到较多的基本概念,且一些基本概念国际上还没有统一成熟的定义和解释,因此在这里先对此作必要的说明。

国际经济一体化。这是指以不同国家为基本构成单元的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根据场合的不同,包括三层意思:第一,是指国际经济一体化;第二,是指区域经济圈或成长三角以及次区域经济合作,因为所谓区域和次区域本来就具有相对意义;第三,既包括国际经济一体化,又包括区域经济圈、成长三角或次区域经济合作。

成长三角。在多数场合它和区域经济圈、次区域经济合作是同一个概念,但有时会特指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成长三角,这时,我们会做必要的说明。特别是我们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作为区域经济圈或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特例进行比较分析时,我们所谓的“成长三角”是指以新马印尼成长三角为代表的一般意义上的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圈。表示不同国家的相邻地区或者同一国家的相邻地区(在本书中基本上就是指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这一概念有多种表达形式,除了区域经济圈以外,还有次区域经济合作、成长三角、局地经济圈等,在和成长三角并列使用时,我们更多的是指以国内区域为主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区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

对于“区域”,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家等都有各自不同的回答。

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照其自然的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与匀质特征来划分,故沙漠地带、冰缘地带均称为区域,其边界往往是连续性和匀质性遭到破坏的过渡带。政治学把区域称为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把区域定义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在经济学中,由于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为此,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索性从人们的主观需要出发,将区域定义为“对描写、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来说被认为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

在本书中,还用到了“次区域”的概念。所谓“次区域”,是指具有类似区域的属性,但是比区域低一个阶次,属于“区域”的一部分这样的地区。在本书中,当我们将长三角作为一个区域时,就将上海、浙江和江苏作为“次区域”。“区域”和“次区域”都是相对的。比如说,把中国内地作为一个区域,那么长三角就是一个“次区域”。

二、区域划分的标准

与区域的定义紧密相关的是区域划分的标准问题。佩洛夫、邓恩、兰帕德和穆特(1960年)认为,“‘区域"这一术语一般用来描述一组在地理上毗邻的地区,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或互补的特征,或为广泛的地区间活动流所紧密联系结合在一起”。中国学者也曾经对区域边界的模糊性或确定性、区域边界和行政边界的关系等涉及区划标准与原则问题进行过广泛的讨论,但似乎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迄今为止,国内外没有一个公认的划分区域的绝对标准,研究者往往根据自身的研究要求自设标准。

由于存在不同的标准,因而出现了很多的区域分类和划分方法:

(1)布代维尔主张将区域分为匀质区、节点区、规划区。匀质区为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多个不同空间单元组成的区域。节点区是由一系列与上一级增长极保持密切联系的,且这种联系要强于由其他同等级中心的经济空间单元组成的区域。规划区是为了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目标而设定的连续空间。

(2)克拉森认为,传统的以收入水平为标准将区域分为增长区、停滞区与退化区这一分类方法缺乏动态观,提出了按增长率进行区域分类,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的概念就来自于此。

(3)汉森利用三种资本或投资,即直接生产活动、经常经济资本与经常社会资本,根据它们的组合状况将区域分为三类:拥挤区、中间区、落后区。

(4)苏联学者侧重研究的是综合经济区。1921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的俄罗斯经济区划委员会给基本经济区(即综合经济区)下的定义是:“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三、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回顾和定义

(一)经济一体化定义的理论回顾

经济一体化,有时也称为经济整合,或者经济统合,其“一体化”或者“整合”一词,英文为“integration”,最初起源于企业之间的联合,是厂商通过协定(Agreement)、卡特尔(Cartel)、托拉斯(Trust)以及其他兼并方式联合而成的企业组织形式,可分为“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和“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以及“混合一体化”(conglomeration)等形式。水平一体化大多指竞争性厂商之间的合并,垂直一体化则指互补性厂商之间的合并为多。而混合一体化又称为多元化或者“范围经济”,是企业在不同但有所相关的领域中的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开始盛行欧洲统一运动,主张通过欧洲统一来维护欧洲和平、消除战争祸根。而为达到欧洲统一的目标,必须先行实现经济的统一,或者说必须进行经济整合或者说一体化,这是政治统一的基础,于是原来应用于微观领域的一体化开始被用来描述宏观经济现象。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经济学开始用“国际经济一体化”(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或者“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的概念来重新定义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将其定义为“将不同经济实体结合成较大经济区的一种事务状态或者一种过程”,并认为这种国际经济一体化能够消除参与国之间的所有贸易障碍,并建立一定的合作和协调机制。这种机制则依赖于一体化采取的具体形式(AliM.E1‐Agraa,1988)。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之后,经济一体化从纸上的概念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从此,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就成为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固定而热门的话题。对于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巴拉萨(Balassa)在其名着《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一书中做了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他认为,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采取种种措施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的歧视;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的消失(Balassa,1965)。

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其他方面给出了经济一体化的定义,这些定义突出了经济一体化的各个不同的侧面:

(1)经济学家维多利亚·柯森(Victoria Curson)从生产要素配置的角度解释了经济一体化。她把一体化的“过程”理解为趋向全面一体化的成员国之间的生产要素的再配置,把一体化的“状态”理解为业已一体化的成员国的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

(2)林德特(Lindert)认为,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共同的商品市场、共同的生产要素市场,或两者的结合,达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同时也可以是指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体化和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以及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

(3)经济学家彼得·罗伯逊(Peter Robson)强调,国际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他认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安排应该体现三个方面的特征:在某种条件下,成员国之间歧视的消失;维持对非成员国的歧视;成员国之间在企图拥有持久的共同特性和限制经济政策工具的单边使用上有广泛一致的结论。

同类推荐
  • 货币政策研究

    货币政策研究

    开放经济意味着一国资源能够借给其他国家使用。如果一国能从外部借到资源,这个国家的支出就可高于其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和生产能力;在随后的某个时间,这个国家需要偿还先前从其他国家所借的资源,导致其偿还时的支出低于其所拥有的资源和生产能力。资源跨期跨境的使用和配置涉及利率、汇率、贸易条件等相对价格,与各国金融机构、货币当局、政府、住户部门、企业部门和国外部门的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密切相关。本书考察利率、汇率、贸易条件等相对价格以及货币供应、信贷等数量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货币政策传导的规律,将理论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提供参考。
  • 永远差一块钱

    永远差一块钱

    欲望永远比钱高一厘米。没钱的时候想买件好衣服,有钱的时候想买限量版汽车,我们永远差那么一块钱。金钱和欲望本身未必是美,美在于金钱的使用,一如欲望的满足。只差一块钱其实讲的就是人生的一种状态,永不满足,永远遗憾。
  •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本书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当前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总趋势,全面客观评价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针、 战略、重点、科技支撑体系和区域布局,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本书可供经济规划工作者、研究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律师请进家:养老保险法律顾问

    律师请进家:养老保险法律顾问

    本书回答了养老金的征缴、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待遇、公务员离退休制度等法律问题,研究分析了相关的全部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

    制度变迁和制度演化一直是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演化经济学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和范式,提供了一个解释经济增长源泉的动态制度演化框架和技术变迁范式。
热门推荐
  • 勾魄夺魂

    勾魄夺魂

    我叫林毅,是一名出租车司机,那天晚上我载了一个女乘客,结果到站了,他说没钱付车费,但可以给我点别的报酬……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王爷妾已死有事请烧香

    王爷妾已死有事请烧香

    眼高于顶,好的,我撤。拜托就不要在跟来了好么,姐姐对你完全没有兴趣,一直都没好么?
  • 别让青春上了你

    别让青春上了你

    讲述一群正青春的年轻人暧昧不清的情感生活现实与梦想的纠葛前途与沉沦
  • 冥夫药别停

    冥夫药别停

    我天生衰命,克亲克友,生人勿进,没谈过男朋友,却查出已孕三月!我勒个去,孩子他爹是哪个诡?新来的老板帅的叫人舔屏,可人前一副正人君子样的他,人后却像换了个人,对我……
  • 英雄联盟之诸神之战

    英雄联盟之诸神之战

    在瓦罗兰大陆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然而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强者妄图支配弱者命运,弱者为尊严而奋斗,若你有一天成为英雄,是否愿意为了身边的人而战斗。去聆听心的召唤,英雄去超越。
  • 娘子凶悍,夫君不敢惹

    娘子凶悍,夫君不敢惹

    她看看上的男人,只用一招就搞定,凶悍赖上,慢慢日久生情。“要我做妾?没兴趣,要做就做正室。”他把她娶为正室,却跟她相敬如冰。她无所谓啊,反正有吃有喝有穿有用,不用为生活烦恼,她乐得自在。只是,相公家里头那些妾室女人是什么鬼?一个个把她往死里整,往火坑里送,七个妾,外加一个窥视她正室之位的‘演后’,恨不得见缝就插,见风就起浪。奶奶的,她们以为她凶悍的名头是混来的?男人她都不怕,还会怕女人?只是,斗来斗去,伤人也伤己。相公不爱她,那她就麻麻利利的主动滚呗。第一春婚姻不幸福,不还有第二春嘛?啥,相公不让?呵,搞笑了,她能说,比起第一春,她更中意第二春么?
  • 一见倾情:亿万首席宠甜妻

    一见倾情:亿万首席宠甜妻

    封氏集团内部消息不胫而走,公司命悬一线时,曾经叱咤风云的商界传奇,霸气回归!晚上,沈喻爱在他枕边问:“所以,你跟我相识以来,一切都是装的?”封靖辰说:“除了爱你。”遇见,就已是爱情最美的邂逅,更何况是恰巧爱我的你。
  • 紫缘玄修

    紫缘玄修

    一个山村少年,来自21世纪的穿越者。在异界,在无上的功法面前,一步步完成自己的修真子路,一路的战斗,兄弟,朋友,伤心,快乐,生活的每每点点,他绝不会让别人伤害自己的朋友,亲人,就算自己明明知道战不过,他也要让自己留下一个深深的伤痕。这就是他,我们的主人公,但是本书的特点还有一个,就是他有两个主人公,是一个人的双面性。也是一个人的两面,。
  • 蓝菲烟重生路

    蓝菲烟重生路

    从刀光剑影、战马嘶鸣的冷兵器时代穿越而来,前世的爱恨情仇并未随风飘逝。再无曾经引以为傲的身份,飞扬洒脱的性格也被现实磨砺的低调内敛,只有昔日的誓言依旧深藏心中,半点不曾忘记。没有强有力的家族背景,并不是长袖善舞、惊艳绝伦,最终的归宿也不会是金碧辉煌却埋骨无数的高大宫殿。年轻有为的总督、高傲的国王、争夺皇位的王子,哪一个才是记忆中生死相随的那个人?**************************作者因为生孩子,坐月子期间是设置的定时发稿,请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