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3600000023

第23章 无我的心智(4)

我们认为这种不适配最终根源于两个相关的问题。首先,当代认知科学没有在一个大写自我的观念或表征与这个表征的实际基础(它是个体对自我(ego-self)的执着)之间作出区分。认知科学已经挑战了存在一个前者所适用的真实存在的观念,但是它甚至没有想到去考虑后者。第二,认知科学仍然没有严肃地对待它自己有关缺乏大写自我的发现。

这两者都源于在认知科学中缺乏审视和包容人类经验的训练有素的方法。这种缺乏的主要结果是自开始就始终伴随我们的问题:认知科学给我们提供了无我心智的纯粹的理论发现,但它仍然远离实际的人类经验。

例如,明斯基在前一段引文的同一页中写道:“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头脑中没有人让我们做自己想做之事——甚至也没有人让我们想去想——我们才建构了我们在我们自身之中的神话。”这个评论混淆了我们一再看到的无我心智的两个明显特征:一方面是缺乏自我(ego-self),另一方面是对自我(ego-self)的执着。我们建构了存在一个自我(ego-self)的信念或内部对话,这不是因为心智最终没有这样一个自我,而是因为日常条件化的心智充满了执着。或用正念/觉知的语言来陈述这点:这种信念根植于时刻引起强化执着和渴爱的烦恼心所法的累积倾向。本质上它不是自我缺乏(自我缺乏是这个正在进行的信念和私人内部对话的根源),而是对那种缺乏的情绪反应。既然我们习惯上假设有一个自我(ego-self),因此当我们不能推论性地找到我们信念的对象时,我们感到若有所失。我们觉得好似丢了宝贵的和熟悉的东西,并且我们立刻试图通过相信自我存在来填满这种损失。但是我们怎么会失去我们(也就是,我们暂时的、涌现的‘wes’)从未曾拥有过的东西呢?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从未有过自我(ego-self),那么通过说我们在自我之中来不断持续维持自我的努力又指的是什么呢?如果在这场对话中我们与之对话的是自己,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在一开始就告诉自己这一切呢?

尽管一个人的研究尚处在推论阶段时,这种遗失的感受多多少少是自然的,但是当自我缺乏的发现仍然是纯粹理论时,这种遗失感就会被增强和延长。在对经验警觉的、开放的考察传统中,无我心智的最初概念上的领悟深化为以一种直接的、个人的方式的领悟。这种从仅仅是推论的到直接经验的领悟的转变是通过起核心作用的正念/觉知的修行完成的。作为直接经验形式,一代代的静心者证明:自我(ego-self)缺乏不会继续被体验为需要新的信念或内部对话来补充的遗失。相反,它是免于固定信仰的感受的开始,因为它正好使开放性和空间变得明显,在其中,一个主体本身是什么或可能是什么的转变成为可能的。

然而,明斯基认为,我们信奉大写自我的观念,因为“我们心智所做的如此之多的东西都被我们言语意识的部分掩盖了”。类似地,杰肯道夫也认为,“觉知反映了一个对思想和真实世界的心智的奇特混合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产生的方式完全难以理解(opaque)”。这种立场有两个问题。首先,这个假设的我们未觉知的心智过程就是由心智的认知主义信息加工模型假设的过程。正是这个模型要求大量的亚人的(subpersonal)、隐藏的过程和活动,而不是我们心智本身的经验。但是,的确并非这些不断变化的认知科学的幻影才使我们能谴责我们自己有一个自我(ego-self)的信念;如此思考将会混淆谈话的层次。其次,即使我们确实在亚人层次上有许多本质上无法觉知的心智活动,那将如何解释我们对自我的信念呢?对杰肯道夫和明斯基的心智模型的复杂性略加审视就表明:要是心智确实具有这些机制的话,那么对它们的觉知甚至并不必然值得渴求。缺乏觉知本身并不是问题。

成问题的是缺乏对我们能够觉知到的习惯的执着倾向的辨识和正念。我们的经验本质上不是连续的,因之也是不固定(unsolid)的,所以这种正念能以很高的精度加以发展。(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不连续性和缺乏固定性与现代认知科学是多么协调一致,而且我们现在甚至能够从神经生理学立场观察到它的某些部分。)这种精确度的培养不仅在正常的修行时期是可能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可能的。具有众多文化变体和实现方法的整个传统证明了这一人类研究和经验的历程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我们从明斯基和杰肯道夫的讨论中可以看到,认知科学基本上忽视了这种可能性。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产生了两个重要问题。首先,由于这种忽略,认知科学自身拒绝了对整个人类经验领域的研究。甚至尽管经验(尤其是在知觉形式中的经验)的“可塑性”已经成为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争论的主题,但是没有人研究因为正念/觉知的修行而使意识觉知可以被彻底转化的方式。相反,在正念/觉知传统中这种转化的可能性却是整个心智研究的基石。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本书一开始时就提出了:科学变得远离人类经验,在认知科学中,它产生了一种分裂的立场,即我们被迫确认我们本质上似乎不能接受的后果。只有少数人提到了弥合这个裂缝的明确的尝试,比如戈登·格罗布斯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个能够支撑此在(Dasein)(一个具身存在)的神经网络是什么?或者如谢瑞·特克勒(Sherry Turkle),他探索了沟通认知科学和心理分析学的一个可能的桥梁。可是,就认知科学的研究越来越需要修订关于认知主体的幼稚观点(它的固定性的缺乏,它的分离的动力学,以及它从无意识过程的产生)的程度而言,在认知科学与对人类经验的开放的、务实的研究之间架设桥梁的需要就变得越发不可避免。实际上,认知科学只是靠着采取一种与其理论和发现不一致的态度才得以抵制对这种桥梁的需要。

伴随着20世纪晚期强大且技术化的科学背景,无我心智的纯粹理论的发现所面临的深刻问题是:要避免信奉某种形式的虚无主义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科学继续操纵事物,而对我们如何在这些事物中生活没有一种不断更新的理解,那么无我心智的发现在实验室外将毫无生命力,尽管实验室中的心智恰恰同是那个无我的心智。这个心智发现它既缺乏个人根基——一个深刻且不寻常的发现——却又无法体现这种领悟。没有这种具身性,那么除了全然否定自我之外,我们别无选择,但却片刻也不放弃对才被我们否定了的东西的习惯性执着。

提到虚无主义,我们确指的是尼采的定义:“当面对一个人所意识到的最高价值,激进的虚无主义确信存在是绝对不可靠的。”换言之,虚无主义的困境是这样一种状况:我们最珍视的价值是站不住脚的,可是我们又似乎难以放弃它们。

这种虚无主义困境相当清晰地出现在杰肯道夫和明斯基的书中。就像我们提到的那样,杰肯道夫一方面主张,“意识毫无用处”,另一方面又主张意识“对生命太重要——太过有趣——而很难想象它是无用的”。因此,对杰肯道夫而言,对意识因果效应的信念是不可靠的,然而就像我们一样,他也难以放弃它。

相似的困境出现在明斯基着作的末尾。在他的《心智社会》的最后几页,明斯基检视了自由意志概念,他称其为在决定论与机会之间的“第三种选项的神话”。科学告诉我们,所有的过程是被决定的或部分依赖于机会。

因此,也就没有被称为“自由意志”的某种神秘的第三可能性的余地,在明斯基那里,自由意志意味着一个大写的自我(Ego,Self),或最后的控制中心,从这里我们在时间之路的每个分岔口选择我们所应该做的。

那么,明斯基对这种困境的反应是什么呢?他书中倒数第二页的最后一段值得完整引用:不管物理世界是否为意志自由留有余地:那个概念对于我们心智领域的模型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心理学的大部分是以它为基础,以至于我们根本别想放弃它。我们实际上是被迫维持这种信念,即使我们知道它是错误的——当然除了当我们被鼓舞去寻找我们所有信念的缺陷时,否则无论什么都有可能是高兴或者精神平静的结果。

此刻,我们关心的是对明斯基之困境的感受基调。尽管在下一页他以“无论何时有什么东西出错,也始终存在其他思想领域”的乐观想法结束了《心智社会》,自由意志的引文实际上是他对科学与人类经验之间关系的最后观点。而对杰肯道夫而言,科学与人类经验分开了,而且没有任何办法能将它们再次放到一起。这样的情境完美地证实了尼采对我们文化困境的百年诊断。(我们所引用的尼采的话的年份是1887年。)我们被迫——注定地——相信某些我们知道不可能是真实的东西。

我们花这么大的精力来讨论明斯基和杰肯道夫的工作,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清楚地呈现了我们都面临的困境。事实上,明斯基和杰肯道夫已经极大地帮助我们不要像其他科学家和哲学家那样躲避这个境况,这些科学家和哲学家想象在大脑中存在一个隐藏了一个现有自我的隐蔽之处,或者假设量子层次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是自由意志的来源。

然而,明斯基和杰肯道夫讨论的这些问题完全汇合了。两者都说在认知科学与人类经验之间有无法弥合的矛盾。认知科学告诉我们:我们并没有一个大写的自我,它是有效的和自由的。然而,我们却不能放弃这样的信念——我们“实质上被迫”维持它。另一方面,正念/觉知传统认为,我们显然不是被迫去维持它。这个传统提供了第四种选择,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通常自由概念的行动的自由观。

我们必须清楚这不是一个自由意志哲学中的问题。(我们正以极大的努力抵制一种冲动,它要发起一场物质的对结构的决定论、预见,以及对明斯基和杰肯道夫的主张的其他哲学反响的讨论。)争论的焦点是:存在一个传统,它的核心就是考察经验中的这类问题。实质上整个佛教路径都与超越对自我的情绪执着有关。静心技术、学习和沉思的传统、社会行动以及整个共同体的组织都在为这个目的服务。历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已经(而且能够)为此而写作。就像我们已经描述了几次的那样,人类确实以这种方式日益改变着自己(而且确实相信他们可以改变自己)。在这种世界观中,真正的自由不是来自一个自我(ego-self)“意志”的决定,而是来自无论怎样都没有任何大写自我(Self)的行动。

认知科学就无我心智所说的东西对于人类经验是重要的。认知科学在现代社会具有话语权。然而,存在着认知科学家重蹈休谟之辙的危险:认知科学家已经出色地阐述了无我心智的发现,一个与人类处境本质相关的发现,但却构想不出一个将该发现与日常经验联结起来的方法,他们别无他法,只能耸耸肩去玩现代西洋双陆棋(backgammon)一样的东西。相反,我们一直尝试提供一座返回人类经验的桥梁。

6.7留心这个世界

我们已经用了本书的前三部分来探寻自我,但是即使在我们无法找到它时,我们也从未怀疑这个世界的稳定性。当它似乎为我们所有的考察提供了框架(setting)时,我们怎么会怀疑呢?可是,当我们已经发现自我的无根基性而转向了世界时,我们不再确定我们能够找到它。或者我们应该这样说,一旦我们释放了固定的自我,我们不再知道如何寻找世界。毕竟我们将这个世界定义为非我(not-self)的东西,定义为不同于自我的东西,但是当我们不再以自我作为参考点时,我们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

我们似乎再一次失去了对某些熟悉东西的把握。事实上,在这点上,大多数人或许会变得相当紧张,并且看到了潜伏在地平线上的唯我论、主观主义和唯心论的幽灵,即使我们已经知道我们不能找到一个自我来为这些完全自我中心的观点充当定位点。与个人自我的观念相比,我们或许更执着于世界有一个固定的、终极根基的观念。因此,我们需要暂停一下,并充分意识到位于形形色色认知和涌现实在论下面的焦虑。这个任务带我们进入旅途的下一站。

同类推荐
  • 瞬间看透对方全集

    瞬间看透对方全集

    本书讲述了第一印象是识别人的首要先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总是以第一印象作为认识一个人的先决条件。若第一印象”定格”,形成心理定势,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际交往的态度与取向。
  • 驻藏军人心理健康教育

    驻藏军人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提高军人军政素质、维系身心健康的保证和动力,也是军队战斗力的基本要素。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定,加强并规范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对预防和减少部队心理疾病的发生,保障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长年进驻海拔3000米以上西藏高原的官兵,高寒缺氧、环境艰苦、守备任务繁重,对官兵心理有着特殊影响,迫切需要对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疏导进行科学研究,制定适合这一特定区域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 我们都爱发神经

    我们都爱发神经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发神经”现象,如间歇性抓狂、玩失踪、间歇性话痨、“报复式”暴饮暴食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发神经”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 20几岁女人要懂的心理学

    20几岁女人要懂的心理学

    个性之美是女人的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如果一个女人失去个性,必然会变得与众人没有什么不同,即使你的外表多么美丽,也只能是一种装饰。通俗地讲,就是“花瓶”。所以,一个女人只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符合现代潮流的审美标准,成为一名别具品位的“俏佳人”。现代女性都希望自己活得潇洒,活得快乐。在这种欲望的引导下,女人不是变得越来越失去个性,而是个性越来越突出,她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寻找恰当的个性,以求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品位。显然,一个现代女人必须要有个性气质,才能赢得大家的青睐,才能发现自己美在何处。
  • 你不可不知的20个心理学名词

    你不可不知的20个心理学名词

    抛开艰深的理论系统,一个个生活中的案例告诉你,心理问题不必避讳。如果你不想去看心理医生,也不想对困境束手无策,看看这本书,也许会帮助你摆脱困境。愿这本书让你带着微笑与自己的心灵沟通。愿每个夜晚我们都能拥有安宁的睡眠。愿你我心中,常怀希望。
热门推荐
  • 我的绝色女友

    我的绝色女友

    所谓人不风流枉少年,豪门大少入读明珠学院,掀起阵阵血雨腥风的同时还不忘身边的各色美女,面对高贵的邻居,美丽冷傲的校花,妖媚动人的班长,性感火辣的辣妹,他又该如何处理这种让所有男人幸福又头痛的问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他的手段!嚣张狂妄,为人仗义,这是他的态度!权倾天下,踏上巅峰,这才是他的目标!
  • 毕业后开始恋爱

    毕业后开始恋爱

    令人深省的社会,令人无奈的社会,不敢正视的社会。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他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 乾坤阵法

    乾坤阵法

    本书将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国各种古代阵法,奇门易术,阴阳风水,阐述易经中的五行世界。通过主人公东川及其哥哥东平两兄弟的成长经历,为大家讲述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既有各种古老的民间传说,又有惊险刺激墓穴探奇,既有场面宏大的斗阵斗法,又有风趣搞笑的人生趣闻,整个故事情节起伏跌荡,环环相扣......《乾坤阵法》讨论群:3798543242298894*******************************************************************敬爱的读者,我最近一直没有更新,并不是票少,更不是不想再写下去,而是因为现在市面上有一本《鬼打墙》的书,完全是抄袭了我的内容,所以暂时不更新,但后面的内容早已写好,我会尽快想办法给大家看的!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的!这本《鬼打墙》可能也是盗版的,大家可以看看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33/item_detail-0db1-2671915cc52aff2dec281db28db3be9e.jhtml
  • 都市丹王

    都市丹王

    吃了增加几倍力量的大力丸,能解百毒的解毒丹,甚至可以改变人体质的洗筋易髓丹,当然还有可以要人命的毒丹.......一个神奇的小鼎,一位上辈子因为意外而成植物人的男子,回到年轻时代的故事。铅笔的书友群:93164899,我来了,你在哪?(看看吧,或许你们会喜欢上的。)
  • 权少宠妻上瘾

    权少宠妻上瘾

    当隔壁搬来一个傲娇、自大、智商爆棚情商几乎为零的boss时,苏双双的人生彻底被颠覆了,第一天就荣幸的来了一个警察局一日游。苏双双抓狂,此仇不报非女子,可惜敌我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她便秉承即使打不死你也烦死你的策略一直伺机报仇雪恨。没想过程很顺利,结果很意外,最后傲娇大boss一皱眉,一副你捡了大便宜的样子说道:“既然你搅黄了我的婚事,那就拿你自己赔吧!”Boss又说了:“有我在你什么都不用愁,只负责每天卖萌就行。Boss还说了:“你的一切都是我的,我不允许有任何人伤害你,包括你自己。”
  • 主宰仙庭

    主宰仙庭

    狂仙转世,附体重生,修真传道,主宰仙庭。
  • 北疆故事

    北疆故事

    本书是一本小说集,描写生活在北疆的一群人的传奇故事。全书分六个部分:抗日女杰红蝴蝶;世界为您而放歌;我的母亲是杀手;夕阳天使奇遇记;三闺秀今夜无眠;北疆爱国英雄传。
  • 重生最强弃少

    重生最强弃少

    “小伙子不要跳啊!”刘正秋跨在护栏上,被一老大爷突然抓住他的衣袖喊道,深怕刘正秋想不开跳崖了,这里可是峨眉山的金顶啊!看着老爷子五十来岁,头发花白,一脸紧张样,刘正秋突然有点小小的感动忙说道:“大爷,我不跳,我只是去一捡我刚掉的一个饮料瓶子而已!”刘正秋是没有跳,可还是不小心掉落山崖,结果没死!还有了美女陪伴,有了钱,有了名,他还要踏上人世界的最巅峰!
  • 智慧女人一生要做的108件事

    智慧女人一生要做的108件事

    本书解析了智慧女人一生应该明白的事,从魅力、处世、心态、事业、爱情、家庭等方面,教会女人如何运用女性特有的智慧恰当地处理好生活中的点滴,营造和谐幸福的生活。
  • 妙手圣医

    妙手圣医

    野路子出身的医术高手秦帅,来到雾都成为美女医生的首席助理,原本只想着救救人的他,却每每被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阴谋之中,惹了一堆强敌,杀手组织、毒术唐门、苗疆巫蛊、东南亚降头术,以及境外黑白灰各种势力组织……且看医武双绝的他,如何在敌人的包围中纵横捭阖,如何破灭碾碎所有的阴谋阳谋,最终逍遥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