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3600000011

第11章 符号:认知主义假设(3)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潜意识的后弗洛伊德信念,它有可能忽视这个自我理解的挑战的深度。然而,在我们通常所讲的潜意识与认知主义中心智过程据说是潜意识这种意义的潜意识之间存在差别:我们通常假定潜意识可以被带入意识——如果不是通过自我意识的反思,就是通过像心理分析那样的训练有素的步骤。另一方面,认知主义假定,存在虽然是心智的但完全不能带入意识的过程。因此我们完全没有觉知到控制心智意象产生的规则或者是控制视觉加工的规则;我们无法觉知到这些规则。的确,有种典型说法是,如果这些认知过程出现在意识层面,那么它们就不可能是快速的和自动的了,因而也就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在一个明确的表达中,这些认知过程甚至被认为是模块化的(由有意识的心智活动无法渗透的独特的子系统组成的)。这样,认知主义挑战了我们如下的信念:意识和心智要么是同样的东西,要么二者之间存在本质的或必然的联系。

当然,弗洛伊德也挑战了意识和心智等同的观念。另外,他当然认识到区分心智和意识必然会带来自我或者认知主体的不统一,这一点稍后我们会谈到。然而,不太确定的一点是,弗洛伊德是否进一步质疑心智和意识之间存在本质的或必然的关系。就像丹尼特谈到的那样,弗洛伊德在他关于潜意识信念、欲求以及动机的论证中,留下了这样的可能性,即这些潜意识过程属于隐藏在精神(psyche)深处的我们自我的片断。尽管还不清楚弗洛伊德字面上所谓的片断的程度,但是认知科学确实接受了其本意的(literal)观点,如果不是脑中小人的(homuncular)观点的话。正如丹尼特所言,“尽管新理论(认知主义)充满了深思熟虑的想象的小人隐喻——像大脑中小人的子系统来回地传送信息,寻求帮助,服从和自愿——但这些实际的子系统被认为是有机机器的毫无疑问的无意识小块,它与肾或膝盖骨一样缺少观点或内在生活。”换句话说,对“富于幻想的小人隐喻”中的这些“亚人”系统的刻画只是暂时的,因为最终所有这样的隐喻都会被“清除”(discharged)——对这种作为神经网络或AI 数据结构的无我过程的活动风暴而言,它们被替换掉了(they are traded in)。

然而,我们前理论的、日常的信念是,认知和意识——尤其是自我意识——属于同一领域。认知主义直接与这种信念背道而驰:在决定认知领域的时候,它直接跨过了意识/潜意识的区分。认知领域由那些一定要具有明确的表征层次的系统组成,而不必由那些有意识的系统组成。当然,一些表征系统是有意识的,但是它们没有必要拥有表征或者意向状态。这样,对认知主义者而言,认知与意向性(表征)是不可分离的一对,而不是认知与意识。

认知领域的这种理论划分被认知主义者认为是“非常重要(no small importance)的经验主义的(empirical)发现”,并且再次表明了由认知主义带来的显着转变。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似乎正在失去对我们最熟悉亲密的东西——我们的自我感(our sense of self)——的把握。如果意识,更不用说自我意识,对认知来说是非本质的,并且如果在诸如我们这样的有意识的认知系统中,意识仅仅等同于一种心智过程,那么认知主体是什么呢?它是所有既是有意识也是潜意识的心智过程的集合吗?或者诸如意识它只不过是所有其他心智过程中的一种。在任何一种情形中,我们的自我感都受到了挑战。因为我们通常设想:成为自我就要有一个连贯统一的“观点”(point of view),一个稳定和不变的有利点,从这里我们思考、知觉和感知。的确,这种我们有(是?)一个自我的感觉是如此的无可争议,以至于对它的置疑或否定,即使是来自科学,都会让我们觉得是荒谬的。可是,如果有人要扭转局面并要求我们去寻找自我,那么我们将会被迫去寻找它。像通常一样,丹尼特以其特有的风格表明了这一点:“你通过眼睛进入大脑,沿着视神经前进,绕着大脑皮层迂回,巡视每一个神经元,接着在你觉察到以前,你在运动神经脉冲的峰值上见到日光(emerge into daylight),搔着脑袋想知道:自我究竟在哪里呢?”

然而,我们的问题更深入。无法在狂暴的亚人活动风暴中找到一个连贯统一的自我是一回事。这种无力的局面(inability)当然会挑战我们的自我感,但是这种挑战是有限度的。我们仍然可以设想确实存在一个自我,但是我们根本无法以这种方式找到它。也许,就像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所主张的,自我太亲密了,所以我们不能通过转回到自身而发现它。

然而,认知主义的挑战更为严峻。根据认知主义,认知没有意识也可以进行,因为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或必然的联系。现在,无论是自我任何其他什么东西,我们一般都设想意识是它的核心特征。由此可以推断,认知主义挑战了我们的信念:自我的最核心特征对认知是必要的。换言之,认知主义的挑战并不是简单地主张我们找不到自我,而是它更进一步地暗示:自我甚至对认知而言是不必要的。

在这点上,科学与经验之间的紧张应该是明显和真实的。如果认知在没有自我的情况下仍能进行,那么为什么我们仍然有自我的体验呢?我们不能简单地不加解释地抛弃这种经验。

直到最近,大多数哲学家还是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他们认为围绕这个问题的困惑与认知科学的目的毫无关系。然而,这种情感态度(mood)开始转变了。实际上,一位卓越的认知科学家雷·杰肯道夫(Ray Jackendoff)最近就出了一本尝试处理这些问题的着作。杰肯道夫的工作是重要的,因为它直接面对了认知主义揭示的意识、心智和自我之间成问题的关系。他的工作对我们的目标也是有益的,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这个范例展示了用纯理论的方式处理科学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在方法上和经验上(empirically)都是不完善。由于这些原因,在本章的最后我们将简洁地探讨一下杰肯道夫的方案。

3.5经验与计算心智

现在我们看到,在认知主义这里,认知主体被一分为二:一方面,认知在于无意识的符号计算;另一方面,认知在于有意识的经验。杰肯道夫的工作关注认知这两个方面成问题的关系,他把它们称为计算心智与现象心智(phenomenal mind)。

意识到计算心智与现象心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成问题是重要的。这个问题集中在意向性与意识是如何相关的。我们已经看到,认知主义在认知的这两个方面划定了泾渭分明的界限。然而,我们的认知似乎是以一种与意识密切联系的方式被指向这个世界。因而注意:我们的认知是以某个方式被指向这个世界:当我们经验它的时候,认知被指向这个世界。例如,我们感知到这个世界是三维的,肉眼可见的,彩色的,等等;我们并没有感知到它是由亚原子颗粒组成的。这样我们的认知被指向一个经验世界(experientialworld),用现象学的术语说就是指向一个活生生的(lived)世界。那么,如果意向性和意识是有根本区别的,当我们有意识地经验世界时认知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是首要的,因为就像杰肯道夫提到的那样,通过假设一个无法通达意识的计算心智,认知主义“对什么是有意识的经验没有给出任何说明”。

杰肯道夫称这个问题为“心智-心智问题”(mind‐mind problem),因为它集中在计算心智与现象心智之间的关系。用他的话说就是:结果是:心理学现在担心的不是两个领域——大脑和心智,而是三个:大脑、计算心智和现象心智。结果笛卡尔的身心问题被分解为两个单独的问题。“现象学的身心问题”……就是大脑如何拥有经验?“计算的身心问题”就是大脑如何实现推理?另外,我们还有心-心问题,也就是,计算状态与经验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从我们对认知主义的陈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认知主义假设的动机是杰肯道夫所谓的“计算的身-心问题”,即被解析为推理的思想在物理和机制上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另一方面,“心-心问题”与成熟形式的意向性和意识问题相对应:作为符号计算的认知是如何跟经验世界联系的呢?

同类推荐
  • 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人格教育

    本书可以让家长和教师更重视儿童的人格教育,让他们学会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中获益,以寻求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具有良好人格的孩子,一定也是勇敢、自信、独立的孩子。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处事能力》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身份心理学

    身份心理学

    以心理学、营销学的观点解析身份和影响力的内在逻辑。吸引高层次人群的人际关系法则。越是好的越多人抢,越多人抢就越是好的,你明白这种不成逻辑的逻辑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场面大了,会吓跑人群中的绝大部分;场面小了,有实力的人又看不上。你明白这个“面子”问题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形象代表人的本质,影响力就是一种生产力,你了解这种名与实之间互相转化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外表漂亮者比不漂亮者更为成功,你知道这种视觉效应背后的心理秘密吗?
  • 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纠正人性弱点和培养人性优点的学科,认识到人性的优缺点后,我们就可以在心理上占据上风,就可以随时把握对方的心理活动,从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无论是扩展人际关系还是维护人际关系,心理活动均参与其中。它既包括自我的心理活动也包括对方的心理活动,任何时候都不要情绪化,别让不良情绪主宰自己,然后做对事说对话。这样的话,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变得轻松自然了。
  •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热门推荐
  • 异霸

    异霸

    本是仙族战神之一却因触犯仙规—被贬下异能学院仙帝竟抹去他的记忆散落异能界/妖界/魔界/仙界将虚有的罪名强压在他身,他将一路晋升为最强异能霸只为攻下仙族,除掉仙帝。而晋升的道路怎么可能一帆风顺,他将历经种种劫难,找寻记忆,冲向异霸高峰!
  • 古河潮

    古河潮

    小说写改革开放的后农民马驹到城市开创一番事业又回到家乡发展家乡,展示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气象,具有浓厚乡土气息。
  • 三国演义在日本

    三国演义在日本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分别是: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发现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重构等。
  • 全程孕产大百科

    全程孕产大百科

    孕育一个全新的生命,是每一位女性最期待、最渴盼的幸福时光。然而,如何才能孕育出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对于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未曾尝试过的领域。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完美的“作品”呢?首先,孕期不单单是指怀孕的那10个月,还应该包括孕前3个月和产后半年。所以,从怀孕的前3个月开始,你就要明白孕育的历程已经开始了,做好孕前规划及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为整个孕育过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当宝宝在你的子宫里安家落户之后,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生活方式还是生命角色,都将就此改变。
  • 清梦依稀见

    清梦依稀见

    夜沈沈、拍手相亲,儿痴女。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向晚来、歌阑饮散,月在纱窗。############################################我们都希望时间再长一些,可如果不开心要那么长的时间做什么?
  • 废材逆天:绝色大小姐

    废材逆天:绝色大小姐

    现代特工精英庞飞茹穿越成安宁镇最出名的废物大小姐,爹爹不疼,娘亲不爱,庶妹打压,成为整个家族的耻辱,这还不止,庶妹设计让她身败名裂被逐出家族!被逐出家族?被全镇耻笑驱赶?很好,她要让这些愚蠢的人类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废物!”(没有最雷,只有更雷,雷雷更健康!)
  • 头号新宠:总裁抱一抱

    头号新宠:总裁抱一抱

    此书不连载了,弃坑了,不要跳进来。此书不连载了,弃坑了,不要跳进来。
  • 霸女逆袭

    霸女逆袭

    我要收尽天下所有的钱财,我要推倒天下所有的绝色美男子,我要吃遍天下所有的美食而不长胖。
  • 养尸日记

    养尸日记

    《永生法则》六叶之青麟-豚毒入脏尸卵即生,六叶之蓝麟-阴虫破壳载体新衣六叶之黄麟-灵脱旧体嫁结新躯,六叶之紫鳞-毒融血经阴气贯通六叶之红麟-阴蝉破土复生将至,六叶之黑鳞-六道轮回破镜永生千古永生之谈,神秘蛄雅文记载,这一切跟我有何关系,是什么即将复活,究竟在哪里尸奴炼尸到底为了什么,再看饮血的丧尸,食人的血鼠,扒皮的尸蛾,残暴的毛丧。。。天哪!恐怖的家伙为何总要围着我转如果我会死去,请追随这本日记帮我打开这些疑团
  • 堕仙传说

    堕仙传说

    我本仙人,尔等今日逼我堕入魔道,削我仙根,夺我仙躯,贬为凡人,今在此立誓,从此世间便有堕仙一脉!他日,必迎九重天而上,登天路,踏仙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