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1400000029

第29章 “两浙”作家的价值取向与新文学的主题路径(6)

作者从另一角度探讨了“人”的意义,并从人性的角度肯定他们作为“人”的正当追求。当然,巴人也清楚地看到了浙东乡民在精神上的滞后性,“坚忍”、“硬气”的性格导致了他们蛮横冲动的恶习。巴人以浙东乡民独异的风骨特征为表述主题,吸收其中有助于重塑“国民性”的合理元素,推进了新文学对国民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正因为如此,巴人对浙东乡村的历史与现状的透视,不仅仅是以乡村社会统治势力的层面入口,他还注重挖掘社会变革中乡村底层农民的新精神面貌,注重从社会革命的视角,寻找农民崭露头角的革命觉悟,突出新文学“反抗”主题的思想深度。

像小说《唔》中的王老三,本来只是穷乡僻壤里一个赤条条的穷汉,他对乡村生活中的新刺激是熟视无睹的。直至一个青年的革命演讲,句句印证了他脑海中的境界——乡间妇孺惨淡的生活和自己一无所有的境况,一种真挚的疼痛的态度,使他感到了剧烈的酸楚,也唤起了他对革命的赞同。王老三参加了农协会,被推选为农民自卫军的队长,形势逆转后,他被乡绅举报投监,心里却相信自己应该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去。在牢房里,正直、善良的革命青年唤起了他心中的爱,他们所遭受的折磨,点燃了他心中的仇恨。审讯者的莫名诬陷,让他得到了“暴动”的启示。回想自己的悲惨生活,看着革命青年连占牛栏似的一角的地位也被剥夺,他肯定了农民只有“暴动”才是出路的道理。巴人在小说中突出了一代革命农民质朴求实、坚强不屈和憎爱分明的品质。

从王老三这位淳朴农民的思想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满足当时文坛现成的“人生”模本,而强调穿透“浮薄的表面的人生的丑恶相”,挖掘“深藏在人生的真实相”。巴人联系躁动不安的农村现状,用细微的观察去写农民的精神生活,揭示他们进行反抗和革命的必然性和逐步觉醒的抗争意识——通过“反抗”来获取生存和活命的权利。显然,巴人对乡村农民反抗觉悟的描绘,对他们反抗意识的肯定,从深度和广度上丰富了新文学基于现实人生层面“反抗”的精神内涵。

基于精神价值层面的反抗,“两浙”作家善于在形而上的层面,审视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确立“反抗”的主题路径,展现反抗一切妨碍人的主体性建构、妨碍个性解放的精神束缚,倡导人的自由,特别是人的心灵与精神的自由。在新文学之初,由于五四的退潮,以及由此带来的意义失落,在人们的心中投下了一道长长的阴影。五四初期那种“追求人生意义”的创作,又在五四退潮之后兴起。在新旧转换之际,由于对旧的东西“破”得决然、彻底,而对新的东西“立”得却又不全面、不能立竿见影,在“新”和“旧”的转换之间所产生的“价值真空”,往往使人们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又将建构在哪里,正如徐志摩在《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一诗中所低吟的那样: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意义重构所带来的人生命题,同样表现在“两浙”作家的创作之中。

在特定的历史时代,那种失去了终极关怀的人生苦闷、消沉,甚至是颓废、颓唐的心理情绪,也在时代的上空回旋,给人以生之艰难、生之压迫的痛感。这种情绪在“两浙”作家创作的主题生成层面上,主要表现出了苦闷、忧郁、哀怨、飘零、孤独、颓废等方面的精神特征,特别是在五四追求“人”的觉醒时代。思想文化启蒙使人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中得以解脱,一方面对自由、独立、平等的权利和爱情婚姻的幸福怀有强烈追求,另一方面却又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真正的自我人格独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自由。许纪霖在论述五四前后时期的情形时指出:“一方面是取得了一定的职业和经济自主,另一方面却享受不到独立于政治的实际保障;一方面是精神和心灵的自由解放,另一方面却遭受外界环境的残酷压抑。”

这种极不和谐的命运遭际,就往往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内心深处挑起了紧张的心理冲突,陷入欲摆脱耻辱的依附似乎又摆脱不得,渴望灵魂自由而又有所恐惧的矛盾心境,从而引发了自我的痛苦分裂,致使‘灵魂为躯壳所囚狱’”。尤其是在意义失落的特定时空里,生命的感悟反而是一种更大的失落与悲哀,是梦醒后无路可走的苦闷和迷惘。而五四的退潮,更是让这些觉醒了的知识分子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之中,对传统观念的背离与意识深处对传统的承载,把他们推向了痛苦的深渊。新旧文化的价值冲突,让他们产生了苦闷、彷徨、虚妄和颓废的种种情绪,也使他们的创作表现了对人生和生命本体的高度关注,对现实异化的意识聚焦更显情绪的张力,新文学创作的主题也由此烙上某种形而上的精神印痕。

鲁迅创作于1924-1926年间的散文诗《野草》,典型地反映了“两浙”作家在精神价值层面上的“反抗”主题。1924年9月25日在给李秉中的信中,鲁迅曾这样写道:“我也常常想到自杀,也常想到杀人,然而都不行,我大约不是一个勇士……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为摆脱“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的“毒气”和“鬼气”的纠缠,反抗心灵的绝望,鲁迅以“独语”的方式,真诚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将一束束“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置于心灵炼狱的门前,通过内省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存在意义所作的深邃思考: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

彷徨于无地,得到的或许是“虚空”,但所展示的则是鲁迅对生命、对人生、对人的存在意义所作的形上思考。鲁迅曾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在心灵的层面,探寻“黑暗”与“虚无”是否“实有”,这绝不是就一般的现实人生问题有感而发,而是在执着地探寻作为精神个体存在的“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在指出“人是孤独的个体”,人的“精神就是自我”的同时,又公开宣称:“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显然,对于哲学层面上的“自杀”,并不能作形而下的理解,而应该将它看作是对人、对生命、对世界终极价值和意义探寻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心灵意志。因为只有突破现实的世俗藩篱之束缚,才能进入人的“内部之生活”,领悟深邃的“人生之意义”。正如加缪在《反抗者》中所指出的那样:“地狱只会持续一个时期,生活有朝一日将重新开始,历史也许有终期,但我们的任务不是结束历史,而是创造历史,按照我们从今以后知道的真实形象去创造历史。”

鲁迅以“独语”的方式,进行紧张的内省,对自己的心灵世界作认真的巡视,真正的意图是要完成自我的蜕变,实现思想、精神、人格和心灵的质的飞跃,展现生命的风采,凸现生命的自由意志,由此获得生命的“大欢喜”。

郁达夫的创作也展现出了一种形而上的“反抗”主题指向。在抒写五四觉醒的青年灵与肉的冲突而造成生之苦闷和烦恼中,郁达夫怀有强烈的拥抱生命的渴望和内心深处不可抗拒的本能冲动,对当时青年人的人生苦闷之情绪进行了大胆的夸张。他将五四青年的生之烦恼,看作是基于人的生命体验,对于现实异化现象所作的一种本能反映。

类似于当年苏东坡所反复宣称的“常恨自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感受。在生命的体验过程中,直感到人生的无奈,直感到觉醒的人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尴尬。这种人生空漠之感、无奈之感、尴尬之感,在浓浓的人生哀愁之中,就传达出了在意义失落中,人对整个存在、人生、社会现实的深深怀疑之情。叔本华说:“这个世界就是烦恼痛苦的生物互相吞食以图苟延残喘的斗争的场所,是数千种动物以及猛兽间的活坟墓,它们经由不断地残杀,以维持自己的生命。并且,它们感觉痛苦的能力是随着认识力而递增的,因此,到了人类,这种痛苦便达到了最高峰;智慧愈增,痛苦愈甚。”虽然叔本华说得有些过于绝对化和过于愤激,但也道出了人因为不断觉醒而感受到生命意义可贵性的道理。

人不断地走向主体的自觉,人也就能够不断获得认识自己、认识人生的能力。

现代哲学认为,人类能够认识世界,不仅能够认识作为表象的世界,而且能够认识世界的意志自身。舍勒在谈到人的精神结构时就认为,人是通过精神抑制或调节来面对现实生活的。人通过直观和生命体验的方式认识世界的本质,在主客体的对应关系中,人向世界开放,将自己的意志扩张到世界的各个领域。于是,人的精神就能够为世界、历史和人生提供一个无限广阔的生命世界,从中展现出人的生存历史由单一的向多元的方向发展,展现生命结构的复杂性与精神的丰富性。郁达夫在形而上的层面展现五四青年的反抗意志,也特别注重他们的精神领域的状态和需求。因为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人们开始认识到“人底精神是无限自由的,是有无限能动的活动的。这样从本质上凝视人底灵魂,末后就能领会这灵魂与宇宙灵魂或世界灵魂同一根元——或更进一步说,是与宇宙灵魂相调和地微妙活动”,并且“人的灵魂回到了最本然而精髓的状态”,“最灵活地最本源地体得人生的状态”。

本着这种创作理念,郁达夫以“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展开反抗现实异化的主题思路,首先获得的是生命对异化的否定,即不是简单地批判现实之丑恶,而是在对现实异化的荒谬性认识当中,传达出生命的形上体验。这使人联想到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小说《恶心》:现实中一切都让人感到“恶心”,一切都是荒谬的,一切都是不自由的。因此,在这种主题层面上,郁达夫对现实异化的意识聚焦,就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停留在批判或主观抒情上,而是展现了一种对“恶”的生命体悟。

在30年代的新文学创作中,“两浙”作家如戴望舒、徐迟等人的“现代诗”创作,就不同于五四时期对传统伦理道德束缚的精神反抗,主要还是展现现代中国人对蛰伏在内心深处的精神束缚的反抗意志,表现出对“现代生活”的强烈感受和复杂的心理情绪。正如施蛰存指出的那样:“《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他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诗形。”

同类推荐
  •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是明清十大家诗选丛书系列中的一本,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唐代的辉煌和宋代的延拓后,于元代转入衰势。嗣后在明、清近六百年间,突然别开生面,异彩纷呈。从明人在理论和创作上的种种"复古",到清人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出现了众多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和风格鲜明的诗人作家,使明清诗歌在古典的末期华章叠呈,独为局面。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误会,明清诗歌的真面目并不为当代的读者所了解,一些一流诗人尚不如唐代的三流诗人所为人熟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推出了本丛书。
  •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爱默生诗歌精选

    爱默生诗歌精选

    本诗歌集编译了美国浪漫主义的领军人物爱默生的大部分重要的诗歌作品,同时也收入了与他风格相近的梭罗、爱·伦坡和麦尔维尔的诗歌作品,爱默生和爱·伦坡的诗歌作品在我国至今还没有较为系统的译介。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七城书

    七城书

    珠珠一岁多了,与我们在场主义几乎同岁。散文是从说话开始的,于是我想到成长中的珠珠;或者说,从珠珠逐渐清晰的话语,想到了在场主义。对智慧的人,一岁也许就是一个坎。过了一岁,不仅开始产生自己独立的话语,而且那话语逐渐清晰而明亮。我相信,从童真开始,逐渐走向清晰、丰富、成熟和睿智,是一种生命的规律。
热门推荐
  • 繁花若樱

    繁花若樱

    还没反应过来,灵魂就已将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了。定睛一看,什么,近代日本。麗雅男扮女装混入近卫馆,成一代绝世剑客,而她和这个空间的缘分却不止如此。如樱一般的少年冲田总司,性格淡漠行踪诡异的阴阳师,老成腹黑的中森医师,美男云集,究竟谁才能陪伴她走完这绝世之路。
  • 红尘岁月

    红尘岁月

    凡人见证滚滚红尘,在矛盾交错中展示现实百态,在与各色人等的碰撞中透视官场风云爱恨情仇。
  • 尘汐如梦

    尘汐如梦

    她不过是一屡依附在别人身上的游魂,却在那一世得到了很多的爱。不甘为别人的棋子的人,唯一的选择便是成为下棋的人。为了保护心爱的人,她愿意为他们强大起来。颜枫的深情总是浓浓满满:“只要是你想要的,我,都会帮你。”司徒宸低垂着眼帘:“我愿被你囚禁一生,来赎清对你的伤害。”无音有着全世界最清澈的眼神:“你是我倾尽一生,想要寻找的人。”莫梓轩绝美而高贵的容颜透着冰冷:“任何人都无法抵抗皇权的诱惑,竟只有你,是不一样的。”英气十足的西城弈:“我希望成为站在你身边的男人,而不是躲在你身后的男人。”隐在黑暗中的影:“我不强求在你心里有我的位置,我只想陪在你身边保护你,和你心爱的人。”娇纵率性的宁逸:“只要能呆在你身边,那些骄傲自尊,我都可以舍弃,唯独你,我绝不会再放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九界妖帝

    九界妖帝

    他乃九大天界之一的异度魔界的绝世王者。不料逆臣反叛,身中锁功扣。坠落下界。因缘际会之下,进入道宗重新修炼。哈哈!你们给我等着。等我重回魔界,就是你们的死劫。
  • 师士风暴

    师士风暴

    从垃圾星醒来的莫星,失去了先前的记忆,随身卡片竟然是一架只有一半身躯的智能光甲,将垃圾星上所有的能量晶核搜刮,光甲帮助莫星重新回到文明社会。光甲的身份到底是什么?莫星又是因为什么而出现在垃圾星?星际争霸开始,在这片浩瀚的宇宙,莫星又该何去何从。少年的传奇人生正式开始谱写。
  • 碣石调幽兰

    碣石调幽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若守住,幸福自来

    你若守住,幸福自来

    初恋,是一个多么温馨甜美而又略带伤感的字眼。它承载着我们所有青春的梦想,所有年少的痴狂,所有情爱的萌动。初恋,就是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初恋,或甜蜜或心酸,不管怎样,初恋总是心中那片最柔软,最不可遗忘的地方。那时的我们青涩,但是疯狂。对于初恋,我们总是全心付出。也许过了很多年之后,我们仍会时不时想起初恋的那个人和那些事,仍会想起那朵初恋的小花悄悄盛开的样子……
  • 重生1965

    重生1965

    当过兵,开着一家公司,不断做着善事的赵东旭意外地重生到1965年,且看他如何在77高考中崭露头角,在改革的浪潮中大赚特赚;如何培养足球,娱乐,科技人才,让国人在世界扬眉吐气;如何让棒子国,扶桑人兴起一阵又一阵的哈汉之流;如何利用金融危机让印尼,棒子,日本不堪重负;如何帮助国家买武器,买高科技设备,最终买到我们曾经失去的土地---库页岛,海参崴,实现一个平民的振兴中华之路!大汉鹰犬的《万历四十年》已经发布,大家关注!
  • 英雄联盟之问鼎苍穹

    英雄联盟之问鼎苍穹

    作为一个普通的职校学生,不喜欢英雄联盟的落尘在班级中属于一枚屌丝菜鸟,在厚厚的黑眼圈上,一双忧郁的眼神看着校园举办的联赛表。这年头,想低调都不行吗?当韩服大神来中国虐菜发视频时,一个用拼音打成的中国人吊打韩服狗的名字出现在韩服RANK榜的第五。看着大魔王被同学供奉膜拜时,他低头看着手机,研究用乌龟中单的打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传说在大神界流传…当不能低调时,他决定放手一搏,问鼎苍穹!
  • 皮影也疯狂

    皮影也疯狂

    我这是走了什么霉运?去博物馆看个皮影展品,竟然让西游里的唐僧师徒复活了。不过还好,它们成了我的小弟,就是太不让人省心...孙悟空喜欢深更半夜出去做‘神偷’猪八戒成天钻研色情书刊,研究泡妞技巧。沙和尚总认为自己最帅的。至于唐僧嘛,他清清嗓子:“昂理由...”注:萝莉俺给各位看官说明一下。本书是东方玄幻热血打斗升级类的,并非纯搞笑,甚至还有一些落俗套的情节,不喜者误入呀。您别光顾着看,赏一个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