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1400000027

第27章 “两浙”作家的价值取向与新文学的主题路径(4)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系列,可以说是他通过小说创作,表达他对近代中国社会和历史命运的深刻体验与认识,集中地体现了他对“弱中国子民”精神痛苦的高度关注,从而反映出五四时代的精神特征。在郁达夫看来,“零余者”受到了五四新文化的感召,获得了思想观念的现代觉悟,但由于社会地位的低下和命途多舛,却无法获得个体的真正独立,取得个人的权利和价值的真正实现。

在小说《沉沦》中,郁达夫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和心理感受,写出了一个留日学生的心理变异与精神压抑的经历,表现出他对整个社会、人生的独特心理感知和情绪体验。小说中的“我”的病态,不是单纯的生理之病,相反,它是一种来自民族、社会、人生等多方面压迫而产生的心理负荷,尽管是以极端的“消极”、“颓废”的情绪形态表现出来的。在个体受到压迫的真切呼喊声中,郁达夫将个体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和社会重压对人的摧残,推到了一个极致的地步,传达出失去意义关怀的个体生命的艰辛和苦痛。小说《血泪》中的“我”卑微、自甘落寞、与世无争,但依然摆脱不了“生之煎熬”。《杨梅烧酒》中的“他”怀才不遇,空怀理想而报国无门,最终只是潦倒一生。《南迁》中的“伊人”多愁善感,自哀自怜,没有一个朋友,可谓是“无处话凄凉”。《在寒风里》中的“我”辗转流离,居无定所,孤苦伶仃,只能是像浮萍一样随风飘荡。《还乡记》中的“我”伤感彷徨,心中无主,总是张皇失措,不知生之意义在何处。《落日》中的“Y君”穷极潦倒却虚荣、死要面子,只能靠无聊的生活打发日子。《烟影》中的“文朴”落魄飘零。

《秋柳》、《茫茫夜》中的于质夫自弃自虐,以烟酒女色麻醉灵魂。《空虚》中的于质夫,饱受着情欲的煎熬和失恋的痛苦,没有野心没有希望,只有眼泪和悲叹,只有空虚和忧郁相伴。《怀乡病者》中的于质夫,孤独茫然,不知何处来何处去……在郁达夫的小说里,无论是“我”、“他”、伊文,还是于质夫、文朴,一个个都是那么悲戚、憔悴、郁闷、自戕、自贱。他们既无政治地位、民族地位,也无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在他乡异国受人鄙视,回国后在畸形的都市里又报国无门,生活贫困潦倒,沦落为贫民窟的失业者、流浪人。他们是被挤出社会的“零余者”,尽管有才干,也不无理想,却被生计问题所逼迫,在异化的社会中几乎没有立锥之地。贫穷困厄使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常常“置身在浩荡的沙漠里”,成为如同游逛在荒田野墓间而毫无目的地的“零余者”。

他们不但经济拮据而穷愁潦倒,更重要的是他们精神的贫乏,虽有强烈的愿望,却没有实现这种愿望的毅力和行动,有的只是自暴自弃、自哀自惭,甚至颓唐堕落。郁达夫用这种变态的行为,表示个体的反抗,或者自虐,沉溺于酒色,放浪形骸,自我摧残;或是自戕,用死对社会作最后的抗议。

从《沉沦》开始,到《茫茫夜》、《过去》、《迷羊》,再到《她是一个弱女子》,性的苦闷、情欲的追求,一直是郁达夫所着意表现的对象,因为这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表现。郁达夫表示,“性欲与死,是人生的两大根本问题”,并认为“以这两者为材料的作品,其偏爱价值,比其他一般的作品更大”。他曾把近代戏剧所反映的生活概括为三个方面:生的苦闷、性的压迫和死的恐怖。他认为:“情欲中间,最强有力、直接动摇我们的内部生命的是爱欲之情,诸本能中,对我们的生命最危险而同时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在他的笔下,性、情欲无处不在,而且多表现为不正常的变态的情欲,呈现一种被极度压抑后的畸形欲望的状态。

小说《沉沦》透视的焦点是青春欲望受到压抑后产生的变态心理,通过主人公变态性行为的描写,如窥浴、手淫、嫖妓,等等,表达了性的苦闷和性的渴望。郁达夫说:“《沉沦》是描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里边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南迁》、《银灰色的死》等也都表现了这种性的苦闷、灵与肉的冲突。在《茫茫夜》中,于质夫由于耿直,不愿谄媚上司,免不了处处碰壁,于是,他感到现实是如此腐恶,所见尽是“伤心的种子”,到处都“同癞病院的空气一样,渐渐地使人腐烂下去”。他悲愁难遣,就企图用病态的性的满足麻醉自己。小说写他像饿犬一样在街上找女人,最后到一家小小的卖香烟的洋货店里,向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人买了一根用过的针和一条妇人们用过的旧手帕。当于质夫得到这两件东西以后,他便“……幽幽地回到房里,关上了房门,他马上把骗来的那用旧的针和手帕从怀里取了出来,在桌前椅子上坐下,他就把那两件宝物掩在自家的口鼻上,深深地闻了一回香气……取了镜子,把自家的痴态看了一忽,他觉得这用旧的针子,还没有用得适当,呆呆的对镜子看了一二分钟,他狠命的把针子向颊上刺了一针……他觉得一种快感,把他的全身都浸遍了”。还有小说《秋柳》对于质夫沉沦内心的描写,《她是一个弱女子》中展现的李文卿和郑秀岳之间的同性恋描写,《逃走》中对被朦胧的性意识搅得烦乱不堪的、只有十二三岁的澄儿的矛盾复杂心理的透视,都表现出了郁达夫沿着这种主题思路,深入到觉醒之后又一时找不到人生意义支撑的个体的灵魂深处,将深藏在心灵深处的、长期被压抑的潜意识暴露出来,作为对虚伪的封建道德意识的一种反抗,抒发了自我世界的主观情怀。

王以仁的创作也是沿着个体性价值取向来展现“自我”主题路径的。他的代表作《孤雁》,就通过“自我”主题思路,展现青年知识分子在追求个性解放的途中的彷徨和不幸,由此反映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人生的艰辛。虽然身为文学研究会成员,但在创作观念和艺术风格上,王以仁却深受郁达夫创作风格的影响。他在《孤雁·我的供状(代序)》中就承认“自己也觉得带有郁达夫的色彩”,认为自己有如郁达夫似的一种“嗜痂之病”。他还以自己的小说创作为例,指出:“我在《流浪》那篇小说里面,写到在旅馆中经过困难的情形,竟然毫不留神的写了一段和郁达夫《还乡记》中相同的事情。”其实,他的代表作《孤雁》也是一样,以通信的形式和第一人称的自我抒情性表现视角,描写了一个贫穷失业的青年的流浪、落魄、沉沦,最后吐血身亡的不幸遭遇。从小说创作风格上来看,这不是一般性地反映现实社会人生不幸的写实性小说,而是要在追求个体性价值过程中,对深藏在个人内心世界那种苦闷、失望、悲凉心境的自我意识进行深刻地透视,向世人表明个人的孤独与苦楚,所对应的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痛苦和价值失落。另一位来自杭州的作家倪贻德,在艺术是“自我的内心的表现”的观念指导下,主张“用生命赤裸裸地表现我们泼辣的精神”。他的创作风格与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极为相似,代表作《玄武门之秋》写一个青年画家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就是自己的“自画像”。小说情节“放浪”,描写“大胆”,风格清丽哀婉而放浪隐逸。《零落》、《花影》等小说也都是沿着“自我表现”的主题路径而展开自我抒情式的艺术创作的。

徐志摩、陈梦家和戴望舒诗歌创作中的“自我”主题路径,则带有各自鲜明的个人风格特征。徐志摩是以追求单纯信仰,争取个性自由、确立个体性价值、歌颂理想爱情和讴歌大自然美丽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抒情和自我表现的。不同于郭沫若狂飙突进、浪漫抒情式的自我表现,也不同于郁达夫忧郁伤感、放浪形骸式的自我表现,徐志摩走的是另一条自我表现的主题路径:以轻盈、飘逸、潇洒的自我抒情方式,抒发性灵,感悟人生,肯定自我价值。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我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偶然》

这种尽情地表现“自我”、表现“性灵”的诗歌,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无限的人生遐想。那飘忽在天空中的云一样的思绪,将“自我”的主题无限地放大,极大地拓展了抒情诗的“自我表现”的路径,促进了白话新诗抒情个性的自由发展。

与徐志摩略有不同,陈梦家 以“自我表现”为主题的诗歌创作,往往是以“回到内心”的方式,展现人生困境中的自我心境:

这是条通往天上的路,

夹着两行撑天的古树;

烟样的乌鸦在高天飞,

钟声幽幽向着北风追;

我要去,到那白云层里,

那儿是苍空,不是平地。

大海,我望见你的边岸,

山,我登在你峰头呼喊……

劫风吹没千载的城廓,

何处再有凤毛麟角?

我要去,到那白云层里,

那儿是苍空,不是平地。

——陈梦家:《鸡鸣寺的野路》

诗中借景抒情,所展现的不是客观自然物的美丽,而是人世间的沧桑,尤其是人生困境中的自我情怀。虽低回,虽迷茫、惆怅,似是对现实的逃避,但在“我要去,到那白云层里”的表白中,张扬的却是自我情感的抒发,自我想象的飞飏。尽管不乏痛苦失望的消沉,然而所展现的却是“自我”梦幻一般的朦胧与美丽。在《栀新月诗选枛序》中,陈梦家强调作诗就一定要“始终忠实于自己,诚实表现自己渺小的一掬情感,不做夸大的梦”。忠实于自己,也就是忠实于“自我”表现的主题开掘,“因为有着不可忍受的激动,灵感的跳跃挑拨我们的心,原不计较这诗所给予人的究竟是什么”。陈梦家的这种“自我”主题的开掘,虽然所涉及的面不一定很广,但在抒发自我情感、展示内心世界的方面,则有一定的深度。

戴望舒宣称他的“自我”主题的抒情诗创作,是“为自己制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其突出的特点是将现代知识分子苦于找不到出路,但又不甘自我沉沦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不像鲁迅那样即便是感受到“梦醒了之后无路可走”的人生苦楚,仍然执着地向前走,也不像近代西方的现代派作家,如波特莱尔、卡夫卡,严酷地审视自我,审视现实人生,并将思索提升到形而上层面,紧张地反思自我、反省人生,然而,在“自我”主题的开拓上,戴望舒的“现代诗”的创作,却是执着地要表达“自我”的现代感受、现代情感: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

——戴望舒:《我的记忆》

“记忆”是“自我”心灵世界最真实的映象,也是“自我”最忠实的伙伴,它可以如同自己的“友人”,随时随地来拜访,解“自我”的忧愁,解“自我”的烦恼。同时,记忆也是“自我”的写照,具有真实的生命情感,“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这种与生命融为一体的“自我”意识,凸现了新文学对人的高度关注,对个体性价值高度关注的思想。

“两浙”作家对“自我”主题路径的设定,其影响力是深远的。即便是在新文学大力倡导“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强调要用集体主义意识指导创作的时代,对“自我”主题的开掘,也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茅盾在批评五四小说创作用“观念”去图解社会问题,存在“观念化”创作倾向时,就强调要用个人的真情实感去认识人生、认识现实。

在《论无产阶级艺术》一文中,茅盾指出,“艺术的产生有没有条件呢?

我想是应该有的。用方程式来表示,便是:新而活的意象+自己批评(即个人的选择)+社会的选择=艺术”。同时,他还强调:“新而活的意象,在吾人的意识里是不断的在创造,然而受着自己的合理观念与审美观念的取缔或约束。”

在茅盾看来,个人意识、个体性价值,是开掘“自我”主题的重要原则,也是无产阶级艺术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艺术不是观念化的图解,而是与个体活生生的生命感悟和人生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同样是需要沿着“自我”主题路径来对无产阶级艺术进行个性化的创造的。“两浙”作家的这种理念,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实践中,表现得也十分突出,像“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他的“无产阶级诗歌”创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殷夫的诗歌创作,是新文学政治抒情诗在艺术上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政治抒情诗创作方面,殷夫克服了早期政治抒情诗的幼稚,恢复了早期政治抒情诗创作被忽略的艺术个性,使之能够以鲜明的“自我”形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人感受到狂飙突进、满腔热血的政治激情的宣泄与洗礼。他以一个完全崭新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出现新诗坛上,即这个“自我”从个人“小我”孤寂的反抗,已发展成为一个阶级“大我”的坚强反抗: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着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殷夫:《别了,哥哥》

同类推荐
  • 中外名人机智应变妙答趣事

    中外名人机智应变妙答趣事

    本书收编古今中外机智应变趣事趣话小故事280篇,多为名人大家、领袖人物、帝王将相口才艺术的真实记录,充分展示了智者的应变妙答技巧和语言艺术。
  • 骗局

    骗局

    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解放常州

    解放常州

    抗战胜利后,时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建国方针,表明了极大的和平诚意。
  • 观照

    观照

    《观照》是诗人柳文龙的一本诗集,作者用这么大的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诗集,体现了他与一般江南诗人在写作抱负上的差异,走上了形而上的路子,一个与世俗价值观拉开了距离的写作者,他必然是纯粹的;一个对周遭美学情趣富于警惕的作者,他必然是浩大的。
  •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本名赵凤翔,1937年11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50余年。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老电视艺术家”,2008年被授予“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称号。
热门推荐
  • 幼狐

    幼狐

    《幼狐(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由李黎力著,作者是内蒙古扎兰屯作家协会主席。本书精选百余篇名家所创作的手机小说,精短丰富,阅读性与趣味性很强。这本《幼狐(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星域征战

    星域征战

    每当仰望星空,似乎总是能听到来自于浩瀚星空的呼唤,那种呼唤与源于内心深处的声音达成了丝丝共鸣。吴凡知道,这份生命的使命,注定要背离整个家族的荣耀,走向另一处深邃的路途..但,星域即将开启,征战仍将继.......
  • 末日游戏基地

    末日游戏基地

    红警游戏成为现实?!世界末日,僵尸横行!一块神奇的晶核将红警的游戏世界带到现实!王杰在这里建电厂、兵营、战车、碉堡,拥有各式各样威力强大的武器,还结识了可爱萌妹子……王杰看着排列的战车和列队整齐的士兵:“战斗吧,可爱的僵尸们!是时候决出胜负了!”
  •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客家山歌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社交手段,尤其是在爱情生活中,其功能具有隐秘和公开化的两重性。因为是唱歌,可以解释为艺术的虚构,因而有隐蔽性;但是,又因为是面对面的唱和,对方也可以理解为真情直露。作为娱情的手段和作为传情的渠道,是合二而一的。
  • 网游之一念之间

    网游之一念之间

    杀戮于九天,纵横于苍穹,八荒六合唯我独尊!雷霆网络游戏是经中国华夏网络集团自主研发,雷霆追寻磨练出的成就。众多中国“游”民在这里寻找到军事游戏的快乐,真实度可以高达97.9%,虽未游戏,但也让人们从中领悟到很多,许多事情的好与坏都是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 地精大贤者

    地精大贤者

    美丽的波雅海美人鱼,魅惑无比的狐族少女,圣洁的人类修女,这是个美女遍地的世界!刀尖舔血的兽族佣兵,奸诈危险的人类贩子,残忍嗜血的黑暗兽人,这是个血与火的世界!小小地精,精通炼金、驭兽之术,登堂入室,雄踞一方领土,美女,是我的!金币,也是我的!
  • 傲战星河

    傲战星河

    ☆☆☆☆☆推荐一本玄幻大作——《灵武逆天》九天神人大战,封印大陆的通天路,大陆再无传奇境,无人破虚入九天……十万年过去,一个无法修炼的少年,得到圣脉传承,终将逆天而行,打出一条登天路!……天若阻我,我便逆天而行……逆天之路,是打出来的通天路!得逆天传承,持逆天至宝……少年向天挑战,成就逆天传奇!……目前(15年8月10日)已更新到383万字,连载稳定更新中,本书页有推荐,求支持!
  • 伤痛笔记

    伤痛笔记

    青春是一个很笼统的命题,无数人前赴后继,答案却大相径庭,伤痛似乎是青春的主题曲,爱情只是青春的过客,只是这位“过客”似乎腿脚不利索,走得很慢,所以记忆很深,痛很彻底。
  • 皇动天下

    皇动天下

    皇朝鼎立,宗派万千!这是一个以皇入道的世界,达到皇宗境界者开宗立派,弟子千万,达到人皇境界则划地为皇,成为无上君王,纳11三千,享受人间极乐!皇洲大陆中的皇道修炼者,为了达到人皇境界,踏上九龙皇座,都在努力着。而赵青的野心却不仅仅于此,他追求的是至尊无上的皇道,不动则已,一动则动天下!等级划分:皇者,皇师,大皇师,皇尊,人王,皇宗,人皇,皇圣,皇道无极,圣皇,帝皇本书读者群:71055775
  • 武魔天骄

    武魔天骄

    屌丝王宝因为随地大小便,误打误撞的闯入了一起缉毒案中,更出人意料的是,他居然成了卧底,奈何运气不佳,身份被撞破。于是遭到了毒贩子的追杀,一路狂奔之下竟然落得走投无路的境地。悲愤中,一怒跳悬崖,却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一个神秘大陆——珈蓝大陆。这里是魔法的天堂,这里是斗武者的世界,穿越到这里的王宝,在修炼一途如鱼得水,召唤神兽麒麟,大显神威,挥师百万一统大陆!为了解开一切劫数,他,开始了魔武双修,同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炼金术师,更是一位拥有广褒封地的大公爵,且看屌丝翻身农奴把歌唱《武魔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