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1400000024

第24章 “两浙”作家的价值取向与新文学的主题路径(1)

在文化转型的特定时期,“两浙”作家对为什么要批判旧文学,又为什么要创建新文学,新文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它对于现代中国人又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与意义等一系列问题,都作出了深刻的反省。

西谛(郑振铎)在谈到倡导新文学的目的时指出:“我们要想改造中国的旧文学,要想建设中国的新文学,却不能不把这两种传统的文学观尽力的廓清,尽力的打破,同时去建设我们的新文学观。”在“两浙”作家看来,新文学的核心价值观应建立在“人的文学”理念之上。同时,他们也强调,新文学所指的“人”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一个泛指的概念,而是指正处在历史变革和文化转型之中的现代中国人。

诚如鲁迅所指出的那样,“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义。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国粹”当下的“我们”,才是“人的文学”建设的宗旨。因为当下的“我们”,才是活生生的执着于现实大地的“人”。如果新文学不去关注现实的“人”,所有的价值建构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基于对“人”的高度关注,“两浙”作家的价值建构和价值取向,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就凸现出了一种前卫、探索、重构和新潮的特质。换言之,“两浙”作家总是能够以一种探索人的存在意义、价值、前景、命运的姿态,来批判旧文化、旧文学,批判旧思想、旧道德的平庸、腐朽、黑暗和堕落,探索新文化、新文学的发展方向。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进程上来看,“两浙”作家的这种价值取向,为中国新文学主题路径的设定,提供了价值建构的基本维度。

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主题路径的设定,涉及相关的社会文化和语言等问题。在这里,“主题”已超出个别作家创作作品的范畴,而是指整个文学内部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家通过语言的艺术,将特定时期人们的思想情感——其中包括人对于世界及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对存在价值、意义的思考、选择等——一一展现出来,形成文学的中心观念(Central idea),或支配性观念(Dominating ideas)。这便是文学的主题,它处在文学本文(Text)结构的核心意义层面。正如库尔提乌斯所指出的那样:“主题是关系到人对世界的独特态度的最重要因素。诗人的主题范围,是他对生活将他抛入其内的诸具体情景的典型反映的一览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创作中,将他们在“新”与“旧”转换之际,对社会、时代、人生所作的思考、探寻,特别是对世界意义、人生意义的反思,凝聚在新文学的本文结构之中,集中地反映了他们对“新”“旧”转换之际的许多重大问题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也反映了新文学主题路径设定中的价值建构问题。

第一节 进化论价值取向与“人”的主题

在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主张之后,“两浙”作家的创作大都强调要以觉醒了的“人”的意识来审视现实人生、社会历史和人的精神世界。

在这当中,突出的一点就是擅长以进化的价值取向来关注现实人生,审视社会历史的变动与发展。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说的人的文学,须得先将这个人字,略加说明。我们所说的人,不是世间所谓‘天地之性最贵’,或‘圆颅方趾’的人,乃是说,‘从动物进化的人类’。其中有两个要点。(一)‘从动物’进化的,(二)从动物‘进化’的。我们承认人是一种生物。他的生活现象,与别的动物并无不同。所以我们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应该完全满足。

凡是违反人性不自然的习惯制度,都应该排斥改正。”运用历史进化论的价值观来设定新文学的“人”的主题路径,这使得“两浙”作家的创作呈现出这样一种态势:对长期的封建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所造成的社会现实的异化,特别是人的精神异化现象表示强烈的关注,集中反映时代、社会、历史、现实人生的荒诞不经和不合理性,以深刻地揭示出社会人生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进化论价值观,其本质内涵具有发展(Developm ent)和变革(Revolution)的双重涵义。进化论提示人们,人类社会与客观自然界一样,都是在不断地进化和演变的,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着的,旧的事物、旧的社会必然被新的事物、新的社会所替代。一个民族要致力于世界先进与强大的民族之林,要争存于天下,就必须不断地进化、革新,完成由传统向现代的价值转换。鲁迅对进化论思想的接受,以及确立进化论价值观,极具代表意义。在“两浙”作家当中,持进化论价值观的不在少数,像周作人、钱玄同等人,当时均是以进化论价值取向来批判旧文学,倡导新文学的。

用进化论价值观来进行判定,周作人认为,以往的中国文学,“人的文学,本来极少。从儒教道教出来的文章,几乎都不合格”。他还从以往所谓“纯文学”中列举了十大文学类型,认为这些所谓的“纯文学”,“全是妨碍人性的生长,破坏人类的平和的东西,统应该排斥”。针对“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和文学的“瞒”和“骗”现象,鲁迅从进化的角度,要求作家取下假面,写出人生的“血”和“肉”,认真分析当时社会种种非人道的现象。

他说:“试看中国的社会里,吃人,劫掠,残杀,人身卖买,生殖器崇拜,灵学,一夫多妻,凡有所谓国粹,没一件不与蛮人的文化(?)恰合。”

鲁迅还分析了产生这种现实异化的根源:“因为古代传来而至今还在的许多差别,使人们各各分离,遂不能再感到别人的痛苦;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将来。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郎损(茅盾)也指出,“我们可说正因为是乱世所以文学的色调要成了怨以怒;是怨以怒的社会背景产生出怨以怒的文学,不是先有了怨以怒的文学然后造成了怨以怒的社会背景!我们又该知道:在乱世的文学作品而能怨以怒的,正是极合理的事情,正证明当时的文学家能够尽他们的职务。”对此,郎损(茅盾)还指出社会现实异化现象是:“现在社会内兵荒屡见,人人感着生活不安的苦痛,真可以说是‘乱世’了,反映这时代的创作应该怎样的悲惨动人呵!”对人的异化现象进行批判,“两浙”作家首先是扬起“为人生”的创作大旗,并设定“为人生”的主题路径。

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鲁迅对进化论思想的接受。鲁迅在受到进化论思想影响,并形成自己的进化观后,对于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发展,都善于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予以审视和把握。

他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进化的,断没有永久不变的。”秉持进化论价值观,在探讨人的历史命运,反映人的生存状态当中,鲁迅善于通过设定人的主题路径,以揭示封建历史“吃人”本质为镜像观照,从中引发他对有关民族独立、个性解放、社会变革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他从对人的生存境况、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注入手,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着重从进化论角度反映历史与现实异化对人的压迫,尤其是对人的精神压迫,从而确立他的“立人”思想视角,展现人的解放、个性解放,乃至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启蒙思想。鲁迅总是将现实中的人的异化,与历史对人的压迫,以及所形成的精神性“吃人”的异化传统联系在一起,用他那种特有的对历史、对现实、对人生所怀有的刻骨铭心的感悟和深刻体验,完整地构筑出他笔下所展示的世界,并以超越于有限历史之上的心理透视,在最广泛的人生意义探寻上,通过国民性的剖析,设立关于人的生存、发展和命运、前景等诸多精神性命题。

鲁迅深深地体会到,在封建专制和传统“礼教”的压迫下,文学历来被看作是所谓的“载道”工具,无论是作家的主体精神和文学审美价值建构,还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及精神向度等,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地成为一种窒息人的心灵、限制人的思维的精神桎梏。面对人始终被压迫的精神状态,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人性被极度地扭曲、扼杀、变异,身心均无法获得自由的存在窘境,鲁迅认为,反抗封建威权及其长期形成的思想禁锢、精神压迫,消除“非人”的存在,恢复“人之为人”的自由、独立、尊严和应有的权利,确定个体生命的价值和独立思考与表达的权力,由此构筑“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价值体系,应是新文学面临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命题。在鲁迅看来,只有完成现代意义的“立人”价值体系转换,使人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消除“非人”现象,使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独立精神,赢得充分的自律性存在,让人道的秩序重回人的存在现实,新文学才有可能获得审美表达的自由,也才有可能通过“人”的主题路径,展现新文学审美现代性的无限空间。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先是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后是接受尼采的“超人”哲学影响,形成了他审视历史、现实的缜密思路和鲜明的批判精神。他通过笔下的“狂人”形象展示,在满页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史书中发现了历史“吃人”的本质: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吃人”,当然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指在肉体上消灭人,在鲁迅看来,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迫害最主要表现是精神的压迫,将人变成“非人”,活着却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作为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权利。鲁迅从历史进化论的角度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的理想,明确地将新文学的主题建构置于人的主体觉醒、人性的现代复苏的现代意识之上,并以现代性的眼光和价值标准,对人的精神长期被压迫、被毒害和人性被异化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强烈抗议,从而形成了新文学“改造国民性”的基本主题思路。在随后“一发而不可收”的小说创作当中,鲁迅进一步地将对“非人”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认真的审视和批判。特别是通过对阿Q性格的刻画与揭示,对深藏在其性格与心理上的“奴性”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和批判,并将以阿Q为代表的国民性格弱点,上升到了人性弱点的高度来审视与批判,使新文学主题思想的确立,不仅能够充分地反映整个时代启蒙的思想诉求,而且也将新文学主题建构与整个世界文学发展主潮相对接,使新文学的主题路径的设定,在充当历史先锋的角色过程中,一开始就达到了应有的思想高度。

鲁迅沿着“改造国民性”的主题思路进行新文学创作,将人的主题具体地落实在“改造国民性”的路径之中,使之成为新文学创作的主导性意向,这样就使新文学的创作主题,始终都关联着现代中国文化泛文本中最基本的语义内容——如何构建现代人的价值与意义。在新文学创作实践中,鲁迅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具有启蒙意义的“改造国民性”的主题世界。以“立人”为核心价值理念,鲁迅在冷静的叙事过程中,通过对“吃人”历史镜像的透视,在思想文化启蒙当中,赋予新文学的主题以聚焦与提炼新的价值与意义建构的重任,并为新文学创作实践积极地寻求更为广阔的思想与艺术表现的空间,使新文学能够真正地具有一种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审美现代性色彩,一种反省历史、反思现实的思想穿透力。

从进化论价值取向出发,鲁迅为新文学设定“人”的主题路径最突出的表现特征就是:将新文学创作主体从传统的、单一的伦理道德体系中剥离开来,使之能够充分地体现与20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相对应、相对接的价值内涵,为人性的复苏和人的形象重塑,发出强烈的呐喊与真情的呼唤,对人的尊严、权利和地位,予以充分的价值肯定和关怀。因此,从这个思想基点深化而来的,就是鲁迅通过对“吃人”现象的揭示与反省,为“人”的主题所设定的“改造国民性”的路径。

从“人”的主题路径出发,“两浙”作家对以现实主义(在当时多称为写实主义)为主导的文学题材的选择,就对人在现实中被异化的状况予以了高度关注。其主题思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于从对社会现象分析入手,反映社会现实的种种黑暗与丑恶现象,达到对社会本质、人生本质特征的认识高度,显现批判现实的思想深度;二是善于从对人的生存境况、前途命运高度关注入手,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现实异化对人的压迫,特别是对人的精神压迫,从中展现有关人的解放、个性解放,乃至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思想。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遇见你,在最美的流年

    遇见你,在最美的流年

    爱上一个人,从来都是瞬间的情事,千人万人的芸芸众生里,她就在那里站着,平平凡凡,普普通通,而他,一眼就看见了她,冰冻千年的心,突然在这一刻湿润如玉,温柔如水,桃花一样盛放,灿烂。没有徘徊,没有犹豫,没有想过要义无反顾地无可救药,也未曾打算海誓山盟到时地老天荒,只是,这一切都来得如此——天经地义。
  •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泉涌自心底的咏叹,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结成了花蕾,饱含了天上的霜露,今天终于绽放了:时代专集情诗精选《走过就不会忘记》含白话诗与今人创作之古体诗词,合二百余首,由三十名当代国内与旅居海外的诗人执笔。多数诗人正当风华正茂之年。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感而发,发自至诚。他们的语言优美凝重,联想新颖,意象繁复,情感真实而饱满,迥别于无病呻吟之流、草莽呓语之作、低级顽劣之辈。当此现代诗创作陷入“写诗的比看诗的多”的窘状之时,这一本清新诗册恰如雪中梅花,笑傲枝头!
  • 晚风集(卷二)

    晚风集(卷二)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李清照集

    李清照集

    本书精选李清照诗词作品。仰慕李清照久矣!孩提时便喜欢上李清照词。自彼至今,许多年过去了,时非昔时,人非昔人:一切似乎都发生了起起落落难以预见(甚或有时是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变异,惟有对于李清照的崇敬却一如既往,或尤更甚。
热门推荐
  • 有鬼来袭

    有鬼来袭

    另类人生是怎么开启的,不是重生、不是穿越,如果你也嫁给一个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死掉的鬼老公,那这一切你就懂了!他死就死了,我嫁也嫁了,这也就算了,偏偏他还每夜掐着点的将我吃干抹净!他吃就吃了,我忍也忍了,可是偏偏活着的也不让我省心。只比我大三岁的风骚婆婆,有事没事对着婆婆暗送秋波的叔叔,每天阴沉着脸从不多话的叔母,夜里想着法要进我房门的小叔,这个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别让电脑“杀”了你

    别让电脑“杀”了你

    你知道每天坐在电脑前的你,皮肤变得干燥、晦暗,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在不经意中你的记忆力开始下降是什么原因吗?……也许,你头歪一歪,脖子就酸疼;握一会儿鼠标,整条手臂就麻了。坐久了,就腰酸背痛。……小心点儿,这些可能都是电脑惹的祸。辐射会慢慢"杀"了你!
  • 封存的真相

    封存的真相

    每个人都活在这个世界上,可是你有没有哪一刻认为这个世界是虚假的?有没有一刻认为这个世界并不是为所有人而准备的?在这里,世界是虚幻的,人们都是虚幻的,是那些高层的人士制造出来的幻境,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虚幻的,都是远古的古老神器所保存的死亡意识,而萧途,要的就是冲破迷惘,给每个人公平,打破实虚界限,给每个人真正的世界……
  • 岁月之静好

    岁月之静好

    这是一本多篇小说集,摘自《意林小淑女》,《花火》等杂志
  • 会计基础(第二版)

    会计基础(第二版)

    权责发生制是在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前提的基础上产生的。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经常会遇到货币收支与经济业务的发生不在同一会计期间的情况。所谓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它是以实际收到现金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 盛世婚宠:冷少的穿越宠妻

    盛世婚宠:冷少的穿越宠妻

    唔,第一次写文,望采纳,我是Sakinagirls滴成员夜恋姬哦希望你们喜欢我写的文文哦
  • 何时冬凉夏暖

    何时冬凉夏暖

    一件古董项链引发的悲剧?安翊媛碰巧来到了一个一个不同的时空,中国古代,英国旧时,古罗马,未来世界,以及不同时空的现代世界。本无忧无虑的安翊媛却在世俗感情的控制下,面对着不同人的爱意。神说,这是她的命运,这些不同的时空都是她的前世,但都以遗憾告终,在多个前世她的请求下,神破例给她一次机会,也就是给了安翊媛机会。无奈与艰辛,安翊媛已经看透了世俗,当心灰意冷,得到他的关心时,才发现这是梦一场,穿越在不同时空后,当她回到现实世界后,又将遇到谁?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本书在晚唐时代背景下叙述李商隐的一生,着重写其面对社会压抑和种种困厄所作的抗争,特别是他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终以杰出成就登上唐诗艺术**的生命历程,也描写了他爱情、家庭和性格的多面。全书富于哲理和诗情画意。——文史专家陶文鹏浓淡相宜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真实的李商隐。不讨巧、不曲笔,用平实的描述,托举着传记文学以为标识的真实性,显见了作者在运化资料、筹划结构、通融文字等方面的功力。纪实体的方正严谨,并未局限写作的视野。探究传主如何将文学,特别是诗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超越和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再探究传主何以将汉字之美发挥到难以企及的**。
  • 爱情向前冲

    爱情向前冲

    受伤的心,能否还原?离去的爱情,能否再回来身边?到底是屈就身边的温暖?还是追逐那遥不可及的爱情?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