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1400000012

第12章 “两浙”文化资源对中国新文学发生的支持(4)

“两浙”作家的这种文化、文学的传承,在许多方面都对中国新文学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作为地域文化的“小传统”,它直接影响了现代的“两浙”作家的创作。在他们那种带有极为突出的“敏感”、“敏锐”和善于抒情的艺术创作风格当中,人们都不难看出,他们对“两浙”文化“小传统”直接传承的鲜明痕迹。因此,对整个新文学的生成而言,明清文化资源和文学传统的强有力支持,加上外来文化和文学思潮的强有力影响,许多内在的机制和因子都被充分地激活起来,就像加进了催生素一样,新文学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如同周作人所说的那样:“以前公安派的思想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加上外来的佛教思想三者的混合物,而现在的思想则又于此三者之外,更加多一种新近输入的科学思想罢了。”内外的合力,使新文学的洪流在聚集、蓄势,在不断地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探讨明清时期社会思潮和文学变革的波及效应时,还不能不提到近代“两浙”着名的学者王国维的影响。这位学识深厚、博古通今的“两浙”学人,在哲学、美学、史学、文学、教育学、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历史人文地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的历史贡献,尤其是他运用近代西方哲学的观念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文学,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不仅开创了研究中国戏曲史的风气,而且在专治经史,如从事古文字学、音韵学和古器物、金石学和汉晋简牍的考释、西北史地、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等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术研究也许不会对新文学的生成产生最直接的推动,但学术研究本身及其所产生的学术结果和影响,则会对新文学的生成提供历史的镜鉴,为新文学提供深厚的文化学识和理论素养。从“两浙”学术研究对新文学生成的影响上来看,王国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近代西方文化的学习、借鉴,借此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为新文学生成直接提供一种可参照的摹本,为新文学在发生学的层面上,认识自身的传统、特质、特征和局限,提供了可借鉴、可学习的样式与思考途径,并对新文学的观念形成、思想架构等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二是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文学等诸多领域的考源、考证和史实梳理,为新文学的生成提供历史维度的镜鉴和历史传统的深刻透视,为新文学承继历史传统,批判历史传统,以及在认识自身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进行历史文化反省当中激活创作热情,获得新文学创作上的思想艺术深度诉求和丰富深刻的文化体验感,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学识基础。

王国维在家乡海宁接受的是传统教育,22岁来到上海后则开始接受“新学”,即近代西方学说的影响。但是,他对当时时髦的西洋科学、政治学并不感兴趣,而是对一般人所认为的“无与于当世之用”的西方哲学,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他先是致力于近代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哲学的学习与钻研,并由此涉及西方美学、教育学等领域,从中受到近代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王国维在向国人介绍近代西方文化的同时,还运用西方文化的观念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从而获得一种透视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的全新观念与方法。

譬如,他在运用叔本华的悲剧哲学来阐释《红楼梦》的内在精神和美学、伦理学价值时,就提出了不少的新见解和新感悟。他指出:“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知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苦痛之不能相离,由是求绝其生活之欲,而得解脱之道。然于解脱之途中,彼之生活之欲,犹时时起而与之相抗,而生种种之幻影……故通常之解脱,存于自己之苦痛,彼之生活之欲,因不得其满足而愈烈,又因愈烈而愈不得其满足,如此循环,而陷于失望之境遇,遂悟宇宙人生之真相,遽而求其息肩之所。

彼全变其气质,而超出乎苦乐之外,举昔之所执着者,一旦而舍之。彼以生活为炉,苦痛为炭,而铸其解脱之鼎。彼以疲于生活之欲故,故其生活之欲,不能复起而为之幻影。此通常之人解脱之状态也。前者之解脱,如惜春、紫鹃;后者之解脱,如宝玉。前者之解脱,超自然的也,神明的也;后者之解脱,自然的也,人类的也。前者之解脱,宗教的也;后者美术的也。前者平和的也;后者悲感的也,壮美的也,故文学的也,诗歌的也,小说的也。此《红楼梦》之主人公,所以非惜春、紫鹃,而为贾宝玉者也。”

通过对《红楼梦》全新的价值判断,王国维对《红楼梦》的美学价值、伦理学价值,都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他认为,与其他古典名着相比:“《桃花扇》,政治的也,国民的也,历史的也;《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因此,“《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它的美学价值与伦理学价值是相关联的:“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侪冯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

王国维的这种阐释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不仅具有学术研究上的极高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学术研究及其所形成的新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对新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清以降,由于政治和文化上的专制主义,“文字狱”的盛行,使得脱离现实的考据之风渐成气候,并一直延续到晚清和民国之初。在文学研究方面,出现了所谓的“考据派”,常常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繁杂的考据,指出作品中的某某人物是谁,而将作品所具有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精神置之一边。王国维对此指出:“自我朝考证之学盛行,而读小说者,亦以考证之眼读之。于是评《红楼梦》者,纷然索此书之主人公之为谁,此又甚不可解者也。夫美术之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全人类之性质也。惟美术之特质,贵具体而不贵抽象。

于是举人类之性质,置诸个人之名字之下。”在王国维看来,《红楼梦》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形上探寻,而非局限在形下层面上的主人公是谁,或作者写的究竟是谁之类的繁复考证。“夫如是,则《红楼梦》之以解脱为理想者,果可菲薄也欤?夫以人生忧患之如彼,而劳苦之如此,苟有血气者,未有不渴慕救济者也;不求之于实行,犹将求之于美术。独《红楼梦》者,同时与吾人以二者之救济。”王国维运用近代西方哲学观念和方法对《红楼梦》进行全新的阐释,其价值与意义早已远远超出单纯的学术研究范畴。连同他的《人间词话》等多种文学理论着作的问世,他的学术研究及其影响,已为新文学的生成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同时也为中国文学在价值观念、审美理想、创作思维和艺术范式等方面获得自我更新,自我转化,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诚如陈寅恪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所指出的那样,先生之着作“其学术性质固有异同,所用方法亦不尽附会”,但足“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等戏曲研究,也不只是对戏曲这种文学样式进行纯粹的考证性研究,其成就及其影响同样不局限在学术研究领域,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学样式的考证、梳理、辨析,发掘文学的历史进化规律,即对“一代一代之文学”提供文学自身进化的内在证明。

就戏曲的文化和审美特性而言,中国传统的戏曲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的产物。精致、优雅、中和、通俗的审美形态,在艺术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充分地表现了生活在农耕社会人们的审美理想,抒发了农耕社会人们的心理情感。不同于西方戏剧以偏重真实的艺术再现、塑造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设置激烈的戏剧冲突的方式来再现人生的矛盾,中国传统戏曲则是偏重于艺术表现,以规范而富有灵性的程式,优雅而富有抒情的唱腔,平和而畅晓的对白,精湛而富有美感的动作,创造了一种不可企及的美,抒发了一种追求美好人生的理想情怀。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指出,“往者读元人杂剧而善之,以为能道人情,状物态,词采俊拔,而出乎自然,盖古所未有,而后人所不能仿佛也。”通过对宋元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的考源、辨析和梳理,王国维在这种保存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审美元素的文学样式上,发现了中国文化、文学的艺术审美特质。譬如,在谈到元杂剧的特点时,王国维指出:

“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显然,王国维真正地发现了元杂剧对中国文化、文学审美理想和艺术表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特点,如同他反复强调的那样:“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指‘意境’ ——引者注)。元曲亦然。明以后其思想结构,尽有胜于前人者,唯意境则为元人所独擅。”如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以元杂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其审美性质也是偏重于艺术表现的。中国戏曲中的唱腔、舞蹈、武打、对白和一系列的程式化艺术表演,都极富抒情性、写意性、诗意性。所以,中国戏曲如同诗词创作一样,所创造的是具有“意境”的艺术,即通过一切艺术手段,创造出一种天人合一、主客一体、情景交融的“意境”,追求艺术表现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和“味外之味”。

王国维对宋元戏曲的考证,不仅对中国戏曲这种文学样式的历史发掘作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同时也引发了五四新一代学人在鼓吹新文化、新文学的同时,对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学传统的高度重视,激发了五四新一代学人的理论思维和治史热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国维所做的学术研究工作,为新文学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激活自身的传统因子,使之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构建富有自身丰富的文化积淀的新的审美范式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这种学术上的薪火传承,在近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实际上已完全超出了单纯的学术范畴,而是更加具有文化重建和启示新文学的价值意义。

像比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晚十一年问世的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中国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所进行的学术研究,同样不局限在单纯的学术领域,而是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历史镜鉴。从“两浙”学人的治学传统上来看,一直都有以戏曲和小说两种文学样式为“治史”样本的传统。在中国学术史上,“两浙”区域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曲论家、史论家,像吕天成、臧懋循、王骥德、李渔、王国维、鲁迅、周作人、郑振铎、马廉……这种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学术研究,作为一种文化“集体无意识”的积淀和资源,对“两浙”文化人在新的历史时期脱颖而出,提供了文化储备上的强有力支持。因此,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潮和文学传统,特别是以“两浙”区域为代表的明清社会思潮和文学传统(包括晚清时期),就是从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维度出发,为中国新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承担了重要的奠基性的任务。

第三节 “浙江潮”的涌动与文化碰撞的觉醒

在整个中国处在历史大变动的格局之时,一本极具象征色彩的地域性文化刊物《浙江潮》问世了。这本以“忍将冷眼,睹亡国于生前;剩有雄魂,发大声于海上”为宗旨的地域性文化刊物,从域外向整个中华大地表达了一群来自“两浙”的知识分子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对处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传统文明遭遇前所未有的失败而急遽变化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作出了“两浙”知识分子鲜明的文化反应。蒋百里执笔的《浙江潮》发刊词,就以激情澎湃的语言这样写道:

我浙江有物焉:其势力大,其气魄大,其声誉大,且带有一段极悲愤极奇异之历史,令人歌,令人泣,令人纪念。至今日则上而士夫,下而走卒,莫不知之,莫不见之,莫不纪念之。其物奈何?其历史奈何?

同类推荐
  • 大地行吟

    大地行吟

    本书是马启智同志诗词结集,收录了诗词数十首,分为“海外旅痕”、“行色匆匆”、“大地情愫”三部分。
  • 中国最美的散文

    中国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本全面、立体地介绍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散文。作者把他五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间目睹的可可西里的变化和藏羚羊的命运以及自己的感受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不乏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读性强。阅读此书等于亲历了一回可可西里。
  • 小说编余

    小说编余

    我生于1936年12月,生肖属鼠,今年算是我“本命年”。鼠跟了我近60年,我却一直不理解鼠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本人不算漂亮,但也非“獐头鼠目”之辈,气量虽不算大,也非“鼠肚鸡肠”的人,我的外形和性格有哪点像鼠呢?鼠怎样在冥冥中决定我的命运呢?
  • 炊烟

    炊烟

    《炊烟》它是一家老小围坐在餐桌旁的其乐融融,每个人脸上都漾着光彩,饭菜可能不够精美,却是这个家庭独有的风味。
热门推荐
  • 戴望舒作品集(五)

    戴望舒作品集(五)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精选了著名文学大师创作的作品精华,所选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同时也具有可读性和代表性。可说是向读者展示了一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经典的中国现代文学宝库。
  • 都市特种兵

    都市特种兵

    莫离,全世界公认的特种兵之王,泡妞特种部队创始人,接到首长的命令,要将华夏国某些即将脱离掌控的势力重新握在手中。其中有横行东北号称东北虎的黑道枭雄,有纵横商海的商界巨擘,有政坛不倒翁,有企图巅峰华夏传统医术心怀不轨的内心阴暗者。"为什么要派我去?"接到命令,莫离十分不解。"因为不管是黑道枭雄还是商界巨擘,甚至是政坛不倒翁,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全部都有女儿!"于是乎,特种兵之王莫离只能奉旨泡妞。
  • 超级全能学霸

    超级全能学霸

    一场旨在制造超能战士的失败基因试验让高二学生王灿不但获得了传说中的超异能力,大脑还意外地开发到了100%。在姹紫嫣红校园里,超级差等生将会以何种梦幻的方式完成惊天的逆袭,驯服傲娇的女神,荣登终极学霸的王座?墨非第三部作品《超级全能学霸》正式启航!
  • 三十七

    三十七

    一直以为真爱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名词或者说,它是一种向往一种安慰一种自欺欺人一种活下去的理由
  • 专属糖心

    专属糖心

    罗蕴聪是个孤儿,从小被米家人抚养,跟米贝贝穿一条裤子长大。因为米贝贝的一次晚起,两人路上赶时间差点交通意外被撞翻。这一次两人却和德盛集团的两个太子爷牵绊不清。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重生大清之嘉庆大帝

    重生大清之嘉庆大帝

    为了救学生,他惨遭爆心·····意外重生,他当上了嘉庆皇帝·····规矩不懂,生活习性不同,极尽搞笑逗比!斗和珅,诳乾隆,收忠臣,平天下,施改革,且看一介屌丝如何摸爬滚打成为一代大帝!
  • 洪荒之门

    洪荒之门

    希冀大陆,历经岁月锤炼,诞生无数名垂千古的强者。历史的洪流,淹没数不胜数,有名无名强者的尸骸。洪荒,上古,近古。三大时期的羁绊阐述一代又一代令天地变色,令鬼神退避的故事。时间犹如一只恶魔的手臂,将一切的一切推往死亡的深渊。洪荒已无人知晓,淡忘在历史潮流之中,没有残留片点遗迹;一座座矮小浅薄的坟墓为上古留下神秘消失的揣测;近古却在历史之中依然艰难的挣扎着,世人皆为近古争夺最后一丝之气。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丁步洲编著的《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是针对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所编写的教辅类考试用书。本书分两大部分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一是策略篇,里面涉及课堂教学准备策略、复习巩固策略、设计和组织预习的策略、课堂讲授的策略、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知识巩固的策略等;二是艺术篇,主要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课堂教学高潮设置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