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1100000022

第22章 伪币的危害(1)

通货的稳定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方方面面的问题,渗透入社会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中,所以不论对国家的宏观发展,还是对普通百姓个人的生活,影响都极大。因此,正如宋人所言:“泉布所以权物轻重,通有无,其利柄当操之在上。”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控制权应掌握在政府手中,以实行币制的统一,因为币制的统一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商品流通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而伪币的存在则对币制的统一起了阻滞作用。中国历代的货币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私铸问题,历史上多次的物价波动,也多是由私铸所引起的。各种私钱“或不中式,故有薄厚轻重。农人不习,物模拟之,信故疑新,不知奸真。商贾以美贸恶,以半易倍;买则失实,卖则失理,其疑惑滋益甚”。因此一旦有货币作伪,其对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

伪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货币制度混乱不堪

国家币制的相对稳定,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保证;法钱是国家铸造的标准货币,是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标志,代表着政府对国家货币铸造、发行的控制权。伪币的泛滥,势必会引起国家货币政策的反复多变,对法钱造成冲击,使货币制度混乱不堪。

种类繁多,成色轻重、大小不一,币值又较低的私钱大量存在,会导致币制混乱,阻碍官铸法钱的正常流通,出现“法钱不立”的局面。

特别当各种剪凿、盗铸的恶钱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时,甚至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方面,足重的标准法钱长时期地被销熔或剪凿后用以铸造轻小劣钱,数量日益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规定质量明显有高低之分的好钱和劣钱同价使用,人们在支付时便尽量用私铸劣钱,同时尽可能地把好钱储藏起来或者转为他用。对于那些减重和贬值的私钱,虽然也可以作为一种流通手段在市面上流通,但人们决不肯把它们储藏起来,因为谁都明白,日久以后,这种私钱根本用不出去,所以不如趁还能使用的时候赶紧用掉,这样就加快了私钱的流通速度,进一步造成市场上私钱充斥,货币的标准重量下降,实际价值遭到贬损,导致购买力下降。而官方颁行的标准货币在流通中则受到排挤,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奸钱日繁,正钱日亡”,政府对货币的发行和流转失去了控制,导致货币流通的混乱。

劣质私钱的大量行用,使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差距日益扩大。私钱的泛滥往往使足值的好钱被销熔,铸为铜器或杂以铅、锡制成恶钱。剩下的在市场上继续流通的好钱虽与恶钱面值相同,但由于其实际价值远远大于恶钱,所以好钱在市易中必然要被加抬使用,市场上的商品也会因所支付的货币不同而具有两种价格,久而久之,好钱与恶钱就形成了一定比价关系:好钱一文当恶钱若干文使用。这样,在流通中就出现了“虚钱”和“实钱”两种计价、支付方法,引发出交易、转让中的许多矛盾和争执。

在本书第一章已述及汉代的币制多变,往往一项货币制度实施没多久就更改了。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私铸的破坏。一千多年以后的清雍正皇帝在谕告中也指出“私铸钱文大干法纪。且私铸不息,则钱法不能画一,而销毁制钱等弊皆由此而生”,严厉谴责私铸对国家钱制的破坏作用。

汉代自高祖至武帝元鼎以前,由于私铸的影响,导致朝廷对铸币权或放或收,摇摆不定。汉初高祖时行荚钱,“更令民铸钱”,允许民间铸钱,导致私铸大盛,盗铸之家将原重十二铢的半两钱熔化后铸成重三铢的荚钱,结果市场上充满了轻重不等、规格不一的货币,因此民间用钱,各地均不相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法钱不立”,致使“市肆异用,钱文大乱”。到高后时,应该是不允许私铸的;文帝前期允许私铸,后期又不许私铸;景帝和武帝时又不许私铸。货币制度的反复多变,没有统一的政策,就是因为私铸恶钱的影响。而当时国家规定的钱币也轻重屡变,仅仅是武帝前期,就多次改变法钱的重量,建元元年(前140)“行三铢钱”,规定“盗铸诸金钱,罪皆死”,但“吏民犯者,不可胜数”,因此“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铸五铢钱”;四年以后,“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元狩五年(前118)“罢半两钱,行五铢钱”,但是“郡国铸钱,民多奸铸,钱多轻”,迫使武帝进一步改制;直至元鼎四年(前113)才最后铸行标准的上林三官五铢钱,并不许郡国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这样频繁的改制行为,与私铸的兴盛有直接的关系,使汉初的币制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历朝政府发行的铜钱数量明显不足,民间盛行对古钱(汉五铢)的剪凿和私铸小钱,流通中行用的主要是环钱、剪边五铢,或者是仿照剪边五铢而私铸的小钱(“五朱”等)。这些劣钱的重量大约只相当于标准五铢钱的一半,甚至还有更小的“鹅眼”、“鸡目”、“莱子”、“荇叶”等极小的铜钱,称为“细钱”。流通中行用的都是细小的劣钱,标准五铢则随之上升为中等货币,甚至被称为“大钱”,一枚可以当小钱两枚、四枚,甚至当细钱十枚、二十枚。政府发行的铜钱往往也是减重的,但和质量更劣的民间私铸相比,仍然算较重的,如刘宋的当两五铢,梁的天监五铢,两柱、四柱钱,陈五铢等,都是当细钱十到二十文不等。刘宋文帝时,由于民间剪凿、盗铸铜钱的现象十分严重,流通中大量的私钱多细小轻薄,又和完好的五铢、四铢钱并行流通,遂日益排挤好钱,使货币流通的情况逐渐恶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文帝在元嘉二十四年(447)组织大臣进行了一次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江夏王刘义恭提出“以一大钱当两,以防剪凿”的措施,即以较完整、足重的半两、五铢等旧钱折当新小钱两个使用,通过提高足重钱的价值来防止对其剪凿。这一建议后来得到了实行,但是具体施行以后,“公私非便”,第二年就取消了此法。这样官府的货币政策反复多变,使货币流通更加混乱。小钱泛滥成灾,剪凿盗铸风行,“江东大钱,十不一在”;“民间钱多剪凿,鲜复完者”。民间私铸越来越轻,甚至带动官铸钱也不断减重。如北魏铸造的几种足值的五铢钱,如太和五铢、永平五铢、永安五铢等,均因为数量少,成本高,受到私铸小钱的排挤,而后来不得不改发行减重的永安五铢、西魏五铢,以符合市场上流行的钱币重量标准。

唐代从高宗朝起,各种名目的恶钱如“缺顿”、“荡染”、“穿穴”、“沙涩”、“白疆”、“黑疆”、“鹅眼”、“铁锡”、“古文”、“环”之类,到处流通,严重破坏了币值的统一,使钱币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而且由于当时的私铸带有很强的地方色彩,往往还阻碍了本来就不很发达的地区间货币流通。代宗朝谏议大夫杨凭就说:“伏见市井用钱,不胜滥恶,有加铁锡,既非公铸,亏损正道,夷乱平人,城外此钱并不任用,中京且犹若是,远郡夫何以堪。”流通形式的恶化,导致地区间货币不通,严重阻碍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南唐李璟交泰元年(958)铸当二的“唐国通宝”和当十的“大唐通宝”钱。由于私铸的关系,这两种钱越来越轻小。本来唐国通宝一千文重三斤十二两,但私钱只重一斤。由于受私钱的影响,唐国通宝也日益变小,“初嗣主铸唐国钱,其文曰唐国通宝,约一千重三斤十二两,至数年而弊生。百姓盗铸,仅止一斤,置之水上不沉,虽严禁不止。至是有铁钱之议,既行至数年,物价渐增,诸郡盗铸者颇多而轻小”。

北宋中期河东、陕西等地行铁钱,结果由于私铸的盛行,使“货易不售”,而铁币竟也因此而罢。仁宗和徽宗时曾数次铸大钱,铸大钱的厚利引起私铸泛滥成灾,又迫使政府改当十为当五,后又改为当三,不断降低大钱的币值。币值如此反复多变,使国家的货币制度混乱不堪,加以流通领域中真伪钱币混杂使用,人民无所适从,造成了货币经济的更大混乱。由于钱法屡变,“人心愈惑”,搞得北宋政府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徽宗政和元年(1111)五月,臣僚上言钱法之弊时,明确指出了私钱质量恶劣为害的弊端:“其当十钱官铸例重三钱,私铸率皆锲薄沙镴,既作当十钱行使,即有虚钱,几及两倍,遂致物价高,奸民冒进,公私受弊,若不别行措置,显见盗铸不息,为害滋多。”

东南地区民间多私铸当五钱,使当五大钱流通受阻,行用不便,造成钱制混乱。为此,朝廷不得不改革钱法,废东南地区的当五钱,而使之只行用于西北地区。可见私钱的泛滥,甚至导致政府货币政策的改变。当五钱在东南地区或行或废,使民间纷扰不安,其危害可见一斑。

南宋光宗绍熙初,由于两淮铁钱私铸过多,下令群臣议禁戢私钱。时提点江淮湖北铁冶铸钱官刘炜建议禁两淮一切私铁钱,此奏被采纳。可是两淮禁用私铁钱后,给当地的铁钱流通造成了混乱,市场因此而萧条。初行铁钱时,官私不分,无论钱质优劣,都可行用,因此两淮地区的民间已习用为常。自从禁私铁钱后,百姓“卖买交关,文文拣择。或将官钱指为私钱,不肯收受;或只要一色样钱,谓如舒、蕲人各只使本监字号钱之类;或只要新铸官钱,且免拣择。民旅持钱买物,一贯之中,常退出三四百,至以米谷他物自相酬准。城市尚可,村落尤甚。缘此行用艰难,物货稀少。朝廷禁断私钱,本要流通官钱,若官钱方更疑惑,岂得稳便”。私钱与某些官钱差异不大,因此禁行私钱波及官钱,影响到官钱的正常流通,以致商品交易倒退到物物交易。而对官钱的拣择,又造成了两淮铁钱行使地内局部的割据状况。加之官钱铸造低劣,新旧诸钱及私铸钱式样不一,钱文牴牾,以致不敢发往州郡使用,遂令官钱亦难行了。

元代伪钞的泛滥,也严重威胁和破坏着纸币的信用,阻碍纸币的正常流通。官方发行纸币有时虽加以控制,适当减少发行量,但“伪造之券愈增”,减少的数量随即被伪钞填补。大量的伪钞进入流通领域,使纸币的价格愈益下跌不止,不可避免地加速了钞法的败坏。钞法败坏,物价暴涨,造成市场一片混乱,人民越来越不信任政府所印行的纸币,民间多次出现以物易物的现象。为了避免自己的经济利益被伪钞侵害,“街下构栏、酒肆、茶房、浴堂之家”也开始“自置造竹木牌子,及写帖子,折当宝钞贴爪使用”。到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时,民间已绝不以钞交易,“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元初纸币所建立的良好信用已被破坏殆尽,“民间贸易,不复顾视”,转而采用金银和粮食作为交换手段,甚至还出现隶属于拔都大王的平阳(今山西临汾),“王赋皆使贡金”而根本不用纸币的情况。

明代也因为私铸过多,使民间惯于用低劣之钱。早在太祖洪武六年(1373),就由于“民间交易杂以私铸铜钱,以故钱法不通”。当年十一月,乃下令作价收买,以为改铸,下诏百姓交来的税课等钱中凡有私铸钱的,即许当做废铜送至官府,用做官铸铜料,每斤给官钱一百九十文。不过私钱作价实在太低,效果应不大。

洪武八年(1375)三月实行钞法,理由之一便是私铸铜钱太多。

民间私钱种类繁多,质量低劣。武宗正德初年(1506),漳州南坂一带地方由于私铸新钱盛出,导致民间买卖“严于拣汰,必取厚实花字分明者用之,稍薄光皮及黑色者不用。后又选择字样,如元祐通宝之类皆行汰去”,地方官强使民间消去此俗,但习俗所趋,非力所及,因此又有低钱估折之令,将品相不好的钱折价行用,“民益不知所从,而钱法遂废”。与此类似的事还发生于嘉靖年间,当时集市中使用的都是私钱,官铸好钱反而受到抵制,被“沮格不行”。明人董谷在他的笔记小说《碧里杂存·板儿》中谈道:

吾乡自国初弘治以来,皆行好钱。每白金一分,准铜钱七枚,无以异也。但拣择太甚,以青色者为上。正德丁丑,余始游京师。初至,见交易者皆称钱为板儿。怪而问焉,则所使者皆低恶之钱,以二折一,但取如数而不视善否,人皆以为良便也。既而南还,则吾乡皆行板儿矣,好钱遂阁不行,不知何以神速如此。

万历年间,由于钱法不行,朝廷遂命各地开炉鼓铸,大力铸造铜钱以便民交易,可是不久就“钱顾未尽流布者,则以私铸盛而豪民阻挠,市价为之梗也”。

明末清初人叶梦珠曾讲到:“私钱无代无之,而惟崇祯时最盛。予生崇祯之时,通用新钱无一佳者。”由于私钱品质太差,其交换价值自然也较低,据陆深《河汾燕闲录》记载:

予少时,见民间所用皆宋钱,杂以金元钱,谓之好钱。

唐钱间有开元通宝,偶忽不用。新铸者谓之低钱,每以二文当好钱一文,人亦两用之。弘治末,京师好钱复不行,而惟行新钱,谓之倒好。正德中则有倒三、倒四,而盗铸者蜂起矣。嘉靖以来,有五、六至九、十者,而裁铅翦纸之滥极矣!

私钱形制轻小,私铸成本较低,导致基本上能按定制铸钱的官炉无法与之竞争,崇祯末年,甚至有些炉座因此而关歇。当时除南北两京外,一度只留湖广、陕西、四川、云南及宣密二镇的铸炉。

同类推荐
  • 瓷之源:上虞越窑

    瓷之源:上虞越窑

    本书介绍瓷器最早的发祥地上虞越窑的起源,发展,窑址的分布,瓷器器物种类,器形特征,花纹装饰,瓷器业兴衰原因,专业运输销售等。还附有各种陶瓷小知识以及大量精美的图片。
  •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本书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作为美的本质、人的外化成为丑的本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批判、从动物式享受到美感、觉悟之维与美感标准等。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怎样听一首名曲

    怎样听一首名曲

    通过“唱片余韵”、“现场回声”、“影像拾韵”和“旅途寻声”四个部分,铺排生活中处处可与音乐相遇的可能,从而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音乐决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需要慧心与之相知,并从中获得教益的精神养料。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处诉说心中块垒的片刻,这个时候,音乐是最好的“庇护所”。
  •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的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热门推荐
  • 超越团队

    超越团队

    合作型工作制度指为获得预期商业成果而在组织的不同部门除制度化价值观、行为和实践以促进合作之外,就取得合作而制定战略、政策和结构所作的有意识的努力。许多组织呼吁支持团队工作和合作,与此同时,合作型工作制度着力于为组织提供工作程序和文化机制以确保和强化合作脱颖而出。将合作型工作制度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的新型组织仍在出现。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和自我管理的组织代表着合作制度的类型。计算机革命使得网络、细胞以及全球化组织形式成为可能,这代表着合作有更多的组织形式。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凤神》

    《凤神》

    当华夏顶级杀手“神影”因陷害而死穿越进而到素有“废物之首”的她身上,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且看一代凤神崛起。——————————————————————————————————————————————————-拼爹,不好意思,我爹是兽王;拼装备,我只有至尊宝器,气死你;拼幻兽,小的们,给我上,蹂躏他。
  • 百叶窗

    百叶窗

    母亲每到父亲周末即将回家时禁不住内心的渴望,于是家庭洋溢一种欢快、宽容的气氛。父亲后来与孤零的街坊四婶发生了婚外情,母亲很悲伤,他似乎很歉疚。但作者将这一切处理的怨而不怒。在那个禁锢的时期,这些即使错误,或许也是美的……
  • 时年拾年

    时年拾年

    我的青春是电影里的故事,我有很多朋友,有的他们一直在,有的她们永远离开。我怕我会忘记我们最张扬的年华,所以我要把记忆写成书,我爱的人,我恨的人都不应该被遗忘。
  • 英雄联盟之英雄传奇

    英雄联盟之英雄传奇

    方博无意穿越到英雄联盟世界后的故事...方博和众位传奇英雄之间发生的故事...众位传奇英雄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英雄联盟的故事...
  • 圣者传说之核心

    圣者传说之核心

    这,是一个传说。开始的结束,是过去。结束的开始,是未来。这个世界,遗忘的或许太多……但他,未开始也未结束
  • 黄金炼成法则

    黄金炼成法则

    一个前世不幸且颓废的倒霉蛋,在穿越后获得了黄金法则这样逆天的炼金法则。但他并没有成为传说中推动命运齿轮转动的主角,只是成为了某个杂货铺的老板。他也没有具备虎躯一震四方拜服的王八之气,而是经常给别人当小弟。他还没有成为吸引各路美女的花丛之王,只是一直在给美女当跑腿。那是因为他信奉低调的奢华,并一直走在扮猪吃虎的道路上,越行越远,直到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幕后黑手。
  • 再生邪神

    再生邪神

    黄泉逃犯,随身带着个绝色凶蛮女,行遍三千世界,踏过万千尸骨,寻找丢失的记忆。人妖魔三族的美少女,一个个风姿万种,大中小世界的天材地宝,统统落入我手。且看邪神再生,踏上不死不灭的求索之路!
  • 庶女有毒:坏蛋王爷请滚开

    庶女有毒:坏蛋王爷请滚开

    竹林深处,片片衣衫零落,她亲眼目睹深爱出墙。他适时出现,“女人,嫁给我吧。”她被迫成为他的妃子他的玩物,他宠她入骨,夜夜欢好,却从不许她怀上他的孩子。后来她才知,再强势霸道的男人都有一段无法言说的殇。谁爱你,就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