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0700000017

第17章 地根经济特殊阶段的土地宏观调控

在地根经济的特殊阶段上,土地市场不断成长和完善,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日益重要甚至基础性作用,但与此同时,作为地根经济特殊阶段之界标的土地宏观调控也登上历史舞台,土地成为中国政府调控转型发展的抓手和着力点。

5.1土地宏观调控的性质

中国转型发展发展进入地根经济的特殊阶段,这时的中国经济体制基本上已经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轨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起来,所以,土地宏观调控和过去对土地资源的计划配置截然不同。土地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土地市场的基础之上,是在近30年土地要素市场化的基础上,国家干预土地资源配置并影响宏观经济的一种方式。可以认为,土地宏观调控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是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土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一种方式。

换句话说,土地宏观调控也是一种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它和土地市场是一种配合、约束、弥补的关系。

土地宏观调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市场监督管理。土地市场监督管理侧重于土地市场规则、市场合约等的履行,侧重于土地市场交易顺畅、透明、有序和稳定,而土地宏观调控则是侧重于引导和改善土地资源配置结构,进而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方向。不过,由于国家的土地宏观调控职能一定要建立在国家对土地市场的有效监督管理的基础上,所以土地市场监督管理和土地宏观调控必然要有一个衔接、甚至重叠和交叉的共同地带。

中国的土地宏观调控的确是世界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外就没有类似中国的土地宏观调控。事实上,正如第2章提到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大都对土地资源配置进行公共干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土地公共干预政策和当代中国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共同性,都是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引导或矫正土地资源配置,以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二者的迥异之处是:中国的土地市场还在成长中,而发达国家的土地市场已经高度成熟;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土地问题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和重要根源之一,而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土地问题的地位也随之下降;中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国家在土地资源配置上有决定权,特别是国家可以直接决定国有土地的利用方向和土地资源配置格局,对集体土地资源配置也能发挥稳定、强势的影响力,而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则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干预只能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制定公共政策予以引导,其土地公共政策的决策机制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明显不同。因此,土地宏观调控虽然是中国特殊发展阶段、特殊国情条件下的特殊选择,但它可以从国外的土地公共干预政策汲取有益的成分和借鉴。

正如第1章的分析,从现阶段中国语境对宏观调控内涵的特别理解,以及近几年来土地宏观调控的实践看,土地公共干预构成中国土地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处于显要地位。土地公共干预所具有的行政性、管制性特征势必要在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上体现出来,使土地宏观调控呈现出“土地审批经济”的特点。这其实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必然,对此我们没有什么选择,只能接受。我们能够做的而且必须做好的,就是要探索地根经济的规律和驾驭之道。

5.2土地宏观调控的地位和目标、重点领域以及政策框架体系

5.2.1土地宏观调控的地位和目标

土地宏观调控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居于什么位置呢?第1章已经分析,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特别是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市场经济意义的宏观调控才逐渐登上中国舞台。但是,中国转型发展赋予了宏观调控的中国特色和内涵。最近15年来,中国的宏观调控一方面是借鉴了英美发达国家的凯恩斯主义宏观需求管理的经验,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侧重对总需求进行短期引导和调节,以使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则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综合平衡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供给学派经济学和日本的产业政策经验,逐渐演变发展为中国特色的宏观供给管理政策,侧重于从总供给的角度调节长期经济增长,并兼顾“以供给引导需求”的短期效应。其实,宏观总需求管理在各国是大同小异的,宏观调控的中国内涵主要体现在中国的供给管理政策上。本项研究认为,最近几年兴起的土地宏观调控主要是中国特色宏观供给管理政策的重大创新、丰富和发展,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能源政策等一道成为中国宏观供给管理政策的重要支柱。

对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就可以进一步讨论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作为中国宏观供给管理的重要内容,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核心目标是追求长期经济稳定增长,在此基础上兼顾调节短期经济波动。

在当代中国转型发展的特定阶段上应运而生的土地宏观调控,其主要使命不是矫正偶然性的需求或供给冲击所造成的宏观经济总量失衡,而是要针对中国转型发展中的系统性、体制性和结构性因素所造成的宏观经济失衡,在质态上改进和提升中国经济肌体,培育出中国经济围绕均衡点前进的自动持续增长机制。

5.2.2土地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以及政策框架体系

在现阶段上,土地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有四个:一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总量调控,通过控制建设用地投放的节奏、数量等,可以对宏观经济总量失衡进行矫正,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趋于均衡;二是土地政策参与产业结构调控,通过制定和实施供地目录等政策,对产业结构失衡进行引导和调整;三是土地政策参与区域协调发展调控,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手段,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四是土地政策参与城乡统筹发展调控,通过对农地非农化的速度、规模、收益分配等的调节,促进工农和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路径有三条:

一是基于数量的土地宏观调控,即:政府直接决定土地数量分配方案,在此基础上由土地市场发挥具体的调节作用,如选择土地开发者、开发时机等;

二是基于价格的土地宏观调控,即:政府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手段促使土地需求曲线移动,进而改变土地价格水平,并通过土地价格的变动,达到影响土地资源配置的目标;

三是基于可转让配额的土地宏观调控,即政府授予地方政府或机构以一定配额的土地开发特许权,并允许特许权市场化交易,从而将管制和市场机制融合起来,并共同形成和决定土地资源配置方案。

土地公有制以及竖立其上的农用地转用制度、土地征收制度、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出让制度,为中国政府进行基于数量的土地宏观调控提供了独特的制度优势。基于数量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手段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供地目录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其法律强制性确定了中长期的土地资源利用和配置的大格局,它规制了土地市场的功能空间。

实行指令性管理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国家对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定了每个年度向土地市场上投放的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它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手段,实现了中长期计划的年度化。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需要,国土部门定期制定发布《划拨用地目录》、《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等,是对土地市场供求结构的直接干预。国家供地目录政策的控制和引导,是实现“有保有压”宏观调控目标的一把利器。基于数量管制的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大都表现出明显的行政性和计划性。这种高度行政性、计划性的政策手段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其效力猛烈的一面,对于扼制土地市场投机、经济过热等可能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它对市场机制的破坏以及人为决策失误等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也不容忽视。

相对于基于数量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的行政性、计划性,基于价格的土地宏观调控则是通过经济诱导、市场性的手段来引导土地需求变动。

政府对土地市场的需求管理,是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宏观经济健康发展服务的。土地是一切生产与生活的载体,对食物、厂房、住宅等的需求导致了对土地的需求,土地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土地需求管理既可以着眼于引致需求层面,也可以延伸到直接需求层面。在引致需求层面,目前我们主要通过税费政策调节土地需求。以划拨方式供地,可以看作对特殊土地用途的财政补贴。向市县人民政府收取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向纳税人征收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可以有效压抑非农业建设用地需求。

基于可转让配额的土地宏观调控,在国家层面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浙江、江苏等地“折抵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调剂”探索,实际上就是一种配额的交易。在国际上,美国的可转让土地发展权(PDRs)实质也就是一种基于可转让配额的土地公共干预政策。

同类推荐
  •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讲述了:《国富论》,在这部写作历时六年、修改三年的巨著中,亚当·斯密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道德情操论》,它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作了探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倘若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不了解,则不可能理解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和西方近代文明的进程。
  • 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

    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概述,现代激励理论,东西方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比较等。
  • 国富论

    国富论

    本书包括论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因及劳动生产物自然地分配给各阶层人民的顺序论资财的性质、积累和使用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论政治经济学体系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五章。
  • 中国转型时期省际经济增长差异

    中国转型时期省际经济增长差异

    本书内容包括:资本与省际经济增长差异分析、技术创新与省际经济增长差异分析、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及特征、中国省际协调发展的建议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本书是山东省委党校组织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教材之一,这套系列教材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书中紧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步骤、途径等。全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国企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内容进行阐述。
热门推荐
  • 龙行天下:忽必烈

    龙行天下:忽必烈

    《历朝开国皇帝大传丛书·龙行天下:忽必烈》为您讲述忽必烈这位来自大草原的真命天子是怎样一步步地龙行天下的,他建立元朝,实现大统一,调整统治政策,指导农业生产,统一多民族国家,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民族大迁徙,形成民族融合新高潮,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发展内河航运和海运,开凿会通渠和通惠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丝绸之路重新繁荣,马可波罗来华,泉州成为最大外贸港口,实行民族歧视和分化政策具有消极影响。
  •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

    父亲因为赶尸神秘失踪,我继承了他的手艺,开始与魑魅魍魉斗智斗勇,我是一个肤浅的人,但我也心存正义。我要让阳光和雨露,泼洒人间!
  • 永恒至尊

    永恒至尊

    顶天立地的混沌乾坤战神,神出鬼没的超时空传送塔,无往不利的至尊轩辕戟,诡异莫测的江山社稷图,功参造化的生生造化珠。
  • 妖道九星

    妖道九星

    杨凡一个完全的废人,被人抛弃。天不亡他,七星送他九星之力。让他鸟枪换炮,拥有金,木,水,火,土,让他再次拥有一次机会,左拿风,右拿累,妈的就连黑暗光明都不放过。老子好不容易强势回归,回来一定要做NB的事,采百花,吃野味,等世界制高点。然而就在他享受人间之乐时.。然而却不知道他从复活之时他却早陷入了一个大阴谋里面。。。。。。。。。。
  • 乐黑风高

    乐黑风高

    一个身份普通的高中生,背后了又有另一个身份。
  • Plays and Puritans

    Plays and Purit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始爱不渝

    始爱不渝

    赢春衣编著的《始爱不渝》是一个关于破镜重圆的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步渝原本有一份很好的教师职业,却因为一个叫做蕖夜白的男人发生重大改变,他以周记的形式每个星期抄一首泰戈尔情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向步渝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就在感情渐趋平稳的时候,蕖夜白发现步渝晚上却在酒吧打工。他还来不及质问步渝是怎么回事,却被自己强势的爸爸发现。蕖洪无法接受步渝这样的女人当自己的儿媳,以保护儿子为名,迫使步渝离开这座她熟悉的城市。五年前的离开,五年后的归来。步渝再次和蕖夜白相见的时候,蕖夜白已经有了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而步渝也早于转行,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 散发正能量

    散发正能量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时代的浮躁心态让我们对迎面而来的生活满怀恐惧,不做愤青,来做一个积极的人,散发正能量。
  • 边缘童话

    边缘童话

    记录边缘人真实生态,荒唐的故事荒唐的人物,其中不乏轻松幽默。看累了重口味故事的各位,可以来这轻松一下。
  • 仙之极道

    仙之极道

    无尽仙域,无边位面。上古时期万族林立。帝子圣体横空出世,镇压世界一切敌。一道道万古谜题展现在他眼前,一位位至尊的阻难,究竟是超脱成仙还是幻化成土,一切都在其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