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0300000003

第3章 旅游与民俗(1)

编者按:2005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哲学会美学研究会组织了一次“黄土地民俗之美田野考察”。黄土地泛指陕北。考察点主要为:佳县县城、道教圣地白云山、米脂县城、李自成行宫、杨家沟马氏新院、刘家峁姜氏庄院、孟家畔窑洞山村、鱼河镇、神木县城、二郎山、清涧县城、延安、洛川民俗博物馆等。主要考察内容有:年节、元宵节民俗活动,如秧歌、庙会、“打野火”、道教活动、“转九曲”、“转灯”、火塔塔闹元宵、唢呐演奏等,还赶上了过“白喜事”;民间建筑,如窑洞人家、道观、米脂古城、李自成行宫、神木四合院;民间艺术,如秧歌、唢呐、道情、剪纸、石雕、陶瓷、麻绣、布艺等。考察的主旨是为了发现民俗的审美价值,揭示民俗的现代意义,认识民俗与文化的独特关系,引发对于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如何保持文化的独特性等方面的思考。这组文章,就是参加考察的部分会员的思考成果。

民众的狂欢——陕北元宵节民俗活动的文化魅力与审美价值

王旭晓

内容提要:民俗活动是指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民俗事象,是一种民众的狂欢。民俗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是在亲历与体验陕北元宵节民俗活动的基础上,揭示民俗活动的文化魅力与审美价值,思考民俗活动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民俗活动、文化底蕴、审美价值。

民俗活动是指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民俗事象。2005年我们参加的陕北元宵节民俗活动主要有秧歌、庙会、“转九曲”、火塔塔闹元宵、唢呐演奏、“打野火”等,还赶上了过“白喜事”。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种民众的狂欢!民俗活动的文化魅力正显现在这种狂欢中,民俗活动的审美价值也体现在这种狂欢中!本文试以亲身体验为基础,揭示民俗活动的文化魅力和审美价值。

一、陕北元宵节民俗活动描述

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有各种各样的节日,用当地一句俗语来说就是“七大节,八小节,还有二十四个渣渣节”。其中,年节即春节或称过年,是大节中的大节,是民众心目中的一件大事。而过年,实际上是指从腊月开始,经除夕、正月初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段日子,元宵节是过年中的高潮与结束,也是民俗活动最集中、最有典型性的节日。

元宵节最主要的节目是“闹红火”,秧歌是不会少的。秧歌是陕北年俗中的主角。

在春节期间,各村各乡都要组织秧歌队。秧歌队由“伞头”带领,挨门挨户到各家拜年,俗称“沿门子”。而在此之前,先要“谒庙”,即敬神,给神拜年。元宵节时,秧歌队就要进城“闹红火”。正月十三,我们在鱼河镇参加了“闹红火”。这个古老的小镇这一天汇集了十几队秧歌。各秧歌队一早就汇集到城隍庙“谒庙”,由伞头带领,向城隍及四方各路神仙进香跪拜,祈祷神灵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四季平安。然后吹打奏乐,扭起欢快的秧歌。每队秧歌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服饰鲜明,多为红袄绿裤,脸上浓妆重彩,手持彩帕、红伞,秧歌的动作幅度很大,动作或活泼轻巧,或奔放粗犷,加上以唢呐与鼓乐为主的乐队,唢呐嘹亮奔放,锣鼓声震四方,似乎连空气都在颤动,那真叫一个“闹红火”!

秧歌队还各有特色和绝活。其中有一队古秧歌最引人注目。所谓古秧歌,是指早期秧歌队为了敬神,不让女性参与,女角都由男性扮演。这队古秧歌也同样。秧歌队中的女角,从年轻女孩、媳妇到老婆婆,都是由男性扮演的。当然,现在的男扮女装,已经失去了传统秧歌中的意思,成为一种让人开心的特色。这队古秧歌中有一个70多岁的老人,满脸白粉没有遮住他的白胡子茬,但很明显化妆的是一个女角,红衣红裤红抹额,还有高高的胸。脸上右边是一个红苹果,左边是一个红桃子,耳朵上挂着一条长长的红辣椒当作耳环,手里拿着鹰羽扇,扭着腰肢装女人,令人忍俊不禁,给秧歌加上了许多诙谐有趣的成分。

秧歌队在谒神之后,就上街或到各家“闹秧歌”。每到一户,伞头会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问候或祝福,由秧歌手们伴唱,然后才是扭秧歌。我们跟着那队古秧歌来到一家,伞头唱完后,就是秧歌队的表演。

在鼓乐的伴奏下,秧歌的表演队形不断变化,却和谐规范。据介绍,队形有“十字梅花”、“过大桥”、“富贵不断头”、“天地牌子”、“房套房”、“缠线板”、“双蒜瓣”、“双龙摆尾”、“双卷芳心”、“花手绢”、“五角星”等等,有很高的艺术性。每一场秧歌持续半小时以上,最后鼓乐节奏越来越快,舞蹈的动作越来越大,欢乐的气氛似要冲破院墙!表演后主人会拿出酒枣、花生、瓜子、糖果、香烟等款待秧歌队,休息片刻后秧歌队就去另一家。

在我们考察的那些天里,无论是在县城、小镇还是村庄,秧歌可以说处处都能碰到。秧歌最表现出节日的狂欢气氛。

在鱼河镇的庙会中,除了秧歌以外,还有不少求神拜佛之事。在城隍庙的院子里右角,放有一个小小的屋子,几个孩子在两个道士模样的人指挥下在屋子里钻进钻出。我仔细地看这屋子,原来是城,还是天上的城,四边分别开有东南西北四个天门。孩子们钻天门叫过关。我看见有一个小女孩来过关了,那两个道士一个把南门,一个把北门,领着孩子从东门进,北门出,又从西门绕回,南门绕出,几个回合后,又让女孩跪在南门前,拿着她一个红线系着的黄纸符在门上绕了绕,挂在她脖子上,然后让她转身跑开,她一边跑,道士拿着一把小苕帚在后面假装着扫,无非是把邪气赶走的意思。接着是四个孩子一起来过,一个大点的女孩领头,最后是一个路还不大走得好的娃娃,过门时老是要道士或妈妈帮忙,一路跌跌撞撞的,很好玩。然后来了个爸爸领着个男孩,我乘机与那爸爸聊了两句,他告诉我这过关是要让孩子顺利地过去一切关口,并强调说那一根红线与一张黄纸要24元钱。不过为了让孩子顺利过关,这钱还是要花的。我在过关的地方待的时间并不长,但这里一直有人光顾,道士们生意还挺好的。

城隍庙里还有一个在墙脚临时搭起的佛堂,很红火,像是在做道场。里面有和尚、尼姑,还有留发的甚至烫发的俗家弟子,都在念经。外面的人虔诚地在烧香,在跪拜。

佛堂旁边是城隍正殿,非常挤,许多人排着队在神像前求签,几个道士都顾不过来。

正月十四晚我们在米脂县城“转九曲”,也叫“转灯”。这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之一。

人们用高粱秆(现在已经改用其他材料)栽成一个四方形的阵,阵内设360杆旗,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白、青、黑、赤、黄立幡,并以360盏油灯设于旗下,形成九曲回廊,没有重复路径,称“九曲黄河阵”,据说是模仿古代战争军事布阵。东西设两门,一为进门,一为出门,象征两仪,四方四正的四处城壕,象征四象等等。

正月十三点灯,十四开阵,十六日过了子夜结束。转九曲开始鼓乐齐鸣,由秧歌队打头从进门进入九曲阵,人们随后跟进,随阵转,如果能走通九曲由出门顺利出关,则表示一年通顺大吉。因此转九曲时人们成群结队,前呼后拥,非常热闹。

转九曲时还发展出一种习俗,即“偷灯”。“偷灯”是受到鼓励的,守灯人会不时高呼“偷灯养小子哩”,鼓励年轻的媳妇偷灯。民间相信偷个红灯生儿子,偷个绿灯生女儿,不知“红男绿女”是否由此而来。

九曲阵边与十字街头有“火塔塔”与唢呐演奏。“火塔塔”是用大煤块垒成高高的宝塔状然后点燃的,既照明又取暖。围着“火塔塔”有唢呐演奏。唢呐班子一般由两支唢呐、一面小鼓、一对小镲、一个乳锣组成,吹奏起来却十分热闹。传统的曲牌一曲连着一曲,嘹亮的唢呐声响彻夜空。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我们是在神木过的。元宵节的节俗在这个晚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白天,在神木的老街上用煤块叠起了“火塔塔”,隔不多远就有一个,还有用各种彩色轻薄的材料搭成的城楼、牌楼、宝塔、小庙,两边的屋檐下都挂满了红灯。到晚上,火塔塔点着了,烈焰熊熊,火光冲天,所有的城楼都亮了,还有各种灯饰。戏台上的晋剧歌声嘹亮,老街上人声鼎沸,人们摩肩接踵,喜气洋洋,孩子们手里还拿着发光的玩具与小小的灯笼,增加了节日的气氛。那座在街心横着的临时小庙分为两层,上层的中间坐着一个身披袈裟的僧人,在大声念经,庙前的人拥挤不堪,不少人在跪拜、求签。还不断地有鞭炮、焰火,夜空中绽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礼花,与下面的灯火交融在一起,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景。

我们还参加了孟家畔村——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的“打野火”活动。这是一种传统的祛邪仪式,一般在正月十六晚上举行。

院子里烧起一个火堆,家里的人一个个地从火上跳过去。小孩子由大人抱着跳,老人抬着过,出门在外未归的人,由家人拿着他的枕头或穿过的衣物在火上扔过去。这样就把一年的邪气都去掉了。“打野火”时有乐队伴奏,洪亮的唢呐和清脆的锣鼓很快就把村里的人都招来了。在火上跳完后,就是民众的狂欢,围着火堆扭起秧歌来。

在这个村子里,还赶上了一场农村的“白喜事”(表明去世的是高龄老人)。我们听到满山的鼓乐声,那是办丧事的家里在吹打,村子里有点亲戚关系的人一天三次都要去磕头,有一整套的仪式。我们在山路上看到了迎幡回来的人,那幡是用来在出殡时引路的,彩纸扎成,五彩缤纷,顶上站着一只白鹤,有“驾鹤西归”之意。在鱼河镇的庙会上,我们看到了另一场“白喜事”出殡的整个队伍。这队伍走在了喜庆的秧歌之前,据说喜庆的秧歌是要为它让道的,因为人们遵循“人死为大”的古训。队伍的最前面是乐队,由五六个乐手组成,然后就是一个大幡。幡后面是孝子的队伍,孝子们都穿白衣戴白帽,举着或抬着各种纸扎的模型,后面一溜举着花圈,表明着与现代丧礼的结合。

二、民俗活动的文化底蕴

民俗主要是指“民众的风俗习惯”,或称“习俗”。民俗之所以被称为“民俗”,是指它与上层社会的文化不同的、但相对应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汉书》中写道:“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上之所化,指上层社会由上而下的教化,有一种推动的力量,所以叫风;下之所化,指下层民众用以自我教化的东西,它在民间为人人所习,所以叫俗。民俗有传承性,因此民俗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含量,每一种民俗内涵有几百年、几千年乃至几万年的丰富历史信息。

以节俗来看,年节与元宵节都是定型于汉代,而其形成原因则可追溯到更远的历史。年节为百节之首。年是个时间概念,年节与计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是最早形成的节日。据文献记载,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开始观测天象变化以指导农业生产。到周代,人们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循环,逐步认识了“年”的时间概念。在《说文解字》中,对“年”的最早解释是“谷熟也”,“有年”即农业有收成,“大有年”指农业大丰收。与此同时,出现了人们欢庆农业丰收的活动。这种欢庆活动在新旧交替的时候进行,就是年节的雏形。到汉代,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年节风俗活动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历法的定型又使年节有了固定的时间。如汉初沿用秦代的颛顼历,以今之九月为一年之终,以十月为一年之始。汉武帝时改颛顼历为太初历,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并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从而使年节风俗活动有了固定的日期,年节也基本定型。这时的年节,已经从周代产生的年终庆丰收和祭祀祖宗的习俗扩大到驱鬼避恶的活动。

正月十五是新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是为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时祭祀“泰一”神。《史记·乐书》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

这种在甘泉宫大张灯火、通宵达旦地祭祀太一神的做法,加之夜晚常有流星经过祠坛之上,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印度佛教界有正月十五僧俗众聚观佛舍利放光的习俗,认为是上元天官赐福的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从此,自汉武帝起正月十五放灯祭太一神的仪式与燃礼佛的仪式相结合,使得正月十五夜城乡通宵灯火辉煌,士族庶民都可以外出观灯游玩。《艺文类聚》记载:“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以昏时到明,令夜游观灯。”

节俗的内容,主要是驱鬼避恶、祈求吉祥。

民俗中的庙会活动,是原始宗教、人为宗教、祖先崇拜、祭祀、占卜、巫术、禁忌等习俗的集中表现。所以,在庙会中,佛教与道教诸神,城隍菩萨、关公等神化的历史人物,女娲、黄帝、炎帝、后稷、文王、周公等人类祖先,仙师鲁班、神医华佗、药王孙思邈、酒仙杜康等行业祖师,乃至山神、土地、牛王、马王、水神、龙王、太岁、树神、虎爷、狐仙等原始信仰和图腾崇拜的对象,都是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其内容主要也是驱恶祈祥。

至于婚丧礼俗,更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类推荐
  •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类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生学习就业特点而编写,相对于其他同类教材,在编写上更注重实操性,突出一个外贸业务员从入门到成长的全过程。教材内容完全基于进出口业务流程,站在一个外贸业务员的视觉来阐述相关知识点。全书从熟悉商品、了解国际市场、选择境外客户开始,到出口报价、交易磋商以及合同履行全过程,共分为十二章。
  • 完善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研究

    完善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研究

    本书共分为八章,内容包括:财政管理体制概述、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考评、分税制财政体制“缺陷性”分析、财政管理体制国际比较借鉴等。
  • WTO知识简明读本

    WTO知识简明读本

    本书描述了20世界即将结束时终于克服了最主要的障碍。中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的运用,经济学是每个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学问。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学规律对生活的巨大作用。本书的文章大多以短论为主,针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引起作者注意的事件,探讨经济中的一些问题。文章既有经济学之内的经典解释,又有经济学之外的通俗剖析,文词符合作者一贯的风格,流畅简洁,大处着眼,小处入微,让读者在坐而论道中轻松地领会经济学的高深内容。
  • 金融风暴

    金融风暴

    19世纪,欧洲有六大强国,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20世纪二战前的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热门推荐
  • 仙界智能

    仙界智能

    林楠同学杯具了,去银行取钱的时候不幸的被暴徒挟持到车上做人质。更杯具的是,这辆车和一个不明物体撞到了一起…。一个美女形态的智能生命和一个猥琐老头同时出现在他的面前。异能?修仙法术?我挫,为什么会有后遗症…!林楠欲哭无泪…一个神经大条的智能美女,一个猥琐无敌的神仙老头。林楠同学痛并快乐着…原来,这个世界可以如此的神奇...
  • 融化冰山王子:笨丫头,爱我

    融化冰山王子:笨丫头,爱我

    第一次见面被小妮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夺走初吻……本少爷吃素的啊!被个黄毛丫头这么欺负!死丫头,惹我你就死定了!论整人,本少爷的手段可多着呢,接招吧!嗯?人家怎么睡在那个冰山男的怀里?这个衰人占我便宜?以为就你长得帅啊,想欺负本小姐,先问问我的美男军团们吧!
  • 我只是你的一种人格

    我只是你的一种人格

    一些精神疾病的患者,他们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而你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
  • 孝陵卫

    孝陵卫

    有明一代,锦衣卫是人们公认的恐怖军队。其实不然,还有一支军队更加神秘莫测,那便是驻扎在南京城边的孝陵卫。它汇聚着大批阴阳术士,是以保卫皇陵为由组建的掌控当朝重臣的特殊卫队。
  • 慕白

    慕白

    慕白,狐族指定下任王,但却灵力低微;新月,普通女学生,穿越至狐族担负起守候狐王的重任。慕白九世历练,新月九世守候。穿越种族的感情,跨越时间的等待,变扭却又透出酸甜的青涩,九生九世之后,愿有缘人终成眷属。
  •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国神话之倾国朱颜

    四国神话之倾国朱颜

    四国神话,由谁书写而成,她做为朱雀国送出的牺牲品,怎样才能改写自己的命运,改写四国的神话?
  • 完美高手

    完美高手

    一条神奇的脉络线将两人系在一起,她为什么要爱上他,初次相遇之时,她看上了他的什么,一个老头,一个萝莉女孩,在林叶初相遇之时救下了女孩子,从此他便和这个老头,还有这个女孩结下了不可磨灭的关系。看林叶如何从老头那里继承的家业,财富还有奇特的意料不到的宝贝改变一生,奇幻莫测的异能,难以抵御的精神能力,纵横都市,任我所取。
  • 剩女不愁嫁:邪少追爱记

    剩女不愁嫁:邪少追爱记

    她是十年走不出暗恋的大龄剩女;他是永远玩世不恭的豪门大少;当他们相遇是火星撞地球天崩地裂,还是水溶月华美好成双?她是否可以为了他放下心结,他是否可以因为她成熟睿智;到底是老牛吃嫩草还是嫩草迷了眼?他们的爱情将何去何从?
  • 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

    “2010年最性感的书,本书记录了作者开情趣店的那些经历,这部书详细描述了“情趣用品”行业,在有着“诲淫诲盗”传统的中国大地上是怎样艰难地一步步生根开花的过程,这既是了解一个行业形成的说明书,又是一部个人创业奋斗史,更是一部展示中国新世纪性观念的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