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62200000010

第10章 松花江畔饥寒日

萧红出院后不久,萧军就带着她离开了裴家。

他们找到一家由白俄经营的欧罗巴旅馆,在三楼顶棚下的一个小房间里,开始了属于两个人自己的生活。

白俄经理来收房钱,一天2元,一个月60元。二萧手里只有裴馨园给他们的5元钱,雇马车来时用掉了5角,只剩下4块5。萧军递给白俄经理2元钱,经理要求他们明天把这个月的60元房租交齐,否则就必须搬走。

萧军说:“不走,不走——”

经理说:“不走不行,我是经理——”

萧军急了,从床下取出剑来,指着经理道:“你快给我走开,不然,我宰了你。”

剑裹在纸里,经理以为是枪,慌张地跑出去报告警察所,说萧军带着凶器。

晚上,三四个警察闯入房间里来。萧军正赤着胸膛洗脸,两手还是湿的,就被警察架住了两臂。警察把箱子打开,翻弄了一阵,没有找到枪,最后把剑带走了,说:“日本宪兵若是发现你有剑,那你非吃亏不可,了不得的,说你是大刀会。我替你寄存一夜,明天你来取。”

警察走了,萧军和萧红的日子寂静下来。街灯的光漏进黑暗的房间,像是一股浸入时光的寒凉之味。他们就在草褥铺成的床上,拥吻着,相互搂抱着入睡了。明朝醒来,依然要为钱发愁,这个夜晚,他们只拥有彼此,也只有彼此才是最大的安慰。

铺盖要5角钱一天,他们租不起。于是茶房把软枕、床单、桌布都抽走了,原本洁白的屋子立刻变得斑驳芜杂。

夜饭要6角钱一份,他们吃不起。于是茶房手中端着的饭菜,连同饭菜的香气,立刻被送入了别人的房间。

萧军没有固定的收入,靠当家庭教师挣钱。萧红每天在旅馆里饿着肚子等他回来。每天只有饥饿和不尽的等待,只要听到有脚步声经过门口,她的神经就紧张起来。她盼着她的“三郎”回来,却也害怕他只是空着手回来。

房间的小窗那样高,就像关囚犯的屋子。这样日复一日的、无意义的日子,和之前被遗弃在东兴顺旅馆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呢?萧红想到自己现在的样子,坐在椅子里,两手空着,什么也不做;口张着,可是什么也不吃,就像一架完全停止了运转的机器。

1932年11月初,萧军被中东铁路哈尔滨铁路局的一位王姓科长聘为家庭教师,教他的小儿子国文和武术,学费可用住房抵偿。

就这样,萧军和萧红终于有了第一个家,在道里区商市街25号院内,是雇主家的一间终日不见阳光的半地下的小屋。

萧军借来了一张铁床、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又买回了水桶、菜刀、碗筷、水壶、被褥还有白米,一个小家似乎也有些像模像样地经营起来。

萧军回忆道:

像春天的燕子似的:一嘴泥,一嘴草……我和我的爱人终于也筑成了一个家!无论这个家是建筑在什么的梁檐下,它的寿命能够安享几时,这在我们是没有顾得的,也不想顾得的。我的任务,只是飞啊飞……寻找着可吃的食粮,好使等待在巢中病着的一只康强起来!

而萧红也开始了小主妇的生涯,昔日的张家大小姐并不懂得烧饭——油菜烧焦了,白米饭是半生就吃的,说它是粥,比粥还硬一点,说它是饭,比饭还粘一点。

和在欧罗巴旅馆一样,依旧是萧军每天去工作,萧红每天在家里等他。她铺床、擦地、烧饭、刷碗,每天围着火炉台转走,每天吃饭、睡觉、愁柴、愁米……这是真正的过日子了,可是这样的为柴米油盐所消耗的日子却让萧红心有不甘。

还住在欧罗巴旅馆的时候,萧红写信给旧日学校里的美术老师,请求他的资助。

老师带着女儿来看萧红。小姑娘15岁,穿着红花旗袍和黑绒上衣,优雅地坐在藤椅上。萧红想起,上初中时的自己就和她一样美。

老师依旧和萧红谈艺术,他说:“你现在不喜欢画,你喜欢文学,就把全心献给文学。只有忠心于艺术的心才不空虚,只有艺术才是美,才是真美。”这些话,对于饱经风霜、饱受饥寒之苦的萧红来说仿佛那样遥远而空虚,但却让萧红的心触动了、潮湿了。曾经的她,也是那样爱美,也是那样倾心于艺术,也是那样有着天马行空的理想。而现在,仿佛一切都过去了。她并没有老,才只有22岁,却仿佛已经走完了几辈子,而今,早已“只有饥寒,没有青春”了。

看着眼前这个年少的女孩,萧红只有暗自叹息,小姑娘只知道美,哪里懂得人生?读书的时候只晓得青春最重要,读书的时候哪里懂得“饿”?

搬来商市街的第一天,雇主家的三小姐来找萧红,说是萧红的初中同学。萧红并不认识这位王家小姐,王家小姐却说,张乃莹的名字她还记得很熟。她或许从未想过,当年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的“悄吟”,今天会落魄到这个地步。

“三姐!你老师来啦。”她的弟弟,也就是萧军辅导国文和武术的学生在外面叫她,她站起来,对萧红说:“我去学俄文。”她卷着发,涂着红唇,长身材,细腰肢,依旧是爽快的少女作风。萧红看着她,觉得自己怕是已经老了,或许残败得比30岁更老。

一天,萧红正在等萧军回家,在门口遇见王家的二小姐。一向生疏的二小姐突然问她:“没去看电影吗?这个片子不错,胡蝶主演。”

萧红说:“没去看。”

二小姐热心地继续说:“这个片很好,煞尾是结了婚,看这片子的人都猜想,假若演下去,那是怎么美满的……”她戴着蓝色的大耳环,永远吊荡地不能停止。

而此刻,萧红身上穿着单薄的袍子,已经冷得透骨了。

她忍不住在心里羡慕那些姑娘,那些还在上学,还能学着俄文的姑娘,那些戴耳环、看电影的姑娘。她也想抓住那些青春浪漫的情怀,然而生活却不由自主地滑向了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她才22岁,漫长的人生路,为什么定格得这样快呢?

在贫苦的日子里,萧红和萧军之间,除了“新婚”的甜蜜外,也有过一些隔阂与争执。

由于生存的重压,萧军必须整日忙碌地在外奔波,早晨起来要去南岗,吃过饭,又要给他的小徒弟上国文课,上完课,又要出去借钱。晚饭后,还要去教武术,教中学课本。辛苦的工作让他没有更多的心思去照顾萧红的感受,在萧红听来,连他对自己说话的语气都变得低沉严肃,完全没有声色。

白天,萧军不在家,萧红一人独守空房,好不容易盼到了晚上,她多想和她的情郎好好说说话儿,然而萧军一躺到床上就一睡不醒。萧红觉得万分孤独,仿佛是空对着几件家具生活,虽生着嘴,却不言语,虽生着腿,却不走动,虽生着手,却什么也不做。甚至连视线都被墙壁阻隔着,连看一看窗前的麻雀也不能够,什么也不能够。这个没有阳光,没有暖,没有声,没有色,一贫如洗,只有寂寞和荒凉的地方,真的是“家”吗?

搬到商市街以后,萧红第一次上街是去当铺。她用一件新做的、还没穿过一次的棉袍,当了1元钱,于是从菜市、米店里买了许多东西回家,还买了10个包子。一路走着,她提着东西,手冻得很痛,腿也走得发软,好久不出门,太阳光刺得眼睛也痛了。

回到家,她把包子递给萧军。萧军兴奋起来,一个接着一个吃着包子,似乎完全没有想到此时坐在身边的萧红也饿着肚子,还走了那么远的路。萧红看着自己心爱的人狼吞虎咽地吃完了10个包子,竟然一个也没有给自己留下。

能让他吃一顿饱饭,她心里是欣慰的,然而这份欣慰中间,却也夹杂着一丝说不出的苦涩。

萧红的身体渐渐恢复后,也想出去工作,为萧军分担压力。她从报上看到一则招聘电影广告员(为电影院画广告)的启事,月薪有40元,这立刻让她动心了。

萧军陪她去商行接洽。第一次去,由于地址标注不明,他们找这家商行找了很久,好不容易找到了,商行的职员却说“今天星期日,不办公”。第二次去,又告知他们“请到电影院本家去接洽吧。我们这里不替他们接洽了。”

从商行出来,萧军就埋怨萧红道:“这都是你的主张,我说他们尽骗人,你不信!”

他们吵起来了。他觉得过错全在她,而她觉得他完全没有理由和她生气。回家的路上,他一直走在前面,仿佛不愿意和她一起走,仿佛因为她看问题没有眼光,让他很嫌恶。两个人一路吵着架回去。

后来萧红不再提这件事,萧军却因为南岗的学员不找他学武术了,自己主动到电影院去过两次。这两次又是无功而返,萧军发起脾气来:“我去过两次,第一回说经理不在,第二回说过几天再来吧。有什么劲,只为着40元钱,就去给他们耍宝!画的什么广告?什么情火啦,艳史啦,甜蜜啦,真是无耻和肉麻!”直到晚上睡觉时,他依然没忘掉这件事,又对萧红说:“你说我们不是自私的爬虫是什么?只怕自己饿死,去画广告,画得好一点,不怕肉麻,多招来一些看情史的,使人们羡慕富丽,使人们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就是这样只怕自己饿死,毒害多少人不管,人是自私的东西……”

萧红不喜欢萧军发火,然而此时,萧军终究是她崇拜的男人,她的眼里看不到萧军的虚荣、好面子,只觉得他对人性的剖析显得无比透彻。他的这番议论竟让她感动了。

又是一天,他们在街上散步时遇见了朋友老秦。老秦说,他在电影院画广告,问萧红和萧军愿不愿意帮忙。二萧都不答话。可想而知,萧红是不敢答应,萧军不是说过,这样的工作是毒害他人吗?她若是接受了这么“自私”的工作,萧军该会看不起她的。而萧军虽然嘴上也不答话,心里却是想去挣钱的。

老秦说:“5点钟我在卖票的地方等你们,你们一进门就能看到我。”吃过晚饭,萧军便催着萧红起身了。就连这顿饭吃得也分外急促,两人就站在炉边吃,饼还是半生的就吃下去。汤还在火炉板上蒸着气,汤锅还没盖起来,萧红连一口汤也没喝,萧军已经急切地跑出去了。萧红追着他,刚要出大门,突然想到火炉旁边还堆着一堆木柴,怕着火,于是又回去看了一趟,等再出来的时候,萧军已经跑到街口了,对萧红又是一番没好气地教训:“做饭也不晓得快做!摸索,你看晚了吧!女人就会摸索,女人就能耽误事!”

他们到了电影院,等了半个钟头也没有看到老秦,只好回家了。萧军的那套“自私”理论便又重新生发出来,他责备萧红道:“都是你愿意去……人这自私的东西,多碰几个钉子也对。”萧红任他愤怒地抱怨,她看明白了他,这前后矛盾的说辞和行为让她觉得可笑。原来贫穷不只是让人自私,也让人变得无理取闹啊。

当晚,萧军出去了,老秦找到家里来,萧红便跟着他去画广告了。10点,她画完了广告,回到家,见萧军正在房中生闷气——因为找不到她。

这一夜,他们又吵了起来。萧军去买酒,萧红心里觉得委屈,也把酒抢过来喝了一半。

她哭了,他也哭了。她醉了,他也醉了。她的心上像有开水滚,竟然为了钱和自己心爱的人闹到这步田地。他歪倒在地板上,嚷着说:“一看到职业,什么也不管就跑了,有职业,爱人也不要了!”

她看到他的样子,被滚水灼伤的心中又生出了无限爱怜,也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了。

同类推荐
  • 临夏人物志

    临夏人物志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事劳动局主办: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记述了临夏古今历史名人、革命英烈、文化、教育、艺术、体育、工匠以及“河州三马”等各族各界人物。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顿,曾经的穷孩子,曾经的仅读过普通院校的平凡学生,曾经的退伍军人……如今的商业巨擘。沃尔玛,曾经不名一文的平价商店,曾经饱受挤兑的乡间小店,曾经被对手侧目的小字辈……如今雄冠全球的商业帝国。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 李世民的智慧

    李世民的智慧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秦王的千古名句。诗中的秦王是一个史诗般的英雄:他气宇轩昂、壮志凌云;他文治武功、丰功伟绩;他英明神武,统一中华……众所周知: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的赢政,在称始皇帝前就称秦王。大约1000年后,中国历史上又出了一个秦王,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大唐帝国的唐太宗李世民。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秦王李世民从小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平定天下。他在战场上多次死里逃生,再一次使中华大地海晏河清,昭陵六骏可作见证;玄武门兵变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又以封建盛世“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
热门推荐
  • 大极夜

    大极夜

    大千世界,诸王并起,万族林立,东有人类至强所向披靡,西有异族噬魅霍乱天地,南有上古水族称霸一方,北有天玄古龙群雄割据。九天之外,谁主沉浮,强者为尊的世界,弱既是原罪。身怀异古血脉的卑微少年,在小家族中苟延残喘着,只待血脉初醒。既然天不容我,那便成魔,“我要这天,因我而变”。踏金身,入淬魂,晓神通,渡天劫,破苍穹,问鼎乾坤。黑暗遮天,极夜永恒。
  • 至尊凰妃:只为卿狂

    至尊凰妃:只为卿狂

    她,是21世纪的巅峰杀手,可却因为一次任务的自身失误而导致死亡,睁开眼来,发现居然重生在了古代,成为了这御归国人人皆知的废物——堂堂第一将军的嫡长女凰家的大小姐凰慕卿。郊外的偶遇,让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与他创建了四大陆人尽皆知的弑神传奇!万里苍穹,风起云涌,且看天下,谁能挡我。
  • 谁说大象不会思考:当代世界成功企业经营的12种谋略

    谁说大象不会思考:当代世界成功企业经营的12种谋略

    《谁说大象不会思考》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从当代世界成功企业的案例中,总结出了12种对企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谋略——企业的战略经营、企业之间的联盟、企业的控股经营、企业的高科技创新、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的金融资本运营、企业的品牌战略和企业的双赢营销。
  •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独辟蹊径,用“脂砚斋评语”诠释《红楼梦》中的“秦可卿问题”等,得出颇多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新解。作品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被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誉为“二百年来红学沉滞中之大突破。”
  • 谁来拯救中国大学生

    谁来拯救中国大学生

    编著者从2002年至2004年的《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多家报纸杂志采集、整理出了一些相关内容,并结合了个人的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编写了此书——暂定名为《谁来拯救中国大学生》。针对书中的一些现象,编著者提出自己的陋解拙见,为的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的真知卓见,共同关注扩招前后这几年的中国大学生,及时解决一些关键的或被忽略的问题。
  • 西斯大陆

    西斯大陆

    神陨落,苍天哭泣。诅咒降,自此,再难成神。是蹉跎还是愤意前进?谁主沉浮?
  • 穹阙纪

    穹阙纪

    穹阙不在天上,命井皆敛心中,星空就在脚下。道人问道忘川只为寻找步临彼岸的芒光。天启年间,中土隐裂,三灵长各拥其政,神朝、众道风雨摇曳。一位不及舞象的少年没入红尘,只为寻觅一丝希望,苟求逆命的道业,为因果也为难判的夙命,于是开启了逆杵天道的无悔征程。
  • 庶女36计

    庶女36计

    这是一篇妻谋夫随的夫唱妇随篇。她是从异世炮灰而来的军事天才,他是闻名天下的战神;初次交锋,她‘懦弱可欺’,他心生疑云。再次交锋,她锋芒初露,他却忽失心神。一次战役的合作,却慌了两人的心。一次失踪,换来三年的别离。她容光焕发,妖媚甚浓;他却面具加身,发丝如雪。硝烟四起,滚滚狼烟,战争一触即发。她为军师,他为将。敌军来袭:岑祀(栩国君主)——焰儿,朝堂之上岂是女子来的地方岑焰——儿臣认为并不冲突夜倾歌——谁说女子不如男在她的巧言善辩,被封‘栩国女军师’。三年后遇:岑焰——倾儿,你回来就好夜倾歌——恩,打算什么时候恢复我的位置岑焰——你…夜倾歌——多说无意战场浮云:岑焰——战场上变幻莫测,你一个女子去了不好夜倾歌——我为夫唱妇随,哪不行了,再不行,我便女扮男装岑焰——相夫教子,在家教子就行夜倾歌——…结局一对一,不管夫唱妇随,还是妇唱夫随,总之两两相随。
  • 柔石作品集(二)

    柔石作品集(二)

    在烟一块似的衰柳底下,有一位三十岁的男子,颓然地坐着;似醉了,痴了一般。他正在回忆,回忆他几年来为爱神所搬弄得失败了的过去。他的额上流着血,有几条一寸多长的破裂了的皮,在眉的上面,斜向的划着,这时已一半凝结着黑痕,几滴血还从眼边流到两颊。这显然是被人用器物打坏的。可是他并不怎样注意他自己的受伤,好似孩子被母亲打了一顿一样,转眼就没有这一回事了。他夜色冷酷的紧密的包围着他,使他全身发起颤抖来,好象要充军他到极荒鄙的边疆上去,这时,公文罪状上,都盖上了远配的印章。他朦胧的两眼望着湖上,湖水是没有一丝漪涟的笑波,只是套上一副黑色而可怕的假面,威吓他逼他就道。
  • 诡女扶桑

    诡女扶桑

    她是温雅公子,擅长谋略。他倾城邪魅,却心性凉薄。她——当世一代诡才,他——八国争抢的鬼才。惊天秘密下,她恢复女儿身进宫查询真相。目的的对立,利益的冲突,且看他们如何步步为营,强强碰撞…八国的相互对峙,百姓的流离失所,将她推向权力的巅峰。而荒芜脆弱的小国,又将如何在他们手中改写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