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19600000003

第3章 大学经论章:初学入德之门(2)

我们先不说蝎子的命是否重要,但长者“乐于助人的人之本性”却值得我们好好地深思反省!在追求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今天,人们的一切活动无不与利益牵扯在一起。大至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小到身边的人际交往,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日复一日地重演。国际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种族的屠杀、恐怖活动等,让无辜的人们在炮火中血肉横飞,许多人在痛苦中过早地凋谢了生命之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丑恶的违反人性的事件也层出不穷:面对即将淹死的人,几百人围观却无人出手相救;生活还算富裕的子女拒绝赡养年迈的父母,最后亲情反目,乃至法庭相见……善良在这里遭到践踏,看到或听到这些人之间的丑恶和悲剧,确实让人愤怒、沮丧和无奈。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许多善良的人们,为了世界和平、公民的平等,不断地努力争取;在国内的贫困地区,有些老师为了适龄儿童不再失学,用他们微弱的身躯、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一个村乃至几个村的教育;为了拯救病中的生命,许多不相识的人们捐献爱心等。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人们的善良,人类的前景也因人们的善良充满着希望。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朋友,如今发了财,做了大事,原来是我怎样怎样帮助的,到现在却忘恩负义。可以说,一个人假若没有善良,他的聪明、勇敢、坚强、无所畏惧等品质越是卓越,将来对社会构成的危险就越可怕。没有良心的朋友,到头来不会有好的结果。社会上有一些人,能坚持自己善良的心,到处播撒善良的种子,但却不能被社会上的一些人所理解,甚至被他们误认为是傻瓜。其实这种心存善良的人才是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他们的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替代的。

【原典】

知止①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②。

【注释】

①知止:能够知道所当止的地步。

②得:获得(想要的结果)。《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知止”才能有所得

【译文】

能够知道此生所当止的地步,就会有明确的志向,而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才能行事思虑周详,行事思虑周详才能达到最好的人生境界。

(1)适可而止,知止而后有定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大学》的这几句话让人很容易想起一个词:适可而止。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停住脚步,这样才能对眼前的形势和以后要走的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安身立命就应该讲究恰当的分寸,过犹不及,凡事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避免走向极端,特别是在权衡得失进退的时候,务必注意这一点,不能心浮气躁,一条道走到黑。

正如《菜根谭》里所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这是一种境界,古诗也有云“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酒饮微醺正得其醺醺然然的快感,若是狂饮烂醉超过了微醺的度,那接下来不仅感受不到酒的好处,反而会头痛、呕吐,在生理上遭受痛苦。还有的人喝醉了之后会做出一些平日清醒时绝对不会做的事、如说错话,这就不仅仅是个人生理上的痛苦了,还会给其他人带来麻烦。

而花看半开也是如此,花未开时领略不到它的美,而花若全开也就离凋谢之期将近,最美便是半开时,就像是妙龄少女尚未尽褪孩童稚气,又未曾沾染成人的风尘,正是半开之花最美之时。

做人要有一种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时莫忘回头,着手处当留余地。宋朝李若拙因仕海沉浮,作《五知先生传》:安身立命当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时人以为智见。反其道而行,结果必适得其反。

但是君子好名,小人好利,人们往往为各色欲望所驱使,身不由己,只知进不知退,得意处张扬跋扈,全然不会未雨绸缪。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宠臣,他早年追随秦王李世民打仗,多有战功,屡有升迁。而且他的妹妹是李世民的结发妻子,贤良淑德,世人敬仰。有这两层关系在,李世民对长孙无忌是非常信任和重用的。

在李世民登基后,长孙无忌受封齐国公,但他从不倚仗自己的身份而骄横行事,每言大事必反复思量,然后方徐徐陈进。有人说他太过谨慎,长孙无忌就说:“身为重臣,当自知厉害,慎对宠恩。我若倚仗皇上垂爱,不知检点,乱进谏言,一来对皇上不敬,二来也会由此失去皇上的信任。怎敢大意呢?”

有一次,在朝会上商议讨伐突厥的事,有人借突厥发生内乱之机,主张发兵讨伐,以成大功。长孙无忌听后却久久不发一言,唐太宗就问他的意见:“你足智多谋,相信此事自有明断。你不做声,可是另有打算吗?”长孙无忌见皇上相询,这才上前应对说:“此事臣以为不可征伐。”唐太宗很奇怪,说:“你从前一向主战,今何致此呢?”长孙无忌说:“动止之间,全在变化,焉能不变呢?从前突厥与我为敌,不伐不行。如今突厥刚与我结盟,伐之失信,毁我天威。再说夷狄今已内乱,无力再侵我朝,这正是我朝求之不得的好事,何必多此一举呢?如果一兴刀兵,徒增烦恼不说,恐怕祸患将生,与我大唐有弊无利,故不应出兵。”唐太宗接受了他的谏言,说道:“动止之祸,你已言透了。朕若贪恋全功,只怕终有抱憾。”唐朝不攻突厥,突厥感恩戴德,最后归顺了唐朝。

这里长孙无忌说明了两个道理,一个是事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同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要根据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要因地因时制宜;另一个就是要适可而止,表面上看来唐朝占了有利时机,可是如果因此而冒进讨伐突厥,后果却是自损大唐的威名,让其他附属国家认为唐朝不重结盟的诚信,也就会失去归顺的想法,从这一点来看大唐的损失要比得到的更多。

后来长孙无忌的权力过大,以至于许多人都不断上书攻击他。唐太宗没有猜忌他,却把这些表文直接拿给他看。长孙无忌背生冷汗,坚持辞官,还泣泪说:“陛下信任于臣,可是臣也不该让陛下为难。臣为国做事,本不在意身任何职,倘若为了那些身外之物而令天下猜忌,却非臣之所愿了。”唐太宗一口回绝。长孙无忌忧心更甚,对自己的家人说:“我虽然表面上受到尊崇,可实际上已经处在风浪中了。这个时候,若不知退让,只是倚仗皇上撑腰,只怕他日有悔。”他的家人反对说:“皇上不准你辞官,别人又能把你怎么样呢?他们嫉恨你,难道就让他们得逞吗?你也太软弱了。”——这就是世俗的看法,不明白物壮是不合于道的。

长孙无忌说:“只进不止,只能授人以柄,时间一长,皇上也会疑心。何况既是皇上厚爱于我,我又何必为了那些虚名而自树强敌,招惹祸端呢?”在他坚持辞官的请求下,唐太宗只好解除了他的尚书右仆射之职,但仍让他主持门下省的事务。长孙无忌还是推让,唐太宗下诏说:“黄帝因为得到了力牧,才能成为五帝中第一个帝。夏禹因为得到咎繇,才能成为三皇中第一个皇。齐桓公因为得到了管仲,才成为五霸中第一个霸主。我得到了你,才平定了天下,你不要再推让了。”

唐太宗还亲自作了一篇《威风赋》赐给他,以表彰他的功绩。长孙无忌深感其诚,这才勉强留在朝中。此事传出,人们对他的攻击也就戛然而止了。

事物是在不断转变的,今天的繁盛可能就是明天的衰败,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在一个永胜不败的境地里。所以说,在身处繁盛时期尤其要懂得“知止”,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看清形势,做出更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2)“静”也是一种力量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的意思很明显,只有让心静下来,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就能让事情有个更好的结果。可见,静也是一种力量,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无人能敌的境界。

《庄子·达生》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西周时,有一个叫做纪消子的养鸡专业户。这个人可不同于一般的养鸡专业户,他养的鸡是专用来斗的。这斗鸡只要是他所养,定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久而久之,他的名声就传到了周宣王的耳朵里。于是,周宣王就重金礼聘他出任王室的斗鸡培训基地负责人,专门为王室培养斗鸡。有了这样的好处所,纪消子自然是全心全意地为周宣王培训斗鸡。

转眼,这纪消子上任已十天。朝堂无事,周宣王便来到王室斗鸡培训基地视察工作:“纪先生,这鸡可已驯养妥当?”纪消子老实回答说:“还没有。这些鸡虚浮骄矜、自恃意气,现在还不能用。”周宣王只好失望而归。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心里痒痒地想斗鸡,于是又问纪消子:“先生,现在鸡可驯养妥当?”纪治子的回答还是老样子:“不行,这些鸡一听到响声就叫,一看见影子就跳。”周宣王只得作罢。

又过十天,周宣王心想这次斗鸡应该驯好了吧,于是再次询问斗鸡培训项目的进展情况。谁知,纪消子的回答还是不能让周宣王满意:“不行,这些鸡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周宣王只得怏怏而离去。

又一个十天过去了,周宣王虽然对纪消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但他还是心存侥幸地问纪消子说:“先生,斗鸡可以用了吗?”都说不抱希望的时候反而会有所收获,果然如此。这次,纪消子的回答是:“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静静地立在那里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看到它掉头就逃跑了。”

后来,周宣王用此鸡大胜斗鸡场。这也就是“呆若木鸡”一词的由来。当然,现在这个词表达的意思早已与本义大相径庭了,现在这个词表示的是十分愚笨,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而发呆的样子。

从这纪消子养鸡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非常丰富的启示:“静”也可以做到无人可敌。下棋亦是如此,下棋早已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乐此不疲的一项业余爱好。既要对弈,就必有胜负。而赢棋的奥妙就是一个定力的问题。

如果两人轮流在国际象棋棋盘的空格内放入“相”棋,一方为黑棋,一方为白棋。当任何一方放“相”棋时,要保证不被对方已放入的“相”吃掉,谁先无法放棋子谁为输者(国际象棋棋盘为8×8格的方形棋盘,“相”的走法为斜飞,格数不限)。要问谁为输者,答案往往是先走棋者输。具体策略是:后走者以棋盘的一条竖直平分线为对称轴,将“相”放在对方棋子的对称位置。这种策略对后走棋者来说是必胜策略。因为先走者走棋后,按策略,后走者总可以走棋,而且因为“相”的斜飞规则,后走者的棋不可能吃先走者的棋,同时也不可能被先走者的棋吃掉。这样按策略走下去,先走者必输无疑。

先下手未必能强,一静反而可以制百动。武士比武,高手过招,要以静制动;两军对峙,不明军情时,一动不如一静。所谓“宁静致远”、“静极思动”,冷静地综观全局才不至于妄动招祸。韩国高手李昌镐有句名言:“棋局如人生,下棋时,布局越华丽,就越容易遭到对手的攻击,生活中,少犯错误的人,要比华而不实的人更容易成功。”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斗鸡时一动不如一静;做事情时,更需明白一动不如一静之理。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高明之道。《菜根谭》也说:“淡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它的意思是志向淡泊的人,必定会受到那些热衷于名利的人的怀疑;生活俭朴谨慎的人,大多会被行为放荡的人所妒忌。一个坚守正道的君子,固然不应该因此而稍稍改变自己的节操,但是也不能够过于锋芒毕露。

高明的人做事都懂得淡泊宁静,不事张扬,适当地保持沉默,于沉默处蓄养扭转乾坤的能量。

沉默最有说服力,沉默最引人注目,沉默之人如太阳般热烈。

《尚书》上讲殷高宗谅阴(谅阴就是服丧),三载不言。最后梦见一个圣人,终于开口,让大家四处寻访,终于得到了贤相伊尹,振兴了殷室。

沉默之后,往往会有奇迹发生。

《庄子》中讲了一个《接舆点拨肩吾》的故事:

肩吾拜见接舆。接舆说:“过去你的老师对你说了些什么?”肩吾说:“他告诉我,做国君的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意志制定法度,人民谁敢不听从?”接舆说:“那是骗人的做法。圣人治理天下,不用法度。圣人先正自己而后感化他人,任人各尽所能就是了。”

接舆就是大名鼎鼎的楚狂人,曾经狂歌于孔子之前。接舆讲治天下要“正己”,这不是一般的端正自己就可以了,而是有多个复杂的“技术层面”,有“心斋”,有“坐忘”,当然也有“尸居”与“渊默”。特别是要沉默,才能正己。

庄子讲了一个《道人大战巫师》的故事:

郑国有个巫师名叫季咸,他的占卜十分灵验,能占生死祸福,准确如神。

壶子说:“我最高的道理还未传授给你,你请那巫师来看看我的相。”

第二天,列子邀请季咸来看壶子的相。看完了相,季咸出了门对列子说:“你先生神色如灰烬,形象怪异,不能活了。”列子进屋大哭一番。壶子说:“我给他显现的是寂然不动的心境,他只能看到我闭塞的生机,再请他来看看。”

同类推荐
  • 近代思想的主潮

    近代思想的主潮

    本书分为精神生活的基本概念、知识问题、世界观问题、人类生活问题、根本问题五章,内容包括:主观与客观、唯心论与唯实论、法则、一元论与二元论、道德的问题、人格与性格等。
  • 笛卡尔的智慧

    笛卡尔的智慧

    而在本书中,我们将对笛卡尔在哲学研究上所取得的硕果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方法论,笛卡尔认为,方法论本身就是一门具体的科学,并提出了笛卡尔“方法论”里的第一个内容——“普遍怀疑”。在“普遍怀疑”的基础上,笛卡尔进一步叙述了“直观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归纳与枚举”等具体的方法论原则。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热门推荐
  • 豪门独宠:我的亿万超模娇妻

    豪门独宠:我的亿万超模娇妻

    当你遇到一个粗鲁、野蛮、毫不讲理的男人怎么办?当你事业正好前途无量,却被这男人逼着结婚怎么整?五年前,景宸被诅咒他们景家会绝子绝孙,他大笑说谢谢;三年前,景宸冷笑着要让他们景家折在他这一辈;一年前,被自家老婆告知她想要一个孩子,景宸的笑脸裂了一点点;九个多月前,当医生恭喜他母子安好时,他彻底笑不出来了;现在,当那个小王八蛋出生了,他只想把那家伙塞回娘胎再造!“景智轩!离你妈远点!”
  • 重回十五岁

    重回十五岁

    那年,影后才十五岁,还是一条钢铁女汉子。那年,男神才十四岁,还是一只闷骚小傲娇。听说,顾殊从见到莫箐的第一面起,就对她一见钟情了。如今重生了,她很想看看这个傲娇的混血小男神,暗恋她的时候是什么模样的。
  • 剑意魔魂

    剑意魔魂

    他是一个被遗弃的婴儿,被一个捡破烂的老人抚养长大。他6岁时进入大学,18岁时读了4000本书。这是属于贵族和强者的盛世,充斥着强横的魔法元素,霸道的嗜血战魂,天价的稀有武器……以及世界大战的阴影。而他,却一无所有。他被命运席卷,进入了帝国权力斗争的中心,与阴谋与死亡相伴。超人的意志和智慧,是他唯一的凭借。风暴就要降临,横扫一切,令无数强者战栗臣服。只有他在风暴中挺立,向黑暗拔出了长剑。
  • 狐王殿下不好惹

    狐王殿下不好惹

    怎么也没想到,我,苏小小,十分现实的我,竟然穿越了!这应该是发生在那些小女生身身上的事啊,虽然我名字女气了点儿,长得女气了点儿,可是!我TM还是个爷们啊!>^<,你穿越就穿越吧,干嘛还穿越到古代,老纸历史最差啊!你说,我怎么在这个全是老僵尸的世界生存?
  • 男神溺爱:校草的高冷宠溺对象

    男神溺爱:校草的高冷宠溺对象

    一般都是男生高冷女生追男生把……今天涵大大带大家改变一下……现在是男生追女生的时代(好像原本就是的)准确来说现在是高冷校草追高冷女神!!!高冷+高冷=逗比?高冷?
  • 杀火车

    杀火车

    本小说有关火车,有关爱情。《杀火车》这本小说的主角风雨,因为踏上了那列火车,错过了和自己一起长大,并且互相深爱着的姑娘;但同样在这列火车上,另一个姑娘对他一见钟情。最纯美的爱情从火车上终结,亦从火车上开始,但火车最终会否把他带到何方……
  • 打开文学之门

    打开文学之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激发了怎样的想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风格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无言谁会凭栏意”……文学,以独特的语言艺术构筑了异彩纷呈的世界。让我们打开文学之门,由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例子,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认识文学的功用和审美特性,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
  • 魔天血

    魔天血

    若苍天夺走了你的魂,我便用我的血来染红这天!纵然万世疯魔,如能换你一笑,封妖斩天,其意何为?!!!如果您喜欢这本小说的话,就请大大们帮忙给个收藏、推荐吧,新人新书最需要的就是你们的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写小说最大的动力!在此拜谢了!!!
  • 异界之魔兽霸主

    异界之魔兽霸主

    作为一个魔兽争霸的忠实粉丝,我和很多人一样也想带着魔兽争霸去异世界闯一闯,而今天我就这样做了,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见证魔兽的辉煌虽然很喜欢魔兽争霸这款游戏,但是很可惜那不是中国人制作的,小力算是个愤青,所以很希望中国什么时候也能出一款像魔兽争霸这样给力的游戏,到时小力很愿意带着这款游戏再去一次异界
  • 成功可以少走弯路

    成功可以少走弯路

    本书通过研究成败案例,阐述了如何回避创业路上的陷阱和误区,如何积累创业经验,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