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19600000021

第21章 正心章:修身以保持内心的中正为要(1)

正心章,在原作中,朱熹称为“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正心与修身之间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关系。心不正,则修身就无从谈起。因此修身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才能保持内心的中正。关于这一问题,正心章从五个方面给出了指导答案,并且每一条都能切中要害,一语中的。

【原典】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①,则不得其正。

【注释】

①身:应作“心”字,指内心。忿懥(音之),愤怒。

1有所愤怒,心不能正

【译文】

所谓修身,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如果心有愤怒,那就不能端正。

(1)战胜自己克制怒火

克制心中的怒火是一种修养。这个修养的过程就是战胜自己的过程。很多人能驯服凶猛的野兽,却未必都能驯服自己内心狂躁的禀性。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灭外火容易,灭心中之火难。

喜怒哀乐本属人之常情,谁都不能没有,但如果怒火太盛就会破坏内心的和谐,从而导致“不得其正”。

汉高祖四年,刘邦在成皋战场作战失利,急需把韩信、彭越调来支援,不料韩信却派人对刘邦说:“齐国伪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请汉王假装答应我为王,以便镇抚它。”刘邦当时正值心性不顺,就很生气地骂道:“我被困在这儿,日夜盼望着他来,他却自己想要称王?”刘邦怒从心起,真想把韩信“解决”掉,但张良和陈平则极力劝导,告诉他目前情况绝不可施怒于韩信。于是聪明的刘邦就说:“干吗把你假装为齐王?我封你个真齐王多好?”

刘邦在一转念中忍住了怒火,才没有因自己一时冲动而失去济世良才。

人受怒气的支配往往会丧失理智,干出一些悔之莫及的蠢事。为此,林则徐曾悬“制怒”条幅于堂,时时以此警戒自己。在为人处世中,人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胸怀雅量、包容乾坤,使情感喜怒有足够回旋的空间,这样才能让我们不为喜怒所扰,自在逍遥。

情绪是人的思考与行动的伴生物,事情做得顺利,智慧迭出,情绪就好。若事情还没做完,甚至还没开始着手做,若有一个接着一个的障碍出现,情绪就会有所波动,看什么都不顺眼。

如果情绪仅仅是思考与行动的终极或“排泄物”——如果事情做砸了就痛哭一场——那也罢了,糟糕的是情绪会改变你原来的思维方式,并不可避免地对你以后要做的事产生巨大影响。

一般人都有不易控制自己情绪的弱点,但人并非注定要成为情绪的奴隶或喜怒无常心情的牺牲品。学会怎样消除破坏我们舒适、幸福生活和阻碍我们成功的情绪敌人是一门最精深的艺术。

我们应该尽力抹掉头脑里一切令人讨厌的、不健康的情绪,每天清晨起来我们都应该是一个全新的人。我们应该从我们的思想长廊里抹去一切混乱的印象,取而代之的是和谐、使人振奋、清心怡神的东西。

人们对社会精英是极为挑剔的,竞争对手会随时盯住你的行为,抓住你的一点失误就会伺机掀起轩然大波,这就要求你格外谨慎、细致和小心。因此,在特定的场合与特定的环境下,说话要慎重。试想,如果你听到他人的责难后就生气、发怒,那就会容易授人以柄弄得自己难以下台。

一个人要有忍耐力,还要能适时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不让消极、对事物有害的情绪爆发出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影响他人和群体的情绪,影响大局的发展。

如果你觉得担忧、发愁或焦急时,如果你不自然地紧张或与自己过不去时,如果你处在心理低谷的时候,你不妨暂停一会儿,在心里告诉自己:“这并非一种睿智聪明、思维敏锐的人所过的生活啊!这并非一个完整的人的生活啊!这只不过是一个从未享受过生活乐趣的无知者的生存方式啊!”这样想过之后,你的情绪就会逐渐平静下来。“克制怒火”确实是一门功夫,需要的是修炼、克制,需要的是自己战胜自己。

(2)怒火来袭时,需要“忍”

面对他人无端的挑衅,血气方刚的男儿没有几个能做到无动于衷的。一怒之下往往会做出很多失去理智的事,结果要么鱼死网破、两败俱伤,要么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在感叹得不偿失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面对无谓的挑衅,“忍”住怒火不仅是一种让人钦佩的涵养,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明智之举。

韩信是西汉初年淮阴(今江苏淮阴市东南)人,杰出的军事家,为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

他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十几岁时母亲又暴亡。从此,他开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韩信家境虽然不佳,但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从小不但喜读诗书,更兼通兵法。但在暴秦的统治下,他的个人才能难以发挥,只能用垂钓淮水、游荡街头打发日子。

一天,韩信佩剑在集市上游荡,被淮阴城里五个有名的地痞围住,为首的是“屠中少年”,韩信平素最了解他们的为人,根本无意与他们纠缠,便用平缓的口气问道:“你们围着我到底想干什么?”“屠中少年”轻蔑地说道:“别看你外表长得高高大大,又喜欢舞刀弄剑的,其实你是个胆小如鼠的家伙!你要是不怕死就用剑来刺我,若是个怕死的胆小鬼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我可以给你一条生路。”说完那个“屠中少年”双手叉腰,叉开双腿,一副扬扬自得的样子。此时,韩信怒火中烧,他的手按着佩剑,想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可是,他还是冷静了下来,心想:自己壮志未酬身先亡,何以使百姓摆脱秦王之苦?男子汉大丈夫应该能伸能屈,荣辱岂在一时?想到这里,韩信按捺住胸中的怒火,慢慢地俯下身,屈辱地从“屠中少年”的胯下爬了过去。

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淮阴城。从此,人们都叫他“胯夫”。韩信每每听到这个称呼心里都充满了悲愤,于是他对苍天发誓,定要实现灭秦的抱负洗刷这奇耻大辱。

公元前208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韩信先后追随项梁、项羽南征北战,最后又归到了刘邦的麾下,被任命为大将军。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刘邦建汉以后,韩信被封为楚王,定王城于邳(今江苏邳县东)。

韩信到封地后召见了曾使他受胯下之辱的“屠中少年”,那少年见到韩信惊恐万状,忙跪在地下连连叩头请求饶命。韩信却笑着扶他起来说:“我喜欢你这个人是因为你促成了我的事业。多年以来,我一直把胯下之辱铭刻在心,并以此告诫自己,要实现自己的抱负洗刷这奇耻大辱。为了感谢你的帮助,我现在任命你为楚国的中尉(负责捕捉盗贼,维持治安)。”“屠中少年”此时羞愧得抬不起头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今日落到韩信手中,不但没有丧命,却被委以重任,他情不自禁地趴在地上连连叩头谢恩。

忍耐是修养,是终极的做人谋略,能忍“胯下之辱”则天下大事尽可一肩而挑。假如有一天,我们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也不妨发扬一下韩信的风格:为了明天,不管今天发生什么,我必须忍。

【原典】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2有所恐惧,心不能正

【译文】

如果心有恐惧,那就不能端正。

(1)生固可贵,死又何惧

老实说人人都怕死,无论是圣人、勇士还是市井小人面对死亡都有畏惧之心,但是人不能不明白生的目的和死的意义,生要生得坦荡,死要有正道,这样才不会白活一遭。

春秋末期,齐庄公与权臣崔杼的妻子棠姜私通。事情败露后,崔杼乘机发动政变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弟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崔杼自封为右丞相,独揽大权。

事后,为了压服民众,崔杼派人在国君祭祀祖先的太庙前搭了一座两丈多高的土台。崔杼通知朝中文武百官前来歃血宣誓,迫使他们表示支持自己的政变。在前来的人群中,有一位个子不高、其貌不扬的官员,他就是历任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宰相的晏婴。当时,宫廷内外和太庙四周到处戒备森严,一群荷戟持剑的士兵列队在祭台两旁。宣誓开始前,崔杼就威胁说:“哪个不肯宣誓或言语不畅,将被立即处死。”不一会儿,就有好几个不甘屈服的大臣被杀了。

轮到晏婴了,在场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崔杼也关切地注视着他。崔杼知道晏婴素来德高望重,在朝野很有号召力,如果晏婴能支持自己,那一切就好办多了,其实崔杼的心思晏婴早就知晓。

晏婴从容地走到台前,双手捧起血杯举过头顶,愤然地说:“崔杼无道谋害国君,不忠于王室。追随他的人没有好报。”说完一口气把杯中的血喝了。说时迟,那时快,晏婴话刚说完,两个士兵就逼了上来,一个用剑指着他的胸膛,一个将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只等崔杼下令将他处死。这时崔杼还不死心,上前规劝道:“晏丞相,你若能改变刚才的誓言,我愿与你共治齐国。不然的话……”

晏婴大义凛然地回答道:“你用武力胁迫我失去节志,这是不勇;以利益引诱我叛国,这是不义。”

崔杼见晏婴软硬不吃,恨不得把晏婴碎尸万段。但因忌惮晏婴的威望怕太失人心,激起事变不好收拾,只好将晏婴给放了。

生固然可贵,但是死又何惧?晏婴是一代名相,他面对崔杼的武力胁迫镇定自若,既不屈服于武力的威胁,又保全了生命。智者对生死应报以一种积极态度,人有生则有死,不要把生看得过重,也不把死看得过重,则能正常地生存。生死皆能忍,则既能舍生取义又能存命自保,不留骂名。人生在世不过百年,应该珍惜生命,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有益的事情。

(2)先有骨气,而后才有人格

骨气是一个人的灵魂,是高尚人格的基础,更是支持一个人勇往直前的巨大力量。

人首先要有骨气。有了骨气,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用自己的品德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没有骨气,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被奴役的性格。一个有骨气的人自有其不同于一般人的人格特质。

伯夷和叔齐是殷商末期孤竹国(河北卢龙)国君的儿子。作为三儿子的叔齐最讨国君喜爱,国君有意立他为太子,将来继承君位。但当时的规矩是长子做太子,继君位,国君觉得很为难。后来国君意外病死,为遵王意,大臣们让叔齐为王。叔齐心里非常不安,让位给大哥伯夷。伯夷不肯说:“这是父亲的意思。”由于两人都不肯当国君,最后两人一起离家出走。

伯夷和叔齐听说西伯昌(后来的周文王)有德行、礼贤下士,便决定投奔西伯昌。西伯昌知道了两人的身份和来历很高兴,当即把他们留了下来。

不久,西伯昌去世,武王即位,让士兵穿着孝服出征伐纣。伯夷和叔齐拉住武王的马进谏道:“您的父亲死了不埋葬却要去打仗,这能说是孝吗?你是臣子却去打君主,这能说是仁吗?”武王的手下想要杀死他们。

姜太公说:“他们虽然反对出征,但作为纣王的臣子,他们算是尽了义,还是放他们走吧。”

武王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但伯夷和叔齐却认为武王伐纣是不耻的做法,天下应该是商朝的,他们认为自己没能阻止周武王的行动非常惭愧,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不再当周朝的百姓,而要做殷商的遗民。

为了和周朝彻底划清界限,伯夷和叔齐还决定今后不再吃周朝的粮食。那么,他们用什么来充饥呢?二人只好采集薇菜当饭。薇是山上一种难以下咽的野菜。天寒时薇菜越来越少,兄弟二人渐渐瘦成了皮包骨。山下的一个妇女看到他们如此这般,故意刺激他们说:“你们现在吃的还不是周朝的薇菜吗?”

二人听了决定连薇菜也不吃了,每天就躺在那里等死。没过几天,他们便一命呜呼了。孔子听说这件事夸他们两个人有骨气。

人活在世上就要有脸面、有骨气,否则即使人活着,却与行尸走肉无别。

何谓有骨气?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征服不了,这样的人就是有骨气的大丈夫。

有骨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涌现了许多有骨气、重名节的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铿锵之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徐悲鸿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个文弱女子尚能如此,那我们为何不可、不能?

做人一定要有骨气,不卑躬屈膝,不唯唯诺诺,一定要挺起腰杆,这样我们才会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嵇康虽然被司马氏家族给杀了,但他的人格同“广陵散”一样被视为人间极品。有骨气的人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永生于人的心间。

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当中,有时候做人处事就要带那么几分傲骨,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你可以杀死他,可以要他的命,但你不能侮辱他,不能伤害他的尊严。

文天祥有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尽管他被拘囚在地牢中受尽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降,还许诺他可以做大官,但都被他拒绝了,元朝统治者终于在1282年将他杀害了。这就是有骨气的代表。头可断,血可流,就是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骨气的人是不会在死亡或强势面前低头的,更不会被荣华富贵所诱惑。

【原典】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3贪好安逸享乐,心不能正

同类推荐
  • 中国儒学之精神

    中国儒学之精神

    郭齐勇教授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儒者,数十年来沉浸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研究,《中国儒学之精神》即汇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在大学与民间演讲儒学的成果。全书深入浅出、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论述了儒学的源流、一代宗师、发展轨迹、经典著作;儒家的礼乐文化、社会理想、治国方略、管理智慧、人性学说、核心价值、人生意境;儒家人文精神的特色、当今的意义与价值,经济全球化下的创造转化与应对之道。对学术前沿的课题,如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对话、公与私、公德与私德、亲亲互隐与人权、儒学的宗教性及宗教对话等论域,亦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有拨乱反正之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儒家文化的许多价值理想一直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据。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的哲学启蒙书,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什么是哲学进行了层层的挖掘与解读,时而进行睿智的思考,时而带来机智的幽默,让您在动静结合间,感受哲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 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热门推荐
  •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是著名作者张雅文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在《四万:四百万的牵挂》这篇报告文学里,她讴歌了著名心外科专家刘晓程用精湛的医技拯救着人类的生命,用圣洁的心灵净化着社会人群的精神境界。
  • 商务合同大全集

    商务合同大全集

    本书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发布的合同示范文本编写。本书从合同的相关知识点入手,具体介绍了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联营合同、转让加盟合并合同、赠予合同、借贷款合同、担保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劳动合同、服务合同、合伙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出版合同、保管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的内容、格式和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本书还附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供参考。本书为读者进行商务活动签订合同时提供了详实的专业指导。
  • 方与圆全集

    方与圆全集

    方是刚,圆是柔。方是原则,圆是机变。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方外有圆,圆内有方。能方能圆,亦方亦圆。方圆合一,无往不胜。方是为人之本,是做人的脊梁。圆是成功之道,是处世的锦囊。本书从人际交往、生活态度、人情世故、职场法则等角度出发,结合古今中外的大量经典事例,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为人做事的方圆之道,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并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窍门,赢得良好的人脉,营造一个和谐的交往和生存环境,从而享受惬意快乐的人生,成就一番功名和大业。
  • 弃甲

    弃甲

    “我们都是众神遗弃的蝼蚁,在末日来临前徒劳挣扎。”当神秘的预言应验时,人心绝望,世界沉沦,火与血蔓延燃烧。唯有一群稚嫩少年,抬起了高傲且不羁的头颅。天边风起云涌,硝烟遮蔽了烈日,男孩穿上黑色铠甲,女孩挽起金色长发,他们一同跃上巨大的钢铁怪兽,开始,对抗宿命的冲锋。
  • 邪王诱妻999次:天才召唤师

    邪王诱妻999次:天才召唤师

    她,美如画,艳如霞,一双妖冶的眼瞳,带着前世的记忆投胎,为改变命运,修仙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寒如冰,冷如霜,不爱江山不爱美人,传闻是个断袖,却拿修仙当借口。皇帝老儿捂脸一道请婚圣旨颁布昊天大地。金银珠宝,法器灵药,坐骑神兽,皇帝老儿的聘礼何其丰厚,为这修仙遥遥之路,某女一咬牙,一跺脚,自觉穿着大红嫁衣,骑着碧血玉麒麟跑到金銮殿,“给我聘礼,本姑娘今日就把自己嫁了!”可传闻有假,明明热如火,暖如烛,一只正常不能再正常的大色狼。洞房花烛夜,某小女子欲哭无泪,“亲爱的邪王大人不是说要修仙嘛,修仙可不能近女色的哦!”他将她压在身下,一挑眉,一魅笑,一霸道,一深情,“只羡鸳鸯不羡仙,美人,我心悦你!”
  • 绝色特工:王妃驾到

    绝色特工:王妃驾到

    杀手?特工?天才?不,这些都只是代名词,心狠手辣是她的特点,冷酷无情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对于无缘无故的穿越过来,算了,忍了。秉承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千古名言。她生存了下来。可这幅身体虽然绝色,但废材翻身成了王,女主天下......
  • 帝少溺宠,隐婚甜妻不好惹

    帝少溺宠,隐婚甜妻不好惹

    婚前,他说:我们结婚,只有一纸协议。私底下,我们两不相干。婚后,她遇到困难,他帮忙。她被人欺负,他护着。她遵循协议,隐瞒两人结婚的事实,他却对着全世界宣告,她是他的妻。终于,在他又一次偷偷爬上床的时候,苏晓怒了:“你到底想怎么样?”他一脸无辜;“求抱抱,求亲亲,求……”遇上无赖总裁,苏晓只能认输。多年后恍然回首,她才发觉,他竟已爱了她这么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叱咤英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叱咤英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1955年3月,蒙巴顿出任第一海务大臣。1956年,蒙巴顿登上了皇家海军的顶峰——被晋升为海军元帅,1959年5月22日,麦克米伦首相正式任命蒙巴顿为国防参谋长,并建议这个职务的任期将由3年延长到5年。从地位上说,国防参谋长仅低于国防大臣,但由于后者属于文官并受党派竞选的影响,所以,国防参谋长实际上是整个英国陆海空三军武装力量的专职首长。
  • 工作在于配合

    工作在于配合

    当你去买鞋时,你需要配合店员进行试穿,才能知道鞋合不合脚;而店员也需要顾客的配合,才能使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当你去理发店理发时,也需要配合理发师,他才能做出你喜欢的发型;而理发师也需要你的配合,才能完成他的作品。当你在医院里看病时,需要你配合医生,医生才能了解你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 在一个企业里,工作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配合别人,如果没有他人的配合,那么整个工作流程就会出现问题。任何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一个国家,都需要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配合才能使人得到更多,真诚地与他人配合的人也才能得到更多。
  • 白发王妃:邪王逆天盛宠

    白发王妃:邪王逆天盛宠

    莫失莫忘,莫离莫弃。我没有忘记你,你是否记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