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80800000024

第24章 上访(1)

那天下午,我正在忙,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号码。我犹豫了片刻,接通。

“我们去上访了!去国家信访局!”姐夫的声音,“我的手机没电了,忘了带充电器,这是赵老师的手机!对了,赵老师换号了,这是他的新号,让跟你说一声。”姐夫在电话那边自顾自地说着,“我们五个人,今儿黑就到北京了,你不是常去北京出差吗?那儿有熟人吧?”

“没有。”我果断道。多么单纯可笑的思维啊。没错,我是常去北京出差,中国所有的城市里,我除了对郑州熟就是对北京熟了,但是,这就能说明我北京就有熟人?我要是去上海出几趟差,难道上海就有熟人?我去美国出几趟差,难道美国就有熟人?因为某个大型的会议,我还和一个政治局常委合过一个上千人的影呢,这就说明我和他熟?而且,退一万步讲,即使有熟人,怎么就会恰恰有能办得上这种事的熟人?

“那算了。不要紧。我们有办法。有人带我们去。不跟你说了,回头再说。”姐夫匆匆挂断了电话。

我愣了半天神:谁带他们去的呢?关掉手机,我打开商务印书馆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查找“上访”这个词。词典如此解释:“上访,动词,人民群众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真简洁,真准确。这个词在我这里只有一个最直观的意义,那就是告状——比较重大的告状。平日里,我和老公打牙磨嘴自觉委屈的时候,也就是和朋友们说一说。在外面挨刮受蹭风吹雨淋的时候,也就是和老公撒撒娇。我从没有上访过。要不是因为姐姐的房子,这个词,跟我没有任何哪怕是间接的关系。方才姐夫在挂断电话的同时,我听见一阵喧哗的笑声,似乎很快乐似的。——这是他第一次去北京吧?口气里并没有多少远途告状的惶恐和委屈,反而充满了旅行般的新鲜喜悦。或许是曾经挨过我的训,终于得到了伸张的机会,姐夫的口气里,隐隐的还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还能想到上访,还是决定去上访,而且还敢去上访,这让我感到了某种欣慰。而且,多么聪明,他们没有笨拙拙地先去市里再去省里,直接就去的北京,按老戏里的说法,就是去告御状了。当然要这样。既然告一回,干吗不去告个最厉害的状?

这样想的人,恐怕会有无数吧?忽然想起某一年,我去北京出差的时候,抽空和一个朋友去西站附近的陶然亭玩。在一条街1上,忽然看见满街都是奇奇怪怪的人:很多乡下人,有的夹着一个布包,有的拎着一个编织袋,有的提着质量很差的拉杆箱匆匆地走着;而在人行道上,还有很多人,坐着小马扎,或者提着小马扎,看着这些走来走去的乡下人。有时候,马扎人会猛地上前拽住一个乡下人,问道:“你哪儿的?”有的乡下人根本就不答,自顾自地向前走去。有的乡下人会惊奇生涩地应答,应答完毕,马扎人要么木然,要么就笑容满面地对乡下人道:“我也是那儿来的呀,来来来,老乡啊,我跟你说点儿事。”——后来,我才知道,那些乡下人都是上访的,那些马扎人都是地方政府派来劝访的——官方叫劝访的,国家信访局和上访的都叫他们拦访的。于是,在那条街上,便可以看到一组有趣的三角关系:拦访的想方设法阻拦上访的,上访的想方设法逃避拦访的;为了保证上访者能够顺利上访,国家信访局则专门派人每隔半个小时就去驱赶那些拦访的……

姐夫他们,会不会碰到拦访的呢?第一次去上访,会不会被那些老辣的拦访人给拦住呢?

晚上,我没有睡好。第二天上午,给赵老师新号打电话,没人接。中午时分,赵老师回了过来:“材料递上去了,很顺利。给我们开了个信,让我们去省信访局。我们下午去买票,尽快往郑州赶。”

第三天早上,我正开一个会,手机震动起来,是赵老师的新号。我走出会场,接通,里面传出姐夫的声音:“我们到郑州啦,在火车站,马上就去省信访局。你知道在哪儿吗?咋坐车?你能去那儿跟我们碰个头不能?”

“我正开会,中午才能过去。你们打车。”

“哦。”姐夫显然有些失望,“那,你那里有熟人没有?”

“没有。”我说着挂断了电话——几乎每次和姐夫通电话,我都会生气。从不先告知自己是谁,也从来不确认一下我是谁,更不知道什么叫预约,觉得我的时间跟茅草一样随便……他好像有一种天然的自信:他绝不会把号码拨错,你也一定能听出他的声音,且自认为和你的关系程度,什么时候打电话都不会有问题,更讨厌的是干什么都问有没有熟人,似乎我认识全世界的权贵……但是,你让他去问谁呢?你这个整天在外面闯世界的人,难道不是他觉得最该问的吗?才问了你几天,你就这么不耐烦了?我问着自己,愧疚一点一点袭来。

将近中午的时候,我在会上早退,想打车直奔省信访局,但正好到下班和吃饭高峰,照例堵车。而且出租车特别难打。在单位门口站了十分钟我都没有打到,无奈之中碰到门卫室的一个保安轮班去吃饭,我便坐上了他的电动车让他送我一程。一路走偏街过僻巷,终于在11点半的时候,我看到了省信访局的大门。门口也站着一个低矮的保安,一看见我接近信访局的大门,他就向我打了个手势,让我向西。我纳闷地问他:“向西干什么?”

“反映问题的,都去那儿。那儿才是信访接待大厅。”他很老练地说,“第一次来吧?”

“哦。”我回答。马上就觉得更奇怪了。他显然是把我当成上访的了。我怎么就像一个上访的了?我从坤包里掏出小镜子:镜子里的我灰头土脸,蓬头垢面——今天的天气有些沙尘暴,用谁的一句诗就是:“大风说了一天的脏话。”脏话里的行走者自然难以干净。更应景的是,我还穿着一件中式盘扣对襟蓝花花小布衫,要是坐在书斋里,这就是最有味道的风雅服饰,但是在这条满是上访者的大街上,在灰头土脸蓬头垢面的前提下,这件书斋里的风雅服饰只能使我看起来是一个活生生的农村小媳妇,还是整天挨打受气的那种。

我顿觉屈辱——可是,我屈辱什么呢?上访者的身份就是一个屈辱的身份吗?

不敢想下去了。我朝信访局大门的西边走去。人越来越多,都是三五成群的,有的站在树下,有的倚着墙根儿,有的就站在当街上,很多人都穿着样式落伍的厚外套,皆是黑红的粗糙的脸,一望可知绝大多数都来自乡村。每个人都在说话,都在叽叽喳喳,即使偶尔有个落单的,也拿着手机唾沫横飞地说着什么,每一群和每一群的口音都不一样,尾音轻些的,应该是来自南阳;尾音重些的,应该是来自周口;整个腔调都偏山西味儿的,无疑是来自豫北,不是新乡就是山阳……我穿过人群,来到接待大厅的大门口——这个大厅也有个小院子,院子门口也有保安。一个保安立马伸手把我拦住了:“清场了。”

“什么?”我没听明白。

“下班了。下午再来。”他看着我,“工作人员也得吃饭。”

“下午几点……上班?”我差点儿问成几点上场。

“3点。”

我朝里面看了看,不知道姐夫他们办得怎么样了,还真让人牵挂。还是进去一下才能放心。于是我朝保安赔笑:“我们的人在里面,我去跟他们见个面就出来。”

“就在这儿等,他们马上就得出来,现在就是只许出不许进,这是老规矩。不然我们的人就没有个喘气的时候。”保安绷着个脸,铁面无私。我只好手把着栏杆朝里面张望。这情形,有点儿像探监。

“你哪儿的?”或许是因为无聊,保安开始问我话,饶有兴致的样子:“汝州的?”

“哦。”我胡乱应答。

“好家伙,来了一百多号人。”他感叹,“真中啊,你们!”

我敷衍地笑。

“也对。人越多上头就越重视。三五个人啊,难打住食儿。”——打食儿,河南方言,收获的意思。

我点点头。

“也是为拆迁的事儿?”

“哦。”我正想离开这个搭讪的保安——再说就露馅了——忽然看见姐夫出现在大厅门口,接着是赵老师,便连忙朝他挥挥手。姐夫也在第一时间看见了我,很兴奋地朝我挥挥手。

是在萧记烩面馆吃的饭。郑州烩面有两大家,一家合记,一家萧记。合记是浓香,萧记是清香。普通的优质烩面十块钱一碗。我又点了两荤两素四个菜,五瓶啤酒。

“十块一碗,真贵!”他们纷纷感叹。

我笑笑。和菜比,饭算是便宜的。当然他们对饭比得最有底,那面是他们种的麦子磨出来的啊。一斤麦子多少钱?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去年是一块。

“这个牛肉多少钱?”很快就有人指着了菜。

“吃吧,我能报销。”我说。我知道只有这样说他们才会吃得放开一些。果然,他们很快就大刀阔斧,风卷残云,饭、菜和酒统统见底儿。接着才打着饱嗝开始说起了他们的上访之路:带他们上访的,原来是山阳的一个民间上访英雄,姓李,是个60岁的老太太,人称李老太。此人身体硬朗,脾气更硬朗。家在韩庄,位于山阳市东郊。南水北调路过此村,此村有一半村民便也面临拆迁问题。很多人家都按照上面的赔偿政策领了房子领了钱拆了房,唯有李老太不肯,成为最坚决的钉子户。她做钉子的理由是:“为什么韩庄执行的不是城区的赔偿标准?”

“南水北调的赔偿,城区和乡村还不一样?”我惊讶。

“当然不一样。城中村的那些赔偿标准都比农村的高。”姐夫说。城中村的也才701,那么,乡村的才有多少呢?三四百?

“李老太说,为什么前几年市里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时候,把韩庄划到了城区,村容村貌都按城区的标准来,现在,到了赔钱的时候,又把韩庄划到了农村,又按农村的标准来?她就揪着这个上访,说不公平。硬是跑了三趟北京,最后人家胜利了,上面又多赔给人家一套房子!”

同类推荐
  •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本书介绍了中国著名的行书字帖三希宝帖、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蜀素帖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故事。
  • 革命与形式

    革命与形式

    此书对于茅盾早期小说从《蚀》到《虹》的研究,着重分析女性形象塑造与进化史观、叙事结构的关系,描述新文学“长篇小说”的形成与展开过程。通过文本细读与复杂历史脉络——革命与都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五四与鸳蝴——的浓描细写,给茅盾及其作品作出新的诠释。所谓小说形式的“现代性展开”,即通过对小说叙事诸要素——人物、情节、结构与修辞一的历史化追溯和比较,指出茅盾对“时代女性”塑造的“陌生化”成就。
  • 血战沙漠核鼠

    血战沙漠核鼠

    《血战沙漠核鼠》是一部故事作品集,作者杨永汉倾多年之力勤奋笔耕、勇于探索,以自然朴实婉转慎密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或世态、或哲理、或谐谑、或传奇的画面,相信读者看过后将会从中得到某种启迪和顿悟。这本《血战沙漠核鼠》是“巅峰阅读文库”系列中的一册。
  • 慕容雪村随笔集

    慕容雪村随笔集

    慕容雪村说:“这不是正菜,而是所谓的‘杂拌’。”但是,这些“杂拌”比“正菜”更有味道。作者洋洋洒洒,天马行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这些“杂拌”中,作者将历史、哲学、宗教熔于一炉。言简意赅,直逼主题,开门见山,直指人心。《中国美食地图》是美食风物志,活灵活现,色香味俱全;《做爱的经济分析》诙谐有趣,见血封喉。可以说,慕容雪村的随笔是自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之后,中文世界里最具个性的杂文随笔。
  •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感谢我的近百本日记,于吃喝拉撒中寻到一些原始的记录,那种原生态的情感,无法伪装。我不是作家,无法描写超越生活以外的那些东西:我不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一段我所经历过的生活。那里面有欢笑,有泪水,有奋斗,有艰辛,那里面的场......
热门推荐
  • 佛说不增不减经

    佛说不增不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家范典母子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母子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帝毒爱:废柴逆天七小姐

    邪帝毒爱:废柴逆天七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特工奇才,X组织三朵金花之首,使得一手好枪,玩得一把暗器,用得一手奇毒,迷得万人倾倒。天地异变,被一个老头拐回了异世,废柴之躯,她都以淡然处之,呵,绝世天才!倾世之姿!她都一笑而过。他,妖孽般的容颜,绝世天赋,他是上帝的宠儿。她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了他,他竟以身相许。。。欢迎加入邪帝毒爱,群号码:480035290
  • 闯荡江湖十年

    闯荡江湖十年

    是一位16岁少年闯荡江湖的故事。······
  • 雷帝传说

    雷帝传说

    命运的车轮已经启动,时代的步伐已经踏出,君临天下的豪杰们,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新时代即将到来雷帝传说一群:27957192欢迎加入!
  • 缘由天注定

    缘由天注定

    原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因为男友的陷害与背叛,家毁人亡……换名重生,不再是公主,而是女王……
  • 末日之进化

    末日之进化

    统治地球亿年的恐龙因为陨石的袭击而绝灭,人类才有机会进化成为世界的霸主。如今,陨石再度来袭,末日降临,地球崩溃,是新的物种称霸地球,还是人类继续进化,逃脱灭绝的厄运?
  • 网游之神龙传奇

    网游之神龙传奇

    一款横空出世的游戏伴随着神龙传说风靡全球,看他一个普通小人物如何在现实与虚幻中走上成神之路!龙神陨,凤凰涅,龙魂一分为九,九碎之,化身千万……传说将所有的龙魂碎片聚集齐,便可化身神龙翱翔九天,成为巅峰强者!
  • 紫尸皇族

    紫尸皇族

    僵尸中的另类,僵尸中的皇族,紫尸的巅峰!命运交错,紫色双瞳男孩儿凌迟进入真正的始皇陵,始皇真龙之气及其属下四将强大的魂力融入凌迟的身体,可是长年征战创造出的不仅是强大的军魂更蕴含无与伦比的尸气死气,幸或不幸?
  • exo之深爱未及久伴无期

    exo之深爱未及久伴无期

    时间没有怪过我们它只是遵从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而我们只是在怪时光怨人变。却也听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我不曾期待,却不是不会期待。只是现实根本让我无法期待。转头,一眼惊鸿。只因那人在原地等待。风华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