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80400000007

第7章 碰巧的,恰好的

1

后来,波伏瓦在回忆录《清算已毕》的开篇部分,提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生命和机遇之关系。机遇。是的,有时候你不能不想一想机遇这个词语。当你回首自己的一生时,也许你会感谢它,也许你会抱怨它,因为它在许多时候影响了你的生活,改变了你的人生。

假如没有遇到萨特,我将会有怎样的一种人生呢?我说不清楚。

事实上我遇见了他,而且,这是我生活中一桩最重大的事件。

历经沧桑的波伏瓦,意味深长地感叹道。

机遇特别青睐我,把萨特安排在我生命的轨道上。波伏瓦欣慰无比地感叹道。

2

很多年前的某一天,青年萨特从电影院里走出来,望着巴黎夜晚街道上的人与物,一阵惆怅和茫然朝他突袭而来,他发了会儿呆。忽然间,一个词语,或者说一种思想闪现在他的脑海:偶然性。于是,他赶紧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把这一闪念间诞生的思想记了下来:这个偶然性是存在的。人们能由在电影院和到街道之间的对比里发现这个偶然性。在电影院没有偶然性,而退场到街道上正好相反,除了偶然性什么也没有。

萨特的这种思想,可能跟他的家世有关。他幼年丧父,从小就跟着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里。虽说外祖父很疼爱他,但毕竟不像在自己家那么自由快乐,母亲会时常这样提醒他:小心点,别太疯了,这可不是在咱们自己的家呀。他那颗幼小而敏感的心田上,就长出了一株漂荡不居的浮萍。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何处才是我真正的家?我为什么来到了人世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有什么意思呢?这些深刻的哲学问题,一次次找到萨特这个小小少年的头上。他想过,多次想过,但就是想不明白。想不明白,还要再想。后来,他终于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偶然性。一切都是偶然性的存在,包括自己的生命。

在萨特看来,人生就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许多事情都是很偶然的。说到家,世间的一切存在都是偶然。这是萨特的一种哲学观念,与他那个关于人的自由意识的哲学观念有瓜葛。

既然世界是偶然的,存在是偶然的,那么你要是问他,和波伏瓦的相遇并相爱是不是一种偶然呢,相信萨特会抽着那只大烟斗,用那双虽斜视但很睿智的眼睛望着你,很认真地点点头,然后就声情并茂地跟你来一番富于理性的宏论的。

萨特的老前辈,那个同样在巴黎生活了多年,创造了《人间喜剧》的伟大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表达过类似的看法:小说就是要紧紧地抓住偶然性。

或许在萨特看来,人生就像一部长篇小说,而偶然性则成了整部作品中最出彩的章节。

偶然性,的确是萨特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同时,也正是这种偶然性,使得萨特的个人生活,尤其是他的感情生活丰富多彩,且意味盎然。

萨特喜欢偶然性这一思想,萨特更喜欢偶然性的生活,尤其是那种偶然性的爱情。

3

我想说的是,萨特和波伏瓦的相遇,相爱,也是一种偶然性的事件。

用俗话来说,那他们也是碰巧了的。

事实上,萨特和波伏瓦已经用各自的语言形式,表述过此种意思了。

不妨这样想象一下:萨特和波伏瓦相爱之后,甚至相爱了多年以后,还一定会一次次提起当初他们那偶然性相遇的场景,及其情节。

偶然性如此,即碰巧了是这样的。如俗语所说,差一点儿就不是这样了。

在生命的历程中,在爱情的路途上,你会与谁相遇,在哪里相遇,这都是一些很偶然的事情。

不是有不少人这样说过吗?(很多人)结婚是必然的,而跟谁结婚则是偶然的。婚姻如此,爱情如此,友情如此,生死亦如此,很多故事都是如此。

如果当初在巴黎大学攻读文学、数学、哲学三个学士学位的波伏瓦,不是为了考取法国哲学教师的资格,而跑到萨特所在的巴黎高师去听课,正巧与萨特的同窗好友马耶成了朋友,她还会遇到萨特吗,萨特还会遇到她波伏瓦吗?

甚至不妨再如此追问下去:假若萨特和波伏瓦两个人没有这种碰巧了的相遇,他们各自的世界又将会是怎样的呢?他们的人生还会如此精彩而辉煌吗?

不好假设。有时候,假设是很可怕的。或许,他们都还一样可以成为大作家、大哲学家,但他们的个人情感生活,肯定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了,这世界也就少了一则如此惊世骇俗的爱情神话了。

有时候,你不得不发出如此的感叹:生命就是一种奇迹,生活就是一团谜。而爱情,就是一个十分神秘的故事。其实,也唯有如此,生命才是美好的,生活才值得过下去,爱情才是妙不可言的。

4

萨特和波伏瓦的相遇,既是偶然的,又是注定了的。当他们那样相爱了之后,你又不得不这么说。也许你还可以这么说:如此的相遇,对于他们两个人而言,都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

在情感的旅途上,会不会遇到你想要的爱是一回事。而碰巧遇到之后,能不能真的相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然而,相爱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诗人里尔克所说,爱是难的,它比别的事情更艰难。

或许,相爱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如果当事人并不打算长久地相爱下去的话。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一旦拥有。这样的话,现在不是有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吗?

相爱简单,相处太难。流行歌曲里,不也是如此咏叹吗?

事实上,两个人相遇且相爱了之后,可否使这种相爱久长些,或者能否一直很好地相爱下去,这是当事人必然所要面对的问题。要知道,有时候这并非是你想不想的问题,努力不努力的问题,而是有着太多的因素隐藏在其中,制约着爱的方向和道路。对于这一切,萨特和波伏瓦用他们爱的事实和内涵,给出了得体而漂亮的解答。

他和她,不仅是碰巧相遇而相爱上了,而且恰好能够成为一对琴瑟和谐的好情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还是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想一想下面这一系列紧密缠绕在一起的词语吧:相遇·相爱→←相近·相似·相知→←相通·相同·相伴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萨特和波伏瓦的爱情故事的路线,或者说是其爱情的方程式。

如上这些词语,看上去都很平常,而且简单,是不必加以解释的,只需要品味一下就行了。但是,相爱者要想拥有它们,似乎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这些词语,萨特和波伏瓦不仅恰好拥有了,具体地践行了,而且永葆了它们,所以他们二人才合作创造出了那么一部美妙而神奇的爱情杰作。

5

爱情之火开始点燃时,当事人是管不了那么多的,只要相互能看上就足够了;但若是想继续下去,那就会有许多或隐或显的东西来影响相爱者的前途了。比如家庭出身,文化教养,人生态度,个人经历,信仰和信念,性格和品行,职业和嗜好,等等,哪个零部件不匹配,不兼容,爱情这部再精密不过的心灵机器就可能会有病毒侵入,那时候你再想把它修复完好就相当困难了。

而萨特和波伏瓦二人之所以能够相遇又相爱,并且相爱一生,一生相伴,恰好是跟如上那些要素结合得很完美。

从出身上看,他俩一样成长在那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里,既不是那种让人有些瞧不起的暴发户,也不是那种令人羡慕的贵族之家,但都可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于是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养成也就大体相近了。

萨特受他那个编过《德语读本》,跟当时一些文化名人过从甚密的外祖父夏尔·施韦泽的影响,波伏瓦受她那酷爱读书的父亲乔治·德·波伏瓦的感染,他们从小就在书丛里成长,如痴如醉地热爱读书,书籍成了他们幼年时最丰富而美好的营养品。与其说他们是靠吃黄油面包长大的,不如说他们是由书籍养育成人的。从本质上说,喜欢乃至热爱读书的人之间,总是有着很多相通之处,与那些不喜欢读书,或读书很少的人,当然是大不相同的。

由于从小就喜欢读书,于是也很早就热爱文学,做起了作家之梦。波伏瓦十五岁时,有人问她将来想成为什么人,她毫不犹豫地答道,我要当个作家,做一个著名作家。

而萨特,从七八岁时就模仿着所读的书,开始动笔写作了,而且此后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写作。

关于这一点,波伏瓦曾经感叹道:我不能想象,不写作还能生活下去,而萨特只为写作而活着。

萨特则这样说道,我的存在只为了写作,如果我说“我”,这里就是指的写作的我。而波伏瓦那种把写作当成了生命,像他一样拼命写作的献身精神,显然使萨特有一种从未见过,也难再得的同道之感。

有趣的是,在各自有着浓厚的宗教信仰的家庭背景下生长的萨特和波伏瓦,差不多是在同样的年龄段上,自觉而坚定地抛弃了宗教信仰。

萨特14岁那年,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上帝是不存在的!甚至,他像外祖父那样嘟囔道:什么上帝,去你妈的吧,真是活见鬼!于是,从来就没有在他身上扎下根的上帝,就在他这里死掉了。在这一点上,萨特恰巧与他一直所崇拜的司汤达很相像,司汤达也是一个不信上帝的人,甚至说过这样的话:上帝之所以可以原谅,是因为他并不存在。波伏瓦差不多在与萨特相同的年龄时,就开始怀疑上帝了,那时她感受不到上帝的存在,于是就不再信上帝了。

在宗教背景非常浓厚的文化家庭,两个小小少年就这样干脆彻底不再信上帝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并不像你不喜欢吃某类食品,便可以不再吃了那样简单。没有了信仰,你的灵魂就会孤苦无依,就会对存在与死亡产生恐惧之感。所幸的是,这两个少年并未因信仰的失去而空虚地活着,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宗教信仰,那就是文学与写作,以此来拯救自己的灵魂。他们不约而同地成了文学的虔诚信徒。

在人生态度方面,萨特和波伏瓦也有着惊人的相近,他们都很热爱生活,探索欲极强,对未知的存在充满了情感和好奇,积极用世,喜欢介入,志存高远,都渴望做些了不起的事情,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从性格上看,萨特和波伏瓦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清高孤傲,不愿与庸常之辈打交道,自尊,自信,顽强,坚定,易动情,善思辨,不甘寂寞,喜欢独立,热爱自由。另外,他和她还有着一个非常一致的共性,那就是他们都非常有个性。其实,两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很多时候竟是可以相互兼容的,又是能够相互补充的。

在职业的选择上,萨特和波伏瓦居然也是不约而同了的。写作,早就是他和她内心里一生的事业了,但在他们成为作家之前还是要考虑一下职业问题的。于是,两个人就像是事先商量好似的,都选择了哲学教师这一职业,并且排名几乎难分先后地获得了这种资格。萨特说过,他很早就把教书看作是一种圣职,把写作看成是一种激情了。事实上,他们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都尽职尽责地做过数年哲学教师。

再看看萨特和波伏瓦两个人的情感经历,你也会觉得很有些巧合的意味。在他俩相遇之前,各自都有过一段心旌摇曳的情感故事,刚结束了一场算不上深刻的初恋,因初恋情人都不是自己的同行者而分道扬镳了。他和她,或许当时就在等待着,或寻找着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个爱人……

有着如此多的相同,相近,相似,如此多的恰恰好,两个人不相互爱上,那才叫怪呢。

如此多的相同,相近,相似,也就是如此的恰恰好,那么相遇之后的相通,相知,相爱,相伴,也就来得容易,来得自然,而且也来得美妙了。

不得不承认,爱情不仅仅是你爱我,我爱你。光是两个人相互的爱,那还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爱本身并不产生爱,它更不能保证爱的继续。很多的时候,它更是那种合适,那种恰好,那种和谐。也只有如此,相爱者才能很好地相爱下去。

6

还有一点,也是不得不说的:如上那些恰好,当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萨特和波伏瓦相爱的根本。但是,还有另外一点也是相当重要的,那就是:波伏瓦是个漂亮的女子,恰好她很漂亮。而萨特是个喜欢漂亮女子的男人,他只喜欢跟漂亮女子在一起。

重要的是,波伏瓦很漂亮。

恰好的是,波伏瓦很漂亮。

假如,波伏瓦不是一个漂亮女子呢?那她至多只会是萨特事业或心灵上的一个朋友,而不太可能成为他的恋人,更不会成为他终身爱恋着的情侣。

因为,萨特这个男人只喜欢漂亮女子。当然,萨特所喜欢的,不只是她的漂亮。同样的,波伏瓦这个女子身上所拥有的,也不仅仅只是漂亮。

同类推荐
  • 舒伯特(名人传记丛书)

    舒伯特(名人传记丛书)

    他对音乐执着追求,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时常陶醉于创作之中。他虽然一生总是遭遇困境与贫乏,但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之作,他谱写的一曲曲乐章都是旷世名曲。本书生动客观地讲述了音乐巨匠弗朗茨·舒伯特短暂又充满传奇的创作生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韧顽强的精神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歌德(世界十大文豪)

    歌德(世界十大文豪)

    歌德,1749年8月28日诞生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1765年遵父命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因对法律毫无兴趣,于是转向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学习与研究,1768到1770年,他因病在家。之后转学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深造,1771年8月获得该校博士学位,1774年完成《少年维特之烦恼》,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1832年3月22日病逝。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19世纪末,中国韶山诞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与世长辞,告别了热爱他的人民和他热爱的革命事业。今天,长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其目的在于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曾从事过的革命业绩,鼓励人民学习、继承毛泽东思想,将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变成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优良传统和聪明才智,使新中国的航船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顺利到达四个现代化的辉煌彼岸。这既是本书作者的意愿,也是本书主编的意愿。
  •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本书出版于李鸿章去世六年前(即1895年),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到签订《马关条约》近五十年的仕途生涯,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也是关于李鸿章甚至晚清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它的特点在于,史料的钩沉多于观点的陈述,作者试图通过大量的原始信息来还原一位功过参半、充满矛盾的李鸿章。他是成功镇压太平天国之乱的功臣,也是对战俘施以残忍极刑的凶手;一方面,他是思想开明的洋务运动领袖,兴矿业、建铁路、办学堂、推崇西医,另一方面,他又至死忠守于中国的封建君臣等级制度;他手腕强硬,处事狠绝,但在手下将才阵亡时,却不禁扼腕叹息、悲恸不已……
热门推荐
  • 缘份太浅

    缘份太浅

    此文献给我的爸爸,没有“亲爱”做定语。老天给了我们缘份,却只有6年的时间。写下这些,我只是想让爸爸在天有灵,知道他并不孤独,世界上是有一个人爱他的,那就是他的女儿,他有一个值得骄傲、自豪的女儿爱着他。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是无法否认的。……
  • 美人家

    美人家

    一个垂暮的老人躺在藤椅上依稀的说着“记住冰儿,不要相信任何男人,越是有钱有势又要有相貌的男人,越不能相信,他们都不是好东西!”“什么相信不相信?你为什么知道我叫冰儿?”老人家的样貌越来越远去,“喂,老人家!你等一下!”然而老人的样貌却依然淡化远去豁的从床上坐起来,一头的冷汗。每一天都在做着这样的梦,真是可烦。抬头看了下表,啊!下午3点了,都已经跟小樱约好的又要迟到了!我,叫齐麟。有着一头乌黑亮丽长及膝盖的头发,曼妙的身姿犹如翩翩起舞的天鹅,细瓷一样的脸上有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不过,大家都爱称我为冰儿,道理在简单不过了,冰美人嘛!不过,这是我猜的。嘻嘻……
  • 首长有点冷:独宠小野猫

    首长有点冷:独宠小野猫

    她是踩着光环长大的天才少女,最终却因为不满家人为她安排的婚姻,落入了别人设下的陷阱。她被另一个男人带着去了国外,她以为那就是她要的幸福,结果到最后她被那个人亲自送上黄泉路。而在生命最后一刻,他却出现在她面前,对所有人说她是他此生唯一想要保护的人,在那一刻她才后悔自己做出的荒唐举动。或许是老天怜悯她的遭遇,又或许老天要让她回来弥补她曾经犯下的错,等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她回到了三年前。不管是为了什么,让她回到三年前,她发誓一定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并且让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 歌尽阡陌

    歌尽阡陌

    坠入时间海,忆起过往种种,她再不是那个快乐而热衷吐槽的少女,自此无往生。堕入阡陌道,妖蛊缠身,成为艳羡却人人得而诛之的鬼蛊祭司,自此无悲喜。一场荒诞的祭祀,为他献祭灵魂,自此一无所有。这一切,皆因他而起。她为他倾其所有,换来的不过是一场阴谋。不甘失败,神的印记彻底磨灭,唤醒了体内尘封多时的灵力。令所有人闻之胆颤的鬼蛊祭司,时隔经年卷土重来。她本就是娲皇造出的一场浩劫,姑息许久,在所有人松懈之时悄然来临,目的只是冥界。她扰乱了他的计谋,也搅乱了他的心。可是她的心,早在觉醒之时就拿去喂狗了,所以说……冥王,迟了。
  • 守卫者传奇

    守卫者传奇

    神秘莫测的世界,遍地都是宝石!而想要成为这里的强者,必须要借助这些奇异的宝石提升自己的能力,强大的怪兽对宝藏虎视眈眈,一群少年如何寻得奇珍异宝与之周旋,这是守卫者的故事!成绩平平,家庭凌乱的少年,忽然成为异界的一名宝藏守卫者,在各种怀疑、锻炼、伤害之后,看我如何演绎一段守卫者的传奇!
  • 暗影獠牙

    暗影獠牙

    上古时期女娲以石补天,不甚将一颗补天石遗留在人间。经过时间的消磨慢慢变为一缕邪气在人间蔓延,被选中的宿主变为具有异能的物种,他们啃食同伴,家人,整个人间陷入恐慌之中。女娲见事态严重,将剩下的三颗补天石化作三股神力——战斗神力,净化神力,空间神力。女娲用最后的精力将神力注入三个人类体内……
  • 不朽至尊

    不朽至尊

    穿越者楚天戈,携无上至宝天道石,与古秦始皇嬴政、仙唐圣皇李世民、大宋祖皇赵匡胤、日月明皇朱元璋…无双战皇项羽、不败悍将霍去病、战争血屠白起、双锤撼天李元霸等人族先贤,在浩瀚无穷的星空大宇宙中,共同缔造人族不朽盛世!!
  • 巨星成就系统

    巨星成就系统

    你可曾为追风少年曲波留洋梦断而扼腕叹息。你可曾为国王阿德里亚诺的堕落而感到遗憾。你可还记得跟张玉宁一块出车祸的那个曲乐恒。...................仲永少时才华横溢,宛若亮星,然成年泯然众人,令人扼腕叹息。在竞争激烈、群星闪耀的体坛,值得伤感的又有多少?多少给我们带来希望与感动的风云人物,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达到期望的高度。生来自带巨星成就系统的王动,在十八岁那一年,终于开启系统......
  •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脂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脂

    书中结合了作者在心内科多年的问诊经验,总结了高血脂患者提问频率最多、最关心的问题,科学地讲解了导致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如何在生活中控制血脂、降脂过程中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怎样避免将来患上高血脂等核心知识。此外,作者还对患者采取书中诊治意见后,复诊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加以说明,更能让读者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全力将本书打造成最有亲和力的高血脂治疗和预防指南。
  • 花落散千叶—陌上花开

    花落散千叶—陌上花开

    女主简介:我或许是单纯的,或许是善良的,但是善良也仅仅因为你,因为害我的人你在乎的,所以我单纯,所以我善良的对带伤害我的人,可是若是有一天我不善良了,那就是我不爱你了。男主简介:我以为我的爱,会好好宠爱你,我以为我的能力,可以保护好你;但是我没想到最后伤害你的就是我的爱,是,我的能力很强,强大到伤你那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