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3300000021

第21章 水之北(8)

“如此大规模的高污染、高耗能项目,未经审批就上马,谁给你们的胆量?简直就是胡闹!”

“过去讲国破山河在,国家破了山河还在。现在看看我们的山河成什么样子了?这些人把我们的大好河山糟蹋成什么样子了?我们绝不能把这份遗产留给我们的子孙!”

但这是现状。南阳蒲山周围众多的水泥厂、石灰窑群是典型的高污染、高能耗、严重破坏环境的重点区域,遍地林立的烟囱喷出黄色、白色烟雾,遮天蔽日。所有的房子都像披上了一层土色的外衣,每逢汽车从马路上经过,扬起的尘土有两米多高,“家住在蒲山,一天吃块砖”已然成为当地老百姓的民谣。

性情中人存在于唐人笔记中隐居的高士,存在于明朝小说中铁血的英雄好汉,存在于清话本小说中的才子佳人。在时下政坛中,“性情中人”这四个字,是一种亲民和温暖。而面对水泥厂群、石灰窑群,一个副省长仅仅痛心于此,看着被炸的山体、灰色的天空、污浊的河水,难以掩饰他的痛恨之情,拍案而起,怒极直斥一些不作为的地方官员。但这能行吗?

一位地方环保部门的女官员道出了苦衷。靠山吃山,基层政府治污决心不坚定是导致污染屡屡不能根治的一个重要因素。她告诉我们,石灰和水泥是蒲山镇的两大经济支柱,如果基层政府“舍不得割肉”,蒲山镇“被挖”“吃砖”的历史随时可能重演。

而对于祖祖辈辈“靠蒲山,吃蒲山”的蒲山人来说,完全欢迎治污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治污意味着钱袋子要暂时“缩水”。蒲山村村支部书记余九林告诉我们,全村两千七百多老少基本上都以石灰窑为生。环境整治之后,大家是“又欢喜又发愁”。欢喜的是,空气干净了;发愁的是,人多地少,不叫开山,以后的生计怎么办?

山痛挡不住人活。

想那诗人李白、元好问等,从官道下来,纵马挥鞭跃过蒲山,沿着旖旎的山色佳境来到丰山,寻一叶小舟顺流而下,怡情山水,登山远望,把酒临风,吟诗听泉,踏青赏花,该是何等快意。“孤秀出尘氛”“川原郁佳气”“跑马红阳城,放鹰白河滩”又该是多么的爽快!在诗人们的笔下,美丽的丰山白河充满了盎然生机,而如今,这迷人风景已荡然无存。

“丰山霜钟”的溶洞已被炸开,只有混浊的风鸣如山在哭泣。

蒲山仍在被炸中,阵阵隐秘的爆炸声中,很多东西都在不经意间消失了,而随之失去的,将是子孙后代们对它的记忆……而终有一天,当大自然突然来一次山崩地裂的一声咆哮,南阳,将何以对之。天灾,人祸?如果真有那一天,人类将何颜面对被深深刺痛而又养育庇护我们的天地。

我劝朋友放弃这次考察,他执意不肯。他要在山下住下来,他要探个究竟。我想他执着的心里一定不相信这种现状,他一定在为蒲山寻找,寻找不死的理由。

叩问蒲山,你真的就这样湮没在欲望的烟尘中,只留下这一爿残缺之根?

挥手桑梓泪涕流,来日回望非乡关。蒲山不服,我们也不服。

大地的内部(二章)

时间

今日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标示着我的家乡南阳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籽粒开始盈满,并走向收割和收获的时节。

微风徐徐送来麦香,大地上此起彼伏,一派热闹。我猛然想起了开镰,想起了街市上农人备割的场景;也猛然想起了育万物以养生命,可似乎无声无时、永远岑寂的土地。

四季把一年分割,二十四节气把四季分割,一天被二十四小时分割,而一秒、一分、一时则把二十四小时分割。时间如刀,在这无限分割中把世间的一切分割。

土地无时,仿佛是一片死海。如我们的祖辈,睡过一世一生。也如我们有时的心,活着,犹如死去。时间在生命之外毫无意义。

但土地,温热的土地,绝对是有生命的。岑寂只是它的外壳,生命在它的骨子里。

从小麦、玉米、向日葵还有桃、李、石榴的生长过程中,可以发现漫无边际的时间,是如何被大地聚拢、排列、有序记录的。大地将植物慢慢推动,从日出到日落,从夜晚到清晨,植物们从青瘦、青涩到饱满、丰盈,充满了物候律令的激情和韵律,并以色彩的颗粒和丰沛的果浆呈现出来。

我们的口味也让时间绽放大地的滋味。

当我们吃着暄白热腾的馒头,当我们嘴角还有果浆果肉的汁液在滴落,谁还能说大地死寂?大地上生机勃勃,成熟的果实决定着我们的力量。诸如红薯、土豆、胡萝卜、莲藕,这些在不同时代被乡下人视为口粮的块根块茎,在被土地覆盖的黑暗里,以另一种方式照亮大地的深处,出于土而不被土所覆没,土地中最优秀的养分和品质被这些块状的根茎所凝结、吸纳,并反馈养活着不知天高地厚的占有者——包括我们。

红薯、土豆的滋味在我们中原是那样的绵甜、沙面,就像我老家被河汊缠绕的土岗,亲和而有筋骨;而胡萝卜、莲藕又是那样的甜脆、直白。红就是红,白就是白,难得混淆。做人做事上如青红不分、颠倒黑白,我的乡亲们就会以镢头般的牛脾气,以砸碎碾磙碾盘的倔犟与你决裂,甚至一镢头下去,宁叫“命”碎,不为瓦全。大地用一茬一茬的庄稼和成熟,让时间成为色彩和丰硕,并让我们在吞咽这些食物时,体验大地的滋味;而当食物滑过我们食管和胃的时候,酥痒而快感,让我们长出骨骼和力量,顶天立地。

大地奉献的食物还决定着我们生命的时间和品质。当橙黄红熟的玉米高粱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摇曳,秋风就送来了酒坊醉人的气息,这些将被用来酿酒的高粱玉米,浑身弥散着阳光的热力和大野的雄浑。阳光以及季节的行程都将一同被带进酒的内部。蒸煮、发酵、压榨、过滤,酿造的过程正是大地伴着时间升腾的过程。从粮食进入到酒精的高度,脱去壳皮剩下内核,剥去形骸留下魂魄……而后是窖藏的寂寞。酒的滋味和品质由时间决定,历久弥香,越老越醇。当醇香的酒轻轻掠过我们的鼻尖,通过舌的味蕾融入我们的血液时,便是大地的一个年轮。这年轮化为酒神,刺激我们周身,尤其是麻醉头颅;在酒的作用下,微醺中写诗,小醉中作画,大醉中泼墨放歌,一个文人,也敢做出平时不敢做的事情,并想在一夜之间释放出许许多多的狂放。

那是秋收后的傍晚,大地一片干净。太阳隐去了,高高的谷堆旁边,盼望着时间快快过去的少女,怀揣着红红的苹果和大枣,在羞怯地等待。她要把纯真和甜蜜献给心爱的人,让他和她一道,走过大地赋予的这段时光,度过属于他们的青春而又浪漫的季节。

回声

五月的麦浪就要在隆隆的机声中倒下,田野里充满新麦的清香,外出的人们回来了,连老人孩子也出动了,村庄再一次因麦子的成熟而变得热热闹闹,排排场场。可再有一两场夏雨或一两声炸雷,麦客们依次而去,乡村又将空空荡荡。

在城市的深处,在一幢楼的高层,在一个深夜,我听到了一种隐隐的声响,这声响仿佛发自天边或大地深处,引起一阵沉闷孕育的震荡。

那是去年,我正走在深秋的乡下,乡下寂静得有些吓人,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还没有返回村庄。田野似油画,亮色是那满枝的棉花、金黄的谷穗和红红的高粱。这些曾被遗弃的庄稼兄弟重又回到了我的村庄,它们羞涩地挂在枝头上。这时,有噼啪的豆荚炸响,几粒忧伤的豆子在我眼前坠落。我听到的那种隐隐的响声,肯定是来自于这个过程,我知道,那是土地发出的回声。一株庄稼在角落里的成长会引来阳光下的回声,这种回声甚至携着土地的名字穿越历史,长久地留在一代一代农人的记忆中。

土地是能发出声响的,它承载着万物,万物发出的声响,就是它的声响。春耕时,稻田水响,那是冬眠后的土地舒展筋骨的声响;七八月间,原野上一片金黄,风过处,谷穗点头,沙沙作响,土地奏起金子般的乐章。就是这声响,唤醒炊烟,于是,每个清晨,每家每户的主人将大门推开,“吱呀”一声,震开薄雾,村庄就醒了。老村长燃一筒旱烟走在田埂上,他的咳嗽声在田野里回荡。春天里,我们都能听到杨柳枝条摩挲的声音,听到花苞抽长的声音。而在夏夜,小河泛着月色在村旁流过,叮叮咚咚,那是土地在为我们的梦境伴唱……

而现在,你走在乡间,你会惊讶于那红红的大枣柿子为何老挂在枝头,你也许觉得那是风景,根本没有察觉到土地的黯然神伤。我常常在梦里返回村庄,那枝叶间的果实,像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欲滴未滴,那其中的一颗、两颗,终于坠落下来时,有谁能倾听到那是来自土地的回响?

有个在城里打工的女孩曾这样告诉我,她一天只要洗三个人的脚,就可以挣得六十元,一月两千多,一年可挣几万元,那是她父母种地十年的积累,她家的柿子、红枣都挂在树上,让它红,由它落。即使麦收秋忙,她也不回去。她很热爱城市。我们无法去责怪这个现实的女孩,我们只能垂下头颅,面向土地。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越来越淡漠对土地的依偎和亲昵,而把城市崛起作为现代的标志?一座座的城市就要连成一体,城与城之间的土地,一座小桥、一条小溪、一汪水塘、一片草地,就在这机声隆隆中被吞噬;当打桩机将钢筋水泥柱深深地刺入土地时,你听到了土地发出的阵阵呻吟了吗?

我庆幸我在城市的一角,在一幢楼的高层大凉台上,还藏有来自家乡的泥土,在一个个深夜,还能听到果坠叶落的声音,并通过我的笔端,把大地的回声传递给外界。

一个人,一株植物,都会有青春和浪漫的季节,但随着时间和岁月,亮色、光泽、力量都会慢慢消失,直到乳房干瘪,形容枯槁,肢体变得比榆树皮还要皲裂。唯有土地,永远青春和浪漫依旧。哈尼夫库雷在《身体》这部小说中警告:你终究会发现,世间只有一件无价之宝,既非金子,亦非爱情,而是时间。而我要说:世间最金贵的,既非金子,亦非时间,而是土地,深深的土地。

同类推荐
  • 古燕新声

    古燕新声

    本书收录了近十年在固原一中就读的学生作品,分为初中部分和高中部分。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 世间女子最相思

    世间女子最相思

    古典诗词中涉及春愁闺怨的那一部分,最为唯美感人。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明志,说不尽细腻柔软的女子心思。《世间女子最相思》精选其中上乘之作,结成春闺二十四章。《世间女子最相思》作者风约湘裙从女子身边之物讲起,结合用典、传奇以及古代习俗,结合诗人、词人的生平,阐述诗词浪漫意境,描绘女子古典之美,诉说凄美的悲欢离合。
  •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的也是散文大家。他在70余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评议、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精选季先生的62篇散文精品,都由季先生生前亲自选定。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了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花都神宠

    花都神宠

    意外重生到地球,又意外的得到两件宝物!人生究竟有几场意外!意外又会带来什么?
  • 此情可待

    此情可待

    慕子安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三十层下面黑点似的人影,明明模糊的看不出任何。慕子安却清晰的知道那个进楼的黑点就是月莲溪,他仿佛看到了她穿着水红色的上衣,配着白色七分裤,清爽干练,就像他以为不记得了,很久以前的温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浴天地

    血浴天地

    不要相信命运的决断,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无须仰望高高在上的神,因为神是可以被击败的。古老的预言只是在蛊惑世人,天下的未来由你而定,因为你才是主宰。
  • 王妃当家:邪王追妻三百招

    王妃当家:邪王追妻三百招

    她是遭受轩辕天君逼婚的孤千瑶,逃了不知道多少次。一朝穿越,皖国孤家大小姐恰好和她相差了一个字,但实力却是很低很低,她来到这个大陆,也是为了找她爱了很久很久的北湛。当有着一天,她大放异彩,从此摆脱了废物这个头衔,但也招来了不少烂桃花。一道圣旨而下,她嫁给了三皇子邪漠殇,一眼千年,她自以为对北湛了解得透彻,但他站在她面前时,她却转身骂他混蛋!
  • 剑御鬼车

    剑御鬼车

    几千年前神界有一只强大的妖兽名曰鬼车。当时众神害怕它的力量威胁他们的神的地位,便请动一位主神和一个神秘组织联合把这个妖兽封印在人界。几千年后妖兽破封而出却不成想到当时封印它的那个神秘组织一直守在封印地。妖兽刚破开封印实力降到了最低点,此时那个神秘沉它虚弱便想要杀死它,经过大战妖兽身躯被毁仅有一丝残魂逃出
  • 战魂之子

    战魂之子

    手握军权的云暗,一天突然被山寨的自己最信任的手下暗杀了,无奈之下与其同归于尽,幸好老天开眼,让他穿越回了十年前,那时他不过只是个高中生而已,且看他的命运。老天赠送了一套系统,让其如鱼得水,或许他会活出完全不一样的今世吧。
  • 汉末全面战争

    汉末全面战争

    袁绍:“吾四世三公。”曹操:“吾乱世枭雄。”刘备:“吾汉室宗亲。”孙坚:“吾江东之虎。”张坤:“吾一介草民,但有百万雄军。”张坤莫名其妙来到东汉末年,这个人命比草贱的年代,却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随身带着三国全面战争辅助系统。“我来,我见,我征服”,张坤不由仰天长啸。誓要提百万雄狮,踏平这个惶惶乱世。
  • 王安石和他的北宋帝国

    王安石和他的北宋帝国

    王安石北宋中期,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是人物,有人骂他是民贼,有人说他是圣人,阴暗与光辉交织,诋毁与赞扬相济。近乎一千年后,如何给王安石一个中肯的评价?本书以王安石为主线,在描写和分析王安石这个人物本身的同时,加入了同时期的著名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管窥宋朝历史的面貌和特点。
  • 3分钟搞定对方

    3分钟搞定对方

    本书为您提供了众多即学即用的方法,当您掌握了具体的流程后,就可以口若悬河地说出难以表达的内容,不但对方能够欣然地接受,而您也会享受到一吐为快的成就感。本书追求的目标不是“滔滔不绝地述说”,而是在3分钟内敲开对方的心扉,激发对方聆听的欲望,利用短暂的时间获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可,为自己的公关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 元史

    元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