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3300000001

第1章 用心守着最心仪的地方(代序)

我居住的小区东侧新修了一条路叫健康路,这个名字与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内涵似不相称,但与毗邻的滨河湿地公园和体育场馆功能有些吻合,很真实。这条路的绿化档次很高,名贵树种居多,尤以银杏为主,桂花树、香樟、梧桐相辅佐。路还没有完全开通,行人稀少,车辆无几。秋日的下午,显得那么美,那么静!马路两边的道牙上,三五人席地而坐,看天看地看人。年轻人玩着手机,年长者聚在一起闲聊着。路的一侧是文联,一个培育作家的地方。但时下的中国,这里多是作家们工作的地方。就像一本刊物,为了生存要承包出去,让一些广告商或其他商人操纵着,不管艺术不艺术,只要赚钱就行。还比如艺术考级什么的,成了一些家长炫耀自己孩子的资本。我身旁的一棵树下就坐着三个女学生或文艺青年,一个摆弄着吉他,一个试拉着小提琴,一个身边放着一把二胡。我看看天,更多的是看一地的落叶。

的确是满地落叶金子般铺满树下。心形的落叶,厚重到触目惊心,散落在草坪和花带上,油画一般。

路的最南端是知名的白河,两岸秋色,一河风月。她是南阳人的母亲河,一浪一浪地滋养着芸芸众生和无数的名人;我的眼前,是前几年修的体育馆,天蓝的玻璃幕墙反射着秋阳的光芒。整个建筑四个柱子朝天,造型极像一个翻倒的板凳,既不时尚也不古朴。不知道当初的设计者和决策者是怎么想的——像板凳一样稳坐官位,还是四柱擎天,期望着有更好的晋升。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应该是实用的,更应该是美的。让子孙后代瞻望它,注目它,敬畏他祖先的智慧和眼光。像爱丽舍宫、白金汉宫、卢浮宫,甚至白宫。文联的北边不远,便是南阳莘莘学子向往的地方,培养清华北大学子的摇篮之地——南阳一中。名校牌子熠熠生辉,高大的报时钟高嵌云端。繁茂的树木,漂亮的宿舍楼,都映衬着这里是一个适宜读书的地方。

想到读书,就想到了一篇文章里介绍好老师是这样上课的:

授课不在教室,而在望江楼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由先生招待吃茶。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学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几口,开始详加评论。学生细细聆听,溪水潺潺流过,竹叶微风含羞。望江楼边,讲解之声,温润如水。先生有真性情,他给予学生的是不拘一格,随心所欲。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生命的浸染、熏陶。这位老师是经史双绝、通佛诵道的蒙文通先生。还有陈寅恪先生,旷世绝代的一位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一生倡导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双目几近失明仍坚守不已。不为权势折腰,不为伪真理折腰,不为颠倒黑白的世界折腰。用一介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大写出师道尊严的最后挽歌。

时光荏苒,先生大师早已音容不在,但遥想那些能够聆听这样的课的学生,是多么令人神往。在那样的课堂里,充满了鲜活的生命气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心灵相互沟通、撞击,会达到怎样的一种生命融合与升华。

其实,人文远远胜过风景。人品、人格、精神、品质……精神层面的东西,总是物质所不能企及的,比如骨气、气节、孤洁,比如坚守。

这让我想到了固守南阳本土的三位作家:老乔(乔典运)、周同宾、二月河。老乔偏居伏牛山腹地的一隅,改革开放后,平了反,提了级,升了官,却哪儿都不去,连省城的诱惑也不顾,一生扎根于山乡,接连写出《村魂》《满票》《冷惊》《乡醉》《问天》等深具影响力的惊世之作。老乔因西峡而得济,西峡因老乔而扬名,活活地应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周同宾大半生历尽坎坷,几乎历经了新中国各种政治磨难却痴情不改,立志为农民立言,做一位农民的忠实歌者,写出了《皇天后土——九十九个农民的故事》而震惊文坛,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之后他的《乡关回望》、《古典的原野》更是被文学界盛誉为描写“中原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他也曾被省城邀请去,甚至还在那里生活了一段,但他还是回到了斗他、作践他、让他死让他活的老家,如今已过七十高龄了,还精神矍铄,真诚真言地为农民鼓与呼,为底层大众鼓与呼。二月河,一个山西来的南阳人,以长篇历史小说“落霞三部曲”闻名于世,一层层光环罩着他,他都不屑,只应了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这头衔,但大部分时间仍散居在南阳他那爬墙虎遮门、小菜园葱郁芳香的幽院中。他动情地说,我生在昔阳,长在洛阳,将死在南阳,“三阳”是我的来去,但我对南阳情有独钟。

一个人,一个名人,一辈子能蜗居一地,确是不凡。他们都寻找到了和自己属性最相近的地方。以一种神秘却又自然的气息贴近自己,至高至深。

坚守不一定崇高,但坚守是一种成熟和信念。和孤傲自赏、洞明清醒一样,都需要资本和定力。

太阳在橘黄的微光中将要隐去,三三两两的人也陆续走向了家。一曲《二泉映月》凄婉地响了起来,接着是一首优美的小提琴曲,夕阳余晖下,都是那样新鲜和充满活力,青春逼人,曼妙动听,落叶也翩翩舞动起来。我无限陶醉。

现代都市,大多已被时尚糟蹋得面目全非,幸好还有这样一条待开通的路像我老家的小河山冈,值得留恋。宁静乡下和美丽田园的失去,意味着农耕文明的消退,但绝不会消失,我坚信。不少人说我怀念过去纯粹是一种不合时宜的矫情,我这里要借着天地接壤处的夕阳说:我不是!待我熟悉了一点城市,我一定要回到农村并干干净净地死在那里!

城市是虚假的外表,肮脏的内心,而农村是朴实的外表,干净的内心。

生活是肉体的出行,真正的出行是陪着自己的心走过心仪的地方。

我的家乡,我的乡村,是我最动情最心仪的地方。

冯杰画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玄奘瓜州历险之谜

    玄奘瓜州历险之谜

    瓜州是玄奘西行路上唯一独身孤征的地方,是玄奘险被弟子刺杀的地方,是玄奘偷渡取水时被捕的地方,是玄奘得到一批豪情侠胆之士鼎力相助的地方,是玄奘四天五夜滴水未进,是玄奘跋涉八百里莫贺延碛,最能体现坚强意志的地方。
  • 足迹的追忆

    足迹的追忆

    本书主要写了作者在地址勘探局时,遍游全国各地。本书是诗歌集,诗歌抒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祖国的热爱。
  • 思想的子弹

    思想的子弹

    这是一群活跃的、极具影响力的90后作者。“青 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这套书精选其中的20位集中推出,全面展现他们的文学才能。同 时,这套书还是90后读者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样本。 《思想的子弹》为其中一册,是90后代表作家张 文胜的作品集。 《思想的子弹》是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发出的最有利的呐喊。体现出青年一代作者中少有的 对世事、社会、人类的关注。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热门推荐
  • 从头再爱

    从头再爱

    前男友蒋雨墨感慨: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厉衡嗤之以鼻:那是你没本事让它重来。蒋雨墨愤慨:趁虚而入夺人所爱,你还好意思说。厉衡志得意满:有本事你再夺回去啊。苏纯忍无可忍了:你们俩给我闭嘴。一女两男的都市爱情故事,爱从来没有先后之分。
  • 实用生活妙招全集

    实用生活妙招全集

    最全面的生活秘笈,妙招应有尽有;最管理用的巧妙方法,难题一扫而空。个性手工+变废为宝+洗涤清洁+纠纳整理+选购储存+美味厨事。家居设计+厨具家具+家电保养+保健养生+休闲娱乐。从生活实际中来,为实际生活服务。生活有妙招,开心更精彩。
  • 天才契约师

    天才契约师

    一朝穿越,附身狼孩,弯月镰刀相伴生!魂戒在手,吃穿不愁!什么?无耻人类竟然背后阴狼,齐来围攻?兽吼出声,瞬间齐聚群狼,特么不知道姐才是森林之王么!“死丫头,你敢谋杀亲夫!”“哈,不好意思,都被我玩残了,只能拿你练练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本书在全面、系统阐述文化创意旅游基本理论基础上,首次以重庆为视角,对重庆创意旅游综合体、旅游主题街区、动漫旅游及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创新性较强,是一部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著作。
  • 威慑天下

    威慑天下

    刘家洞,是一个小村中的小地方。刘家洞就如一个隐藏的珍珠。等待着被人发现,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刘家洞口也犹如一颗蒙尘之珠,终于被世人所发现,但是却给这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命运。
  • 黑暗入殓师

    黑暗入殓师

    从小跟着师父学医的战龙笑,在师父去世之后遵从师父的遗愿来到了北京学习,只是没想到师父为她选的这条路注定不会太平,也或许这就是她的宿命。
  • 花季莫离殇

    花季莫离殇

    "我喜欢你!你是不是也喜欢我呢?“既然喜欢我,你为什么又要放开我的手呢?你知道吗?爱你,我从不后悔,只后悔没能早点告诉你。爱一个人究竟需要多久,我不知道。忘记一个人又需要多久,也许,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鱼龙精灵的故事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鱼龙精灵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三十而砺:80后如何突破职业瓶颈

    三十而砺:80后如何突破职业瓶颈

    对80后上班族来说,要想在暗潮汹涌的职场中屹立不倒,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悉心规划。《三十而砺:80后如何突破职业瓶颈》以80后的职场生存发展为主题,结合80后的自身特点,为处在职业瓶颈中的80后上班族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他们正确、积极地应对面临的职业瓶颈,旨在教导80后职场人士掌握职场打拼的生存智慧,探索属于自己的职场成功之道。
  • 疸门

    疸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