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7200000014

第14章 先贤礼记(3)

由于林森与青芝山有不解之缘。青芝山岭上留下他多副墨宝和摩崖题刻。林公馆前一屏悬石上镌刻有“不为米折腰”5个大字,公馆的门楣上的“常关”,木鱼岩上的“晚归”,及迎客石上的“佛在心头”匀属林森亲笔题写。这些手书意味深长,充分表明了他不为斗米而折腰的心迹。1934年,林森筹措到一大笔资金,把青芝寺修葺一新,并题了“前殿涌祥光,迨白马载经,声教千年方暨讫;名山开法会,矧青芝献瑞,神灵百洞尽皈依”一副对联。可以这样说,林森已将心志铭刻于青芝山。他还自诩为“青芝老人”,其主人翁心态可见一斑。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林森“慎终远寂”,把自己人生的归宿地修建在青芝山。在他健在的日子里,在青芝山修筑了一座“林森藏骨塔”。可惜的是,他却魂兮重庆。相传“林森藏骨塔”里并无骨所存,而只是一座空冢而已。然而,林森对青芝山的钟爱之深沉,无与伦比。

林森,闽侯县尚干乡凤港村人,早年深受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在上海组建福建学生会,响应同盟会并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深得孙中山先生器重。1943年8月1日,林森因车祸不幸辞世。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中共中央发来“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慈闻溘逝,痛悼同深”的唁电。1979年,中共中央对林森功过重新评价,认为他是“著名的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中国共产党是不会忘记的”。

驻足林森公馆前,我觉得在感受馆中的主人公令人尊敬、爱国爱乡、叱咤风云等感人故事的同时,通座公馆彰显一股自然气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让我恍惚间觉得这并非一座固有的故居,而是一篇寓意深厚的人生传记。

“名昭海岳千秋永,情协讴歌万姓同。”这是于右任先生写给林森的一副楹联,如今还张贴在林森公馆里。睹物相思,人们相信:一个爱祖国山河的人,也一定尽心尽力为之奋斗终生。林森就是这样一位爱国者,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林森的名字与青芝山一道万古长存。

2010年1月28日

种在石缝间的香樟

风景秀丽的青芝山东南面的石缝中长着一棵香樟,树冠遮天蔽日,四季常青,树干粗壮足足三人合围。这株香樟是原民国政府主席林森亲手种植的。

林森(1868-1943),闽侯县人,原名林天波,字子超,号长仁,对青芝山情有独钟,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百洞山人、虎洞老樵、啸余庐主人。当年的青芝山虽然山有名洞,名贯东南,但山上缺少树木,因而也缺少生气。针对名山这一缺陷,“性好农村园艺”的林森,产生了植树造林美化青芝山的想法,并付之行动。1926年,他从当地蓝田乡请来育种农工,在青芝山播下了一批树种,栽下了一片松、梅、榕、桂等树苗,使日后这座山成了马尾松的世界,成了绿树荫蔽与奇石遍布的名山。

由于青芝山多是石头,林森因地制宜,主张在石头缝里做文章,也就是充分利用石缝空隙种树种果。他从外地带回香樟树苗,有的就种在岩缝间,培土浇水。他离开青芝山后,还嘱人细心加以照料。那株岩樟一天天长大了,成了参天大树。虽然林森从此不曾亲见这棵岩樟隆起山的脊梁,长成参天大树的模样,但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他是了然心中的,岩樟也永远镌刻在这位“青芝老人”心间。

真的,岩壁瘦骨粼粼,没有多少土壤,然而,岩樟毕竟是有能耐的。它当初幼小的身躯,在遭受一次又一次风雨洗礼之后,仍能挺起那高傲的头颅,磐石非但没能让它消沉,风霜雨雪没把它压倒,反而促使了它执着地升华。耐旱、耐脊、耐寒,平民化、大众化。岩樟倔强性格和真诚品德,跟大山一样,令人钦佩。也许,宁静安谧,与世无争的青芝山野,反而激荡出岩樟胸中的浩然之气,使它原本就与世无争的胸怀更加坦荡。

如今,沿着青芝山峰回路转的古道拾级而上,向古色古香的林森公馆方向走去,穿越“不为米折腰”的叠石隧道,人们就会闻到随风飘来的樟香,再往前走一段路,就会见到“一棵两膀”生机盎然的大香樟。见到了大香樟,那个“石头缝里长奇树,绿阴底下好乘凉”的美谈转眼变成了现实。

是的,青芝山,偌大的风景区,一座悠久静穆的青芝寺,几条曲径通幽的山道,七八片林荫修竹,还有裸体岩琳琅满目的景观。离香樟咫尺之地,是著名的“啸余庐”、“一线天”、“桃花洞”与“三友岩”。显然,这棵硕大无朋的香樟已与周遭的景致融为一体,形成一帧美妙的风景。在这里,山风扑面,林涛贯耳,香气浓郁。密密匝匝的樟叶,挡住烈日,一派阴凉清新的世界,给人一种幽美而灵动的韵致。

大凡“一座山与名人连在一起,就成了不朽名山;一棵树与名人相联,也就有了永久的生命光环”。由林森亲植的香樟,令许多人慕名而来。一天,海峡东岸几位青年人,来大陆观光,得知青芝山有这么一株香樟,特意上山观赏。他们近距离地仰望着大香樟,感慨地说:“见树如见人。岩樟那么高大,那么香绿,那么苍劲,就如见到当年在重庆坚持抗日的林森先生一样,让人睹物思人。”是的,多少年过去了,人们一提起青芝山上那棵大香樟,仿佛便有一股香气袭来似的,让人对林森肃然起敬。对林森的评价,正如他逝世时中共中央唁电中所云:“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林森与香樟一样,名气依然,风采常在。

大香樟不仅高大挺拔,而且盘根错节。那青筋般的树根,仿佛能喝令两边的岩石让道,活生生地将山岩撕开,那种坚强,那种无畏,那种日积月累,展示出了势不可当的进取精神与“水滴石穿”的顽强意志。柔根强势,是它给人的一种启悟;“根深叶茂”,是它给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遭遇挫折或心烦抑郁之时,不妨到青芝山去,到大香樟前,静静地坐一坐,默默地想一想,或许不用太久时间,心结就会打开,郁闷就会散去,气定神闲,淡泊坦然,精神重生。

2010年11月28日

萨镇冰在西溪

一座山,一条溪,一旦与名人联系在一起,它便闻名遐迩,甚至不朽。连江的西溪就是其中一例。

西溪,本是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地在连江贵安西部层峦叠嶂之中,不知流淌了多少年,走过了历史洪荒,走过了日出月落,走出了曲曲弯弯,伴随着的只是两岸青山鸟鸣,白云霭雾,寂寞山林。虽然,这里有清澈的流水,有丰富的物产,有数不尽的野味,有如画般的风景,还有热情好客的乡民。然而,“深藏闺中人不知”,还是无闻于世。

到了民国,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西溪寒酸、寂寞、闭塞的窘境,她仿佛得到了女娲补天的遗石,一下子灿烂了起来。

据说,有一天,东塘黄花岗生还义士吴适与汤岭文人游澄源,在交谈中无意提及曾任民国海军总长的萨镇冰,逼于时局动荡,打算退隐的近况。两人都嗟叹世事多变。游澄源突然想起曾经游览过的西溪,觉得那里很适合名人归隐。于是,便将山明水秀的西溪介绍了一番。说者有意,听者亦有意。吴适是辛亥革命元老,与萨镇冰交往甚密,一天心血来潮,特地去拜访萨老,力荐西溪,试探萨老意向。没想到,正中萨老下怀,他欣然同意前往隐居。

于是,大山迎来大隐,小溪迎来了知音。萨老随即率领数十人,结庐西溪。这位历史名人,自从马尾船政学堂毕业后,纵横驰骋军事舞台,戎马生涯半生,在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中,沉浮不定,在“闽变”事件中,奋举抗日反蒋的义旗,最后落败。心灰意冷的他,最终选择退出历史舞台,做个隐者。就是他这个选择,成就了西溪,成就了西溪为世人所知。可以这样说,萨老走向了归隐,西溪名字却走出了大山。

萨镇冰来到西溪,深深为这个世上罕有的宁静而心安意得。他平日流连山水,淡漠世事。他觉得做一个人不能愧对好山佳水,应当为它增光添彩。于是乎,他决计进一步绿化西溪,创办林场。萨老为实现这个夙愿,托游澄源购置从铁炉坑至松柏坑,南北纵横4公里的山地,且一文不少地付清购地款及地面物赔偿费。他知道土地是百姓的根本,不能亏待老百姓。这是他的为人处世的风格,也是他心装着百姓的作为。当地乡民,听说萨老要建林场,而且绝不强买,都乐意把荒地让出。

萨老要建林场的消息一传出,连日来,西溪来了好多“不速之客”,他们都是附近乡民心甘情愿地前来林场当义工,帮助开山修路,垦荒造林,忙得不亦乐乎。转眼间,白云深处有了人家,一座“土楼”依山傍水而筑,成了林场办公宿食所在地。荒山很快种上了松、杉、枇杷等果树苗木。萨老做事不糊涂,从开工之始,到林场初成,他交代人把义工的劳动工日一一记下,继而拿出私人积蓄一五一十地发放工资。时至今日,贵安一带百姓中仍然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谣:“萨老萨老,隐居气豪。善待百姓,不欠分毫。”

萨老在西溪的日子里,生活过得十分清贫,他从闽都往返,从不骑马,也不坐轿,更不乘船,常常着墨灰色长衫,脚穿布鞋,跋山涉水,态度谦和,平易近人。一次,路过贵安汤岭见到旱灾严重,稻田缺水,作物干枯。面对如此大旱,他便自掏腰包,资助群众“修渠道,引溪水”,灌溉农田,惠泽桑梓。萨老关注民生的美德,从此在汤岭传为佳话。

有一回,萨老劳累病了,汤岭的乡民都来看望他,还带来些许土特产,诸如鲜鸡蛋,鲜水果等聊表心意。乡亲的深情厚谊他领了,而礼物却拒绝了。

萨老在西溪创办林果场,正值他古稀之年,地方名人贤士、准备为他筹办七秩寿诞,他断然谢绝。事后,有人以不同方式,送时新的布料、新鲜的羊肉、活生生的淡水鳗、土生土长的鸡鸭、家酿美酒等,也都被他婉拒家门外。严复曾在《萨军门五十寿序》中称他:“身治海军十有余年,无寸椽尺土之储。”天增岁月人增寿,依然看到他的廉政风范。人们说,西溪有幸,有幸引来一位道德高尚的名人;西溪有幸,有幸留下了一段名人佳话。山水本无语,草木写春秋。西溪有了萨老,人文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

在萨镇冰创办林场期间,常与汤岭文人游澄源等赋诗吟对。澄源赋曾写下折枝诗:“夜朴敲残深巷月,风帆冲破半江烟”;“飞花有泪风和雨,明月无痕雪漫山”。萨老则也写折枝诗:“残灯到晓谁重剔,团扇知秋我自存”;“忘怀富贵心常乐,从事勤劳志益坚”。诗言志,从萨老的诗句中,不难看出他淡淡的乡愁,深深的国愁。每当风清月朗的夜晚,徘徊溪畔,一位长者的身影总让溪水呜咽,山岚低回。

西溪记住了萨老,萨老音容笑貌也永留西溪。

2009年6月16日

浩气长存棋盘堂

瞻仰棋盘堂,独自思考,那些以往革命的传奇故事,就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播放。

这些似梦还真的故事,不仅触动我感情的心弦,更是让人感到情节之间隐隐约约有着一种玄机,或者是一种难以割舍的道之情缘。

那时江南古镇透堡的西北隅,坐落着一座道教圣地棋盘堂。巍巍炉山下,竟秀出一幅古朴淡雅的水墨画,一条凤溪从苍茫的远山中飘出,一片高低错落的土墙、木屋、瓦房,沿弯弯曲曲的溪岸蜿蜒聚拢,星星点点似的,闪耀在历史长河的天空。

棋盘堂,原名祗园堂。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黄建西募建。为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建筑,两进殿堂,中间隔天井。天井下,一座小巧玲珑的拱桥,把桥下长方形的放生池分为东西两半。棋盘堂面宽不及17米,深不过27米,高不足6米,但在温柔的棕黄琉璃瓦下,在双龙戏珠屋脊两头翘起的象征意义里,在东西火墙围就的格局中,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抬头三尺有神明”,棋盘堂的天空是高远的。后厅神龛主祀玄天大帝,左边祀“武圣”关云长,右边祀临水夫人陈靖姑塑像,栩栩如生,威严仁慈,不期而遇,似乎悄然感应革命党人,萌生一种安适感,不经意间融入一种难能可贵的道缘。

就是这样一座看似不起眼的道观,名不见经传。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透堡郑思肖后裔郑瑞声及西门街黄忠炳、王灿登等曾在这儿摔碗割血盟誓,成立“广福会”秘密团体,血气方刚的革命党人,后拥吴适为“大哥”,更名“光复会”,革命党人很快扩大到300多人。随后以吴适为首的连江光复会,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一个革命团体。这些有志青年,从此跟棋盘堂结下了风雨同舟的不解之缘。

站立棋盘堂廊前古井旁,井水四季涌动,领略小桥流水人家的韵致,一种向上的精神油然而生。“曾经沧海难为水”,“半缘修道半缘君”。无论霜天雪地,还是骤雨初晴,从县城、东湖、丹阳、潘渡、长龙等乡村来的光复会员总像樊笼的小鸟,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飞出低矮的屋檐,冲向还处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棋盘堂。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出没这个简陋而又原生的棋盘堂,在他们的心目中,棋盘堂是他们遮风避雨、修身报国的好去处。这些勇士,常常赤着脚板,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去踩踏那坎坷不平的山路,把一颗颗炽热的心引向充满希冀的明天。

同类推荐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故事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婚姻爱情、航海冒险、宫廷趣闻和名人轶事等,故事中的人物有天仙精怪,国王大臣,富商巨贾,庶民百姓,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的珍贵资料。这些口头创作的故事,经过几百年的修改、补充,到16世纪才最后编定。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它的艺术魅力历久不衰,对世界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 天边的草原

    天边的草原

    本书收录的散文风格清新,文字隽永,不仅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而且能够启迪读者联想和思考。本书的40页彩色插页收录照片近百幅,可谓图文并茂。
  • 解放兖州

    解放兖州

    我军攻占了兖州这一津浦路中段的战略要地,共歼敌63600余人,其中俘敌44700余人,毙伤敌18900余人,解放了兖州、济宁、汶上、宁阳、曲阜、邹县、滕县、肥城、泰安、新泰、泗水、章丘等12座县城,控制了津浦路徐济段350多公里的铁路线。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鲜妻有点甜:大亨的私宠

    鲜妻有点甜:大亨的私宠

    一场艳照门,她从云端跌入泥沼,男友背叛,母亲病死,她更被舅舅亲手送到陌生男人床上;那一夜,她以为人生从此崩塌,却阴差阳错地睡了以纨绔闻名海城的景二少,且一次就中标;未婚先孕,她低调闪婚!婆婆刁难,兄嫂蔑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她一一忍下,谁知一朝变故,有孕是假,她从人人欣羡的少夫人变成了骗婚骗财的恶女人!“景邵梵,麻烦签个字。”一纸离婚协议书,她与这个男人,再无干系。直到那天,她为别的男人披上嫁衣,他忽然闯入婚礼现场……时君兮才明白,有些人,注定天涯海角都躲不掉。
  • 苦琴生

    苦琴生

    她皱了皱秀气的眉,扶着膝盖欲自己站起来,眼前却出现一只干净的手。“对不起。”她抬起头,心在这一瞬仿佛漏跳一拍。看着眼前温文的少年,她的心中此时只有唯一的想法: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 满清萨满

    满清萨满

    铁骑入关,定鼎燕京,八旗席卷南北。父子相残,兄弟阋墙,后宫唱断浮华,英雄早逝,扈臣弄权,盛世繁华转眼空……
  • 嫡女重生:再一世倾城

    嫡女重生:再一世倾城

    午夜梦回,倾城容颜又变豆蔻岁月;一梦千寻,却再次踏进后宫深渊;步步为营,誓将前世沉冤昭雪;神采旖旎,在绝望处再度开出深情玫瑰;一世倾城、千般流转、终不敌似水流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日斗争之异界称霸

    末日斗争之异界称霸

    我叫颜樱,从小在父母的关怀下长大。一次和朋友的出游变成了我一生都难以磨灭的噩梦。翻天覆地的世界变化,颠覆三观的奇异变种,一路上的人心险恶,我到底该如何存活?同伴?爱人?敌人?三者混淆在一起,傻傻分不清楚,直到遭受伤害才能幡然醒悟。当再次孤身一人才明白过来同伴的重要,以前的任性全部化做后悔。浴火重生之后重新俯视这个世界,内心已是另一种心情。异界称霸,命运之轮开始重新转动。。。。。。
  • 若爱不曾远去

    若爱不曾远去

    相恋三年的男友,在出国前一天晚上才告诉我,他要走了。六年后,我和他居然再一次相遇了,我灰溜溜地跑人了,偏你躲什么,就遇到什么,两个人一次又一次的相遇,还纠缠不清。我小心翼翼避开他,牢牢的守住自己那颗心,以为不爱就不会再伤,却躲不开命运的安排,也抵不过他眼里的情深。那颗沦陷的心,早就不受控制。在明明知道他未来要和别的女人共度一生,我还是伸手抱住了他说“我们相爱吧!”在你还没有属于另一个女人的时候。他看着我很认真的说“等我好吗?”我知道他想给我一切。可是我把手指堵住他的嘴巴,摇着头说“我不要承诺。我也不会给你承诺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倾天下:首席傲娇妃

    凤倾天下:首席傲娇妃

    东分东鄞,西有西鄞,北分北蛮,南有南蛮。当星星坠落,便是改朝换代的时刻。她君临天下,身披红袍,傲视天地,风云万物,嘴边微笑。她第一天识他便说过:“永远不要抱着欺骗我的心来接近我,我宁愿你杀了我也绝对不要这么做。”他说过:“我会一辈子对你好。”他说过:“我们在海岛做一对自由自在的野鸳鸯吧。”他说过:“此生,我定不负你。”可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原来,他可以无情的彻底,原来,他们都一直在犯错。原来他可以无情到手执龙渊剑刺向她,原来他可以把她一步一机关推向深渊,原来他爱她。“苏锦,我爱你,可我也恨你。过去,现在,将来,我只爱你。可是,我不能。”
  • 重生异世,乐连音

    重生异世,乐连音

    被闺蜜和男友背叛的杀手苏悦萱,一朝穿越成音乐世界·紫珂大陆·翼国·苏将军府的嫡系废物四小姐,倾国倾城之貌却被隐藏在满脸的污垢之下,一场落水让穿越后的苏悦萱看清了本来的面貌——这哪是丑女人?简直是祸乱世间的妖孽!“废物么?在说你们吧?!”苏悦萱魅惑一笑,嘲讽道。“对,我的宝贝怎么会是废物呢?”钟离寂痕一手搂着苏悦萱的腰,一手玩弄着她的发丝,眼间饱含温柔。他们的相遇起始于一场预谋好的【诈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美人如此多娇,英雄连江山都不要!
  • 四方天言录

    四方天言录

    在四方世界之中,名为天言的东方大陆之上,存在着一个王朝—魏。魏的统治已经持续了近八百年了,而它现在也已经走向了末路。乱世的脚步声逐渐地接近了东方大陆,英雄的刀剑碰撞的声音也即将响起。
  • 诡船档案

    诡船档案

    一个神秘的电话彻底改变了锦天行的人生,一艘怪异的游船更是让锦氏夫妻从此分散。老爷庙水域白光闪烁,瞬间将锦天行送到一个异度世界。这里是哪里?是天堂还是地狱?是恶魔的鬼冢还是神仙的洞窟?无穷的黑暗令锦天行身陷恐惧,他开始凭借微弱的火光寻找新婚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