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0700000051

第51章 “威权震主,祸萌骖乘”:张居正的悲剧(1)

万历八年(1580),十八岁的皇帝参加了“耕藉礼”和“谒陵礼”,标志着已经成年,由他自己治理朝政的条件成熟了。换句话说,张居正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幼帝的任务可以告一段落了。张居正的头脑是清醒的,深感“高位不可以久窃,大权不可以久居”。在位高权重、功勋卓著的巅峰时期,急流勇退,是历代政治家所推崇的最佳选择,张居正也不例外。

他向皇帝提交了题为“归政乞休”的奏疏,把摄政的权力归还皇帝,乞求退休。也许是内心的迫切愿望,这篇奏疏写得很动感情:

臣一介草茅,行能浅薄,不自意遭际先皇,拔之侍从之班,畀以论思之任。壬申之事(引者按:指隆庆六年穆宗顾命之事),又亲扬末命,以皇上为托。臣受事以来,夙夜兢惧,恒恐付托不效,有累先帝之明。又不自意荷圣慈(引者按:指慈圣皇太后)眷礼优崇,信任专笃,臣亦遂忘其愚陋,毕智竭力,图报国恩。嫌怨有所弗避,盖九年于兹矣。

这一段话似乎有点耳熟能详,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有这样的句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但是,张居正讲这些话,不是为了“出师”,而是为了“乞休”。不过他套用《出师表》的句式,并非偶然,他确实对诸葛亮推崇备至,主张“治乱国用重典”,主张有法必依,都深受诸葛亮的影响。他给福建巡抚庞尚鹏的信中坦言:“诸葛孔明云:‘法行而后知恩’,正此之谓。”他对于官场上流行的“姑息疏纵”风气十分不满,为了扭转这种积习,竭尽全力,正如他自己所说:“不避嫌怨,不辞劳瘁。”

这九年,他过得惊心动魄,为了应付上下左右的压力,计谋与权术并用,超负荷运行。自我感觉是:“任重力微,积劳过度,形神顿惫,气血早衰。”刚刚年过半百,正当盛年,早早的须发变白,未老先衰了。昔日的聪明睿智逐渐消失,日渐昏蒙,如果不早日离去,恐怕前功尽弃——这是他最为忧虑的。顺着这样的思路,他写下了令人惊讶的感叹:“高位不可以久窃,大权不可以久居。”这是历代身居高位的政治家的经验之谈,主张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不过真正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除汉朝的张良、明朝的刘基之外,寥寥可数。原因很简单,有了高位和大权,能够呼风唤雨,因此迷恋权位至死不悟的人数不胜数。

“高位不可以久窃,大权不可以久居”这句话出于张居正之口,和他一贯的作风格格不入。他不是那种瞻前顾后、谨小慎微的人,敢作敢为,一往无前。何况受到皇帝、皇太后的眷顾已经无以复加,为什么要“乞休”呢?难道他已经感受到“高处不胜寒”了?

这些内心的顾虑当然不能向皇帝和盘托出,只能在奏疏中淡然流露:之所以先前不敢贸然提出“乞休”,是因为时机不成熟;如今皇上意志品德已经成熟,朝廷人才济济,天下太平的宏图大业不再成为问题,我才敢于提出“归政”,希望皇上恩准,生还故乡,保全晚节。

张居正此时确实隐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在给湖广巡抚朱琏的信中也有所流露。在谈起回到江陵“归葬”时,皇帝接连发来三道诏书,催促他尽快回京,地方官员以为是无上光荣,建造了一座“三诏亭”,以资纪念。张居正却给他们泼了冷水,无比感慨地说:建造“三诏亭”,情谊深厚,无可厚非。多年以后形势变化,高台倾覆,曲沼填平,我恐怕连居所都不能拥有,这个“三诏亭”不过是五里铺上一个迎接官员的普通亭子而已,哪里还看得见所谓“三诏”?这是深谋远虑的政治家的忧患心态,于是乎,他向老朋友透露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盖骑虎之势自难中下,所以霍光、宇文护终于不免。

这句话出于张居正之口,足以语惊四座,令人瞠目结舌。由“三诏亭”联想到骑虎难下之势,联想到自己的下场,再联想到霍光、宇文护的悲剧,实在太出人意料了。

霍光是汉武帝的权臣——大司马大将军,汉昭帝刘弗陵幼年继位,他作为顾命大臣辅佐皇帝;汉昭帝死,他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废黜刘贺,拥立刘询为汉宣帝,前后摄政达二十年之久,颇有政绩,汉宣帝却把他看作背上的芒刺。他死后,皇帝把愤恨发泄到他的家族身上。《汉书·霍光传》写下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这就是成语“威权震主,祸萌骖乘”的由来。宇文护和霍光的地位类似,政治品格有所不同,他在西魏担任大将军,拥立宇文觉,建立北周,自己独断朝政,甚至于废黜宇文觉,另立宇文毓,又杀宇文毓,另立宇文邕。最终被周武帝宇文邕处死。

这是历史上摄政大臣“威权震主,祸萌骖乘”的典型事例,张居正在权力鼎盛之际联想到自己可能步他们的后尘,不免有点惶恐。人们由此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要“归政乞休”了。

收到张先生的《归政乞休疏》,皇帝朱翊钧丝毫没有思想准备,他对这位留着美髯的长者充满敬畏,或许还有一点背负芒刺之感,却毫不犹豫地拒绝张先生的“乞休”,写了这样一个朱批给他:“朕垂拱受成,依毗正切,岂得一日离朕!如何遽以归政乞休为请,使朕恻然不宁。”

两天后,张居正再次“乞休”,进一步向皇帝袒露自己的心迹:自从隆庆六年(1572)至今,“惴惴之心无一日不临于渊谷”——每一天都惴惴不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并非矫情,类似的话语,在给刑部尚书王之诰的信中也有所提及:“弟德薄享厚,日夕栗栗,惧颠跻之遄及耳。顷之乞归,实揣分虞危,万非得已。且欲因而启主上以新政,期君臣于有终。”王之诰是张居正的儿女亲家,可谓至亲,他吐露的是真情:每日每夜都在战战兢兢,希望君臣之间能够有始有终,归政乞休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在给恩师徐阶的信中也说:“正膺重任,九年于兹,恒恐不保首领,以辱国家。”

正是出于这样的心态,张居正的《再乞休致疏》写得颇动感情,娓娓道来:国事家事,思虑之烦,负担之重,使得身心俱疲,外表勉强支持,其事衰惫已经达到极点,这种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唯恐有一天突然倒下,有负皇上重托。退而求其次,不再请求辞职,而是请假,不过是长假——“暂停鞭策,少休足力”。国家如有大事,皇上一旦召唤,立即赶来,听从驱遣。

朱翊钧接到张先生第二份奏疏,有点犹豫了。以他的早熟和敏感,不可能没有感到“威权震主”,何尝不希望张先生早日“归政”!但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一切听凭皇太后与张先生安排,如此重大的人事变动,他做不了主,必须请示皇太后。于是他把张先生“请长假”的事,报告皇太后,请她决断。没有料到自己的母亲态度坚决而恳切地挽留张先生,一切维持现状,等到儿子三十岁时才可以商量“归政”之事。

既然皇太后作出了决定,朱翊钧便亲笔写了手谕给张先生:

谕元辅少师张先生

朕面奉圣母慈谕云:“与张先生说,各大典礼虽是修举,内外一切政务,尔尚未能裁决,边事尤为紧要。张先生受先帝付托,岂忍言去!待辅尔到三十岁,那时再作商量。先生今后再不必兴此念。”朕恭录以示先生,务仰体圣母与朕眷眷依毗至意,以终先帝凭几顾命,方全节臣大义。

皇太后如此明白无误又毫无商量余地的决定,大大出乎张居正的预料,一般皇太后总是希望权臣早日归政,儿子早日亲政,慈圣皇太后则不然,要张先生辅佐儿子到三十岁。这一决定也使朱翊钧颇为尴尬,在母亲眼里,自己还是个孩子——“内外一切政务,尔尚未能裁决”,不得不打消尽快亲政的念头。所谓“辅尔到三十岁”云云,对于刚刚十八岁的皇帝而言,似乎意味着,只要张先生健在,亲政将永无指望。物极必反,朱翊钧对张居正,由不可须臾或缺,到恨之入骨,这是一个转变的契机。皇太后好心办了坏事,她的这个决定,严重地扭曲了朱翊钧的心理,一旦张居正死去,他必将进行报复,不择手段地彻底清除笼罩在头上的光环和阴影。

对于张居正而言,既然尊敬的皇太后已经发话,“今后不必再兴此念”,再提“归政乞休”就显得不识时务,除了鞠躬尽瘁,没有别的话好说了。

万历十年(1582)六月二十日,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辉煌的张居正时代悄然落幕。

张居正的去世,使得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失去了有力的盟友,倒台已指日可数。司礼监秉笔太监张鲸为皇帝秘密策划了除掉冯保的计划,并且把这一信息传递到宫廷外面,造成舆论。冯保的下场是耐人寻味的。万历十年十二月初八日,御史李植上疏弹劾冯保十二条罪状,措辞非常严厉:“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狠毒异常,奸贪无比,窃弄威福,包藏祸心”,应该和他的亲信张大受、徐爵一并处死。收到这份奏疏,皇帝当天就发出朱批:“冯保欺君蠹国,罪恶深重,本当显戮,念系皇考付托,效劳日久,姑从宽着降奉御,发南京新房闲住。”虽罪恶深重,却并不处死,让他到南京去养老;虽抄没了他的家产,却另外赏赐一千两银子、两箱衣服。皇帝的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反映了他不忍心处死这位从小形影不离的“大伴”,另一方面则着意向外界释放一个信息,清算张居正的时机成熟了。

朝廷上下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铁腕人物,主持内阁的张四维、申时行极力想摆脱张、冯二人的政治阴影,长期受到压制的言官如释重负,那些持不同政见而受到打击的官员,迅速反弹,掀起否定张居正的汹涌浪潮。

万历十年十二月十四日,御史杨四知弹劾张居正十四条罪状,正中皇帝朱翊钧下怀,已经亲操政柄,如果不把威权震主十年之久的张居正的威权打掉,何以树立自己的威权!杨四知的奏疏写得空洞无物,却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口实,朱翊钧用朱批的方式发泄郁结心中的怨恨,与先前判若两人。朱批写道:

居正朕虚心委任,宠待甚隆,不思尽忠报国,顾乃怙宠行私,殊负恩眷。念系皇考付托,待朕冲龄,有十年辅佐之功,今已殁,姑贷不究,以全始终。

其实,所谓“姑贷不究”云云,不过是官样文章,并非真的“不究”,他在等待弹劾的逐步升级。

既然皇帝已经谴责张居正“怙宠行私”,言官们心领神会,御史孙继先的奏疏不仅批判张居正,而且要求为反对张居正而遭到惩处的余懋学、傅应祯、王用汲、吴中行、赵用贤、艾穆、沈思孝、邹元标等人平反昭雪,重新起用。朱翊钧为了把“威权震主”的影响消除干净,接受了这一建议,而且不惜为此检讨以前的错误:“朕一时误听奸恶小人之言,以致降罚失中。”这里所说的“奸恶小人”,当然非张居正莫属了。皇帝的这种政治姿态,刺激了反张浪潮,弹劾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向乾清宫。

同类推荐
  • 天子遗孤

    天子遗孤

    资深商业间谍,一场意外穿越到了大越国,成了先帝遗孤。无所谓......皇帝虚情假意,我是天王影帝。文臣有谋阴险,我是商业间谍。武将勇武刀枪,我是街头霸王。太监蹬鼻上脸,我是杀手暗影。想闹就闹吧,前世死过一回,今世还真就不怕你们人多势众,反正最后你们都得跪在我脚底下!
  • 大明随风

    大明随风

    打,打,打!打败一切觊觎中华的入侵者,打出民族融合,打出百年江山和平!杀,杀!杀!杀尽所有祸害国家的贪官污吏,杀出政治清明,杀出万里丝绸之路!
  • 无上王侯

    无上王侯

    姜凡是包拯眼里的异类,包拯却不得不让自己的独子拜他为师。姜凡是苏轼的挚友,但苏轼十几年的沉浮却由他注定。姜凡还是王安石和司马光眼里的阴谋家,即使斗得你死我活,也不得不遵循着姜凡为他们定好的路一步步走下去。大宋的天空晴朗许多,阴霾只在人们心里,无论是皇帝还是臣民。姜凡觉得,这样的世界需要一股血液,一股新鲜而狂热的血液。这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当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人物如此清晰的站在眼前,姜凡只叹千秋青史难书,栋梁也好,奸臣也罢,这个世界本就不存在能够阻止我的人。
  • 史上最强皇帝

    史上最强皇帝

    是他金戈铁马征战天下,令群雄慑服统一内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是他创建了一个强大无比的帝国,开疆拓土宇内扬威,令万国来朝称臣纳贡;就是他说出:凡日月所照之地,江河所至之处,皆为帝国疆土。欢迎大家来看《史上最强皇帝》,绝对精彩,爽文不容错过。
  • 文豪至尊

    文豪至尊

    赵无悔前世是一名大鉴赏家,知识渊博的他来到一个和华夏古代相近的世界,他能否用华夏无数的诗词文章来征服这个世界的人们?征服你们的灵魂,掌控你们的命运。这里的美女倾国倾城,这里的书生意气风发这里的华夏狼烟满地,这里的英雄勇赴国难问天下谁主沉浮?舍我其谁?
热门推荐
  • 蛇的报复

    蛇的报复

    女孩受欺负化身成蛇,报复敌人,她会成功吗???她会明白人间的真情吗????
  • 狂骨

    狂骨

    远古大能剑分九州,划地为牢孕养兵魂;三万年岁月匆匆而过,九州合一之日近在眼前,历经万载布下的惊天杀局开始展露出狰狞的面目。一把诡异的魂兵,将平凡的都市少年带到了三百年后。飞天遁地,移山填海,长生不死,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天路崎岖,自有我本心指引前行的方向,上古仙佛,史前巨孽,弹指间灰飞烟灭。既然已经入局,那么我就是那只撼动大树的狂傲蚂蚁。
  • 一起围观正太秀

    一起围观正太秀

    一起先看流星雨,一起再逛御花园。一起围观小正太的同时,誓将鸡血洒到底。现实版伪人类驯养真禽兽,3D效果哦
  • 诛天狂魔

    诛天狂魔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天挡诸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把一切敌人全都踩在脚下。
  • 丹师炼情

    丹师炼情

    方安是一个受过情伤的人。当他因病去世反而穿越到异界时,他就相信自己不会再爱了。异界的他不过是一个豪门公子与一个青楼女子所生的私生子,没有多大的富贵可享。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并且稀少的炼丹师。于是他凭此成为一个大家族的客卿长老,并且娶了那个大家族的一个大小姐。事实上他只是看上了那个女孩儿的美貌,并没有半点爱意。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才渐渐发现,原来不只是他走进了她的生活,她也走进了他的心。
  • 圣图轮回

    圣图轮回

    悠久岁月前,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各方人杰斗天斗地,欲建立新天,但是最终只能在溃败中将希望埋葬在不为人知的地方,等待后人的到来。所谓的大智者,早早布下了棋局,自封在时与空的狭缝中,默默注视着棋局的变化。然而有人曾经留下了更为珍贵的希望种子,在未来萌发。背负天图,手掌古老神碑,酝酿万世轮回,楚玄河到底该怎么一步步走出这个棋局,撕开这个世界最为血淋淋的面纱,或许新天就在楚玄河的手中造化而生。
  • 重生步无心

    重生步无心

    佣兵杀手步无心被背叛了,然后死了,最后魂穿了……好!很好!姐终于有机会过上悠然田园般的日子了。可一睁开眼,步无心就怒了!穿到架空的朝代也就算了,为毛还是个公主?生母不受宠她也不计较了,但也不能待遇和冷宫无二般啊?这些都不重要,倒霉催的是当朝皇帝有可能还不知道,他还有个闺女在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受苦受难呢。步无心无语问候贼老天:您这玩笑开的有点大啊?不过,好在还有一个储物戒做补偿,外加顶级功法助她成就绝世高手,更有医药,毒术伴她左右。
  • 初二那年

    初二那年

    女主初二的生活~这一年她经历好多,经历了第一次恋爱(虽然只是暗恋),第一次被人伤的痛不欲生,但在其中还有几个好朋友与她相伴……第一次写!希望给大家一个好印象~
  • 亘古苍州记

    亘古苍州记

    苍州,这片流淌铸甲男儿鲜血的大地,以征战、杀伐、落泪来书写,苍州是一个梦想。苍州,浩渺银河中一粒尘埃,而非垂死的星辰。苍州,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我们的亘古无从得知,但我知道,它也具备史诗的一切魅力,擂甲铿铿,朗声高歌,那一名名武士手持战旗,在星光璀璨的大漠平原上,如群狼踏行。
  • 重生之天才狂女

    重生之天才狂女

    亿万财团接班人重生在无钱无权的农村小姑娘身上,被流氓猥亵,被同学陷害,还被老师诽谤,连警察都诬陷她。当她童大小姐是病猫?门和窗都没有!一代极品村姑秒杀黑道,收购名企,博弈军政,遇鬼收鬼,遇魔降魔,好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