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0300000017

第17章 古老的建筑(17)

我们仍然还在伊拉克现代的高速公路上以不变的速度行驶着。正如今天这条高速公路正在慢慢地衰败,当巴比伦的城墙不再有任何意义时,便也很快消失掉了。尼布甲尼撒死后不足25年,居鲁士大帝的军队便站到了巴比伦的城门前。居鲁士大帝是波斯大帝国的第一位统治者。大概是根据巴比伦全体神职人员的指令,巴比伦的城门大开。居鲁士大帝的军队开进了城里。他被看作是解救者和新国王而受到大加颂扬。一场干戈得以避免。较之军事上的围攻,最终还是狂风、沙暴和大雨,有时还有地震,彻底毁坏了巴比伦的城墙。随后也没有任何人认为有必要修复这道砖墙,因为没有了敌人,它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后来,人们便从世界奇迹的名单中删去了巴比伦的城墙,取而代之的是一件建筑技术更高超的新的杰作:亚历山大的灯塔。

其间还有另外一件建筑杰作不声不响地消失了。它原本完全有资格成为候补的世界奇迹,这就是巴别塔。之前巴比伦人为了向他们的国神马尔杜克表示敬意,已经用砖和瓦修建了一座神塔。尼布甲尼撒的父亲让人在这座神塔的遗址上建造了巴别塔。《圣经》将巴别塔贬低为人类傲慢自大和放肆猖狂的象征。今天的科学家们认定巴别塔的高度为60至90米。它后来成了一只小小的带有疟疾的蚊子的牺牲品,因为据说这只蚊子叮了亚历山大大帝一下。这位马其顿帝国的统治者恰好在患上疟疾的时候计划重新修建这座神塔,使其更加宏伟壮丽,更加受人顶礼膜拜。他大概还下令全部拆除旧塔。然而修建新塔的工作却再也没有开工。

当第一批关于世界奇迹的名单出现时,巴别塔已不存在了,只剩下地面上一个巨大的洞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洞穴也慢慢地被填平了。后来通过科尔德韦的努力才重新确定了巴别塔原来所在的位置。

塞米拉米斯的空中花园

只有一处位于古巴比伦城的美景能在世界奇迹的名单里永远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塞米拉米斯的空中花园。后人之所以将它如此深刻地铭记在了心中,大概是因为难以明确而清楚地对其进行想像吧。此外,修建空中花园确实是一个极妙的主意。无论怎样,正是由于空中花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它出现在了每一种世界奇迹的名单中。虽然无论是在考古学上,还是在历史学上,它的存在都是有疑问的。也许关于塞米拉米斯的传奇故事,无论其真实与否,最终表明了自己要比世界上所有的石质建筑物都更坚固耐久。大概是想像的火花比近在咫尺的真实更具有持久性吧。在想像一位身处绿色天堂的绝色佳人时,不也怀有一种永恒的希望吗?

关于塞米拉米斯王妃和她的花园的传说是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人们对此津津乐道,并一次又一次地将其内容扩充得越来越丰富。根据这个传说,塞米拉米斯是尼布甲尼撒来自麦地那的宠妃。由于她十分怀念家乡翠绿的山丘,尼布甲尼撒便让人修建一座高高耸立的花园。不过还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提及在尼布甲尼撤身边有一个名叫塞米拉米斯的妃子,但是早期的历史资料却谈到了那座传说中的空中花园。即使它也许不在巴比伦城里,但也有可能确实存在于古巴比伦人的生活中。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块所谓的亚述(亚述是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6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文明古国——译者注)石质浮雕,编号为124939。上面的图案是一条用石头修成的引水高架渠。通过这条高架渠,水被引向了一处郁郁葱葱的种植园。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一座高耸的平台型花园。它就是我们所说的空中花园吗?

巴比伦诸侯那波勃来萨在公元前7世纪发动起义给亚述人以毁灭性打击之前,创作这件雕刻品的亚述人曾经统治着广阔的两河流域。位于巴比伦城以北近500公里处的首都尼尼微是这件浮雕的来源地。顶峰时期的尼尼微在宏伟壮丽方面,可以说并不比后来的中心城市巴比伦逊色。也许引水灌溉花园的方法在古代的尼尼微就已经众所周知了,在塞米拉米斯的传说中,这种方法便被引进了巴比伦。

考古学家们从少数几块遗留下来的石头就能看出来的东西,或者是他们自认为看出来的东西经常令人惊异。科尔德韦在本世纪初发掘到的还远不是古都巴比伦的遗址。他发现的多半只是下面有地下室的墙基。通过这些墙基,人们大致可以推断出当初房屋的外形。甚至科尔德韦完全坚信是空中花园遗址的地方也只不过是一片保存下来的地下室区域。被发掘的那堵墙厚达七米,而且十分坚固,这使人联想到它巨大的承受能力,并由此推断出它上面还应有一个巨大的建筑物。科尔德韦根据这一事实猜测古巴比伦人可能在这一位置将泥土堆积成平台状,用于栽花植树。他极其兴奋地给柏林发去一份电报:“我找到了空中花园。”在他看来,浇灌空中花园里数量众多的高大树木和灌木丛的方法是用一个斗式提水机,或者也许是一个阿基米得螺旋泵,将位于地下的幼发拉底河水抽到平台的最高点,这样用于灌溉的水便从那里流人了花园中。

一种完全有说服力的解释——但愿考古学上的论断不要如此简单肤浅!因为正如前面所讲,除了地窖上厚厚的墙基和一小口井的遗址之外,人们什么也没有找到。此外,按照科尔德韦的想像,传说中的塞米拉米斯的乐园的规模可能只和一个稍大些的市郊小菜园差不多,形同一个边长为23至34米的梯形。如果真的如此,这个被称为世界奇迹的草木丰盛的乐园也真是太朴素了!

比较容易理解的猜测是,空中花园(如果它确实存在过的话)位于非常靠近幼发拉底河的地方。不久前,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认为尼布甲尼撒的城堡南部的一部分有可能直接建在幼发拉底河面上。尼布甲尼撤本人写道:“为了不使泥沙在幼发拉底河河底沉积下来,我让人用砖石修建了一处直接延伸至河里的巨大堡垒。它的基脚固定在了水中,顶部高耸着,就像森林覆盖的山脉。”那确实是一幅森林覆盖的山脉的景象。很显然,这和我们在那块亚述人的浮雕上所见到的十分相似:一处耸立着的人工浇灌的树木种植园。今天,人们早已看不到空中花园了。曾经繁荣昌盛一时的巴比伦留下的一点可怜的遗址也为空想大开了方便之门。

在我看来,塞米拉米斯的空中花园是最美丽、最持久的一个世界奇迹。原因只有一个: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建筑物,它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传说。对于任何一个被沙漠的炎热折磨得筋疲力尽的人来说,它又是令人神往的希望。它还是一种大概只存在于想像中的天堂,只要人类还有梦想,这个天堂就会永远存在。

倒塌的太阳神——赫利俄斯雕像

希腊罗得岛上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巨型雕像也是一大世界奇迹,但其坚固性与一栋糟糕的预制装配式房屋相差无几。这尊位于罗得城附近某一地点的立式雕像的存在时间只有66年,比现代人的平均寿命还要短。据说在公元前226年,一场地震使赫利俄斯的巨型雕像倒塌,同时还毁坏了许多房屋。900年之后,残留下的铜片和石块还只是散乱地堆放着。根据史料记载,这些成堆的废物比原来那个完整无损的雕像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弄明白了巨型雕像的规模,这便不足为奇了: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也得使劲才能合抱住雕像的一根手指头,而雕像头部的容量大约为2.2万升。

尽管马尔滕.凡.海姆斯凯克在1572年制作的铜版画纯粹只是一种幻想,但也能让人猜测到一些雕像的废墟所产生的效果。与身体脱离的头部就像是一件现代艺术品,古怪而使人糊涂。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当地人才将这片废墟当作吸引参观者的胜地而长久地保存。

的巨型雕像曾经位于罗得城的什么地方艺术家马尔滕.凡.海姆斯凯克在16世纪对赫利俄斯的巨型雕像进行了想像。他的想法虽然吸引人,但完全没有根据赫利俄斯是神话中的“罗得岛之父”。根据古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在希腊诸神分配领地时,竟将太阳神遗忘了。主神宙斯为了安慰他,便将罗得岛送给了他。这是一个天堂般美丽的地方,是宙斯从海底深处举到明亮的海面上来的。

古代的作家们留下了好些关于这座巨型雕像的细节,诸如该雕像高33米,耗费了15吨铜和9吨铁,内部是由一个铁支架和石块支撑着的。然而直到今天都没有人知道这座巨型雕像的准确位置和它的真实模样!所以人们便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测。迄今为止,最受大家喜爱的设想显然是赫利俄斯两腿分开,站在港口的入口处;在他伸开来的手中举着一个火炬,这使得这个巨大的纪念像如同一座灯塔。如果这种设想正如埃拉赫的菲希尔在铜版上所画的那样,则总是有些诙谐讽刺的味道。因为驶入港罗得岛博物馆中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头像口的帆船桅杆的顶端看起来只差一丁点儿就碰到了赫利俄斯那“象征男性的部位”了!

巨型雕像两腿分开地站立着的设想源于中世纪。一座在整个古希腊罗马时代都独一无二的雕像双腿分开,这也许在最大程度上伤害了希腊人对美的热爱之情。这种令人厌恶的独一无二肯定值得古代的作家们大书特书了。

然而中世纪的这种推测单纯在技术上就根本行不通。来自林佐斯的营造师卡雷斯是如何能将巨型雕像的两条10米高的金属腿从港口堤道两边向上在高处形成一个斜角,同时又不使它们倒塌的呢?如果像古人们所描写的那样,巨型雕像是直接建在水面上的,那么用作脚手架的泥沙又是怎样能被堆积在雕像周围的呢?如果高高耸立在海港人口处的巨型雕像真的那么引起轰动的话,那么又如何去解释古代的作家们没再去谈论其外形这一现象呢?很明显,这座巨型雕像使人冷落了它的艺术性,它之所以引起轰动只是由于它的规模。总的来说,可以说这座巨型雕像看起来并不完美漂亮,因为为了不让它倒塌,肯定还有“第三条腿”朝前或朝后起着支撑作用——也许那是一根柱子,或者雕像上一道精心制作的巨大的衣服褶皱。

慕尼黑的巴伐利亚雕像高约16米,托伊托堡森林中的赫尔曼纪念像高26米。看来这些近现代的大型塑像是无法与罗得岛的巨型雕像相比的。

人们还能找到一点这一世界奇迹的痕迹吗?

下午晚些时候,罗得岛港口的堤道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深蓝色的天空把那座由约翰派僧侣骑士团(约翰为耶稣最喜爱的门徒。该僧侣骑士团大概在公元100瞻年后在耶路撒冷建立,成员由保护朝圣者的骑士,神职人员以及从事病人护理工作的僧侣组成——译者注)成员修建的堡垒上的石灰岩石衬托得非常清晰。现在是4月下旬,轻柔的南风已经将夏天的温香徐徐送进了街边的咖啡馆。游客还没有人满为患,人们还可以在咖啡馆的最佳位置上一边喝着红葡萄酒,一边遐想着罗得岛的古老,往事仿佛还历历在目。公元前305年,3千多名德米特里国王的士兵一边不断地狂呼乱叫,一边将庞大的用于攻城的机械装置滚动到罗得岛的城墙下。这是一个叫做“城市毁灭者赫勒波利斯”的塔型庞然大物,装备有石弩(古代和中世纪用的一种重型弩炮——译者注)、打桩器具以及弹弓和投石器。敌人要让罗得人知道什么叫做害怕。当这个大怪物终于安装完毕时,夜幕已经降临了。侵略者认为罗得城肯定会成为囊中之物,他们被想像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决定次日才攻城。绝望的罗得人向赫利俄斯求救,请求他阻止这场几乎不可避免的灾难。人们还许诺事后为赫利俄斯建造一座比那个可怕的攻城机械装置还庞大的立式雕像。

亚历山大港的法罗斯灯塔是过去修建的最大的灯塔(埃拉赫的约翰.菲希尔的铜版画)

赫利俄斯没有拒绝这个诱人的建议。他让罗得人在赫勒波利斯前面挖掘一道壕沟,并将这个陷阱用干枯的小树枝伪装起来。这个“防坦克障碍物”奏效了。当侵略者次日清晨推着攻城的机械装置才朝前走了几米远时,那个大怪物便一头撞在要塞的围墙上,夹在了壕沟和城墙之间;再加上它巨大的自重,便再也扶不起来了。被挫败的敌军开始撤退,罗得人也履行了他们的诺言:一个世界奇迹诞生了,它在66年的时间里证明了太阳神赫利俄斯所取得的胜利。之后作为吸引人的废墟堆,它还存在了几乎900年之久。直至公元654年,一位富有的商人全部买下了巨型雕像的各种金属废料,于是那个废墟堆就得全部被搬运走。起先是用船运,然后是用986头骆驼将金属废料运到了叙利亚。什么也没有遗留下了——至少是在巨型雕像原来的位置上。

我们在街上的咖啡馆里思索着,从海水中那么多的石块中指出其中一块曾经属于巨型雕像该是多么地容易啊!而且这种欺骗行为又是多么容易引起新闻界强烈的反响!难道不是因为人们对传说过于感兴趣,所以才不能正确判断事情的真实与否吗?我想起了几年前传遍全世界的一则报道:人们在罗得岛港口的盆地中找到了一块黑色的石头,上面带有可以推断出是古代一位雕刻家的作品的刻痕。全世界的舆论都在惊呼:“罗得岛上的巨型雕像找到了!”“激动人心的发现!”报纸上醒目的大字标题铺天盖地。后来那件所谓的某位雕刻家的作品露出了真实的面目,原来只不过是一块普普通通的岩石,上面的刻痕则是挖泥船留下的。如此简单就能令世界舆论激动不已。由此可见,人们对世界奇迹的渴望是多么的强烈!

同类推荐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是一本介绍相声历史和演变的书籍,它用一种说唱文学的语言与形式去演绎另一种说唱文学的历史。相声艺术博大精深,以“三字经”的形式讲述相声的发展史更是别树一帜。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相声的表演技巧、语言习惯,还有相声界的大师、前辈等名人,还请来徐德亮为“三字经”的内容作注释,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便于阅读。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中国禁忌风俗

    中国禁忌风俗

    世象百态,无奇不有,然而禁忌风俗常常习焉不察。这是它的奇怪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学界称之为“隐示文化”。一方之民,由于共同的禁忌,都不做某些事,都不说某些话,没有行为的表现,只在心里犯嘀咕,怎么观察?有什么办法?难,的确是难了些,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光用眼看不出来,那就再动动嘴;走马观花不行,那就深入田野。习俗要传承,禁忌有变化;横向比较,纵向考察。梦可勘,心岂不可度乎?于是,民俗学者的兴致来了,三翻七捣,普查钩沉,扑扑拉拉,没几多光景,竟把中国的民间禁忌搜罗了一大箩筐,资料、专著连篇累牍,禁忌的大门再也关不住了,禁忌的研究也渐渐深入,蔚为壮观起来。
  • 中华实用对联精选

    中华实用对联精选

    对联是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应用文体,在古代,每当年终岁首及节日喜庆之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均撰对联除旧迎新。人们将所有的情怀、哀思和祈盼都浓缩在对联中,它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根据现代家庭及各行各业的需要,从实用的角度精选了一万三千余副对联,并按照节日、婚嫁、生育、贺寿、丧葬、宅第、行业、风景名胜、修养励志等方面进行分类,条理清晰,查阅十分方便,适合广大城乡读者阅读和使用。
热门推荐
  • 问明月阴晴圆缺

    问明月阴晴圆缺

    这是一个未知的旅程,你的人生、我的人生,所有人都在其中。
  • 策天神典

    策天神典

    天弃之人,混沌之子。顾尘受尽冷漠、遭尽暗算、险处逢生。意外获得策天神典,从此逆命而出。灭神魔、破生死、逆九劫、入神陨、夺天命。开天辟地、策道灭天。ps:月宫所出,必是精品,请放心收藏。新浪微博:作家青天日月书友群:137614819
  • 上古同盟的复仇

    上古同盟的复仇

    曾经的上古同盟重新觉醒,遗迹中沉睡的圣主、法老、教祖等人物的后代重新觉醒,为横扫整个宇宙尔做准备,而人类们,准备为你们祖先的背叛而承担上古同盟的一切愤怒!龙痕圣主:“醒来吧!我的子嗣!”永恒泰坦:“从深渊中出现吧!吾祖!”流沙法老:“时间在流逝,生命也在流逝。”人类!你将会为你们祖先所犯下的错误,而受到惩罚。
  • 吃错会生病,吃对不吃药

    吃错会生病,吃对不吃药

    本书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为依据,从心、肝、脾、肺、肾的脏腑补益,阴阳气血的平衡,9种体质的调理,人体对四季、24节气变化的适应等多角度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医饮食养生思想以及行之有效的食养、食补、食忌、食疗方法,并针对不同人群和疾病给出了具体的饮食策略,同时囊括了大量的养生保健食谱,旨在帮助读者根据季节变化、自身体质、年龄等状况打造适合自己的饮食养生方案,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来源于古希腊民间,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它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寓言集,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对后世寓言大师诸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所展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古希腊世界,故事涉及到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等方方面面。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 末世纪元

    末世纪元

    这是一个末世的结束,纪元的开始。星际中最邪恶的恶魔入侵,导致地球的生命之源破碎了,继而万物的潜能被激发,进化后的生命该何去何从?************************************【起点一组签约作品,保证完本,放心收藏。求推,求点,求收藏。】
  • 近战高手

    近战高手

    一夜之间,特种兵王成了极品美女的贴身护花男神。一个神秘的身份,造就了他的花样人生。兵王,战王,爱王,一切王的荣耀集于一身。他就是龙剑飞,一代混世热血男儿……
  • 诡杀

    诡杀

    一场场血腥命案,一个个离奇的死亡方式,是凶杀,还是报复……刚建了个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群号:418221345
  • 二分之一妖

    二分之一妖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那么,既不算纯粹的人,也不算纯粹的妖,应该叫什么呢?人妖?虽然叫法正确,不过貌似容易让人想到别的地方去……妖人?总赶脚这个词不像是用来夸人的……要不然……叫半妖?或者……二分之一妖?
  • 法华玄义释签

    法华玄义释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