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7500000029

第29章 《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2)

认为陈子昂改革诗歌的意义,就如同当年范蠡助越王灭吴一样。陈子昂之后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优秀诗人,无不以《诗经》的美刺精神为依归、为圭臬。李白感叹“大雅久不作”,杜甫倡言“别裁伪体亲《风》、《雅》”,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称张籍“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他们的创作实践,都证明了《诗经》的“美刺”传统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例如白居易,他创作五十首《新乐府》、十首《秦中吟》,明确表示是“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要起到“献诗陈志”的目的。这些诗“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一吟悲一事”,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上,都继承了《诗经》。我们读读他的《新乐府·杜陵叟》中的一些诗句: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诗的小序云:“伤农夫之困也。”据史籍记载,白居易写诗的这一年(元和四年)大旱,白居易曾和李绛联名奏请宪宗,免除农民的租税。诗中批判了统治机构的腐朽性、虚伪性,将那些执行政令的贪官污吏,比为豺狼,这和《诗经》中把不劳而获的剥削者比作“硕鼠”,本为异曲同工之作。

唐代以降,历代都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诗人,直面人民的生活,大胆揭露社会的黑暗,歌颂爱国爱民的精神,如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关汉卿、黄遵宪等等。他们的作品上承《诗经》之源,汇聚成一条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辉的长河,亘古常新,气象万千。

第二节永不衰竭的艺术源泉

《诗经》的艺术手法,如星汉灿烂,如珠玉杂陈。方玉润的《诗经原始》很重视探讨《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启迪,他曾列举了很多例子,以探求后代文学对《诗经》继承的情况。如他认为《小雅·大东》“有声有色”、“有兴有致”,于三百篇中独创一格,“后世李白歌行,杜甫长篇,悉脱胎于此,均足以卓立千古,三百所以为诗家鼻祖也”。《诗经》的艺术泽被后代,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先从诗歌的外部形式说起。

《诗经》以四言为主要形式,并基本上两字为一顿,这种句式直接为后代的四言诗接受。如曹操的《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都是两字一顿的四言诗,而且在精炼的诗句里,融铸进饱满的感情,展示恢宏的气度,因此有人称曹操是“复兴四言诗”的作家。

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诗经》。在《诗经》的一些篇章中,于四言中掺杂着五字句。如《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它们虽然算不上是独立成熟的五言诗,但可以说是已初具形态,后来的五言诗就是在这样的雏形上进一步发展的。

我们前面说过,《诗经》的句式中,都具有一定的音节单位。如五言诗句,有以二、三为一顿的,如“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有以三、二为一顿的,如“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有以一、四为一顿的,如“或燕燕居息”。在这些句子中,以二、三为音节单位的句式,一直影响着后代的五言诗。如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王维的《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关于《诗经》的用韵对后代诗歌的影响,我们在《〈诗经〉的音乐美》一节中已经作了一些介绍,总的说《诗经》的隔句用韵和一、二、四句用韵两种用韵方式,在近体诗中,还被广泛使用。一种文学样式能够历经二、三千年而不衰,可见它本身的确具有符合艺术规律和审美需要之处。

当然,《诗经》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赋、比、兴三种手法。

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汉赋,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得益于《诗经》之处不少。如《诗经》叙述刻画的艺术手法,对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子虚赋》中铺张扬厉、淋漓尽致的描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赋在后代诗歌中的运用十分常见,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全诗分三部分,从自叙怀抱至路经骊山的感触再写到家以后的喟叹,层层铺写,千回百折,起承转合,结构极严整。孟綮《本事诗·高逸第三》称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他的“三吏”、“三别”等诗,能够“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归功于对赋法的娴熟运用。

《诗经》中比的手法,有各种的表现。以比体诗来说,有《硕鼠》、《鸱鸮》等,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筚路蓝缕之作。《诗经》以后,《楚辞》中就产生了这种比体诗。如《橘颂》: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诗通篇以橘比人的坚贞品格。先秦以后,历代都产生过优秀的比体诗。如汉乐府的《枯鱼过河泣》、《雉子班》,曹植的《野田黄雀行》等。杜甫的《佳人》通篇以空谷美人来寄托自己的遭际和情怀,“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形象,于楚楚动人之中,又有多少伤心怀抱!仇兆鳌《杜诗详注》评曰:“旧谓托弃妇以比逐臣,伤新进猖狂、老成凋谢而作。”至于诗词中运用比喻手法而成为名句的,更是不胜枚举。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雏凤清于老凤声”……可以说满眼珠玑,俯拾皆是。

《诗经》中的兴,有少数是为了定韵,如《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秦风·车邻》:“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等以兴句来定韵的方法,在后代,只有民歌中还保留着这种痕迹,而文学创作中基本不再采取此种手法。另一种兴,兼带赋的特点,先对景物进行描写,再引起所咏之物。如《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于这种兴在后代的用途,有必要多说几句。

《诗经》中像《蒹葭》这样的兴,从写法上看,它的确用赋法来描写景物,但是作者所选的景物,绝不是无意识、无意义的。它在意脉上紧紧联系着诗歌的内容。如《蒹葭》抒写的是有所爱而不得的失望之情,这种感情和眼前的景物交融在一起,平添了一种寂寞、凄清的枨触之感,因而使读者很自然地接受了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景中有情,情由景生。这种兴的手法,在意境的创设方面,为全诗生色不少。《诗经》中的这种兴,多是放在诗的开头,而到了后代,这种兴还在被广泛地使用,只是位置上发生了变化。我们举盛唐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是写景句,它与诗的主题并无明显的关系,但是读了这一句,却使人顿然产生挥之不去的寂寞怅惘、落拓失意之感,自然地和诗中的边愁糅合在一起,盘旋在这荒寒辽远的秋夜的空际。而且,即使我们认定它和边愁有关,我们也无法界定这有关的内容。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这种景物和诗人感情的交会,“是朦胧而看不出接合的界线的,所以它是主客合一,是通过有限而具体的长城,来流荡着边愁的无限的……(作者)内在的感情,不知不觉的与此客观景象凑泊上了,并不是出之以意匠经营,此之谓神来之笔。这是一首最标准的绝句,也是兴体发展的最高典型”。

这种发展后的“兴”,不但在诗里常见,在词里也经常被运用。所以,兴,在后代诗歌中,不仅表现在“起”的作用,它对于意境的创设、情感的抒发、审美的需要等方面的作用都是值得重视的。

《诗经》中的兴,往往兼有比义,如《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既兴起下文,又以桃花来比姑娘的青春、美艳、健康。后代诗歌往往将“比兴”合说,但这样的比兴,都含有寄托,即寓有作家的思想感情。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云:“楚襄信谗,而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诗人在吟咏草木虫兽、山川景物之时,往往寄托遥深,意蕴丰富。这种写法,主要是从屈原开始的。张衡《四愁诗》“效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明白表示是继承了屈原以美人香草喻君子,“文小指大”、“类迩义远”的比兴寄托手法。这种手法在中国文学中是一种常见的手法,而且被提高到作品是否具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的标志的地位。如陈子昂批评齐梁时诗坛“采丽竟繁而兴寄都绝”,白居易也认为齐梁间诗“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历代优秀的诗人,都强调比兴,在比兴中寓寄托。陈子昂的《感遇》38首,李白的《古风》,李贺的游仙诗等,莫不是比兴寄托之作。宋词中的婉约一派,更突出比兴、寄托的重要作用,借以提高词的格调,打破嘲风弄月、香风腻粉的狭隘格局。谭献《复堂词话》说:“常州派兴,虽不无皮傅,而比兴渐盛。”即使是被尊为豪放派大家的苏轼、辛弃疾,也有不少比兴寄托之作。如苏轼之《水龙吟·咏杨花》、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等。

《诗经》中的赋、比、兴,是在诗发展的起始、朴素的阶段所形成的朴素的手段,随着诗歌的成熟、诗人对诗歌表现技巧的自觉加强、提高,以及诗人个人学养的加深,必将其演化成复杂的形式,提高到更精美的境界。继续研究这些手法,进一步以积极的态度继承它们,将有利于当代和将来的文学创作。

同类推荐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 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
  •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
  •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一书把文化象征当作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思维和比较不同民族的文化思维的方式。例如通过美国人对橄榄球的痴迷,意大利人对歌剧的热爱,德国人对交响乐的推崇,西班牙人对斗牛的狂热,巴西人对桑巴舞的陶醉,等等,描述不同国家的特色和这些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思维。这样,文化象征就成了向异或地图,引导我们进行一次探索世界文化的旅行,从而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如何运行的。
  • 亲情哈密

    亲情哈密

    少年时,在地里埋下一颗种子,认真地清除瓦砾砖石,给它以最好的肥料,灌溉以最清纯的水,每日看它在阳光下抽芽、生长,便成为生活中最期待最快乐的事。长大了,忽然明白,原来亲情也是点播在血脉里的一颗种子,我们落地的时候,它便开始生长,渐渐长成一棵树。那棵树的养分,是母亲的第一滴乳汁,是父亲的第一声叮咛,是祖母细细缝就的第一件小棉衣,也是祖父意味深长的第一个故事。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热门推荐
  • 危险总裁欺上瘾

    危险总裁欺上瘾

    为了仇恨,她步步接近传说中的完美男人,跻身豪门,成为他的未婚妻。她是人人羡慕的现实版灰姑娘,他宠她入云端,却也毁她入地狱。阴谋败露,她浑身泛红,媚眼迷离,咬着牙求他:“求你,放过我……”“你不是很需要吗?”侮辱的字眼穿透人心,他毫无怜惜,那一夜让她痛不欲生。
  • 荔镜记荔枝记

    荔镜记荔枝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西面制品加工技术

    山西面制品加工技术

    本书共分十一章,阐述了山西面制食品的历史文化、发展趋势、原辅料和加工方法。根据山西面食取材多样的特征分不同章节,详细介绍了以小麦粉、玉米面、荞麦面、莜麦面、高粱面、黍米面、马铃薯淀粉、豆面、糯米面等为主料的面食制品的原料与配方、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产品特色。书中所述具体品种涵盖山西省各市县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食品,内容详尽,种类齐全。本书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易于理解,可供城乡居民家庭、面食加工企业、个体户加工作坊、食品餐饮以及商业等部门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 夺道封仙

    夺道封仙

    一念起,吞十方天地,一眼落,释万物苍穹!我若说假,天地如梦!我若说真,判虚为实!
  •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在于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好爸爸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崇拜的对象。爸爸及早认识到自己对子女的影响,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前提。孩子可以从父亲身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出许多好的品质,有些品质还会使其终身难忘,并终生受益,从这点上说,爸爸作为一个榜样的作用的作用,比金钱财富更为珍贵。
  • 打工在北京

    打工在北京

    出身农村,初中毕业的梁少辉只身来北京打工,他没有气吞山河的壮志雄心,只是怀揣着对外面花花世界的向往想出来见见世面。他究竟会有一番怎样的作为呢,这就是本书要说的故事。本书写实为主,主角既不是重生,也没有异能,更没有高官富商的家庭背景,只是要演绎一个农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 舌尖上的英语

    舌尖上的英语

    本书由我们的资深专业外教团队,秉承只做经典英语口语理念,倾力打造最纯正、最精美、最有味道的美食英语口语。每一个对话片段,都是真实的美食英语场景,每一句话,都是经典口语句。
  • 责任,比黄金更重要

    责任,比黄金更重要

    此书是一本完整阐释责任意识的权威读本,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升责任感,树立完美职业精神的必读之书。本书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详细阐述了责任的重要性,倡导人人负责的企业文化,目的在于培养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 阎王的妻子

    阎王的妻子

    “我曾是她的刻骨铭心可现在你是我的全部”对于这件事,他只做了这样的解释,可是她信了
  • 仙羽情

    仙羽情

    “身为女娲后人的你的责任,是守护这世间生灵,而我的责任是守护你”,这是凌霄曾给她的承诺,也是她这千年间等待的原动力,但当再次遇到他时,原以为一切可以重来,可早已回不到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