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7500000018

第18章 《诗经》的功用(1)

《诗经》在先秦时期就享有极高的声誉。孔子对《诗经》的称誉很多,散见于《论语》等书中,诸如“不学诗,无以言”等。当时整个社会也公认《诗》的崇高地位。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载:“赵衰曰:《诗》、《书》义之府也。”这是公元前六百三十三年的事,在这时候,人们已把《诗》看作是义理的库府了。《管子·山权数》说当时“《诗》……民之能此者,皆一马之地,一金之衣”。所以在各种场合广泛地引用《诗》,在那时是极普遍的事,就好像诗歌风靡唐代社会各阶层的情况一样。据统计,在《左传》中,春秋二百四十年间,各种人物引用《诗》及其逸诗的,就达二百三十多次。《诗》不但是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百科知识全书,最重要的还在于它是贵族、官员、士大夫在社会、政治交往中的重要工具。

《诗经》是可以配乐演唱的,那时所说的诗和歌,并没有意义上的差异。有一个叫师挚的乐师,他的演唱非常动人,《论语·泰伯》记孔子听了他的歌唱十分赞赏,慨叹说:“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在《论语》一书中,点到姓名的乐师就有师挚、师曹、师乙、干、缭、缺等人,可见当时为了演唱诗歌,曾经拥有一批阵容相当可观的乐师队伍。各国除了拥有官家的乐师、乐队之外,贵族子弟还要学习乐语。《周礼·春官》载:大司乐“以乐语教周子:兴、道、讽、诵、言、语”。所谓“乐语”,就是指配乐而唱的歌词。

歌手们演唱的场合,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上。这时候唱的诗,是被当作仪式的一部分,也具有使宾主娱乐的目的;另一种是在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中,或是献诗明志,或是赋诗言志。关于仪礼乐歌,我们已在《诗经》的祭祀仪礼歌部分叙述了,下面分别介绍“献诗陈志”、“赋诗言志”、“徒歌明志”以及“孔门诗教”。

《尚书·尧典》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关于“诗言志”,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志”的内涵有不同的解释。在孔子时代,可能更强调“志”是关于政治、教化方面的态度、理想,而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就更宽泛了,如郑玄注曰:“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永,长也,歌又所以长言诗之意。声之曲折,又长言而为之。声中律乃为和。”《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志并提,更加客观。《论语·公冶长》写道: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从这一段师生对话中可以看出,《论语》中的“志”的确是指怀抱,是儒家修身治国经世济民的理想,但并不是所有的场合,这个“志”都指政治教化方面的问题。

抒发怀抱,可以像孔子师生这样用说话来表达,也可以用“钟鼓道志”即歌唱的形式来表述,钟鼓是伴奏时所用的乐器。《周礼·春官》言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朱自清先生认为这六种乐语中,“兴、道”,是合奏;“讽、诵”,是独奏;“言、语”是将歌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它们通过歌辞来表示情怀,所以称为“乐语”。用“乐语”来交流思想,这大概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在政治外交场合或一些社会生活中,人们用乐语交流思想感情的情况,可以分为“献诗陈志”、“赋诗言志”两种。

第一节献诗陈志

《国语·周语》中有一则很有名的故事,叫做《召公谏厉王弥谤》。周厉王是周朝历史上最为残暴的昏君,召公劝谏他要重视百姓的意见,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然而厉王却请来了一个自称法术广大的卫国巫师,让他监视老百姓,巫师向厉王告发谁,谁就遭到厉王的杀戮。这样一来,老百姓就把怒气压在心里,表面上不发牢骚了。厉王自以为得计。召公就又一次向他进谏,告诉他天子听政,应该“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而事行而不悖。”

这个故事提到公卿和列士献诗给天子,目的是进行劝谏。他们的讽谏,是特地做的诗,只是辞,故事中提到的瞽献曲,这便是乐工的合作,将诗和曲两者配合起来,就是上面说的“钟鼓道志”,就是“乐语”了。

献诗就是作了诗献给在上位者。据顾颉刚先生说,只有公卿列士才有资格做诗献诗进行劝谏,庶民百姓还没有这样的权利。在《诗经》中,有一些地方还提到了献诗者的名字,如: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小雅·节南山》)

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小雅·巷伯》)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大雅·烝民》)

有的虽然没有提到献诗者名字,但献上去是为表示褒贬态度的,如: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小雅·四月》)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屦》)

作此好歌,以极反侧。(《小雅·何人斯》)

这就是我们后来经常说的“刺美见事”,也就是看到国君或官员做了什么好事,就写诗来表扬他们;看到国君和官员们做了什么坏事,就写诗来讽谏他们,或因个人遭受到不幸或冤屈,就写诗来申诉、表白,这样的情况,都属于“献诗陈志。”《左传》和《国语》也记载了一些春秋以前献诗陈志的故事。

《左传》昭公十二年,子革对楚灵王说;

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祭公谋父预见到穆王周行天下,将劳民伤财,于是作了《祈招》这一首诗进行劝谏。穆王果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国语·楚语》也有一段记载,赞扬卫武公从谏如流。卫武公已经九十五岁,还谆谆告诫公卿大臣,不要因为他年老而舍弃他,一定要朝夕对他的过失进行劝谏。于是在他的生活中,“倚几有诵训之谏,居寝有亵御之箴,临事有瞽史之道,宴居有师工之诵”……瞽史所道、师工所诵的诗,可能就是在朝的公卿大臣作了献给卫武公的。可以想象,卫武公在位时,献诗的活动一定相当活跃。

献诗,有的是请乐工唱,也有的是献诗者自己唱,晏子就曾经唱过一首诗来讽谏齐景公。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宰相,而且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智者,《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说了这么一个故事:晏子出使到鲁国去,等他回来的时候,齐景公正在征丁抓夫大兴土木,要修筑大台。而时值寒冬,老百姓饥寒交迫。大家都期待晏子能劝住齐景公停止这种徭役。晏子回国后,回复了公事,齐景公为他设宴奏乐,晏子说:“国君如果允许,我想唱一首歌。”他唱道:“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唱完了,晏子仰天长叹,泪流满面。齐景公连忙劝住他说:“先生何故如此?恐怕是因为修筑大台的缘故吧?我这就停工好了。”

晏子的“歌谏”果然奏效了。看来“献诗陈志”在古代的政治活动中,真是个不可缺少的方式。

献诗陈志的活动,不一定都要在朝廷之上进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可以用诗歌来表达批判或赞美、鼓励或劝阻的意见。下面看一首《节南山》。

周幽王时,朝中奸佞当道,政治黑暗。当权的大臣中,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太师伊氏,他高高在上,作威作福,信用群小,排挤贤人。因此朝政更加动荡不安,人人自危。当时朝中有个叫家父的大臣就作了《节南山》这首诗,揭露并批判伊氏的专权乱国,劝谏周天子追究导致乱政祸国的根由,治理好天下万邦。诗的最后两章是这样写的:

【原文】【今译】

昊天不平,苍天对人不公平。

我王不宁!我王心里不安宁!

不惩其心,伊氏老是不自省,

复怨其正。人若规劝生怨心。

家父作诵,家父我作歌来讽谏,

以究王讻。揭发恶人太师伊氏。

式讹尔心,你若能不再委以重任,

以畜万邦。治理好四方决无问题。

家父作诗献给天子并自报姓名,表现了他光昭日月的坦荡襟怀和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

上面提到周厉王是西周最残暴的国君,他年轻即位,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以致民怨沸腾、诸侯离心,于是召穆公以老臣的身份对他进行劝诫,这首诗就是穆公作了献给厉王的。《毛序》称:“《民劳》,召穆公刺厉王也。”

诗第一章如下:

【原文】【今译】

民亦劳止,百姓早已苦不堪,

汔可小康。只求安居无他望。

惠此中国,请你爱护京城人,

以绥四方。以此平定国四方。

无纵诡随,别信奸侫巧言语,

以谨无良。对待小人多提防。

式谒寇虐,暴虐行为要制止,

憯不畏明。敬畏礼法不对抗。

柔远能迩,安抚远方使亲近,

以定我王。保我国君永安康。

召穆公此诗一共五章,反复劝诫厉王要远小人,离憯言,爱百姓,成君德,以保住天下,可惜忠言逆耳,厉王没有接受穆公的意见,反而派卫巫监视人民是否在诽谤他,终于激起民愤,公元前八四二年,国人群起造反,把厉王赶到彘地(今陕西省霍县)去了。可见献诗有没有效果,还得看人的思想境界,像周厉王这样冥顽不灵的人,真是春风不入驴耳,金玉之言也当作瓦砾一般,不被流放才怪呢。

第二节赋诗言志

在现代的娱乐生活中,常有点歌的活动,由听众指定一首歌请歌手演唱。这样做的目的,或是为了表达对某个亲人、朋友的祝贺、怀念或安慰;或是为了自娱。说起点歌,其实并不是很时新的事,它在中国至少有二千年的历史了。

春秋时期,人们在外交场合,为了表达宾主各方的意见和愿望,就通过赋诗这种方式。所谓赋诗,并不全是外交使臣们即兴写诗,经常是点出一首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也有些官员自己演唱。在钟鼓齐鸣之中,歌声此起彼伏,这情景让局外人看来,真是美妙极了!但是当事人可没那么轻松。因为赋诗往往只是截取诗中的几句来为我所用,并不管原诗的本来意义,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断章取义”。赋诗的人,要选择最恰当的诗句来作比喻或是暗示,以此表达他的意思;而听诗的人,要正确地判断赋诗人的心意,这就是所谓的“观志”或“知志”,然后马上做出反应。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哭秦廷”。事情是这样的:伍子胥和申包胥曾是朋友,伍子胥的父兄惨遭楚王杀戮,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前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灭掉楚国!”申包胥说:“你能灭掉楚国,我一定能复兴楚国!”公元前五○六年,吴国的军队果然入侵楚国,楚昭王逃难到随国,楚国濒临灭亡之境。申包胥跑到秦国求援,他靠着墙角,不停地哭了七天七夜,勺饮不入口。秦哀公终于被他的赤诚所感动,为他赋《无衣》一诗。《秦风·无衣》中有这样几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意思说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我要和你一起战斗。申包胥听了,明白了秦君的意思,喜出望外。

朱自清先生的《诗言志辨》收集了一些历史上赋诗言志的故事,都是很好的例子。比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国诸臣赋诗: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子展赋《草虫》,赵孟曰:“善哉!民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当之。”伯有赋《鹑之奔奔》,赵孟曰:“床笫之言不逾阈,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子西赋《黍苗》之四章,赵孟曰:“寡君在,武何能焉!”子产赋《桑》,赵孟曰:“武请受其卒章。”子大叔赋《野有蔓草》,赵孟曰:“吾子之惠也!”印段赋《蟋蟀》,赵孟曰:“善哉!保家之王也!吾有望矣。”公孙段赋《桑扈》,赵孟曰:“‘匪交匪敖’,福将焉往!若保是言也,欲辞福禄,得乎!”卒享,文子告叔向曰:“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叔向曰:“然,已侈。所谓不及五稔者,夫子之谓矣。”文子曰:“其余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乐以安民,不淫以使之后亡,不亦可乎!”

郑国诸臣中,除了伯有因为对郑伯有怨怅,便在这个外交场合借机骂郑伯之外,其余的都从晋国和郑国的友谊出发,称美赵孟,如子展所赋的《草虫》中,有这样的句子:

【原文】【今译】

陟彼南山,登上南山坡,

言采其蕨。采那蕨菜苗。

未见君子,心上人不见,

忧心惙惙;心中好烦恼。

亦既见止,等我见到他,

亦既觏止,等我遇到他,

我心则说。心中乐陶陶。

诗中表达了对赵孟的仰慕和对赵孟到来的欢欣之情。赵孟听了当然十分高兴,说:“我怎么能当得起啊!”而伯有所赋的《鹑之奔奔》是讥刺、责骂国君的,诗中唱道:

【原文】【今译】

鹊之彊彊,喜鹊双双飞翔,

鹑之奔奔。鹌鹑对对相伴。

人之无良,那人品行不良,

我以为君。我却奉他为王。

这不是当面给郑伯过不去吗?所以范文子说:“伯有死期快到了!”

同类推荐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的精神文化具有理想信念与务实相复合的总体特征,更具有复合屡次性的特点。这种特色民族精神文化既来自于保安族的发展历程,反过来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又指导、激励着一代代保安族人努力奋发,终将和其他民族一同走向兴旺发达。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热门推荐
  • 启示录

    启示录

    顾亭然是一名留学巴黎的中国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同学克劳德参与了导师奎德先生的研究计划。可随着研究计划的深入,克劳德深受幻觉之苦:他在镜子中只能看见自己。动摇了自己是否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克劳德在成为“镜子杀手”后自杀身亡。作为朋友,顾亭然希望为好友查明真相。同时,女主人公索菲亚也因为自己的父亲曾遭到克劳德的袭击而卷入事件当中。当根据线索追查到巴黎圣母院的院长安托万神父时,等待两位大学生的却是神父的尸体以及一张印有《圣经?启示录》内容的纸张。随后,每隔七天,便有一位对应于《启示录》中记载的七个教会的教堂的神父被杀……
  • 飒飒秋雨湿红妆

    飒飒秋雨湿红妆

    什么?男神要约自己吃饭!装作只是一名普通的编辑,却不想被命运玩弄于股掌。。。。。。她好歹也是明星吧!出国归来,她已不是普通的编辑了,她要他重新认识她!“你好......”
  • 邻班的漂亮女生

    邻班的漂亮女生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两个世界的被救赎

    两个世界的被救赎

    一个穿越来的灵魂两种文明间的碰撞这是一个关于两个世界被救赎的故事
  • 生存在崩坏世界

    生存在崩坏世界

    杨戬,本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本分小市民,然而随着一场交通事故,他莫名来到了一个处处充满危险处处充满绝望的世界。为了生存下去,他开始不断蜕变成长,挣扎在这片苦海之中。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带领身边的人找到那条通往回家的道路,然后回到父母身边。不管经历多少痛苦多少磨难,都决不放弃,不放弃未来,不放弃希望!
  • 魂断三国之战祸恒乱

    魂断三国之战祸恒乱

    江山乱,烽烟四起,奸雄为祸,贼心四伏。看小人如何得志,战群英斗豪杰,玩弄奸雄于鼓掌。观猥琐小人成长为不世枭雄,平天下安民风,天下归心。
  • 莫高窟记忆

    莫高窟记忆

    本书讲述了寄自敦煌莫高窟的信、敦煌考古漫记、莫高窟檐角的铁马响叮当、敦煌的回忆、一段重要而难忘的经历等。
  • 口齿类要

    口齿类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玉堂金阙

    玉堂金阙

    当一个普通的文科女,穿越到这个时代,她可能会有所作为吗?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穿越女,陆希的目标是把她爹的棺材从她继母身边挖出来,然后和她亲娘合葬。结果,她被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救了,然后以身抵恩的故事。
  • 杀手修真录

    杀手修真录

    身怀绝技冷酷无情游刃于各色美女之间从都市到异世他还是那个血气方刚的无人阻挡的江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