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5700000050

第50章 纽约,纽约,我在纽约的故事/陈犁书

陈犁书上海人,2007年赴美国纽约大学读书,2008年教育学硕士毕业并取得纽约州商业英语教师资格证,曾任英语老师。现就职于一家律师事务所。

一直很想写点东西,写点关于自己在纽约四年多的点点滴滴。但真的对着Word空白页时,我才惊觉自己文字的苍白和贫乏。四年来,每走一步都是一次转身,不华丽,撕开外面的表皮,只感觉一段阵痛和几分无奈。所以,请不要介意我那只言片语的拼凑。

2007年8月6日,我拿着New York University新闻系硕士项目的录取通知书和I20,第一次踏上美国。但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我的第一站不是自己的学校NYU所在地,而是另一个海岸的旧金山。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我来美国其实不全是为了读书,相反,玩性很重的我,想去美国的各大城市转转,不枉此行。我在国内做家教时认识了一个在旧金山开公司的single mother,她邀请我到旧金山住一个月,她负责吃住,我负责帮她带3岁的儿子。于是,我在22岁生日前一天,神兜兜地踏上了美联航的飞机。

在旧金山我过得不是很开心,毕竟我从没当过baby sitter。两个星期后,当我身上出现了被3岁孩子踢出的乌青块时,我的委屈终于爆发了。我买了张机票不顾一切地逃到了洛杉矶,在同学Andy的帮助下,混进UCLA的女生宿舍住了四天。

回想在加州的一个月,我非常感谢Andy,是他在洛杉矶陪着我逛了好莱坞星光大道,陪我玩遍了Universal Studio里的所有过山车,虽然下来后他脸色苍白上吐下泻,我内心充满了抱歉。他还和我倒了几趟车去Santa Monica Beach用沙子堆城堡。后来在我去机场的路上,Andy忽然问我:“我们还会见面吗?”我告诉他一定会的,虽然我自己心里也很难过。当然,我们后来在上海见了一次,又在纽约见了一次,这是后话了。

从洛杉矶回旧金山不久,我就要去NYU报到了。整个加州给我的印象就是:很温暖,很干净,很明媚……但我总觉得自己在挣扎,因为语言,因为生活习惯,因为那种漂泊不定的飘零感。旧金山到纽约的飞机上,我其实心里很怕,不知道纽约会不会和加州一样让我迷失,后来我才知道,加州的那种挣扎,只是一切痛苦的序幕。

飞机降落在纽约La Guardia机场。我在降落前抓拍到了日出后的纽约,画面定格在那么多的不顺,一下子向我涌过来——哦,纽约!通过朋友找好的房子,原来能破成这样,根本没法住人;我拿起箱子就走人,在纽约的街头无家可归,扮演流浪女孩的角色,尝到了流落街头的美国滋味。由于到学校晚了,注册、办学生证、选课、买课本、办手机、开银行账户、买电脑,别人一个星期完成的事,我用了一天全部做完。去Union Square买书,摔了一跤,膝盖肿到不能走路。唉!UPS把我的课本给寄丢了,由于英语不好,我给NYU bookstore和UPS打了无数电话愣是没打出个结果,双方责任推来推去,眼看都上课一个星期了,我连书都没法看……

如果说膝盖肿了能去医院,书丢了可以再买,这些能用钱解决的事都是小事,那我的last straw来得这么猛烈,让我几乎崩溃了——开学两个星期左右,Reporting New York program因为写作原因劝退了一个台湾女生。作为Reporting the Nation program里唯一的一个国际学生,我的直觉告诉我:下一个就轮到我了。

果然,新闻专业的那个参加过朝鲜战争、痛恨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无良教授,每天都把kick you out放在嘴边,时刻提醒我——现在我还能留在这个专业是因为他一直在“暗中保护我”,如果我惹他不高兴了,他马上就能把我踢回大洋彼岸的“Red China”。我竟然没有胆量和他争辩,我所求的,只是能平平安安度过这个学期,再度过之后的学期,然后顺利毕业。

拿着NYU的文凭回想那段时间,我不知道多少次夜晚在噩梦中惊醒,醒来的时候,胸口疼得厉害,枕头都是湿的。同时,我反反复复梦见在中国大学读本科时住的那间寝室,还有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那幸福的回忆和苦难的现状,多么强烈的对比,多么强烈的反差,令痛苦变得更为痛、更为苦。记得有一天晚上下课后,大概是9点多的样子,我一个人在等地铁,当地铁开过来的瞬间,灯光照得刺眼,我脑子里升起了一个念头:跳下去吧,从此就解脱了……至今想起这段,心有余悸。留学,我经历了脱胎换骨的磨难和绝处逢生的再生。

2008年11月,我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那是一个星期日晚上,我踌躇了整整三个小时,然后把修改了十多遍的Email发到了教育系主任T教授的邮箱里。我想:如果被拒绝了,反正他也不认识我,不算多丢人;如果能被录取……这种幸福,实在是我不敢想象那是一个转折点。一年多后,我和T教授谈起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我认真地告诉他,当初他几乎是救了我的命,他却一头雾水。是的,这就是天意,你以为你做了一件不经意的事情,却改变了别人的一生。

拿到教育系录取通知时,我如释重负。我们新闻系最后一次聚会是去Newark看城市规划,那个新闻系的教授很high地说:我们下学期会经常来这里采访。我却靠着车窗玻璃,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如止水。

再见了,新闻系!再见了,我的美国记者梦!

2008年年末的那个冬天很温暖,我在憧憬中度过了那个寒假。我去了华盛顿看了很多博物馆,又去佛罗里达看米老鼠和Key West;回纽约的时候,还顺带给自己找了一份暑假去北京、香港和曼谷免费旅游的肥差。

2009年的春季开学了,虽然好心的T教授给我转了8个学分到教育系,但面对教育,我是一张白纸。我第一次如饥似渴地读Chomsky和Kre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求,因为我真的想学好这个专业。同时,为了结束这种只进不出的日子,我想找一份oncampus job,顺便能办SSN。一开始眼高手低,总是找薪水高的工作,碰了几次壁才知道国际学生要找TA/GA是多么不容易。

于是我决心脚踏实地,在图书馆找到了一份时薪7.25美元的工作,一周工作20个小时。后来一个在图书馆工作的小师妹告诉我,图书馆的老板一直感叹我是她见到过的读书最轻松的学生,每天都要工作四五个小时,晚上上课,考试居然还都是A。她只是不知道我在新闻系的挣扎罢了,我心里如是想。如果说新闻系是一场苦难,那也是一份经历,熬过了,以后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简单透彻。

2008年5月中旬,我从JFK机场离开了纽约,飞回我的故乡上海。这次回去其实不是为了看爸妈,而是身兼了两份overseas program的工作——一份是给University of Miami的亚洲采访新闻课程做program coordinator,另一份是给T教授在上海举办的summer课程跑腿。短短两个月,我从上海窜到北京,再窜到香港,再窜到曼谷,再窜到西安,顺带还去了上海周边的几个城市。当然,我也了结了一个萦绕已久的心愿——在上海吃一顿麻辣烫,放很多很多的辣椒,就像读本科时经常吃的宵夜一样,辣到我泪流不止,却解释不清泪水为哪般流淌。

2008年7月31日,我的悠长假期结束了。那天中午,爸爸妈妈一起送我去机场,结果爸爸开错了路,眼看着飞机就要赶不上了,我埋怨爸爸,爸爸却说:“赶不上才好呢,你就可以不走了。”后来到了机场,我和爸妈告别后进安检,保安说我箱子里有可疑物品,硬是打开我的箱子检查。检查完了,妈妈从外面冲了进来帮我整理箱子,她一边整理一边说:“这箱子是我整理的,只有我放得回去。”

其实那时候T教授已经答应等我毕业后会帮我在纽约推荐找工作了,所以那次走,我也知道一旦开始工作了,下一次回家的计划就渺渺无期。但是爸妈是为我骄傲的,因为他们所希望的只是我在美国平安,最好还能顺利拿到NYU的文凭。至于我一个没有绿卡没有关系的小女孩能否在美国找到工作,他们从没奢望地去想过。

回纽约后,我又在图书馆做了一个月。暑假里允许一周打工35个小时,我每天7个小时泡在图书馆里工作,为了赚50块钱而干得不亦乐乎。一到周末,我就去东北部的各大城市玩。直到开学前,我收到了T教授的邮件,说他很欣赏我在上海时的工作态度,所以他决定从下学期起雇我做TA,一周20个小时,每小时15元。

最后一个学期,我只需要修两门课。剩下的时间,我就一直在T教授那里工作。没事还会加加班,帮他剪一段漂亮的DV,或者设计贺卡,或者教他用PPT。久而久之,T教授误以为我是个勤奋的人,给我介绍工作时估计说了不少好话。当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后来的老板一定对我心灰意冷,而我也在失败中渐渐明白——其实不是我工作能力强,而是因为我喜欢在NYU的那份工作。记得NYU毕业前,我和T教授道别,他对我说:“我再也不会让别的assistant坐在我办公室里用我的电脑,偷吃我的零食了,因为没有人能超过你。”那一刻,我相信那是真心话。

我几乎是哽咽着毕业的,那种心情,既不是本科毕业时那种对未来的憧憬,也不是离开新闻系时的解脱,而是一种不舍。我一直相信,在NYU最后一个学期的好日子,是我用第一学期的痛苦换来的,命运就是这么公平,你苦过了,自然会甜一下,然后,继续苦一下。好日子终将结束,吃完了最后一顿farewell dinner后,我带着T教授送的礼物,连滚带爬地开始了人生第一份工作。

曾经幻想过这份工作就是在NYU工作的延续,我会一直这么顺利下去,所有的人都会很疼爱我,对我的错误宽宏大量既往不咎。但生活不是韩剧,我也不是剧中苦尽甘来的女主角。生活就是:我,一个23岁揣着硕士文凭毫无工作经验的女孩,被一下子推到了30多个学生面前。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也属牛,比我整整大了三轮,还有人1980年就来了美国,而那时我连投胎的资格都没有。我不是那种天生具备威慑力和亲和力的老师,被学生气哭过,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过。我每天都在叫苦,但每次叫完苦,我会想想在新闻系的日子,然后我走上讲台,继续微笑着面对学生,直到有一天,或者我崩溃,或者我存活。

关于爱情:来美国后谈过恋爱,痛过一次。他是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出现的,刚到美国时受了那些打击,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当他追我的时候,我在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情况下就开始了。本来以为我们可以这样相安无事平淡无奇地走下去,可他又在我生活开始顺利的时候背叛了我。我大哭了一场,然后,不再流一滴眼泪地离开。后来,又遇到了现在的他,在我们俩一穷二白的时候,他让我下决心走进City Hall。这没有隆重仪式的婚礼,还是让我感到高兴和珍惜。

关于友情:我在新闻系有过一个很好的朋友,也许是因为惺惺相惜,她被劝退的时候,我比自己被劝退更难过。但后来她剽窃了我的论文,我第一次明白了在利益下没有朋友,所有的人都本着生存第一的准则。我理解她,但我不能原谅她。后来在教育系,我遇到了三个最好的朋友,一个是和我一起从上海外国语大学到NYU的同学,一个是和我一起帮Teaching&Learning工作的同道,还有一个是我现在的同事。很庆幸,我们没有利益冲突,所以一直玩得很好。我们自封为四个“小主”,从新泽西BBQ玩到尼亚加拉大瀑布,从St.Mart的Grand Sichuan吃到Flushing的火锅。后来,一个小主走了,剩下三个小主疲于奔命,只剩下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不时地在心底回荡一番。

这就是我这四年来走过的路,仅仅四年,却好像和我过去十年经历的一样多。这条路,我要继续走下去,不管开心或是忧伤,不管希望还是绝望,我只是想看看:我的美国路还有多远、多长。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

    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精彩鲜活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都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由智华编著的《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是一本关于中华传世经典国学名句的精彩汇编,也是了解古代文化、传习古代经典、掌握古人智慧的语言宝库和良师益友。随手翻过,珠玑遍拾,不知不觉间激活思维,汲取鲜活的智慧营养。《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俗语、谚语、对联、谜语等近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言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中学生为何读经典?中学生怎样读经典?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精彩呈现!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执笔,教你通读、系统地读《论语》,读出新意,感悟成长,与经典携手相伴相行。
热门推荐
  • 冰樱圣雪

    冰樱圣雪

    他,是中国上官家族的大少爷,黑道上的黑道王子。她,是英国皇室公主,欧阳家族的小姐。当她从英国来到中国遇到他会有什么样的火花呢,,,,,,
  • 心底深处的梦

    心底深处的梦

    多年前,她许下了一个愿望,更是她的梦想。她开始在圆梦道路上奔跑。用整个青春换来梦想的实现。而她做的这一切,却只为了多年前在黄昏时遇见的阳光少年。。。
  • 35岁前要有的66种智慧

    35岁前要有的66种智慧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阐述了年青人必须掌握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
  • 礼仪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礼仪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以严谨务实的原则,总结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快来看看这些礼仪常识吧!
  • 第一王座

    第一王座

    披荆斩棘不畏险,勤修苦练为什忙?一朝明悟了真道,天地齐贺封为王!这是一个仙道崩坏,力量为尊的时代!这是一个百家争鸣,天地封王的时代!在这个大道昌明的世界,道果凝为王座,无数天才强者相争……苏山!一个十五岁少年,在飞扬的青春中,挟着那无尽的血与火,一步一步踏上了第一的王座!……苍茫大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 人生百忌2

    人生百忌2

    在本书中,辛辣幽默的笔触、短小精悍的故事,洞悉世事的睿智等刘墉视角、刘墉特色均以“忌”字为题归结收纳,并以此纵论善恶人性、明暗世情,精准划出安全底线,圈定处世禁区。纵横辟阖之外,刘墉先生亦深明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古训,在书中将生活琐事、人际交往,职场升谪、人生起落的种种逐一讨论。既然一个眼神、一句谎言、一次拖延,或可令人因小失大,铸成大错,那么也就必须一忌再忌:忌撒谎、忌溺爱、忌斜视、忌不从容、忌招式出尽……人生险象环生,职场风云变幻,熟知百“忌”,或可从容应对。
  • 田园盛宠之农门小妻

    田园盛宠之农门小妻

    她是二十一世纪医学界智商超群,人前如沐春风人后冷血变态的天才教授。他是古代牺牲在皇权下,眼瞎腿残看似良善实在狠毒的病弱王爷。一朝穿越,当她捡到了他。于是,故事开始了,爱情发芽了,忠犬要来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替身千金之金牌混混闹豪门

    替身千金之金牌混混闹豪门

    她,关夜希,凯撒夜总会罕见的招牌舞者,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化身。自幼无父无母,自认为会这样在凯撒边卖艺边上学过日子的她,有一天却被一个拥有银灰色长发的少年捣乱了所有的生活进程。好吧,他妖魅,他英俊,他真是帅到鬼神同泣!“什么??你他妈千辛万苦把我弄到这里就是要我冒充那个上官沫?”等等,上官沫是谁?“什么??那个皇家跨国集团总裁上官英雄的宝贝女儿上官沫??NND!!要我当赝品?一个出生于民间的舞女混混,一群出落于名门贵族的大少千金——金枝与野草的较量,真品与赝品的辨别!
  • Armadale

    Armada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复仇之牙

    复仇之牙

    有些仇恨,必须用血来清洗。很久以前写的中短篇,后续,有兴趣的话会继续写的。